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成药治疗常见咽喉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姚暄;支楠

关键词:中成药治疗, 咽喉疾病, 患者的生活质量, 脏腑功能失调, 慢性扁桃体炎, 咽喉部肿瘤, 常用抗生素, 脏腑关系, 现代医学, 危及生命, 外界环境, 声带小结, 声带息肉, 生理功能, 慢性咽炎, 慢性喉炎, 呼吸困难, 中医学, 应用, 外邪
摘要:中医学认为,咽喉作为肺胃之门户,与外界环境和多个脏腑关系密切,外邪侵袭和脏腑功能失调都可能导致咽喉疾病的发生,影响人体的呼吸、受纳、发声等多种生理功能.临床上常见的咽喉疾病包括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和咽喉部肿瘤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对于这些疾患常用抗生素治疗,而许多中成药在咽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获得了广泛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6例呈棘突及嵴突的鼻中隔患者行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术,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 全部病例切口一期愈合,145例鼻中隔恢复平直,11例仍轻度偏曲,均无鼻中隔血肿;随访6个月,4例出现鼻腔粘连,2例出现鼻中隔穿孔,无外鼻畸形.结论 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适用于棘突及嵴突的鼻中隔患者,疗效好,达到微创目的.

    作者:张武宁;李永湘;毛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成药治疗常见咽喉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学认为,咽喉作为肺胃之门户,与外界环境和多个脏腑关系密切,外邪侵袭和脏腑功能失调都可能导致咽喉疾病的发生,影响人体的呼吸、受纳、发声等多种生理功能.临床上常见的咽喉疾病包括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和咽喉部肿瘤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现代医学对于这些疾患常用抗生素治疗,而许多中成药在咽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获得了广泛应用.

    作者:姚暄;支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面动脉蒂下颌缘肌皮瓣修复口咽术后缺损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面动脉蒂下颌缘肌皮瓣修复口咽早期癌症术后局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9例早期口咽癌患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术中采用以面动脉为蒂的下颌缘肌皮瓣一期修复口咽组织缺损.观察术后并发症,度瓣成活情况、外形变化及功能状况,癌肿复发情况,并分析肌皮瓣大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 本组9例患者肌皮瓣全部成活,口咽部形态、大小及功能保留良好.平均随访1年以上,无1例出现病变复发.结论 面动脉蒂下颌缘肌皮瓣与受区邻近,血管位置恒定,血供丰富,厚度适中,切取转移方便,是修复口咽部术后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彭宏彬;孙一帆;周小军;樊治军;张家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苍辛气雾剂喷鼻联合离子导入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苍辛气雾剂喷鼻联合离子导入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苍辛气雾剂喷鼻联合离子导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治疗.治疗2~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55%,显著高于对照组(73.59%),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苍辛气雾剂喷鼻联合离子导入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焕仙;陈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鼻内镜选择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选择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 根据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对65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经鼻内镜选择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145例,合并有鼻息肉、鼻窦炎67例,合并下鼻甲代偿性肥大445例均同期行鼻内镜手术处理.结果 657例中术后随访3个月,失访12例.治愈605例(92.1%),好转40例(6.1%),12例失访(1.8%),1例术后早期鼻中隔血肿,经放置引流皮片处理后治愈;2例发生中鼻甲和中隔黏膜粘连,1例发生下鼻甲和中隔黏膜粘连,均经鼻内镜下分离而好转;1例发生鼻中隔后下方小穿孔,后4例均合并有鼻窦炎鼻息肉或下鼻甲肥大.结论 根据鼻中隔偏曲的类型和程度不同,经鼻内镜选择性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创伤小、安全、效果确切.

    作者:刘少峰;吴礼锋;余良虎;朱蓉;王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长春西汀联合益气聪明汤治疗TCD异常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益气聪明汤治疗对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异常的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TCD异常的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和长春西汀组,两组均常规行能量合剂、激素、高压氧、R族维生素等治疗,联合冶疗组给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以及益气聪明汤口服,长春西汀组给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观察对耳聋的疗效及TCD用药前后变化情况,评价长春西汀联合益气聪明汤治疗TCD异常突发性聋的疗效.结果 电测听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有效率88%,长春西汀组有效率7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流速较长春西汀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益气聪明汤治疗对TCD异常突发性聋能显著提高疗效,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陈玉卿;孙宣东;邹嘉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桉柠蒎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桉柠蒎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桉柠蒎治疗.结果 7~14天观察,实验组耳堵、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明显改善,耳镜检查鼓膜充血、内陷、小气泡改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0%.经统计学处理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桉柠蒎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玉浩;张道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FANCD2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范可尼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以FA/BRCA通路失活导致DNA损伤修复功能障碍为分子基础,临床表现为先天性发育异常、进行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染色体脆性增加以及高度的肿瘤易感性.FA患者常见的易患肿瘤包括外阴部、消化道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FA通路任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以FA/BRCA通路关键蛋白FANCD2为轴心,对其特性、泛素化及调控、与HNSCC发生及DNA修复的关系以及FANCD2 DNA修复对HNSCC放化疗的影响等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许胜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β防御素在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β防御素hBD-1及hBD-2mRNA在正常组、红霉素组、烙前组、烙后即刻组、烙后组扁桃体组织中的表达,探讨β防御素在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扁桃体中hBD-1及hBD-2mRNA的表达.结果 hBD-1 mRNA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且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D-2mRNA在烙后组扁桃体组织中表达较其它各组表达明显增强(p<0.05),其它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D-1呈固有性表达,能发挥天然防御作用;hBD-2呈诱导性表达,中医烙法可提高扁桃体组织中的hBD-2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冷辉;孙海波;马梽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伴双侧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伴双侧鼻息肉的临床特征,以避免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本科收治的2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伴双侧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和文献复习探讨本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断要点.结果 临床资料显示,2例患者均表现为双侧鼻息肉,但一侧新生物明显增多,深部新生物组织质韧、出血较多;病理检验均为双侧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伴鼻息肉.结论 对于双侧鼻息肉患者,如术中发现组织质韧、出血较多,应警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伴双侧鼻息肉的可能,术中应做快速病理检查,以避免误诊.

    作者:王前;李丹;齐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颌骨血管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上颌骨血管瘤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例上颌骨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上颌骨血管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合理的手术治疗是关键.结论 上颌骨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疾病、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确切有效.

    作者:姜勇;程朋;程友;薛飞;江满杰;周玫;王志颐;王秋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鼻腔功能性矫正手术治疗鼻腔结构异常所致的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结构异常矫正术对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已行鼻内镜下鼻腔结构矫正术的46例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与鼻腔解剖学变异特点的关系,总结手术疗效及临床体会.结果 46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30例 (65%),好转12例(26%),无效4例(9%),总有效率9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腔结构异常可导致非炎症性鼻源性头痛.鼻内镜下手术矫正鼻腔结构异常,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崔志春;韩旭;李凤;孙凤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支撑喉镜下联合鼻内镜行声带息肉摘除术6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64例声带息肉患者,均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行声带摘除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63例患者术后发音基本恢复正常,1例患者由于其职业因素(经商),术后短期内发音质量改善,但很快又恢复到术前发音水平.结论 支撑喉镜下借助鼻内镜的放大作用和良好的照明效果,使病变切除彻底,副作用小,是目前摘除声带息肉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谋元;姜新林;蔡雪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桑菊饮治疗失音17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2011年以来,用自拟桑菊治疗失音患者17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7例,女10例,年龄大者43岁,小者7岁,病程长者2月,短者3天.适应证:声嘶或失音,咽喉疼痛干燥、咳嗽多痰.间接喉镜检查:喉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声带边缘肥厚、闭合欠佳,声带表面附有粘稠分泌物.

    作者:张显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的相互关系

    阻塞性睡民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cp apnca hypopnc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病,是一种睡眠过程中打鼾,呼吸及睡眠节律紊乱,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觉醒,或患者自觉憋气,夜尿增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严重者可出现心理、智力、行为异常;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I R)等.临床上确诊OSAHS的金标准为成人每夜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即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与低通气的次数之和)大干或等于5次.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较基线水平降低≥50%并伴有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3%,持续时间≥10s.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事件发生时胸腹式呼吸仍然存在为阻塞性.正常成人中,OSAHS发病率为2%~4%,男性多于女性[1].

    作者:曹桂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 对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利用自体骨粉行上鼓室乳突腔填充的方法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接受手术治疗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43例(43耳)分为两组.实验组,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术+耳甲腔成形术23例(耳);对照组,行常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20例(耳).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听力结果、干耳率情况.结果 以术后语言频率气骨导差缩小>15dB或气导听阈<40dB为有效标准,实验组(n=23)有效率69.56%(16/23),对照组(n=20)有效率65%(13/2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1015 P>0.05).实验组(n=23)干耳率为91.3% (21/23),明显高于对照组60% (12/20),表明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08 P<0.05).实验组(n=23)术后平均干耳时间为30.65±8.43天,对照组(n=20)为37.75±10.83天,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36 P<0.05).实验组外耳道口宽大,乳突腔容积缩小,表面上皮化良好,无肉芽组织生长,无感染及渗出,鼓膜形态良好.全部病例均无胆脂瘤复发.结论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自体皮质骨上鼓室乳突腔填充术+耳甲腔成形术,能有效清除中耳病灶组织、术后听力结果满意,换药时间短,干耳率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马喆;习国平;张社江;蔡爱军;郝艳芳;吴琼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制鼻腔通气管在鼻腔填塞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更加适合患者的鼻腔填塞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通过自制鼻腔通气管经下鼻道预置于鼻咽部,再做常规鼻腔填塞,每日行鼻腔通气冲洗2~3次,以保持其通畅.结果 患者感觉头晕头痛明显减轻,鼻塞胀痛减轻,吞咽较通畅,可闭口呼吸即鼻式呼吸.结论 鼻腔通气管在鼻腔填塞中的应用可提高鼻腔填塞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汪光明;段青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SCT增强扫描MPR和VR重建对下咽癌评估的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及二维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三维VRT (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后处理技术对下咽癌病情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下咽癌患者,所有病例术前均行64排螺旋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及MPR、VRT后处理,并与喉镜及手术所见进行对照分析,比较CT横轴位图像、MRP及VRT图像在下咽癌诊断及周围结构侵犯、颈淋巴结转移评估的价值.结果 25例患者中,包括梨状隐窝癌18例,环后区癌4例,下咽后壁癌3例.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其MPR、VRT图像对下咽癌的诊断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度分别是94.4%和98%.其中,增强图像有助干肿瘤病灶的显示及其侵犯范围的判断,增强扫描静脉期冠状位MPR图像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显示明显优于横轴位图像.结论 螺旋CT横轴位图像结合MPR、VRT后处理技术,能清楚显示下咽癌病灶及其侵袭范围、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并能直观显示气道狭窄程度,有利于更好地制定手术计划.

    作者:曹汉海;孙敬武;别远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纳米银纱条用于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纳米银纱条在鼻腔填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纳米银纱条填塞组与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填塞组进行比较,了解局部症状、抽纱条后出血量、填塞物出现腐臭味及局部渗出物方面有无差异性.结果 两组在术后抽取纱条引起鼻出血量及自我不适症状均无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填塞物出现腐臭味及局部渗出物方面有差异性(P<0.05).结论 纳米银纱条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可延长纱条填塞时间,避免了纱条填塞过久带来的感染,也减少了因纱条抽取过早带来的出血较多,是一种较理想的鼻腔填塞物.

    作者:严达忠;周芨;张建辉;甘卫刚;李离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耳内镜在鼓膜成形术的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耳内镜下使用自体耳屏软骨膜实施鼓膜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随访8月.55例耳中,显效47例(占85.45%);有效6例(占10.95%);无效2例(占3.60%);总有效率为96.40%.结论 耳内镜下完成鼓膜成形术可提高操作效率,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节省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朱井;王锦淳;程贤宁;王天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