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的效果探析

肖秀秋

关键词:全程护理, 常规护理, 老年痴呆症, 临床效果, 吞咽功能, 血红蛋白的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86例患者分成全程护理组(43例)和常规护理组(43例).在这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全程护理组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血红蛋白的水平、血清总蛋白的水平、白蛋白的水平、球蛋白的水平和吞咽功能的改善率.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相比,全程护理组患者接受护理的优良率、血红蛋白的水平、血清总蛋白的水平、白蛋白的水平、球蛋白的水平、吞咽功能的改善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全程护理能够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其血红蛋白的水平、血清总蛋白的水平、白蛋白的水平、球蛋白的水平.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所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冲击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所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冲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6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65例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冲击组(32例)和每日组(33例).然后,根据患者iPTH(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将冲击组分为冲击A组(300 pg/ml≤iPTH≤600 pg/ml)和冲击B组(600 pg/ml0.05).结论:用骨化三醇对血液透析所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冲击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其iPTH的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凤燕;唐卫刚;崔慧芳;卢景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4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4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0例)和综合组(20例).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综合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时间、排石所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术后腰腹部的疼痛程度.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综合组患者尿路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时间、排石所用的时间及其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腰腹部的疼痛程度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缩短其排石所用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减轻其术后腰腹部的疼痛程度.

    作者:田小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二地鳖甲煎与盐酸达泊西汀治疗阴虚火旺型早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联用二地鳖甲煎与盐酸达泊西汀治疗阴虚火旺型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00例阴虚火旺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治疗组患者联用二地鳖甲煎与盐酸达泊西汀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单用盐酸达泊西汀进行治疗,在用药12周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用二地鳖甲煎与盐酸达泊西汀治疗阴虚火旺型早泄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蔡国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析集中式规范化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集中式规范化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24名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自2013年5月起,我院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进行集中式规范化管理.在2013年5月之前,我院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进行常规管理.在进行集中式规范化管理前后,分别抽取215个医疗物品,比较对其进行回收、洗涤、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的合格率.结果:调查的结果显示,进行集中式规范化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对医疗物品进行回收、洗涤、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进行集中式规范化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进行集中式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洪丽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析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进行监测的效果

    目的:探讨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进行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46例患者分为常规磁共振组和磁共振弥散成像组,每组各有23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扩张血管治疗和抗凝治疗等常规治疗.在进行治疗期间,为磁共振弥散成像组患者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扫描检查进行监测,为常规磁共振组患者使用常规磁共振扫描检查进行监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发作期、缓解期和治疗3周时其脑缺血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并在进行治疗的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在发作期、缓解期和治疗3周时,磁共振弥散成像组患者脑缺血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磁共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的3周后,磁共振弥散成像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磁共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使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进行监测的效果显著,可准确地检查出其脑缺血病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降低其脑卒中的发生率.

    作者:郭俊华;陆小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4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20例)和胸腔镜组(28例)).对常规组患者使用传统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对胸腔镜组患者使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CRP、IL-6、TNF-α和IL-10的水平.结果:1)胸腔镜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略高于常规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胸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胸腔镜组患者CRP、IL-6、TNF-α及其IL-10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CRP、IL-6、TNF-α和IL-10的水平.

    作者:殷亚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某医院应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某医院应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现状.方法:将2013-2015年某医院药品库房出库记录中包含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作为研究对象,统计这些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种类、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费用和年用药费用.结果:2013-2015年度,某医院所用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种类数、累计DDD数及年用药费用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在2013-2015年度某医院使用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中,DDDs排序在前5位的药物依次是骨康胶囊、迈之灵片、大黄蟅虫胶囊、活血止痛胶囊、接骨七里片;日均用药费用排在前5位的药物依次是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疏血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结论:近年来某医院对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使用率逐渐增高,患者使用此类药物的费用也逐渐增多.骨康胶囊、迈之灵片、大黄蟅虫胶囊、活血止痛胶囊、接骨七里片是某医院使用率高的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如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疏血通注射液等)进行治疗时所需的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临床医师和药师对上述情况应予以关注.

    作者:朱定全;陈立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法对并发便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法对并发便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并发便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腹胀的评分、排便频度的评分、排便不尽及肛门坠胀感的评分、排便时间的评分、粪便性状的评分及排便困难的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法对并发便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便秘的症状,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析切口保护套及配套密闭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切口保护套及配套密闭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以来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36例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6例患者均使用切口保护套及配套密闭装置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这36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患者中途转为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这些患者手术切口的大小平均为5cm,其手术切口下视野的暴露良好.这些患者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40min,其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600ml.术后,这36例患者手术切口愈合的情况均良好,无1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这些患者住院的平均时间为8d.进行术后随访的结果为,在这36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出现癌细胞经手术切口转移种植的现象.结论:切口保护套及配套密闭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保护患者的手术切口,促进其手术切口的愈合,缩短其治疗的时间.

    作者:王珂;许炳华;徐建敏;鲍传庆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60例),采用鼻胃管置管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静脉泵注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置管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唐俊;姚斌;徐晓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5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0例患儿分为阿奇霉素组和联合组,每组各有75例患儿.为阿奇霉素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为联合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联合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阿奇霉素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作者:田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进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时接受会阴侧切术的10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100例产妇分为常规组(50例)和集束化组(50例).在分娩结束后,对常规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集束化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口的出血量、疼痛程度和愈合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与常规组产妇相比,集束化组产妇会阴切口的出血量更少、疼痛程度更轻、愈合效果更佳,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少其会阴切口的出血量,减轻其切口的疼痛程度,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川峡;黄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采用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的方法为早孕患者终止妊娠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的方法为早孕患者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100例)和B组(100例),采用药物流产的方法为A组患者终止妊娠,采用人工流产的方法为B组患者终止妊娠,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腹痛程度明显低于B组患者,A组患者阴道持续出血的时间明显长于B组患者,A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长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B组患者的流产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流产的方法为早孕患者终止妊娠的效果较为显著,并且患者阴道持续出血的时间及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均较短,但患者在术后的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作者:朱晓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行产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产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接受产科手术的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93例)和观察组(193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持续使用止痛药物的时间及切口愈合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产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薛敏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析对细菌性肺炎患儿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对细菌性肺炎患儿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5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和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5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55例细菌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将5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经检测,观察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细菌性肺炎患儿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可有效地诊断其病情.

    作者:卫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谈依托咪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依托咪酯在进行全身麻醉方面具有起效快、效果可靠的特点.但是,此药对人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严重的限制.对为需要长时间镇静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用依托咪酯的安全性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主要就依托咪酯的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情况及其衍生物的研发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董灵根;王申桐;金铁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28例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全髋关节置换组的13例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治疗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短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而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较高.这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徐信龙;殷建华;张胜林;高晨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2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100例)和综合组(100例).在对这两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综合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HAMD的评分、HAMA的评分、对治疗的依从性、生活质量的评分及其PaO2和PaCO2的水平.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综合组患者HAMD的评分和HAMA的评分更低,其PaO2的水平更高,其PaCO2的水平更低,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更高,其生活质量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CHB和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进行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对CHB和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进行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CHB患者和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CHB组(n=30)及HBV相关性肝硬化组(n=30),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人纳入正常组.对各组受试者进行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血浆IL-17等指标的检测,然后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与CHB组患者相比,HBV相关性肝硬化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及血浆IL-17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受试者相比,CHB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及血浆IL-17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V相关性肝硬化组患者相比,CHB组患者ALT的水平、HBV DNA的载量较高,其TBIL的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T的水平、TBIL的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受试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与IL-17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CHB及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的加重,其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频率可显著增高.Th17细胞诱导的IL-17分泌增多可能是导致肝损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利霞;张中平;许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小梁切除术对持续眼压过高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小梁切除术对持续眼压过高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收治的38例(42眼)持续眼压过高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患者治疗的效果、前房深度、矫正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这些患者的眼压、矫正视力及前房深度均明显优于其治疗前的眼压、矫正视力及前房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24%,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8%.结论:使用小梁切除术对持续眼压过高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其眼压,提高其矫正视力,增加其前房深度,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石亭亭;陈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