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老年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潘小平;刘仙;刘冬萍;桂筱玲;黄素芳

关键词:老年患者, 妇科手术,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妇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2月-2013年12月的218例妇科老年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掌握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妇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23例,感染率为10.55%;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和手术切口等;患者年龄、伴有基础疾病和手术方式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妇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需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清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生物膜清除效果.方法 采用细菌定量检测和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EOW清楚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人工培养生物膜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3组不同pH值EOW作用5 min和10 min清除率均达99%以上,作用20 min清除率均达100%,3组之间的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pH值的EOW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细菌生物膜均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pH值为6.0 ~7.0的EOW无腐蚀性,可用于临床细菌生物膜感染的创面和伤口等.

    作者:张晓娜;李武平;徐修礼;惠娜;陈晓华;丁敬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423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和床旁检查的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该医院有住院患者4 380例,实查4 322例,实查率为98.67%.共查出医院感染患者151例、16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49%、例次感染率为3.7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占40.74%;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分别为重症监护病房(ICU)、胸外科和神经外科.调查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54%,治疗性用药占61.17%,一联用药占80.77%.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在国家规定指标范围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应加强对治疗性用药患者病原学检测.

    作者:任慧;李军;肖蓉儿;王国华;王红韶;姚源;关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9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

    目的 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情况,为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临床病原学标本检验诊断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医院连续3年从临床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共检出葡萄球菌属651株,其中CNS 292株,占葡萄球菌属的44.9%.在CNS中,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人型葡萄球菌的构成比依次为37.7%、29.1%和9.9%,其他葡萄球菌占23.3%.临床分离的CNS对药敏试验的26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超过50%的达21种,仅对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比较敏感.结论 该医院临床分离的CNS比例大,耐药严重,应加强监测和药敏试验,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作者:周小梅;游明园;廖小平;谭庆;孙煦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师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意愿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策略

    降低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提高医院感染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医院全面掌握医院感染的水平、分布及主要特征,对于医院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医院感染的漏报现象在我国各级医院中较为普遍,显著影响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提高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率,深入了解医师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意愿及影响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作者:曹志辉;臧春光;赵燕;湖泊;蔡文柳;赵阳;张卫东;郑贺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渍干涸器械清洗方法的改进与分析

    目的 探讨适合血渍干涸器械的佳清洗方法.方法 将使用后血渍干涸的手术器械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组600件.试验A组和试验B组分别先在多酶清洗液中浸泡和超声清洗,对照组不做预处理,3组器械同时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中清洗.用目测法和放大镜检测法检查,比较清洗效果.结果 3组器械目测法合格率依次为67.17%、86.17%和96.33%;放大镜检测合格率依次为61.67%、82.33%和93.83%.试验B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渍干涸器械在多酶清洗液中超声清洗5 min后再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中清洗效果好.

    作者:殷玲琴;保建芳;何东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清洗方法对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清洗方法对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2014年6-12月医院供应室回收的眼科显微器械600件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300件,A组采用多酶液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B组采用超声+手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将两种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器械目测法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33%和95.67%;放大镜法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8.67%和92.67%,B组清洗机清洗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眼科器械采用超声+手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效果理想,提高了清洗质量.

    作者:吴美琴;何东平;保建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妇科老年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妇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2月-2013年12月的218例妇科老年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掌握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妇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23例,感染率为10.55%;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和手术切口等;患者年龄、伴有基础疾病和手术方式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妇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需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潘小平;刘仙;刘冬萍;桂筱玲;黄素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集束化清洁消毒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 研究集束化清洁消毒模式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率的作用.方法 通过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法,对集束化清洁消毒模式降低某医院ICU医院感染率的效果作出评价.结果 采用集束化清洁消毒模式的观察组病房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医疗仪器表面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66%.在研究期间,对照组收治患者92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22%;观察组收治患者1 07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47%,两组感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束化清洁消毒模式能明显改善ICU病区环境卫生,对防控医院感染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胡潇云;王雪英;周远忠;何欢;邱隆敏;龙盛双;张啓鹏;钟鸣;王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洁净度的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洁净度情况,规范医务人员清洁方法,防控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方法 对ICU环境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应用ATP生物荧光法进行检测,计算出合格率,运用鱼骨图分析结果,找出缺陷的主要因素.结果 干预前共采样140件,99件不合格,合格率仅为29.3%.其中移动护理站、电脑键盘和鼠标的合格率低.不合格的99件中,50件应用医用消毒巾立即进行擦拭消毒后检测,合格率为96%;49件应用75%酒精纱布擦拭,合格率为79.6%,两组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进行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检测洁净度较差,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需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意识,规范擦拭方法,使用清洁消毒一步法的消毒湿巾效果更佳.

    作者:赵会杰;王力红;张京利;马文晖;赵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厦门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厦门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加强管理.方法 2010-2012年连续3年对辖区内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随机采样检测.结果 3年共采样1 304份,合格1 090份,合格率为83.59%,空气、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和餐(饮)具合格率依次为70.17%、85.61%、77.49%和93.68%,不同监测项目的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厦门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有待提高,托幼机构应进一步加强自身消毒质量的管理,完善消毒管理制度,及时改进消毒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作者:黄健康;林敏珍;陈华芳;柯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2010-2014年铜陵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铜陵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加强医院消毒管理.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铜陵市2010-2014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采样3 890份,平均合格率为94.7%,呈逐年提高趋势.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监测对象中,以室内空气合格率低,仅为88.7%;其他项目合格率均超过90%.结论 铜陵市各类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呈现逐年提高趋势,但无菌物品质量值得关注.

    作者:赵丽仙;王缓;钱丹;何益新;汪道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种免洗外科手消毒液的消毒性能研究

    目的 研究一种免洗外科手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及其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方法、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观察.结果 该免洗外科手消毒液性能稳定、耐储存,在37℃储存3个月其有效成分葡萄糖酸氯己定和乙醇下降率均<10%.该免洗外科手消毒液原液1 min可完全杀灭微生物.该免洗外科手消毒液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属实际无毒级物质;无致微核作用;其原液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结论 该免洗外科手消毒液性能稳定,毒性低,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载体上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作者:李长青;吴伟;田佩瑶;阎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煤工尘肺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研究煤矿工作者尘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科学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煤工尘肺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共检测住院煤工尘肺患者送检标本1 300份,检出病原菌638株,检出率为49.08%.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0.0%,革兰阳性球菌占6.58%,真菌占33.39%.排列前5位的优势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酸克雷伯菌.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和呋喃类抗菌药物耐药较严重,仅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甙类敏感.革兰阳性球菌普遍耐药,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为本地区煤工尘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现状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毛惠珍;王际申;孙银安;唐江燕;鞠光亚;皮敏;冯艳鹏;刘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尿流动力学监测过程标准化预防对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尿流动力学监测过程中标准化预防对医院患者泌尿系感染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分组观察和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对标准化预防措施用于防控尿动力学监测的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实施标准预防措施的观察组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1.21%,患者满意度达到97.58%;未实施标准预防措施的对照组患者术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5.15%,患者满意度为8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流动力学监测过程中实行标准化预防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泌尿系感染率.

    作者:徐琳;邓璐璐;杨金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五省市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国内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现况,为制定《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选取国内5个省市459家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同时对93家医疗机构的医用织物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调查的459家医疗机构中,由医院洗衣房负责洗涤医用织物的占77.8%;有18.5%的医疗机构实行社会化专业公司洗涤或承包给物业公司等方式洗涤.多数医院配备专门洗衣设备,但配备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的仅有24.4%.有77.8%的单位采用化学浸泡法对感染性织物进行消毒,但消毒效果不甚理想.结论 我国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欠规范,软硬件建设均有待改进,亟待实行规范管理,提高医用织物安全处理质量.

    作者:许慧琼;梁建生;杨芸;余书;崔树玉;邓兵;武迎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动洗胃机清洗消毒方法现状

    全自动洗胃机具有操作方便、迅速,能彻底清除胃内物质的优点,极大提高了临床护士洗胃操作的速度,是临床抢救中毒患者的必备医疗仪器[1].因洗胃机管道细长且反复应用,中段密闭在主机内,使用后细菌在管壁内易于附着,造成清洗和消毒难度较大,很容易形成生物膜.因此,洗胃机也可造成消化道传染病和医源性感染病原菌传播.在给患者放置胃管洗胃过程中,极易造成鼻、口腔和胃黏膜破裂出血,成为血液传播性病原因子的危险感染途径[2].现就自动洗胃机管路清洗消毒方法和消毒效果以及各种消毒方法的优劣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杨建红;张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度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和病原学标本送检等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该医院实际住院患者1 212例,实查1 208例,实查率99.67%.查出医院感染患者1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24%.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4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构成比为71.43%.调查当日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23.73%,从15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7株.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08%,治疗用药占59.50%,以一联用药为主.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但重点部位突出,应以加强ICU医院感染防控和提高标本送检率为重点措施.

    作者:花静;王进;汤红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天津市医疗机构部分医护人员鼻前庭带菌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鼻前庭带菌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天津市医疗机构部分医务人员鼻前庭带菌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抽检180名医护人员,鼻前庭带菌数超标率为70%,其中市区医疗机构超标率为60%,郊县医疗机构超标率为80%,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居前3位的是产气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结论 天津市医护人员鼻前庭带菌率较高,居前3位的细菌均为严重医院感染病原菌,应采取适当防控措施以降低鼻前庭带菌率.

    作者:刘军;费春楠;沈芃;纪学悦;刘贺;宋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某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所有新生儿医院感染状况进行目标性监测,检测病原菌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共监测住院新生儿3 963例,监测到医院感染新生儿158例、182例次,医院感染率为3.99%、例次感染率为4.59%.新生儿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和血液相关感染占主导,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和眼感染.新生儿出生时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医院感染率越高.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居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真菌.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0%.结论 住院新生儿出生时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通过目标监测可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作者:王清清;苏卫东;张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起家庭聚餐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一起家庭聚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收集《聚餐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及食品卫生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5月12日52人参加家庭聚餐,其中23人发病,罹患率为44.2%,吃了油饼的15人临床症状较重,吃烩菜未吃油饼的8人症状较轻,食物中微生物、亚硝酸盐、毒鼠强和有机磷农药等毒物均未检出.结论 该起家庭聚餐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由麻子油引起,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家庭聚餐的监督管理,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减少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

    作者:王艳萍;王国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