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后消化内镜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消毒剂的抗性分析

舒东娇;张丽娜;曹子晶;刘莉莉;张振峰

关键词:消毒剂, 铜绿假单胞菌, 抗药性, 消毒方法
摘要:目的 研究消毒后消化内镜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抗性.方法 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了3种消毒剂对从消毒后消化内镜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和小杀菌浓度.结果 经测定,常用戊二醛和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和标准株之间的MIC、MBC值相差2倍.结论 消毒后消化内镜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戊二醛和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中医院住院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中医院住院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中医院住院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对策.结果 该中医院在2013年度共实施手术治疗患者680例,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35例,感染率5.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手术性质等因素和伴随基础疫病都是影响手术室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性质、手术地点和伴随基础病等是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严格无菌操作和加强基础护理是主要干预对策.

    作者:冯秋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医用超声诊疗过程消毒的卫生学意义

    超声医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含超声诊断学、超声治疗学和生物医学超声工程等.超声医学研究范围包括超声对人体的作用和反作用规律,并加以利用以达到诊断、保健和治疗等,其应用范围包括超声诊断、超声治疗、超声生物效应和超声处理等.所以超声医学具有医、理、工三结合的特点,涉及的内容广泛,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监护和普查人体疾病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费春楠;蔡勃燕;杨华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紫外荧光法在物体表面清洁度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紫外荧光法在物体表面清洁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紫外荧光法,对某医院临床科室高接触频率的物体表面清洁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该医院临床科室台面、床头柜等物体表面经保洁员清洁处理后,采用紫外荧光法连续检测3次,清洁质量合格率分别为42.9%、59.0%和83.3%.用紫外荧光法检测每次成本1元、出结果较快;采用微生物培养法检测每次成本6元,出结果较慢.结论 采用紫外荧光法作为物体表面清洁度监测手段,费用低,操作方便,出结果快,但判定标准没有法规依据.

    作者:王亚霞;朱越燕;刘亚新;高惠惠;彭敏;邬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B超探头的消毒效果研究

    目的 了解医用B超探头带菌状况,探讨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B超探头的消毒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对某医院使用中的19台超声诊断仪的78个探头进行采样,然后采用含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探头进行擦拭消毒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消毒前探头细菌污染阳性率达100%,菌落数为(2 095.3 ±1 431.2)cfu/件.采用含有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后,其消毒效果总的合格率达到97.5%.结论 医用B超探头污染严重,使用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对B超探头具有很好的消毒效果.

    作者:贾巍;傅虹;艾山江·哈得尔;雷君;张辉文;杨洪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某医院复用医疗器械再处理中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计算机追溯系统在复用医疗器械再处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路径,建立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等再处理专用质量追溯系统,确保医疗器械再处理质量的可追溯性.结果 采用计算机质量追溯系统,使得无菌器械包外标识正确率由92%提高到100%;医疗器械质量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使用满意度明显提升;条形码书写速度由3.64条/min提高到74.56条/min.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复用医疗器械再处理循环计算机质量追溯系统具有追溯信息齐全、提高质量追溯准确性和速度快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饶冬霞;庞明月;段闵;喻征群;彭晓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014年石嘴山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加强托幼机构日常消毒工作,预防幼儿呼吸道和手足口病的发生与流行.方法 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全市43家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共采样600份,总合格率86.8%.其中室内空气和餐饮具合格率较高,分别为91.4%和90.9%;使用中消毒液、物体表面和人员手合格率较低,分别为88.3%、76.9%和74.4%.结论 石嘴山市托幼机构日常消毒质量总体不高,需要加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和监督管理,使之增强消毒隔离意识,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和消毒剂的配比及使用方法,提高卫生消毒质量.

    作者:张秀英;耿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水刺无纺布在手术器械包灭菌中除湿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一种水刺无纺布用于手术器械灭菌包装吸湿效果.方法 通过实际应用观察方法,对此种水刺无纺布包装手术器械包隔层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此种水刺无纺布用于手术器械包之间隔垫经压力蒸汽灭菌,吸湿性好,基本不出现湿包现象,耐储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结论 水刺无纺布更适合用于压力蒸汽灭菌包装吸湿材料.

    作者:俞诗娃;许晨耘;周淑萍;王秀菊;万新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北京市房山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更好地指导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方法 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室内空气、消毒剂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进行监测.结果 5年共监测样品5 190份,合格率为94.53%,其中区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98.88%、96.72%、93.51%和9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山区医疗机构总体消毒质量较好,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的消毒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

    作者:王广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常州市武进区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

    目的 了解武进区托幼机构消毒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上级部门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验方法,对辖区内30家托幼机构的监测采样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共采样2 148份,合格1 974份,合格率为91.90%.结论 武进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部分监测项目合格率逐年提高,但手卫生合格率较低,应引起重视.

    作者:姚小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免疫荧光灶试验法检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灶试验方法,建立消毒剂灭活病毒效果的检测方法.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荧光灶试验法实验证明,采用浓度为2 000 mg/L季铵盐复合消毒剂对悬液内狂犬病毒作用3 min,平均灭活对数值大于4.0.实验浓度证明该消毒液对病毒宿主细胞生长有影响,但本研究选用的中和剂可有效中和高实验浓度的消毒剂对病毒及其宿主细胞的影响.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免疫荧光灶试验方法,可以用于该皮肤黏膜消毒剂灭活狂犬病毒效果的检测,操作简便,出结果快,利于统计计算,便于观察.

    作者:贾丽霞;朱丽华;张庆波;赵荣辉;白彩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变迁

    目的 了解解放军第305医院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所有临床分离的PA菌株,选用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M)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09-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对IMP的耐药率分别为41.6%、44.6%、45.5%、55.5%和51.2%,平均47.3%;铜绿假单胞菌对MEM耐药率分别为21.2%、33.3%、35.7%、40.2%和43.5%,平均34.8%;铜绿假单胞菌对IMP和MEM耐药率近5年间有较大差异(P<0.05),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IMP的耐药率较高,对MEM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MEM的耐药率比IMP低,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倩;王茹;孙亚娟;郭燕菊;王会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手术前葡萄糖酸氯己定局部擦浴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氯己定手术前擦浴手术部位皮肤效果,以预防和减少手术部位感染.方法 将6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行内固定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除在手术前晚沐浴外,在手术前1d和手术前2h对手术部位皮肤用20 g/L葡萄糖酸氯己定擦浴;对照组仅在手术前用含碘消毒液消毒皮肤,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30 d内有1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对照组术后30 d内有5例发生了切口感染.结论 葡萄糖酸氯己定可清洁消毒手术部位皮肤,减少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率.

    作者:王素芬;雷雯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评价

    目的 应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进行检测,探索手消毒效果快速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对某医院医务人员洗手效果进行检测,并实施有效干预措施,评价手卫生质量.结果 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得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45.29%上升到92.67%,手卫生依从性从36.84%上升到95.45%.通过ATP荧光仪检测证明,实施干预措施后手消毒合格率从20.00%上升到90.00%.结论 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依从性和手卫生效果,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可用于手卫生质量评价.

    作者:杨惠英;李骁骁;张建设;毕全兴;孙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感染控制干预组合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感染控制干预组合措施对住院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采用感染控制干预组合措施防控住院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采取组合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VAP发病率为42.92‰,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后发病率为12.88‰;在实施感染控制干预组合措施的观察组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VAP发病率为17.09‰,ASIS调整后发病率为3.8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呼吸机 使用天数也有所减少.结论 采取培训、加强手卫生和氯己定消毒液口腔护理等系列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病人VAP的发病率.

    作者:王超;涂文萍;何青云;段淑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新农合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感染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新农合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效果及感染发生率.方法 将42例新农合居家腹膜透析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42例患者实施干预前的回顾性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率.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新农合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各种感染发生.

    作者:李敏香;李飞;陈文;李珑;王根妹;黄李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两种不同方法检测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结果.方法 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和细菌定量培养方法,对医疗机构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用ATP荧光检测法检测医疗机构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合格率为69.17%,用细菌定量培养法检测医疗机构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合格率为78.20%,配对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显示,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高于民营医疗机构,护士手卫生合格率高于医生.结论 细菌定量培养法对手卫生监测合格率高于ATP荧光检测法,但后者操作简单快速.

    作者:贾平骜;黄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综合干预措施降低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提高环境清洁度和手卫生依从性对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观察某三甲医院NICU内环境物体表面消毒和手卫生消毒合格率、手卫生依从率提高后,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数的变化.结果 通过实施提高环境清洁和手卫生干预综合措施后,NICU环境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检测和ATP检测合格率分别由65.22%和52.17%上升至91.53%和80.00%.医务人员手的微生物检测和ATP检测合格率分别由60.00%和50.00%上升至90.00%和83.33%.环境物体表面和手的ATP检测结果(平均RLU值)由76和62下降到12和9.NICU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从42.97%上升至79.86%;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从22.47‰下降至6.12‰;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数从每年12起下降至每年4起.结论 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数.

    作者:来瑞平;王惠芳;廖汉林;谢多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鼻咽喉动力系统灭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鼻咽喉动力系统灭菌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根据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原理及对鼻咽喉动力系统的灭菌要求,将鼻内镜手术使用后的动力系统进行清洗、打包、灭菌,并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使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后动力系统包装袋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条变色,生物培养监测均为阴性.结论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保证了鼻咽喉动力系统的灭菌安全,灭菌时间短,对精密器械损伤小,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还防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作者:朱莉莉;黄淳茂;沈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空气等离子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及机理研究

    目的 观察常压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及其杀菌机理.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扫描电镜技术,对该等离子体空气消毒装置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及作用后菌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该常压介质放电空气等离子体消毒装置以空气为载气,能够在电源电压150 V,电流0.5A,介质间距5 mm的条件下,放电作用1min对聚四氟乙烯载体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到99.9%以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作用后的菌体破损,菌体内容物漏出.结论 本研究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空气等离子体装置能快速杀灭塑料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使菌体破坏,证明杀菌效果的可靠性.

    作者:张铮;岳永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消毒后消化内镜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消毒剂的抗性分析

    目的 研究消毒后消化内镜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抗性.方法 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了3种消毒剂对从消毒后消化内镜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和小杀菌浓度.结果 经测定,常用戊二醛和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对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和标准株之间的MIC、MBC值相差2倍.结论 消毒后消化内镜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戊二醛和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

    作者:舒东娇;张丽娜;曹子晶;刘莉莉;张振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