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杰;王力红;张京利;马文晖;赵霞
目的 了解厦门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加强管理.方法 2010-2012年连续3年对辖区内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随机采样检测.结果 3年共采样1 304份,合格1 090份,合格率为83.59%,空气、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和餐(饮)具合格率依次为70.17%、85.61%、77.49%和93.68%,不同监测项目的消毒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厦门市托幼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有待提高,托幼机构应进一步加强自身消毒质量的管理,完善消毒管理制度,及时改进消毒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作者:黄健康;林敏珍;陈华芳;柯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某复方皮肤黏膜消毒剂对病毒灭活效果及其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该复方皮肤黏膜消毒剂灭活病毒的效果及其稳定性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该复方皮肤黏膜消毒剂含有效碘1 500 mg/L和季铵盐2 000 mg/L.以其原液作用1.5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PV-I)平均灭活对数值均>4.00.密封包装置于37℃条件下存放3个月,其有效成分下降率均<10%.擦拭消毒受试者前臂并作用1 min,对皮肤表面的自然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2.33.结论 该皮肤黏膜消毒剂对病毒灭活效果好,性能稳定.
作者:帖金凤;苏裕心;张哲;王长德;张文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国内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现况,为制定《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选取国内5个省市459家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同时对93家医疗机构的医用织物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调查的459家医疗机构中,由医院洗衣房负责洗涤医用织物的占77.8%;有18.5%的医疗机构实行社会化专业公司洗涤或承包给物业公司等方式洗涤.多数医院配备专门洗衣设备,但配备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的仅有24.4%.有77.8%的单位采用化学浸泡法对感染性织物进行消毒,但消毒效果不甚理想.结论 我国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欠规范,软硬件建设均有待改进,亟待实行规范管理,提高医用织物安全处理质量.
作者:许慧琼;梁建生;杨芸;余书;崔树玉;邓兵;武迎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洁净度情况,规范医务人员清洁方法,防控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方法 对ICU环境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应用ATP生物荧光法进行检测,计算出合格率,运用鱼骨图分析结果,找出缺陷的主要因素.结果 干预前共采样140件,99件不合格,合格率仅为29.3%.其中移动护理站、电脑键盘和鼠标的合格率低.不合格的99件中,50件应用医用消毒巾立即进行擦拭消毒后检测,合格率为96%;49件应用75%酒精纱布擦拭,合格率为79.6%,两组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进行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检测洁净度较差,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需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意识,规范擦拭方法,使用清洁消毒一步法的消毒湿巾效果更佳.
作者:赵会杰;王力红;张京利;马文晖;赵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心电遥测盒的细菌污染情况,探索佳消毒方法.方法 选取某医院心血管科患者使用的心电遥测盒,观察采用无菌蒸馏水、速干手消毒凝胶、床单位臭氧消毒机消毒的效果.结果 3种方法消毒心电遥测盒,消毒效果均可达到Ⅲ类环境物体卫生标准要求.经3种消毒方法处理后连续使用10人次,臭氧消毒机消毒的心电遥测盒细菌污染数明显减少.结论 臭氧消毒机是3种消毒心电遥测盒方法中的佳方法.
作者:何旭香;李常飞;汪福平;张凤飞;薛月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状况,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4年对灭菌后物品、物体表面、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和透析用水做细菌培养,分析监测结果.结果 4年共监测样品8 924份,总合格率为92.99%.2011-2014年合格率分别为89.72%、92.44%、94.86和95.45%,合格率呈逐年提高趋势.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高,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低.结论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但也存在薄弱环节,应该加强手卫生宣传,不断提高医院消毒质量.
作者:张月红;吴奕征;陆建红;王春;李光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所有新生儿医院感染状况进行目标性监测,检测病原菌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共监测住院新生儿3 963例,监测到医院感染新生儿158例、182例次,医院感染率为3.99%、例次感染率为4.59%.新生儿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和血液相关感染占主导,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和眼感染.新生儿出生时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医院感染率越高.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居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真菌.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0%.结论 住院新生儿出生时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通过目标监测可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作者:王清清;苏卫东;张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全自动洗胃机具有操作方便、迅速,能彻底清除胃内物质的优点,极大提高了临床护士洗胃操作的速度,是临床抢救中毒患者的必备医疗仪器[1].因洗胃机管道细长且反复应用,中段密闭在主机内,使用后细菌在管壁内易于附着,造成清洗和消毒难度较大,很容易形成生物膜.因此,洗胃机也可造成消化道传染病和医源性感染病原菌传播.在给患者放置胃管洗胃过程中,极易造成鼻、口腔和胃黏膜破裂出血,成为血液传播性病原因子的危险感染途径[2].现就自动洗胃机管路清洗消毒方法和消毒效果以及各种消毒方法的优劣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杨建红;张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煤矿工作者尘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科学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煤工尘肺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共检测住院煤工尘肺患者送检标本1 300份,检出病原菌638株,检出率为49.08%.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0.0%,革兰阳性球菌占6.58%,真菌占33.39%.排列前5位的优势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酸克雷伯菌.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和呋喃类抗菌药物耐药较严重,仅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甙类敏感.革兰阳性球菌普遍耐药,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为本地区煤工尘肺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现状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合理选择应用抗菌药物.
作者:毛惠珍;王际申;孙银安;唐江燕;鞠光亚;皮敏;冯艳鹏;刘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不同清洗方法对眼科显微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2014年6-12月医院供应室回收的眼科显微器械600件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300件,A组采用多酶液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B组采用超声+手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将两种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器械目测法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33%和95.67%;放大镜法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8.67%和92.67%,B组清洗机清洗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眼科器械采用超声+手工+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效果理想,提高了清洗质量.
作者:吴美琴;何东平;保建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泰安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加强消毒管理.方法 通过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014年从46家医疗机构中共采样608份,平均合格率为81.25%.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剂、无菌物品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全部合格,诊疗用水合格率仅为32.63%.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差异无规律,总体上省市级医院合格率略高,乡镇卫生院偏低.结论 泰安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不高,但无菌物品和压力蒸汽灭菌监测全部合格,应加强薄弱项目消毒管理.
作者:赵爱华;韩书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口腔设备水路系统污染状况,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口腔设备水路系统的消毒效果.方法 将口腔科12台口腔综合治疗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台,实验组采取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水路系统消毒处理,对照组未采取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水路系统的消毒处理,并于第1、2、3、4、5d开诊的4个随机不同时段,采集口腔综合治疗椅的水源水、手机连接管出水处水样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口腔综合治疗椅水路系统的冲洗消毒后的管道水样经检测合格率高于未使用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口腔综合治疗椅的水路管道进行冲洗消毒,能有效降低口腔综合治疗椅水路系统的污染,预防和控制口腔综合治疗椅水路系统的污染效果可靠,保障了口腔科治疗用水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梁玉霞;郑军;梁君;于丽红;贾永娜;邱申彩;徐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和病原学标本送检等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当日该医院实际住院患者1 212例,实查1 208例,实查率99.67%.查出医院感染患者1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24%.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ICU),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4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构成比为71.43%.调查当日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23.73%,从15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7株.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08%,治疗用药占59.50%,以一联用药为主.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但重点部位突出,应以加强ICU医院感染防控和提高标本送检率为重点措施.
作者:花静;王进;汤红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实际状况,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综合医院临床专科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实际发生率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2013年全年该医院各专科ICU和综合ICU共入住重症患者3 841例,发生医院感染111例、147例次,感染率为2.89%、例次感染率为3.83%;日感染率为4.77‰,调整日感染率为1.36‰.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率高,构成比为55.78%,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在各专科ICU中,以神经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为11.93%;其次是神经外科ICU,为3.40%;综合ICU感染率为4.75%.不同专科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该医院各专科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明显,应加强对神经内外科和综合ICU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调整防控策略和重点.
作者:李宝珍;李倩;平宝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院的消毒质量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消毒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法,对嘉兴市辖区内6家直管医院消毒灭菌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从6家医院共采集不同消毒对象1 576份,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47%.不同监测对象中,灭菌手术包、灭菌器、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均为100%;血液透析液、医用内镜和室内空气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均低于90%;口腔科诊疗用水合格率低,仅为61.16%.结论 嘉兴市直属医院消毒质量各年度间波动明显,存在薄弱环节,加强监督监管力度成为提高医院消毒质量的关键.
作者:朱泽;罗建勇;周哲华;夏中华;吴水斌;丁正贵;谢文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一种免洗外科手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及其相关性能.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方法、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动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观察.结果 该免洗外科手消毒液性能稳定、耐储存,在37℃储存3个月其有效成分葡萄糖酸氯己定和乙醇下降率均<10%.该免洗外科手消毒液原液1 min可完全杀灭微生物.该免洗外科手消毒液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属实际无毒级物质;无致微核作用;其原液对家兔完整皮肤无刺激.结论 该免洗外科手消毒液性能稳定,毒性低,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载体上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作者:李长青;吴伟;田佩瑶;阎向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集束化清洁消毒模式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率的作用.方法 通过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法,对集束化清洁消毒模式降低某医院ICU医院感染率的效果作出评价.结果 采用集束化清洁消毒模式的观察组病房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医疗仪器表面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66%.在研究期间,对照组收治患者92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22%;观察组收治患者1 07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47%,两组感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束化清洁消毒模式能明显改善ICU病区环境卫生,对防控医院感染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胡潇云;王雪英;周远忠;何欢;邱隆敏;龙盛双;张啓鹏;钟鸣;王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适合血渍干涸器械的佳清洗方法.方法 将使用后血渍干涸的手术器械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组600件.试验A组和试验B组分别先在多酶清洗液中浸泡和超声清洗,对照组不做预处理,3组器械同时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中清洗.用目测法和放大镜检测法检查,比较清洗效果.结果 3组器械目测法合格率依次为67.17%、86.17%和96.33%;放大镜检测合格率依次为61.67%、82.33%和93.83%.试验B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渍干涸器械在多酶清洗液中超声清洗5 min后再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中清洗效果好.
作者:殷玲琴;保建芳;何东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鼻前庭带菌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天津市医疗机构部分医务人员鼻前庭带菌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共抽检180名医护人员,鼻前庭带菌数超标率为70%,其中市区医疗机构超标率为60%,郊县医疗机构超标率为80%,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居前3位的是产气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结论 天津市医护人员鼻前庭带菌率较高,居前3位的细菌均为严重医院感染病原菌,应采取适当防控措施以降低鼻前庭带菌率.
作者:刘军;费春楠;沈芃;纪学悦;刘贺;宋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一种高效、安全、使用简便及性能稳定的现场快速消毒烟剂.方法 参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有关内容,采用仪器法采样、细菌定量培养及动物实验方法,对该消毒烟剂消毒效果及毒性进行试验观察.结果 该消毒烟剂以溴氯海因为消毒有效成分,辅以氧化剂、阻燃剂等成分高压制成固体块剂.模拟现场有效浓度为120 mg/m3熏蒸消毒60 min,对室内空气自然菌平均消除率达到94.19%,增加湿度可增加烟剂消毒效果.该剂对小鼠吸入毒性LC50>10 000 mg/m3.结论 该消毒烟剂对空气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使用便捷,毒性属于实际无毒级.
作者:黄清臻;张金贵;汤昊川;任哲;赵洪梅;李鹤;贾瑞忠;魏秋华;史慧勤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