吴秀英
核桃核桃果仁内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可营养大脑,促进细胞的生长,延缓脑细胞的衰弱进程,提高思维能力.每次1~2个核桃,一日二次,生吃,疗程不限.
作者:深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第一,茶宜现冲现泡.现冲现泡的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对健康有益.第二,茶宜兼饮.较好的兼饮办法是:夏季饮绿茶,冬季饮红茶,春秋两季饮花茶.
作者:王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一、避孕牛奶除补充营养外还有许多特殊的作用.传说埃及艳后用牛奶入浴,让皮肤更美丽光滑.现代人也认识到多喝牛奶能够吸收钙质,保持健康骨架.但是超出你想像的是牛奶还能够避孕,的确想不到吧!
作者:吴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人们对食品功能的认识,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一直停留在两个方面,即食品的营养(一次功能)和味道(二次功能).其实食品还有第三功能--人体生理调节机理.所谓机能性食品就是这些食品中的一些成分具有调节人体生物节律、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和恢复健康等调节机能的食品.
作者:赵兰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观碑林感慨墨宝书珍临半坡叹发思古幽情我们离开慈恩寺后又驱车来到了西安碑林.碑林位于西安南门东城墙内侧原来文庙所在地,现为陕西省博物馆.
作者:徐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老年人消化系统因生理机能发生退化,而形成肠胃张力降低,肠蠕动减弱,以致粪便在肠腔内滞留过久,水分过量吸收,使粪便干燥、坚硬,正常排便频率消失,导致2~3天,甚至一个星期而不解大便,形成便秘.
作者:马学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佳肴须美酒,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美酒如何与美食搭配才能彼此增色、相得益彰?至今许多人仍不精通这些技巧.
作者:诚夫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阿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食品罐头质量好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简易方法识别:
作者:谢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你在工作中经常使用电脑吗?眼睛有干涩、血丝、怕光、流泪甚至红肿的现象吗?如果有,说明你的眼睛已经受到了伤害.眼睛疲倦的原因一般与眼泪的分泌有关,这要引起你的重视,并要加倍保护眼睛.而如果能在饮食中加入一些营养眼睛的食物,是方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克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含量极少,只占人体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但每天又需要或补充的量又小于100毫克的元素.这样的元素又称必需元素.现已知的这种元素有14种,它们是铁、锌、铜、碘、硒、氟、钼、锰、铬、镍、钒、锡、硅、钴等.
作者:白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袁世凯早年以捐官进入政界,后以出卖维新派、镇压义和团,逐步取得慈禧太后的宠信的.1901年,袁继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及练兵处会办大臣,并扩编北洋军为六镇,成为北洋军阀的首领.1916年称帝,仅83天就下台.同年6月6日,在国人的声讨中忧惧而死.
作者:宋宪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橘皮药名陈皮,有理气化痰、健胃去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等.将橘皮切成丝或晒干研末用水冲泡代茶饮,能开胃、通气、提神.以干橘皮50克,加白酒500克,浸泡7天,制成橘皮酒,每次饮服3~5克,可治慢性腹泻.
作者:亚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一位中年男性,他平素身体健康,无冠心病、糖尿病史,有饮酒嗜好二十余年,白酒一次能喝500克.他发病当天只喝了白酒50克,没想半小时后,突然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跳过速、血压下降.家人急送进医院后,经医生询问才得知,病人在一周前因上呼吸道感染而一直静脉点滴头孢哌酮(先锋霉素,为第三代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此乃用药期间饮酒产生的毒性反应.
作者:东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多年来,美国医学界的专家们一直在对男性饮食方面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他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后认为,有9种元素在男性饮食中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王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人类摄取的蛋白质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肉禽蛋奶等所提供的动物蛋白,二是粮豆菜果等提供的植物蛋白.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主要依靠动物蛋白解决蛋白质需要,即用所产粮食的60%~70%饲养畜禽,转化为肉蛋奶等动物蛋白供居民食用.然而,解决我国人民蛋白质营养需求的出路,只能是开发利用植物蛋白质资源.
作者:蓝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许多人买菜时喜欢选择鲜嫩的,择菜时往往丢掉老菜叶,只留菜芯,这样做,降低了蔬菜的营养价值.
作者:胡炳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营养学家发表的论文首次证实,鸡蛋中的卵磷脂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由于许多人认为食物中的胆固醇会直接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上升,西方人的饮食中大约有一半的胆固醇来源于鸡蛋,所以研究人员曾告诫公众要限制鸡蛋的消费.
作者:王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于人体健康,食物的品种选择固然重要,进食量的合理把握更不可忽视.即使营养丰富的好食品也须食之有度,过量食用同样致病.
作者:陈继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有些人喜欢用塑料瓶盛装食油,主要是因为塑料瓶轻便又不易破碎,殊不知,这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
作者:王保卫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