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康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抗病毒药物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融合抑制剂、CCR5受体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在艾滋病患者发病的早期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获得很好的效果,降低其死亡率.我国临床上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用药方案主要有: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蛋白酶抑制剂.现将近年来国内外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的进展做一简要的综述.
作者:蒋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的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肤痒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使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血脂异常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收治的72例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TC、TG、LDL-C及HDL-C的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TC、TG、LDL-C及HDL-C水平改善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血脂异常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谢婉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用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儿随机平均分为A组、B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儿静脉注射1 g·kg-1·d-1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为B组患儿静脉注射0.4 g·kg-1·d-1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结果:进行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静脉注射1 g·kg-1·d-1或0.4 g·kg-1·d-1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均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为了确保此病患儿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减少其治疗费用,临床上应为其静脉注射小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
作者:王道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对保守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微创手术组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进行治疗前后,统计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受损评分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的评分,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后的第1个月、第2个月,微创手术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冯磊;张传东;韦继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梧州市中医院门诊西药房开具的7637张处方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这些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数量、类型,探讨对其进行改进的措施.结果:统计的结果显示,在这7637张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处方有132张,所占的比例为1.73%.这132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类型包括选药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剂量错误、给药方式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用药间隔时间不当、药物录入错误.结论:在梧州市中医院西药房开出的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对西药房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审核,以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黄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对血液净化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工作的2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2名护理人员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并对比管理前后血液透析环境的灭菌合格率和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与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前相比,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后血液透析环境的灭菌合格率更高,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进行血液净化工作的质量管理能够提高血液净化工作的安全性,降低患者血管通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汪玉泉;王晓丽;黄伟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快速C-反应蛋白(CRP)检测联合白细胞(WBC)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双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76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学检查的结果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发生细菌感染的患儿(共186例),B组为发生病毒感染的患儿(共190例).将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85例幼儿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幼儿均进行快速CRP检测联合WBC检测,对比其检测的结果.结果:A组患儿CRP和WB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患儿和对照组幼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CRP和WBC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B组患儿和对照组幼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快速CRP检测联合WBC检测可快速、有效地鉴别其感染的类型.
作者:腾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收治的9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0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黄芪建中汤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为两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黄芪建中汤组患者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及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黄芪建中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和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刘荣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在某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后发生营养不良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低热量组(39例)和常规热量组(38例).常规热量组患者接受常规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低热量组患者接受低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FAI(疲劳评定量表)的评分、血清Alb(白蛋白)、TP(总蛋白)的含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lb、TP的含量及FAI的平均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低热量组患者血清Alb、TP的含量均高于常规热量组患者,其FAI的平均评分和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热量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进行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其机体的营养状况,减轻其疲劳感.
作者:张兴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右美托咪定行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某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50例患者,观察组有5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芬合剂及咪达唑仑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时间点其VAS的评分及其麻醉的效果.结果:在进行穿刺前(T0)和进行切皮时(T1),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药后的3min(T2)、注药后的5min(T3)、进行骨折复位时(T4)、注药后的20min(T5)和手术结束时(T6),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持续的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上肢手术时,用右美托咪定行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法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其术中疼痛的程度.
作者:齐国强;闫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8月期间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4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心-饮组(20例)和普通组(20例).在这两组患者进行化疗期间,对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心-饮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并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心-饮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0%(18/20),普通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55%(11/20).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210,P<0.05).心-饮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4/20),普通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9/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450,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杨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临盘采油厂职工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与中西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对西医组患者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对中西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2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中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西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作者:初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42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中有19例患者,乙组中有23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质量的评价.
作者:刘会云;付雪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儿童抽动障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此病患儿的病情较为复杂,对其进行治疗的难度较大.近年来,临床上多用中医药疗法对此病患儿进行治疗,效果理想.本文对用中医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此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覃中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Harris评分、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骨折处愈合的时间.结果: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Harris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骨折处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刘胜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在诊断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保定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4例慢性肺间质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104例患儿均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胸部X线检查及常规CT检查,然后比较用这三种检查技术诊断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的准确率.结果:1)用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对这104例患儿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用常规CT检查技术与胸部X线检查技术对其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用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对这104例患儿进行诊断的结果显示,其中有小叶间隔增厚的患儿45例(43.27%),肺部呈磨玻璃影的患儿18例(17.31%),肺部呈胸膜下线影的患儿23例(22.12%),肺部呈片状浸润影的患儿2例(1.92%),肺部呈细网状影的患儿14例(13.46%),肺部呈蜂窝状影的患儿2例(1.92%).结论: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在诊断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准确地诊断患儿的病情.
作者:臧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用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1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18例患者分为气压弹道碎石组和钬激光碎石组,每组各有59例患者.对气压弹道碎石组患者进行气压弹道碎石手术,对钬激光碎石组患者进行钬激光碎石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钬激光碎石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一次性碎石的成功率、排净结石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优于气压弹道碎石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压弹道碎石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略高于钬激光碎石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效果相比,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患者一次性碎石的成功率,缩短其治疗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全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龙州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胆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研究组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手术的时间及术中的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及手术的时间均较短,其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缩短其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的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成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内科收治的6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中医益气健脾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的评分和二重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SGRQ总分和二重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COPD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其SGRQ的评分,降低其二重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邱建烽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