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内报载有两则好消息:一则是浙江大学培育出世界长的螺旋藻,另一则是海水螺旋藻大面积养殖试验科研项目日前在福建省东山县通过专家鉴定验收.
作者:韩希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防治胃癌验方1:每日服食生大蒜10克.忌空腹吃.
作者:周爱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清除呼吸道异物的防御性反应.一般情况下,轻微的咳嗽,对机体无妨,不必用止咳药.但咳嗽加重会给人尤其是患儿带来痛苦时,则要酌情选用止咳药.
作者:张桂宝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酒饮料是一把双刃剑.有节制地科学饮酒,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带来健康;过度饮用,乃至酗酒,则会给人们带来烦恼,带来灾祸.
作者:徐双利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果菜汁属微碱性,它可以纠正因多吃了肉、鱼、蛋等酸性食物造成的营养失调、酸碱失衡,使人体得到维持美容健体所必需的营养平衡状态.
作者:丁永明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发掘种植的珍稀食药两用型水果--无花果已成为市场的宠儿.一股种植无花果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
作者:付小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西方人都喝冰水.不管什么场合,都有个冰水桶.饭店客房里如果有水瓶,装的也是冰水.那冰水味淡,难喝.他们也喝咖啡,喝茶,可那不是用来解渴的,是提神的.茶不是泡,而是熬,如红茶,喝完一杯就了事.
作者:张普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大豆及其制品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作用,主要应归功于大豆异黄酮.大豆经加工或微生物发酵经人体摄入后,在肠道细菌葡萄糖苷酶的作用下,异黄酮的糖苷配基脱离,释放出有生物活性的三羟异黄酮或称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二羟异黄酮或称大豆苷原(daidzein,D)和6-甲基大豆素(glycitein).
作者:杨春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食欲是人的本能之一,良好的食欲不仅能维系生命的需要,也能使人通过品尝美味佳肴得到充分的享受.但有时由于某种疾病的影响,使人的食欲下降,甚至厌食、拒食,从而影响了健康.那么,哪些情况可能会影响人的食欲呢?
作者:陆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人的生命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各种营养素依照人体的生理需求进进出出,因此必须及时摄入营养以补充排泄的缺失.
作者:王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品种的水果上市.水果色、香、味俱佳,口感好,还能补充大量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是一种良好的食品,能吃水果实是人生一大享受.可是人得了糖尿病后想吃还敢吃、能吃水果吗?会不会一吃就血糖升高?
作者:薛勤东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顽固性高血压、糖尿病等,若病情未得以很好控制,就有可能发展成终末期肾病.
作者:张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初乳是产妇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因含β胡萝卜素较多,故色黄,因所含蛋白质和免疫球蛋白等有形物质较多,故质稠.初乳不仅是婴儿好的营养来源,而且可保护新生儿免遭病原体的侵袭.
作者:钱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然而对食物而言,却是远亲食物对人类的好处要比近邻大得多.
作者:吕纪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尽管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很多,但平时摄入食盐的量过高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食盐,即氯化钠,它是维持人体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作者:代巧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鱼头汤将鱼头加葱、姜熬汤,熬至乳白色,撒些胡椒粉、香菜,加一点点醋,可以放一点花生油,但不要放香油,出锅时加香菜.蒸吃的整条鱼也可以留下鱼头、鱼骨做这道菜.
作者:邹云耀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健康学家的一项新专题研究证实,吃好早餐有助于一整天的记忆,按时吃早餐思维更具创造性.
作者:高承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少年儿童往往爱吃一些新奇的食品,但为了儿童健康成长,医学专家提醒家长,下列食品儿童不宜常吃多吃,否则有害无益.
作者:何文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中医的进补原则是需进补者则补之,不需进补者不可强行进补,否则适得其反.在这进补原则的前提下,又讲求进补的时令,认为一年四季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各有不同的内容.
作者:丽菊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土豆其貌不扬,遍布各地,算不上特产或珍稀菜蔬,但可饭、可菜,且有很好的保健食疗价值,在饮食中可谓物丰价廉的好东西.
作者:朱显明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