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家庭病房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何照照;曹挚;杨焱;王云

关键词:家庭病房, 网络医疗, 卫生信息, 云技术
摘要:目的:基于远程网络医疗,构建家庭病房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实现医院、干休所、家庭病房信息共享.方法:充分运用卫生信息、移动互联网、生物传感、物联网、云技术等技术手段,选择合理的网络数据传输方式,以医院为监管中心、干休所为服务站,设计安全、可靠的业务软件.结果:通过该平台,多参数移动监护终端在家庭病房采集到的生命体征参数,通过专线传输到医院监管中心,医院和干休所服务站通过业务管理系统保障家庭病房的诊疗工作.结论: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条件下,实现了医院、干休所、家庭病房的信息共享,提高了老干部的医疗保健服务水平.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CareFusion肺功能数据库转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设计一个转换平台,以解决当前常见肺功能仪数据库应用局限、数据单一、难与统计学软件兼容等问题,提高肺功能数据库应用效率.方法:安装应用ABBYY、虚拟打印机软件,将肺功能报告PDF格式转换成Excle表格,建立数据转换平台,实现肺功能数据库的按需转换.结果:通过该转换平台,实现了肺功能数据随时转换、录入、统计和图文报告存储等各项管理,并有效解决了与统计学软件兼容等问题.结论:该转换平台可实现肺功能数据转换、备份,与医学统计软件兼容,为方便肺功能的临床、教学、科研的数据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撑.

    作者:赖莉芬;韩志海;舒六一;刘方;费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FDG PET/CT的同机CT在偶发肋骨骨折与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肋骨转移瘤与骨折的氟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代谢特征,探讨同机CT在鉴别肋骨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身FDG PET/CT显像的恶性肿瘤患者44例,共检出肋骨摄取增高病灶67个,终以病理结果或系列影像学随访资料作为诊断标准.测量所有病灶的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进行半定量分析,并对良恶性病灶PET及同机CT表现进行影像学分型.结果:67个肋骨PET摄取阳性病灶中偶发骨折30个,骨转移灶37个.以SUVmax≥2.5作为PET诊断恶性病灶标准,PET以及PET联合同机CT诊断肋骨转移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2%、60.0%、76.1%和93.2%、80.0%、88.1%;PET联合同机CT诊断肋骨恶性病变的准确度高于单独PET,二者差异无显著性(x2=3.248,P=0.071).PET图像呈节段性摄取,同机CT伴有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是肋骨转移灶的相对特征性表现;而PET图像呈局灶性摄取,CT上出现骨折线或骨痂是肋骨骨折的特异性表现.结论:单纯使用SUVmax区分肋骨良恶性病灶准确度有限,PET/CT的同机CT影像学特征分析对提升诊断准确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王剑杰;陈燕;蒲朝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卫生列车编组方式及模块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未来高铁卫生列车编组方式及模块功能.方法:以中国标准动车组为设计平台,借鉴既往卫生列车编组方式,参照机动卫勤分队分组及救治流程,并咨询相关领域专家.结果:确定了基于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卫生列车编组,从头车开始依次为指挥及分类车、药材及物资储藏车、检验检查车、手术车、重症监护车、轻伤员车①、轻伤员车②、餐车及工作人员寝车.提出了卫生列车的八大模块和具体功能定位.结论:新提出的卫生列车编组方式和模块功能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用于指导下一步卫生列车具体模块设计工作,但仍需在未来研究过程中进一步修正.

    作者:吴凡;李运明;张虎军;杨孝光;王魁英;马兴;蔡锋;赵毅;谭映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OMPACT血气分析仪和VITROS 350生化分析仪测定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OMPACT血气分析仪与VITROS 350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类型标本血中碳酸氢根离子(HCO3)浓度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2014年3-10月在某院呼吸内科和重症ICU病房危重患者共107例,抽取肝素抗凝动脉血和无抗凝的静脉血,分别用COMPACT血气分析仪与VITROS 350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HCO3浓度,并采用t检验和回归方程法对2台不同类型的仪器所测得的HCO3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OMPACT血气分析仪测定107例患者抗凝动脉血中HCO3浓度为(15.9±11.6)mmol/L,VITROS 350生化分析仪为(16.5±12.4)mmol/L,结果略高于COMPACT血气分析仪,但两者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P>0.05).经回归方程相关性分析,2台不同类型的仪器测定血中的HCO3浓度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1 6,P<0.01),回归方程为y=0.987x+0.086.结论:COMPACT血气分析仪测定抗凝动脉血中HCO3浓度与VITROS 350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中HCO3浓度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呈良好的相关性.两仪器所测的HCO3结果可互相替代和室内质量互相监控.

    作者:姚伟;房笃智;刘爱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柯达CR900图像伪影问题解决2例

    0 引言CR作为X线普通片的换代产品,有着成像快,图像清晰、能接入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等优点,已被很多医院采用.以下总结了我院使用柯达CR900出现过的故障及维修过程,与同行交流.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图像有伪影,以横条伪影居多.从图1上可以看到,图像的伪影很明显,以横条纹居多,而且部分图像有严重失真或者大幅缺失的情况.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增强医用呼叫系统信号的研发

    目的:针对医院呼叫系统故障频发导致无法传呼的问题,研究一种增强呼叫系统信号的方法.方法:在每个病房嵌入一个信号加强器,其原理主要是将信号加强放大,使信号通过振荡电路不断加强,同时利用AT89C51单片机芯片的可编辑性,对呼叫按键和时间进行循环排序,确保呼叫系统不再串号以及无法呼叫的故障发生.结果:通过临床科室实验,经改装过的楼层再未出现信号紊乱、呼叫串号、无法传呼的故障,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经改装后的呼叫系统可以满足多层传呼的要求.

    作者:徐进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武警方舱医院传染病救治装备模块化新研究

    目的:探讨武警方舱医院传染病救治装备的选择、组成、功能及配置需求.方法:将模块化的思路和设计方法引入到方舱医院传染病救治装备系统中,并本着适应野战条件需求、突出现场快速侦检、强化传染病员现场救治、与方舱医院现有装备有机结合的原则进行传染病救治装备配置.结果:确定了传染病救治模块由传染病救治便携式装备、移动微生物检验实验车、传染病重症救治方舱、负压救护车、现场洗消车5个单元模块组成,并明确了人员编配及职责.结论:模块化配置传染病医疗救治装备对提高武警部队各级卫勤应急保障力量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周炜;向宇;张雯珂;韩慧娟;樊毫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疗设备管护与安全运行实践体会

    通过调研、分析,梳理出信息收集不完整、工程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不足、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人员培训不到位等5个方面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信息管理体系、加强人员结构调整、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完善落实各项制度措施等改进意见.指出只有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形成一整套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体系,并有效地加以落实,才能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之功效.

    作者:党秀平;李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电子内窥镜的电磁兼容特性分析

    介绍了医疗器械产品电子内窥镜的电气结构和系统组成.围绕医疗器械电磁兼容通用要求标准(YY 0505-2012)中提出的发射、抗扰度测试原理和要求,提出了电子内窥镜产品影响其电磁兼容特性的结构特征,并分析了电子内窥镜各项电磁兼容测试风险,提出了常规的处理方法和意见.

    作者:孙正捷;黄丹;张沁园;王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疗App应用的瓶颈问题分析

    介绍了医疗App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医疗App的应用对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分析了医疗App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坚持政府主导、调动医疗机构积极性、倡议医药分离、强化商业保险以及完善信息技术等建议,展望了医疗App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恩科;张航;杨艳萍;韩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一种生物雷达动目标干扰抑制的新方法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良好抑制动目标干扰的超宽谱(ultra wide band,UWB)雷达呼吸运动检测算法.方法: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MSSA)技术并根据呼吸回波的周期性和距离单元信号相关性的特性进行超宽带呼吸运动回波自适应重构,从而实现动目标干扰有效抑制.结果:在雷达实测数据实验中,该方法抑制动目标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等参考算法,所得信噪杂比(signal tonoise-and-clutter radio,SNCR)高于参考算法.结论:该基于自适应-MSSA的呼吸运动检测算法能够较好地抑制动目标干扰,在UWB雷达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马腾;吕昊;祁富贵;张扬;梁福来;王健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呼吸机及其远程控制系统技术进展

    介绍了实验动物用呼吸机、液态通气呼吸机、转运与睡眠辅助呼吸机、高频通气呼吸机、睡眠监测呼吸机和智能通气病床等各类型呼吸机,分析了呼吸机远程控制系统的进展,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法,解决了自动检测患者自主呼吸进而进行合理的比例通气的要求.指出了呼吸机一体化、智能化、产品多样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高档次的呼吸机会朝着满足特定疾病需求的方向深入发展.

    作者:龚海英;张广;顾彪;崔秀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影像诊断效果的分析评价

    目的:评价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对组织微细结构的显示,提高对细小病灶的诊断能力.方法:利用Sonalvision Safire系列装置的功能,获得检查部位任意层面断层的影像.结果:该项技术在胸部、骨骼及小关节等影像学检查中具有独特效果.结论:该项技术是一种新兴的X线断层检查技术,避免了普通放射学检查由于组织结构重叠所导致的低敏感性和低特异性等缺点,并且有较好的深度定位能力,将广泛应用到新的临床领域.

    作者:李敏;郑理华;姚祥雄;乔国庆;董高存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次合成18F-FDG时不同分组方法所需量的理论研究

    目的:当行PET/CT检查人数较多时,寻找一种合适分组方法进行所需放射性药物的生产,使得在不影响图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减少辐射,同时节省药物18F-FDG所需的量.方法:分别对18人次检查,采取A(每组间隔60 min,每组注射3人次,共6组,一次生产药物)、B(每组间隔60 min,每组注射3人次,共6组,1次生产3人次药物,另外1次生产15人次药物)、C(每组间隔60 min,每组注射3人次,共6组,1次生产6人次药物,另外1次生产12人次药物)、D(每组间隔60 min,每组注射3人次,共6组,分2次生产药物,每次生产9人次药物)4种不同的分组方法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结果:方法A需要药物18F-FDG的量多,方法D需要药物18F-FDG的量少,方法B、C、D分别比方法A所需药物18F-FDG的量少了29.89%、46.20%、51.40%.结论:采用GE的DSTE (Discovery STE)行PET/CT检查,当PET/CT受检者人数为18人次时,采用方法D生产药物性价比高.

    作者:郑永明;张红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感知信息中心解决方案介绍与应用分析

    目的:以国家新医改及“十二五”规划为着力点,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以服务居民为目的的“健康感知信息中心解决方案”,致力于推进社区健康服务前移、慢性病管理服务下沉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创新.方法:顶层设计出感知中心全方位健康管理与服务架构,分析核心业务流程和电子健康档案结构,设计出系统的总体逻辑结构与业务功能框架,并提供了系统软硬件开发环境、部分应用系统界面及案例效果.结果:设计出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健康感知信息中心解决方案,实现区域范围内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结论:健康感知中心的建设,将健康管理服务从社区延伸到家庭内部,实现居民健康基本信息的动态获取、实时评估以及健康发展趋势的跟踪,是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助力.

    作者:李伟;于楠;冯鑫;李洪富;史文钊;王士泉;江其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家庭病房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基于远程网络医疗,构建家庭病房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实现医院、干休所、家庭病房信息共享.方法:充分运用卫生信息、移动互联网、生物传感、物联网、云技术等技术手段,选择合理的网络数据传输方式,以医院为监管中心、干休所为服务站,设计安全、可靠的业务软件.结果:通过该平台,多参数移动监护终端在家庭病房采集到的生命体征参数,通过专线传输到医院监管中心,医院和干休所服务站通过业务管理系统保障家庭病房的诊疗工作.结论:网络协同医疗服务平台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条件下,实现了医院、干休所、家庭病房的信息共享,提高了老干部的医疗保健服务水平.

    作者:何照照;曹挚;杨焱;王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信息化建设对超声设备绩效考核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基于信息化建设,了解目前超声设备的使用现状,探讨对超声设备采用绩效考核制度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B超室的超声仪器6台.所有超声设备均记录设备使用情况表及设备使用满意度评分表,连续1 a;建立超声设备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所有超声设备的月开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G60S、Logiq 7、Logiq E9、MyLab Class C、MyLab Twiee、Voluson 730 Pro V,其中G60S、Logiq 7和Logiq E9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收益由高到低为Logiq 7、Logiq E9、MyLab Class C、G60S、MyLab Twice、Voluson 730 Pro 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由高到低为Logiq E9、Logiq 7、MyLabClass C、Voluson 730 Pro V、MyLab Twice、G60S,其中MyLab Class C与Voluson 730 Pro V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绩效评估所有超声设备的综合得分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Logiq E9、Logiq 7、MyLab Twice、MyLab Class C、G60S、Voluson 730 Pro V.结论:采用初步建立的超声设备绩效评估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所有超声设备进行绩效考核,其结果与调查了解到的现状基本相符合,其具体实施简便、科学可行,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范益明;金莉敏;顾奇澜;朱波;丁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信息网络系统的升级优化

    介绍了医院信息网络的现状,阐述了基层医院网络系统的优化原则.应用经典的3层网络技术结构,结合医院实际,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将核心层与汇聚层合并的2层网络结构的优化设计,解决了网络带宽窄、网络设备不可远程管理等问题,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提高了网络的速度和性能.

    作者:王育合;王建珲;杨金奎;李明;秦玉文;王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耗材管控智能化设计与实现

    目的:设计耗材“互联网+”管控模型,整合“碎片化”信息,实现信息模块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运营效率.方法:通过条形码将医疗器械唯一标志(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UDI)编码、医保收费、物流配送、二级库管理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在线数据连接池实现数据分析与挖掘功能.结果:“互联网+”管控模型可以实现在供应链节点上将UDI编码、物价收费等信息共享,改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计费、二级库管控效能,增强耗材动态监管能力.结论:推动“互联网+”的实施,可大大推动耗材管控的智能化进度.

    作者:文志林;徐丽军;蔡梅华;孙晓;佘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化胃肠机下行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胃肠机对30例患者42侧下肢行下肢静脉造影,分析其影像学结果和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检查.42侧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曲张,其中正常静脉3侧,单纯性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0侧,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4侧,下肢静脉血栓及其后遗症2侧.结论:数字胃肠机下行下肢静脉造影能够了解下肢静脉的解剖、病变和瓣膜功能等情况,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建伟;王敏;季丽雅;张廉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