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杰;郭银海
目的:探讨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应用X-刀治疗垂体腺瘤47例,根据肿瘤大小及形态采用多次或多等中心分隔治疗,中心剂量20~30Gy边缘剂量8~13Gy.结果:经6月~3年随访依激素水平测定(无功能腺瘤除外);治愈率69%,好转率23%,复发率7%,CT显示:6例瘤体基本消失,30例体积缩小或密度减低,8例无变化,3例增大,肿瘤生长控制率93%.结论:临床应用及近期随访,结果满意,X-刀治疗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郭怀荣;吴勤奋;张文德;王多明;姚庆和;张华;王建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梁新强;崖天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有CT、MRI等检查手段在临床广泛应用以来,神经外科对颅脑外伤后患者行EEG检查较少,但近两年来由于部分轻中型颅脑外伤及伤后处于恢复期、恢复后期的患者临床症状较重,经检查CT、MRI正常,而脑电图异常的病例增多,故引起对脑电图这一脑功能检查法的重视.本组对32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急性期,恢复期,恢复后期的EEG初步观察,发现年龄愈小,外伤后急性期EEG的异常程度愈大,说明脑皮质功能受损愈严重.损伤部位出现水肿,血肿,脑皮质坏死,囊肿,软化灶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引起脑皮质功能障碍,EEG表现为慢波增多,θ波δ波呈节律发放.外伤后恢复期行EEG检查,有无痫样放电(小尖棘波,高幅慢波),对临床医师使用预防性的抗癫痫药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作者:杨惠清;谭启富;姜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为了提高间质内放射疗效:了解间质内放射治疗的效果,减少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方法:在不同时间段,应用三种不同方法和剂量,对209例脑深部肿瘤进行间质内放射治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8年零9个月同,其中Ⅲ~Ⅳ级胶质瘤1年生存率为15.2%,2年生存率为73.9%,3年生存率为10.9%.影像学随访结果表明,肿瘤完全消失21例,占10%;肿瘤直径缩小在80%以上的35例,占16.7%;缩小30~50%者96例,占45.9%.完全消失的肿瘤为颅内恶性淋巴瘤、松果体瘤、部分的多形胶质母细胞瘤和转移等.结论:为了减少照射后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对颅内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的肿瘤,应选用不同的照射剂量,以超分割放射+外照射方法较优.
作者:丁学华;卢亦成;王金林;张晓鹏;陈志刚;张光霁;朱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53例颅咽管瘤置放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侣.
作者:孙康健;谭启富;孙克华;潘云曦;华长春;印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症状明确的颞叶癫痫病人术前的核磁共振质子波谱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评价核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对颞叶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症状明确的颞叶癫痫病人,术前均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和/或视频脑电监测及MRI、PET检查.根据临床表现、脑电、MRI、PET等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确定病侧,术前做双侧近中颞叶脑组织的核磁共振质子波谱,术中在脑电监测下切除病灶及致痫灶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24例病人有19例单侧或双侧颞叶的NAA/(CR+CHO)值低于0.6,其中13例为双侧异常,另外6例为单侧异常;双侧均不低于0.6的有5例,均有一侧至少低于对侧0.07,可确定为异常,其中2例MRS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不相吻合.结论:颞叶癫痫病人的颞叶脑组织核磁共振质子波谱检查异常侧与病理改变有较好的对应性,它可以无创性探测活体脑组织代谢功能的异常,MRS不仅可以发现双侧病变,而且可以指出病理改变较严重的一侧,为术前癫痫灶的定位、定侧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周健;栾国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X-刀与常规放疗结合治疗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85例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行X-刀治疗后辅以分隔放疗、部分行全脑及/或全脊髓放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及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总有效率为62/87(73%),肿瘤消失或缩小后出现复发或继续增大12例,死亡22例.结论:局部控制率的提高和死亡率较低提示采用X-刀及常规放疗结合治疗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是有效的.
作者:王如密;陈苏;王守森;郑兆聪;李登锦;杨朋范;张锡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解相礼;贡海;吕晓彦;司永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动静畸形的X-刀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脑外科收治28例AVM,X-刀治疗后进行临床和影像的总结.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前癫痫12例,术后7例明显缓解,2例1.5年消失.术前16例头痛,术后半年~1年明显减轻,畸形血管团1年闭塞率39.2%,2年闭塞率78.5%.结论:X-刀治疗AVM效果满意.
作者:黄连泉;邓磊;钱锁开;孙曙光;刘菲;陈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林国志;邓晓琴;钱茂森;潘会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如何提高脑脓肿穿刺抽吸治疗的准确度,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对20例脑脓肿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刺穿刺抽吸治疗的方法和结果.结果:20例患者除1例因术前已发生脑疝,术后又发生败血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结论: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穿抽吸治疗脑脓肿,具有定位准确,穿刺安全,并可置入引流管,并发症少的优点,对于直径较小的脑脓肿更具优势.
作者:荆国杰;杨魁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CT辅助下脑立体定向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颅内深部小病灶,临床神经影象学难以确诊病例,经辅助立体定向活检后得以明确病理诊断.结果:此种活检病检阳性率高.结论:对于颅内深部病灶,应用CT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方法,可以取得创伤小,并发症少,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对于小脓肿可达到治愈.
作者:李广兴;孙涛;张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瘤,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469例垂体瘤患者,在我院接受伽玛刀治疗,其中274例被诊断为分泌型垂体瘤.结果:386例平均随访34.3月,随访中除4例垂体瘤因瘤体增大,治疗后再次手术切除外,其余均控制生长.对治疗后影像改变及内分泌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剂量与疗效的关系.并对随访中的垂体功能减退,海绵窦神经的损伤和修复,视神经的损害等并发症加以叙述.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腺瘤,对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的作用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潘力;张南;王滨江;王恩敏;戴嘉中;蔡佩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姚国杰;马廉亭;徐国政;胡军民;潘力;张新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伽玛刀治疗顽固性癫痫在治疗前诊断定位、治疗适应征选择、照射方法与剂量及治疗后服药与随访等方面的经验.方法:选择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2年以上仍发作频繁的癫痫病人,进行脑电图24小时监测、MRI/CT、PET、SPECT、美解眠药物诱发等检查,明确癫痫定位后进行伽玛刀治疗.颞叶癫痫行海马杏仁核照射4例,50%等剂量曲线15~18Gy照射510cm3范围.双侧病灶癫痫大发作行胼胝体毁损3例,中心剂量80~1000Gy.颞叶外局灶癫痫3例,45~50%等剂量曲线10~11Gy照射5~20cm3范围;治疗后坚持服用抗癫痫药,并一直随访.结果:好转9例,无效1例,所有病人均无恶化及副反应.结论:对复杂部分性发作、有单侧颞前区间期棘波和内侧颞?MRT/CT异常表现的病人,可进行海马杏仁核照射.双侧多发作病灶的病人,可进行胼胝体毁损照射.颞叶外、非重要功能区、局灶性癫痫,可进行致痫病灶低剂量照射.
作者:胡泽勇;周文静;刘晓丽;王丽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伴发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30例颅脑肿瘤伴发阗痫病人术前行EEG、CT、MR检查同时根据癫痫类型,单一或联合应用抗癫痫药物,全麻下手术切除肿瘤,修补硬膜,保留骨瓣,术后应用抗癫痫药物.结果:20例随访6~12个月,死亡3例,症状完全消失10例,肿瘤复发4例,药物治疗可工作3例.结论:颅脑肿瘤伴发癫痫的病人发生率约37%~44%,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术前、术后应用抗癫痫药物是防止术后癫痫复发的佳选择.
作者:董克辛;康伟民;曲波;王心民;王守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膜瘤实施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LeksellG型定位头架固定,GE1.5T MRI诊断仪扫描定位,γ-Plan5.2版软件规划系统设计,LeksellB型γ-刀实施SRS治疗.结果:治疗482例,随访126例病人.结果显示影像学检查总有效率88.9(112例)%,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为81.7(103例)%.讨论:SRS作为神经外科的治疗方法之一,对颅内脑膜瘤的治疗是有效的,特别是一些手术难以完成、病灶累及相邻重要组织结构的病人,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欣;胡裕全;吴声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胼胝体切开和局部病灶切除治疗癫痫术后并发症原因的分析,达到尽可能手术治愈癫痫而无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术后并发症和局部解剖学相关原因回顾分析,找出并发症的发生与相应解剖学的必然联系.结果:术中脑组织受压迫,血管痉挛所引起的并发症大部分都能恢复,血管损伤,脑神经组织误切,所引起的并发症在较长时间内很少有恢复,甚至不能恢复.在106例手术,有29例发生并发症,术中损伤大脑前动脉分支2例,破入第三脑室8例,发生脑裂综合征3例,一侧肢体瘫10例,高热昏迷2例,运动性失语伴右侧瘫1例,顽固性脑水肿2例,脑积水1例.结论:术后所发生的并发症都与术中损伤相关脑组织和血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手术操作技巧和熟悉解剖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郭振杰;郭银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评价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43例患者年龄19~76(平均50.2)岁,男:女=19:24.单侧病变41例,双侧病变2例.9例术后残留或复发患者.56%的病例术前有有用听力.肿瘤平均容积10.8ml.伽玛刀治疗边缘剂量10~14Gy,平均11.7Gy,中心剂量21~30Gy,平均24.9Gy.随访期18~62(平均36.6)个月.结果:43例患者中32例(74%)肿瘤缩小,9例(21%)大小无变化.2例容积增大,1例在随访18个月时接受了再次伽玛刀治疗.5例出现三叉神经功能障碍,3例出现面瘫,32例可评价的病例中,有23例有用听力得到保留.5例患者听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控制肿瘤生长,取得较高的神经功能保留率,可达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东;郑立高;徐德生;张志远;李彦和;张宜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谭启富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