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216例的临床观察

张永刚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早期声带小结, 超声雾化吸入, 资料与方法, 现报告如下, 糖皮质激素, 治疗方法, 应用, 声音嘶哑, 临床资料, 良好疗效, 患者, 中草药, 生甘草, 木蝴蝶, 抗生素, 歌唱家, 发病率, 川贝母, 人群
摘要:声带小结多见于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的人群.教师、歌唱家多见.发病率较高.我科从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冶216例声带小结,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16例患者,男137例,女79例,年龄14~46岁.均有不同程度声音嘶哑.1.2 治疗方法对于早期声带小结或声带小结较小的患者,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口服,超声雾化吸入5~7天,然后应用中草药煎服,当归10g,丹参12g,红花10g,川贝母10g,生牡蛎12g,昆布12g,木蝴蝶6g,青果10g,蝉蜕6g,生甘草10g,每日1剂,连续服3~4周.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相关文献
  • FANCD2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范可尼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以FA/BRCA通路失活导致DNA损伤修复功能障碍为分子基础,临床表现为先天性发育异常、进行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染色体脆性增加以及高度的肿瘤易感性.FA患者常见的易患肿瘤包括外阴部、消化道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FA通路任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FA/BRCA通路关键蛋白FANCD2为轴心,对其特性、泛素化及调控、与HNSCC发生及DNA修复的关系以及FANCD2 DNA修复对HNSCC放化疗的影响等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许胜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声带小结216例的临床观察

    声带小结多见于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的人群.教师、歌唱家多见.发病率较高.我科从2009年2月~2011年8月收冶216例声带小结,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16例患者,男137例,女79例,年龄14~46岁.均有不同程度声音嘶哑.1.2 治疗方法对于早期声带小结或声带小结较小的患者,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口服,超声雾化吸入5~7天,然后应用中草药煎服,当归10g,丹参12g,红花10g,川贝母10g,生牡蛎12g,昆布12g,木蝴蝶6g,青果10g,蝉蜕6g,生甘草10g,每日1剂,连续服3~4周.

    作者:张永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6例呈棘突及嵴突的鼻中隔患者行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全部病例切口一期愈合,145例鼻中隔恢复平直,11例仍轻度偏曲,均无鼻中隔血肿;随访6个月,4例出现鼻腔粘连,2例出现鼻中隔穿孔,无外鼻畸形.结论 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适用于棘突及嵴突的鼻中隔患者,疗效好,达到微创目的.

    作者:张武宁;李永湘;毛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苍辛气雾剂喷鼻联合离子导入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苍辛气雾剂喷鼻联合离子导入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苍辛气雾剂喷鼻联合离子导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治疗.治疗2~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3.59%),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苍辛气雾剂喷鼻联合离子导入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焕仙;陈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纳米银纱条用于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纳米银纱条在鼻腔填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纳米银纱条填塞组与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填塞组进行比较,了解局部症状、抽纱条后出血量、填塞物出现腐臭味及局部渗出物方面有无差异性.结果 两组在术后抽取纱条引起鼻出血量及自我不适症状均无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填塞物出现腐臭味及局部渗出物方面有差异性(P<0.05).结论 纳米银纱条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可延长纱条填塞时间,避免了纱条填塞过久带来的感染,也减少了因纱条抽取过早带来的出血较多,是一种较理想的鼻腔填塞物.

    作者:严达忠;周芨;张建辉;甘卫刚;李离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慢性咽炎78例通过中药雾化吸入治疗与对照组52例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超声雾化吸入对治疗慢性咽炎有明显的优势,能大大提高疗效.

    作者:郭秀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鼻内镜联合射频等离子治疗鼻深部出血的临床观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多见于冬春气候干燥、温差大的季节,发病率约为10%~13%[1].近几年随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的增加,鼻出血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鼻腔前部的出血,多较易处理,止血方法简单可靠.对鼻腔深部的出血,传统方法多采用前、后鼻孔填塞等,效果不可靠,病人痛苦、畏惧,多难以接受.自2006年以来,我科对深部鼻出血病人采用内窥镜引导下射频等离子凝血治疗,取得非常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春;何泽清;张晓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观察鼻内镜术后鼻黏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目的 观察鼻黏膜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探讨iNOS在慢性鼻窦炎(CRS)炎症中的作用以及与鼻内镜术后鼻黏膜修复的相关性.方法 对30例慢性鼻窦炎(均为Ⅱ型2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取病变的鼻黏膜,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术后黏膜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鼻黏膜的上皮化时间与鼻黏膜iNOS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①iNOS对预测CRS术后术腔恢复有价值.②提示iNOS抑制剂可能从病因上治疗慢性鼻窦炎(CRS).

    作者:孙照环;郑岩;王海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阻力测量

    目的 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进行鼻阻力测量,客观评估其差异.方法 鼻炎患者102例,其中57例AR、45例NAR.采用前鼻主动测压法行鼻阻力测量,记录两组患者单侧鼻腔阻力及双侧鼻腔总阻力,SPSS 13.0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R组左侧鼻阻力为(1.164± 1.049)KPa/L·S-1,右侧鼻阻力为(0.843±0.768)KPa/L·S-1,双侧总的鼻阻力为(0.398±0.249)KPa/L·S-1.NAR组左侧鼻阻力为(1.020±1.242)KPa/L·S-1,右侧鼻阻力为(0.865±1.027)KPa/L·S-1,双侧总的鼻阻力为(0.384±0.269)KPa/L· S-1.无论是AR与NAR组间比较,还是同一组内左右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阻塞是AR和NAR共有的临床表现,鼻阻力测量难以区分AR抑或NAR患者的鼻塞症状更为严重.

    作者:沈艳;王菲;孙小青;殷敏;程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将76例(90耳)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46耳)和对照组37例(44耳).治疗组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2~3周,对照组用达克宁霜治疗2~3周.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方法简单,疗效显著.

    作者:陈晓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伴双侧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伴双侧鼻息肉的临床特征,以避免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本科收治的2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伴双侧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和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要点.结果 临床资料显示,2例患者均表现为双侧鼻息肉,但一侧新生物明显增多,深部新生物组织质韧、出血较多;病理检验均为双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伴鼻息肉.结论 对于双侧鼻息肉患者,如术中发现组织质韧、出血较多,应警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伴双侧鼻息肉的可能,术中应做快速病理检查,以避免误诊.

    作者:王前;李丹;齐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制鼻腔通气管在鼻腔填塞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更加适合患者的鼻腔填塞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通过自制鼻腔通气管经下鼻道预置于鼻咽部,再做常规鼻腔填塞,每日行鼻腔通气冲洗2~3次,以保持其通畅.结果 患者感觉头晕头痛明显减轻,鼻塞胀痛减轻,吞咽较通畅,可闭口呼吸即鼻式呼吸.结论 鼻腔通气管在鼻腔填塞中的应用可提高鼻腔填塞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汪光明;段青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缺铁诱发肾虚对大鼠耳蜗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病机探讨

    目的 研究肾虚对大鼠耳蜗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讨肾虚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幼龄Wistar大鼠94只,雌雄各半,采用缺铁饲料喂养8周,符合肾虚辩证的51只为肾虚组,其余43只为无肾虚对照组.继续喂缺铁饲料8周,取两组大鼠耳蜗膜性组织行labelfree蛋白质组学分析,比较差异蛋白表达.结果 与无肾虚对照组比较,肾虚组有47组特异性肽段有显著下调,32组特异性肽段显著上调,肾虚组较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肽段有45组,三维图谱分析表明,10 Acb12 actin,beta like 2;784 Actgl Actin,cytoplasmic 2等特异性肽段的表达显著不同,肾虚状态导致两者基峰明显增高.结论 肾虚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耳蜗蛋白质特异肽段改变,从而导致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减少,细胞骨架结构异常,终造成听毛细胞静纤毛损伤.

    作者:邓月;孙爱华;邢艳莉;林顺涨;范静平;岳波;周怀恩;王宝东;杨毓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支撑喉镜下联合鼻内镜行声带息肉摘除术6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64例声带息肉患者,均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行声带摘除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63例患者术后发音基本恢复正常,1例患者由于其职业因素(经商),术后短期内发音质量改善,但很快又恢复到术前发音水平.结论 支撑喉镜下借助鼻内镜的放大作用和良好的照明效果,使病变切除彻底,副作用小,是目前摘除声带息肉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谋元;姜新林;蔡雪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对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利用自体骨粉行上鼓室乳突腔填充的方法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接受手术治疗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43例(43耳)分为两组.实验组,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术+耳甲腔成形术23例(耳);对照组,行常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20例(耳).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听力结果、干耳率情况.结果 以术后语言频率气骨导差缩小>15dB或气导听阈<40dB为有效标准,实验组(n=23)有效率69.56%(16/23),对照组(n=20)有效率65%(13/2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1015 P>0.05).实验组(n=23)干耳率为91.3% (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60% (12/20),表明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08 P<0.05).实验组(n=23)术后平均干耳时间为30.65±8.43天,对照组(n=20)为37.75±10.83天,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6 P<0.05).实验组外耳道口宽大,乳突腔容积缩小,表面上皮化良好,无肉芽组织生长,无感染及渗出,鼓膜形态良好.全部病例均无胆脂瘤复发.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术+耳甲腔成形术,能有效清除中耳病灶组织、术后听力结果满意,换药时间短,干耳率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马喆;习国平;张社江;蔡爱军;郝艳芳;吴琼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儿童鼻中隔黏膜糜烂性鼻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儿童鼻中隔黏膜糜烂性鼻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120例儿童鼻中隔黏膜糜烂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红霉素眼膏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98.4%,对照组8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润烧伤膏用于治疗儿童鼻中隔黏膜糜烂性鼻出血,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作者:郭光良;叶星;荆素卿;张静;王晓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耳内镜在鼓膜成形术的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耳内镜下使用自体耳屏软骨膜实施鼓膜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随访8月.55例耳中,显效47例(占85.45%);有效6例(占10.95%);无效2例(占3.60%);总有效率为96.40%.结论 耳内镜下完成鼓膜成形术可提高操作效率,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节省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朱井;王锦淳;程贤宁;王天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的相互关系

    阻塞性睡民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cp apnca hypopnc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病,是一种睡眠过程中打鼾,呼吸及睡眠节律紊乱,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觉醒,或患者自觉憋气,夜尿增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严重者可出现心理、智力、行为异常;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I R)等.临床上确诊OSAHS的金标准为成人每夜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即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与低通气的次数之和)大干或等于5次.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较基线水平降低≥50%并伴有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3%,持续时间≥10s.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事件发生时胸腹式呼吸仍然存在为阻塞性.正常成人中,OSAHS发病率为2%~4%,男性多于女性[1].

    作者:曹桂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鼻内镜选择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选择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 根据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对65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经鼻内镜选择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145例,合并有鼻息肉、鼻窦炎67例,合并下鼻甲代偿性肥大445例均同期行鼻内镜手术处理.结果 657例中术后随访3个月,失访12例.治愈605例(92.1%),好转40例(6.1%),12例失访(1.8%),1例术后早期鼻中隔血肿,经放置引流皮片处理后治愈;2例发生中鼻甲和中隔黏膜粘连,1例发生下鼻甲和中隔黏膜粘连,均经鼻内镜下分离而好转;1例发生鼻中隔后下方小穿孔,后4例均合并有鼻窦炎鼻息肉或下鼻甲肥大.结论 根据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不同,经鼻内镜选择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创伤小、安全、效果确切.

    作者:刘少峰;吴礼锋;余良虎;朱蓉;王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成药治疗常见咽喉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学认为,咽喉作为肺胃之门户,与外界环境和多个脏腑关系密切,外邪侵袭和脏腑功能失调都可能导致咽喉疾病的发生,影响人体的呼吸、受纳、发声等多种生理功能.临床上常见的咽喉疾病包括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和咽喉部肿瘤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对于这些疾患常用抗生素治疗,而许多中成药在咽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获得了广泛应用.

    作者:姚暄;支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