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研究

田锋

关键词:氨溴索口服液, 阿奇霉素, 儿童慢性鼻窦炎,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5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0例患儿分为阿奇霉素组和联合组,每组各有75例患儿.为阿奇霉素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为联合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联合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阿奇霉素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60例),采用鼻胃管置管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唐俊;姚斌;徐晓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4例小儿房间隔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这54例患儿分成微创封堵组(n=27)和常规手术组(n=27).为常规手术组患儿应用常规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为微创封堵组患儿应用经胸微创封堵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封堵成功率、术中输血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结果:微创封堵组患儿的封堵成功率为96.3%(26/27),常规手术组患儿的封堵成功率为100.0%(27/27).两组患儿的封堵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手术组患儿相比,微创封堵组患儿的术中输血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很好,能够降低患儿的术中输血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使用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H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PaO2、PaCO2及肺动脉压的水平均明显好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

    作者:庄明召;韩秀青;翁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miR-200、EMT与CTC在肺癌转移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miR-200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可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肿瘤细胞在从原发部位向远处转移的过程中会发生形态学改变-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转变为循环肿瘤细胞(CTC).本文主要对miR-200、EMT与CTC在肺癌转移过程中作用机制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石丽娟;金铁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86例患者分成全程护理组(43例)和常规护理组(43例).在这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全程护理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血红蛋白的水平、血清总蛋白的水平、白蛋白的水平、球蛋白的水平和吞咽功能的改善率.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全程护理组患者接受护理的优良率、血红蛋白的水平、血清总蛋白的水平、白蛋白的水平、球蛋白的水平、吞咽功能的改善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全程护理能够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其血红蛋白的水平、血清总蛋白的水平、白蛋白的水平、球蛋白的水平.

    作者:肖秀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滋阴养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滋阴养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14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滋阴养胎治疗组.为常规治疗组患者使用固肾安胎丸进行治疗,为滋阴养胎治疗组患者在使用固肾安胎丸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同),使用滋阴养胎方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水平、孕酮的水平.结果:进行治疗后,滋阴养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血清β-HCG及孕酮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滋阴养胎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王丽梅;张建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析对卧床的骨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便秘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卧床的骨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82例卧床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结合组和常规组.为结合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为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结合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卧床的骨折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能预防其发生便秘,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沈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进行综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静脉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新生儿实施综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20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200例患儿分为常规组(100例)和综合组(100例).对常规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综合组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患儿相比,综合组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更低,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新生儿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许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欣母沛对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欣母沛对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征象的55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55例产妇分为常规组和欣母沛组,其中常规组有27例产妇,欣母沛组有28例产妇.为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欣母沛组产妇加用欣母沛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h和24h的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止血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欣母沛组产妇产后2h和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母沛组产妇止血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欣母沛对产妇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其阴道的出血量,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曹东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110例患者分成微创引流组(55例)和开颅手术组(55例).为开颅手术组患者使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为微创引流组患者使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住院的费用、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开颅手术组患者相比,微创引流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住院的费用更少,其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住院的费用,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友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析用不同的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对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的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对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收治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为开腹组患者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为腹腔镜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毕至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术毕至排便的时间及排便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手术后,腹腔镜组患者术毕至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术毕至肛门排气的时间、术毕至排便的时间及排便异常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能够减小对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政;石鑫;林斌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择期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择期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在我院择期进行剖宫产的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产妇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为常规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舒适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舒适组产妇的VAS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择期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舒适护理能减轻其疼痛的程度,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朱庆贤;吴兰君;刘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28例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全髋关节置换组的13例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治疗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短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而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较高.这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徐信龙;殷建华;张胜林;高晨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在不同时间发病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用CT进行诊断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对在不同时间发病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用CT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患者,对其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病时间在6 h以内的14例患者设为A组,将发病时间在6~12 h之间的19例患者设为B组,将发病时间在12~24 h之间的23例患者设为C组.对这三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检查结束后,将术中进行探查的结果作为终的诊断结果,观察用CT检查诊断不同发病时间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准确性.结果:检查结束后,与术中进行探查的结果相比较,用CT检查对A组、B组、C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7.14%、68.42%及95.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CT检查对发病时间在12~24 h之间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任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清脂净肝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用清脂净肝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脾胃科收治的9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2例患者分为中医组(45例)和对比组(47例).我院使用清脂净肝饮对中医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水飞蓟宾葡甲铵片对对比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其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和血脂的水平.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72%.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ALT(谷丙转氨酶)的水平、AST(谷草转氨酶)的水平、TC(总胆固醇)的水平和TG(甘油三酯)的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中医组患者ALT的水平、AST的水平、TC的水平和TG的水平均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清脂净肝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的水平.因此,使用清脂净肝饮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选方法.

    作者:蔡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哮喘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哮喘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哮喘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双额叶脑挫伤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双额叶脑挫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6例双额叶脑挫伤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侧手术组和双侧手术组.为单侧手术组的18例患者使用单侧额颞瓣开颅术和大脑镰切开术进行治疗,为双侧手术组的18例患者使用双侧额颞瓣开颅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输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治疗后,单侧手术组患者术中的输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好于双侧手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这些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的结果显示,单侧手术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双侧手术组患者;单侧手术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双侧手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双侧额颞瓣开颅术治疗双额叶脑挫伤的效果相比较,用单侧额颞瓣开颅术和大脑镰切开术治疗此病的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夏智源;车彦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34例患者分为沙丁胺醇组和布地奈德组,每组各有6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沙丁胺醇组患者使用沙丁胺醇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为布地奈德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肺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布地奈德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沙丁胺醇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组患者的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峰值流速)值、FEVI(用力呼气容积)值和FVC(用力后续肺活量)值均明显优于沙丁胺醇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

    作者:李宇青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腰椎后入路手术治疗三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腰椎后入路手术治疗三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腰椎后入路手术的30例三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其JOA的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这30例患者JOA的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们均未出现术后感染、钉棒断裂或松动、神经损伤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用腰椎后入路手术对三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地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骏;李强;李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论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们对这66例患者均进行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然后观察其一次性置入喉罩的成功率、麻醉效果持续的时间、手术的用时、拔除喉罩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术中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拔除喉罩所用的时间、恢复清醒所用的时间及其恢复自主呼吸所用的时间.结果:1)在这66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一次性置入喉罩成功,其一次性置入喉罩的成功率为97%.这66例患者麻醉效果持续的平均时间为(44.5±10.4)min,手术的平均用时为(40.3±12.6)min.在拔除喉罩时,有2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喉部疼痛,有2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4/64).2)在喉罩置入前1min、置入时及拔除后1min,这66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无明显的变化,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这66例患者拔出喉罩所用的平均时间、恢复清醒所用的平均时间及其恢复自主呼吸所用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0±1.4)min、(7.7±5.1)min和(27.4±6.8)min.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操作简单、麻醉的效果好、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小及安全性高等优势.

    作者:郎玉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