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安全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胡芹

关键词:安全管理, 产科,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护理及分娩的60名孕产妇与在我院产科工作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们将2015年9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护理及分娩的30名孕产妇设为参照组,将2016年3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护理及分娩的30名孕产妇设为研究组.我院对两组孕产妇均进行常规护理,同时自2016年3月起,我院在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了安全管理,然后比较两组孕产妇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与参照组孕产妇相比,研究组孕产妇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其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安全管理应用到产科的护理管理中,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肿块进行鉴别诊断的效果分析

    目的: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肿块进行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其病情.这些患者使用上述两种技术诊断其病情后,均使用乳腺肿块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了病理诊断.将这些患者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超声造影技术诊断其乳腺肿块的结果与其进行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其病情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精准性均较高.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其病情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精准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超声造影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加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谈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09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0例小儿疝气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儿进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B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的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这些患儿出院后,对其均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比较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进行治疗后,A组患儿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均好于B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疝气患者进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较理想,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王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miR-200、EMT与CTC在肺癌转移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miR-200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肿瘤细胞在从原发部位向远处转移的过程中会发生形态学改变-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转变为循环肿瘤细胞(CTC).本文主要对miR-200、EMT与CTC在肺癌转移过程中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石丽娟;金铁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某医院应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某医院应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现状.方法:将2013-2015年某医院药品库房出库记录中包含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这些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种类、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费用和年用药费用.结果:2013-2015年度,某医院所用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种类数、累计DDD数及年用药费用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在2013-2015年度某医院使用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中,DDDs排序在前5位的药物依次是骨康胶囊、迈之灵片、大黄蟅虫胶囊、活血止痛胶囊、接骨七里片;日均用药费用排在前5位的药物依次是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疏血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结论:近年来某医院对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率逐渐增高,患者使用此类药物的费用也逐渐增多.骨康胶囊、迈之灵片、大黄蟅虫胶囊、活血止痛胶囊、接骨七里片是某医院使用率高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如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疏血通注射液等)进行治疗时所需的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临床医师和药师对上述情况应予以关注.

    作者:朱定全;陈立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在不同时间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效果对比

    目的:分析并对比在不同时段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的137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137例患者分成睡前服药组(35例)、早饭前服药组(34例)、晚饭后1h服药组(34例)和晚饭后30min服药组(34例).这四组患者分别在不同时段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其中,睡前服药组患者在每晚22:00服药,早饭前服药组患者在早饭前30分钟服药,晚饭后1h服药组患者、晚饭后30min服药组患者按照其指明的时间服药.治疗结束后,对比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晚饭后1h服药组患者和晚饭后30min服药组患者相比,早饭前服药组患者和睡前服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早饭前服药组患者相比,睡前服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其他时段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相比,睡前服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更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吴延昊;胡小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论并发门静脉高压的肝硬化患者在接受脾切除术后出现非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并发门静脉高压的肝硬化患者在接受脾切除术后出现非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脾切除术的286例并发门静脉高压的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们将其中的258例未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设为未发热组,将其中的28例出现非感染性发热症状的患者设为非感染性发热组.然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门静脉的内径、脾静脉的内径、脾脏的大小和厚度、术后的血小板计数及其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PVT)的情况,总结并发门静脉高压的肝硬化患者在接受脾切除术后出现非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结果:我们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后得知,并发门静脉高压的肝硬化患者在接受脾切除术后出现非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与其门静脉的内径、脾脏的厚度、脾脏的大小、术后的血小板计数及其术后发生PVT等因素有关,与其性别、年龄、脾静脉的内径等因素无关.其中,术后发生PVT是导致该病患者出现非感染性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并发门静脉高压的肝硬化患者在接受脾切除术后出现非感染性发热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临床上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并加强对其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以降低其术后PVT的发生率,进而降低其非感染性发热的发生率,提高实施脾切除术的安全性.

    作者:庄曙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法对并发便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法对并发便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并发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腹胀的评分、排便频度的评分、排便不尽及肛门坠胀感的评分、排便时间的评分、粪便性状的评分及排便困难的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法对并发便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便秘的症状,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为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效果

    目的:观察为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经尿道肿瘤电切术的52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应用盐酸吡柔比星进行膀胱灌注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应用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然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年其病情的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较高,可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留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析切口保护套及配套密闭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切口保护套及配套密闭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以来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36例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6例患者均使用切口保护套及配套密闭装置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这36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患者中途转为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这些患者手术切口的大小平均为5cm,其手术切口下视野的暴露良好.这些患者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40min,其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600ml.术后,这36例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的情况均良好,无1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这些患者住院的平均时间为8d.进行术后随访的结果为,在这36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出现癌细胞经手术切口转移种植的现象.结论:切口保护套及配套密闭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保护患者的手术切口,促进其手术切口的愈合,缩短其治疗的时间.

    作者:王珂;许炳华;徐建敏;鲍传庆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4例小儿房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54例患儿分成微创封堵组(n=27)和常规手术组(n=27).为常规手术组患儿应用常规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为微创封堵组患儿应用经胸微创封堵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封堵成功率、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结果:微创封堵组患儿的封堵成功率为96.3%(26/27),常规手术组患儿的封堵成功率为100.0%(27/27).两组患儿的封堵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手术组患儿相比,微创封堵组患儿的术中输血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很好,能够降低患儿的术中输血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成立伤口造口小组对ICU的患者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的效果评析

    目的:探讨成立伤口造口小组对ICU的患者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预防压疮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成立伤口造口小组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治愈率及其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更低,其压疮的治愈率更高,其生活质量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ICU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成立伤口造口小组对其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预防其发生压疮,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伟维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的分析

    目的:膀胱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副神经节肿瘤,对其进行诊断的难度较大.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此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的病理学特点.

    作者:薛志新;孙慧元;陈烨;石钧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滋阴养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滋阴养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14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滋阴养胎治疗组.为常规治疗组患者使用固肾安胎丸进行治疗,为滋阴养胎治疗组患者在使用固肾安胎丸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同),使用滋阴养胎方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孕酮的水平.结果:进行治疗后,滋阴养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血清β-HCG及孕酮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滋阴养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王丽梅;张建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欣母沛对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欣母沛对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征象的5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5例产妇分为常规组和欣母沛组,其中常规组有27例产妇,欣母沛组有28例产妇.为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欣母沛组产妇加用欣母沛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和24h的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止血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欣母沛组产妇产后2h和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组产妇止血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欣母沛对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其阴道的出血量,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曹东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析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进行监测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进行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6例患者分为常规磁共振组和磁共振弥散成像组,每组各有23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扩张血管治疗和抗凝治疗等常规治疗.在进行治疗期间,为磁共振弥散成像组患者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扫描检查进行监测,为常规磁共振组患者使用常规磁共振扫描检查进行监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发作期、缓解期和治疗3周时其脑缺血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并在进行治疗的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在发作期、缓解期和治疗3周时,磁共振弥散成像组患者脑缺血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磁共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的3周后,磁共振弥散成像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磁共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进行监测的效果显著,可准确地检查出其脑缺血病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降低其脑卒中的发生率.

    作者:郭俊华;陆小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ZEB1、E-cadherin和Viment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ZEB1、E-cadherin和Vimentin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方法:将2011~2014年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采集的62例卵巢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组织标本中,有5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原发灶的组织标本,12例子宫肌瘤患者正常的卵巢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ZEB1、E-cadherin和Vimentin在这些组织标本中表达的情况.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中ZEB1、E-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的卵巢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ZEB1、E-cadherin和Vimentin可作为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重要指标.进行ZEB1、E-cadherin和Vimentin检测在诊断上皮性卵巢癌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丹丹;李洁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前为其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研究对腹股沟疝患者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前为其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两组,为对照组50例患者在术前不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为观察组50例患者在术前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术后住院的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若无发生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无需在术前为其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作者:倪明良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用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76例鼾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76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新型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有87例患儿,新型治疗组有89例患儿.为常规治疗组患儿使用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联合扁桃体摘除术进行治疗,为新型治疗组患儿使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扁桃体摘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经过治疗,新型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扁桃体摘除术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减少患儿在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治疗的时间,促进其康复.

    作者:王乃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腰椎后入路手术治疗三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腰椎后入路手术治疗三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腰椎后入路手术的30例三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其JOA的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这30例患者JOA的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们均未出现术后感染、钉棒断裂或松动、神经损伤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用腰椎后入路手术对三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地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骏;李强;李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析联用美常安与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联用美常安与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50)、乙组(n=50)和丙组(n=50).我院为甲组患者使用美常安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使用乳果糖进行治疗,为丙组患者联用美常安与乳果糖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丙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816,P=0.1299).结论:联用美常安与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作者:赵玲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