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探析

罗少辉;李拉;林丽琴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 影像学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某院收治的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被确认患有子宫内膜癌.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其子宫内膜癌.观察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其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及其影像学特征.结果:经诊断,这些患者中共有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诊断的准确率为80%.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有效地诊断子宫内膜癌.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比较准确地判定其病灶浸润子宫肌层的程度,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莫西沙星和头孢克洛对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用莫西沙星和头孢克洛对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某院门诊收治的112例轻中度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与头孢克洛组,每组各56例患者.为头孢克洛组患者应用头孢克洛胶囊进行治疗,为莫西沙星组患者应用盐酸莫西沙星片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莫西沙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克洛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头孢克洛组患者相比,莫西沙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P>0.05).结论:与应用头孢克洛相比,应用莫西沙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优的临床效果,而且较少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徐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将其分为C组与Z组,每组各有44例患者.对C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Z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Z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C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C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对于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师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综合疗法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综合疗法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收治的64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64例患者均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1)接受治疗后,这64例患者Webster的评分明显低于接受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这64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有效的患者有34例,为无效的患者有31例,其治疗的有效率为53.12%.结论:用综合疗法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沈富伟;鲜明;向建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及彩超检查诊断早期乳癌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用核磁共振检查、乳腺钼靶检查及彩超检查诊断早期乳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96例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乳腺钼靶检查及彩超检查,然后将这三种检查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用这三种检查方法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用核磁共振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用乳腺钼靶检查和彩超检查诊断该病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乳腺钼靶检查和彩超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乳腺钼靶检查及彩超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相比,用核磁共振检查诊断该病的准确率更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斯兴无;徐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并对比用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罗平县中医医院于近期内收治的1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这130例患者分为置换组(73例)与内固定组(57例).为内固定组患者采用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置换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置换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3.56%,内固定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54.38%.与内固定组患者相比,置换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50,P<0.05).结论: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胜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几年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42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420例患者分为RT组(210例)和HQ组(210例).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对RT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HQ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结果:与RT组患者相比,HQ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护理质量的评分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均更高,其接受陪护的比率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优质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毕甜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内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根竹镇卫生院收治的11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112例患者分为参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为这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参照组患者加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加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上腹部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溃疡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上腹部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溃疡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其上腹部疼痛症状消失的时间、溃疡症状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作者:梁星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为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期内在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成detail(细节)组与ordinary(普通)组.在这两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期间,对ordinary组患者进行普通护理,在此基础上,对detail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和透析的次数.结果:与ordinary组患者相比,detail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其透析的次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可显著减少其透析的次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唐成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治疗恶性肿瘤的传统方法主要为手术疗法、放疗及化疗等.但是,此类疗法的副作用较大,可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以肿瘤标志物为靶点的分子精准靶向药物是一类治疗恶性肿瘤的新型药物.此药可在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显著减少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本文主要对近年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步长脑心通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步长脑心通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广西宾阳县邹圩镇中心卫生院在近期内收治的78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参照组(39例).为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实验组患者加用步长脑心通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用药治疗的时间和各项脑神经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用药治疗的时间和各项脑神经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更短,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其脑神经的功能,缩短其用药的时间.

    作者:覃海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神农本草经》中部分中药的古今变化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药学典籍.到了现代,该书中部分中药的名称、入药部位及临床性效已经发生了改变.为了探究《神农本草经》中部分中药的古今变化,笔者详细查阅了《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历代的本草文献,进而分析了《神农本草经》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录中药的名称、入药部位和临床性效等方面的差异性.

    作者:周小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莫沙必利和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对在某院接受治疗的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84例患者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使用莫沙必利对甲组患者实施治疗,使用多潘立酮对乙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甲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相比,用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因此,莫沙必利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首选药物.

    作者:吴维新;林芳萍;刘华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厄贝沙坦对合并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厄贝沙坦对合并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合并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11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57)和厄贝沙坦组(n=57).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厄贝沙坦组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血尿酸、餐后2h血糖的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为期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血压、血尿酸、餐后2h血糖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厄贝沙坦组患者血压、血尿酸水平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的降幅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厄贝沙坦对合并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其血压、血尿酸的水平.

    作者:韩晓芳;张新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进行封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对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进行封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某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这些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对其均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在置管期间,这些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均出现了功能不良的情况.使用10万U的尿激酶与25000 U肝素钠的混合液为这些患者进行封管,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护理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这28例患者的导管均恢复通畅,无1例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其中,有22例患者导管内的血流量为250~300 ml/min.结论:对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进行封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魏会锋;蔺晓梅;李风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门诊老年输液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卫生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128例老年患者分为门诊组与优质组,每组各有64例患者.对门诊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优质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优质组患者接受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门诊组患者,其输液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门诊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门诊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其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护理质量,进而提升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作者:卓姗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

    目的:分析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参照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定期的常规随访,在试验组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然后对比分析其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情况.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在按规定复查、合理饮食、规范化用药、自我病情监测及合理运动方面的遵医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的指标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遵医行为,能有效地控制其血糖的水平.

    作者:王巧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某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乙组患者进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经过治疗,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法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

    作者:林余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施行全程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施行全程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某院妇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400例产妇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200例),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产妇进行全程心理护理,然后对比分析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发生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的成功率较高,其中产后24h出血量≤200ml的产妇所占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对其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全程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其进行自然分娩及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率,能有效减少其产后的出血量,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甘玉蓉;沈绍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浅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急性肺栓塞预防性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急性肺栓塞预防性护理的方法.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7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预防组,其中,常规组有138例患者,预防组有135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预防组患者进行急性肺栓塞预防性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急性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患者急性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急性肺栓塞预防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其急性肺栓塞的发生率,进而改善其预后.

    作者:黄玲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对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期内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100)和试验组(n=100).为这两组患儿均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在这两组患儿进行输液期间,对参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儿进行细节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7.27%(4/55),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8.18%(54/55).参照组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0.00%(11/55),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85.45%(47/55).与参照组患儿相比,试验组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其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谢虹;任蕾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