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广平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舒血宁片(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崔周敏;杨丽莉;李君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恶心、呕吐是化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况.近来报道[1]:5-HT受体阻断剂具有良好的止恶心镇吐作用.我们采用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预防化疗中恶心、呕吐,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汪金云;冯正富;吴志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不能有效控制,然后被随机分为联合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治疗组或单独用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治疗组.主要评价两治疗组运动中出现心绞痛和ST段压低1mm所需的时间及大ST段压低.结果低1mmST段时间各为(436±36)s和(385±38)s(P<0.05);大ST段压低各为(2.98±0.22)和(2.77±0.18)mm(P>0.05).结论倍他乐克不能有效控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曲美他嗪治疗能明显增加临床疗效而不影响血液动力学.
作者:张黔桓;严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大剂量顺铂化疗已广泛运用,其消化道反应严重.恩丹西酮能基本控制大剂量化疗引起的严重呕吐,但对恶心,食欲不振难以很好控制.我们在大剂量顺铂化疗时试将恩丹西酮、甲孕酮联合运用,以观察患者的消化道反应.
作者:叶晓兵;王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的药理作用,指导老年人心血管病临床用药.方法参麦注射液治疗11例65岁老年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从中、西医两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11例病人应用参麦注射液后均自觉症状好转.阵发性房颤者发作次数减少,间隔时间延长;永久性房颤者心室率减慢;室性早博者频发转为偶发或早博消失;心衰者心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参麦注射液补气养阴、生津固脱,可改善心肌供氧,并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是较好的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辅助用药.
作者:姜三元;缪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测量不同类型心脏疾病患者的肺静脉血流频谱的变化观察潘生丁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窦性心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3~66岁;冠心病组:24例,男20例,女4例,年龄38~65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除1例冠脉狭窄大于85%外,其余均在50%~80%;左室心肌肥厚组: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20~60岁;扩张型心肌病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13~63岁;主动脉瓣返流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1~64岁,平均(43.9+15.1)岁,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返流程度中~重度,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例,二叶式主动脉瓣4例,以上各例均在开胸手术中探查心外膜冠状动脉正常.各组病人应用TEE测量静脉注射潘生丁(0.56mg·kg-1)前后的肺静脉血流频谱,并进行药物前后配对t检验.结果(1)正常人注射潘生丁后肺静脉血流频谱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2)冠心病组药物后的肺静脉血流频谱S峰为(50.18±17.79)cm·s-1,较药物前明显增大(P<0.05),D峰为(50.36±20.81)cm·s-1,较药物前明显增大(P<0.05),Ddr为(366.47±179.35)cm·s-2,较药物前明显增快(P<0.05),Ddt为(l16.5±44.98)ms,较药物前明显缩短(P<0.05);(3)心肌肥厚组药物后的肺静脉血流频谱S峰为(61.18±19.38)cm·s-1,较药物前明显增大(P<0.05).Ddt较药物前明显加快(P<0.05),S/D较药物前明显增大(P<0.05);(4)扩张型心肌病组药物后的肺静脉血流频谱S波峰值速度为(43.26±19.92)cm·s-1、VTI-S为(7.89±5.32)cm,均较用药前明显增大,而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5)主动脉瓣返流组药物后的肺静脉血流频谱S峰及VTI-S均较药物前明显增大(P<0.01).结论潘生丁对狭窄不重的冠状动脉不仅无明显窃血效应,而且心肌血运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好转;影响另外负荷剂量的潘生丁对本研究其他各心脏疾病组的左室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值得今后系统化研究.
作者:魏来临;李传济;许荣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后血压升高是常见并发症.在局麻药内加吗啡、氟哌啶颈丛神经一针阻滞法,使颈丛阻滞后血压升高得到明显控制.报道如下.
作者:赵侠;刘双娣;疏树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瑞巴匹特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 2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单剂量口服国产或进口瑞巴匹特60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服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国产和进口瑞巴匹特单剂量口服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一级吸收开放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0.56±0.24)和(0.59±0.29)mg·L-1,tmax为(1.75±0.92)和(1.98±1.05)h,t1/2(β)分别为(1.86±1.38)和(1.93±1.45)h,AUC0~∞为(2.48±1.06)和(2.62±1.35)mg·h·L-1,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别(P>0.05);以进口药物为参比,国产药物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66%.结论国产瑞巴匹特与进口制剂具有相同动力学特性.
作者:祖鲁宁;李莉;于大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美心力和强化极化液对冠心病疗效.方法 36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心痛定片,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给予美心力+强化极化液,对照组单用强化极化液.结果治疗2wk后治疗组显效率66.5%、有效率24.4%、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显效率54.8%、有效率16.4%、总有效率71.2%.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在缓解冠心病的症状及改善心电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吴玉彬;刘玉灵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RAS)对维持心血管自身稳定、调节血压有重要意义.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与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引起血管收缩、钠潴留及心肌肥厚等.AngⅡ受体有两种亚型AT1和AT2.氯沙坦(losartan)为非肽类AngⅡ受体拮抗剂,口服后在体内经过细胞色素P450、2C9和3A4等酶进行代谢转化为活性更强的代谢产物EXP3174,氯沙坦与EXP3174仅与AT1受体结合,而目前广泛应用的血管转换酶抑制剂不能完全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而氯沙坦可以阻断.因此氯沙坦在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衰、保护肾功能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柴淑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苯那普利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应.方法将2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其中3组分别灌胃缬沙坦8mg·kg-1、24mg·kg-1和苯那普利1mg·kg-1,对照组和6只正常大鼠给生理盐水.结果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后血压均显著降低(均P<0.01),以缬沙坦(24mg·kg-1)的降压幅度大,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P<0.01).苯那普利组的心肌细胞横径(TD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缬沙坦(24mg·kg-1)组的TDM和心脏湿重/体重(HW/BW)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苯那普利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均具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缬沙坦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强度并不平行;缬沙坦(24mg·kg-1)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较苯那普利(1mg·kg-1)强.
作者:曹蘅;胡作英;杨霆;杨尚印;俞国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胶囊和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100mg国产尼莫地平胶囊或片剂,2wk后进行第2次试验,交叉服用同剂量的对照品或供试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拟合表明,该药物符合体内一级吸收的一室开放模型.其Cmax为(56.4±16.9)μg·L-1,t1/2ke为(2.08±0.42)h,tpeak为(1.27±0.52)h,AUC0~9为(197.2±46.5)μg·h·L-1,与对照品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供试品相对于对照品的生物利用度为(99.3±13.1)%.结论两制剂体内过程相仿,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张红;傅军;戴群;李艳艳;熊玉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脂必妥对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综合调节血脂的功能.方法35例高血脂患者采用非药物治疗1mon,然后在非药治疗的基础上加脂必妥,分别于8、16wk各测血脂(TC、TG)1次.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降低血清胆固醇有效率为55%,降低甘油三脂总有效率80%.结论脂必妥能明显降低TC、TG,为治疗高血脂病的理想药物.
作者:原广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隐匿性肾炎又称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临床多见,治疗棘手,易反复发作.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专业全国主任委员叶任高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隐匿性肾炎,效果颇可供借鉴,值得推荐.现就其方法与经验结合54例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向东;贾小桃;陈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total extract of astragalosides,TEA)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的关系.方法测量(AA)大鼠非致炎侧足爪容积和滑膜细胞LPO;测量兔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量;间接测量体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产生量.结果 TEA对AA大鼠的阶段性治疗(90mg.kg-1.d-1,d15~23,ig),不仅有抗关节炎作用,且可使AA鼠过高的滑膜细胞MDA水平降至正常;对低水平氧化应激诱导兔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反应,TEA(10~40μg.ml-1)有明显抑制作用.TEA(5~80μg.ml-1)对黄嘌呤(X)-黄嘌呤氧化酶(XO)体系以及非酶体系产生有明显抑制作用,高浓度TEA(80μg.ml-1以上)对XO的活性还有抑制作用;TEA(0.05~160μg.ml-1)对Fenton反应(Fe2+-H2O2)产生.OH引起苯甲酸羟化也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 TEA对AA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姚余有;王斌;李前进;李常玉;陈敏珠;曹正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间我院应用舍尼通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80例,获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陆福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卡托普利早期治疗4wk对心肌梗死(MI)患者远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对中国心脏研究(CCS-1)急性期入选随机治疗4wk的急性MI患者进行远期随访,选择急性试验中完成观察20例以上的单位随访.结果计划随访8000例,实际随访7079例,随访率88.5%.卡托普利治疗组(n=3554)与安慰剂对照组(n=3525)两组病人的基本情况相似,有可比性.平均随访(23.3±16.9)mon、平均年龄(63.6±10.6)岁,男性占76%,累积总病死率为16.0%(n=568)与17.9%(n=631),治疗组明显减少(10.6%,P=0.03);心血管性死亡(14.7%vs16.6%)明显减少(P=0.03),其中心衰死亡(4.5%vs6.0%)减少更显著(P=0.04);早期每治疗1000例急性MI患者,累积可挽救生命19人.治疗组早期病死率(9.0%vs9.6%)减少6.3%(P=0.31);远期病死率(7.0%vs8.3%)减少15.7%(P=0.05),其中心力衰竭死亡减少更显著.结论卡托普利早期治疗4wk,可显著减少MI患者累积及远期病死率.
作者:王文;刘力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血小板粘附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血小板粘附性采用旋转玻球法;体内血栓形成采用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法;体外血栓形成采用Chandler法;采用剪尾法观察小鼠尾动脉出血时间.结果 GbE明显降低家兔血小板粘附率;减轻家兔动-静脉旁路形成血栓的重量;缩短大鼠体外形成血栓的长度,并减轻其干重;延长小鼠尾动脉出血时间.结论 GbE有一定的抗血小板粘附及血栓形成的作用.
作者:明亮;张艳;张三军;江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美吡达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时环丙沙星对美吡达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大鼠24只分为联合用药组(环丙沙星+美吡达)及单独用药组(美吡达),治疗9d后分别测定两组美吡达血药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血糖.结果 两组大鼠美吡达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一房室模型.且联合用药组美吡达血药浓度显著升高,清除率下降50%(P<0.05),吸收半衰期延长63.7%(P<0.05),单独应用美吡达治疗后血糖为5.978mmol·L-1,联合应用环丙沙星治疗后血糖为5.301mmol·L-1;两组降糖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环丙沙星对美吡达的吸收药代动力学有影响,美吡达联合应用环丙沙星降糖效果比单独应用美吡达时强.故同时给药时应注意调整美吡达的用药剂量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贾志凡;王维力;翁福海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