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实施情况调查

钱利鸳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 防控措施, 知晓率, 落实率
摘要: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本院能检测出的5种多药耐药菌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010年1-6月院感科对5种多药耐药菌防控措施掌握及落实情况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整改,提高落实率,降低多药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环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环境携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状况,制定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对渝西地区部分医院环境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在4所医院共采集各种标本768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70株,检出率为9.11%;其中鉴定出MRSA 59株,占84.29%.50.85%的MR-SA分离自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和病房内物品表面均检出MRSA.结论 该地区医院环境携带MRSA情况较严重,特别要加强室内空气和医务人员卫生管理,防控MRSA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晓英;徐泽强;许银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62株多重耐药菌监测分析与防控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以便加强耐药菌感染管理.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和标本检测方法,对某县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及病原菌分布进行监测.结果 该医院2012年从住院患者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62株,居前5位的菌株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脑泌外科、普胸外科.结论 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防控措施是严格消毒隔离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代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二氧化氯储备液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二氧化氯储备液(亚氯酸钠溶液)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寻求二氧化氯消毒剂科学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丙二酸碘量法测定二氧化氯含量,以观察不同条件下亚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结果 pH值分别为12.0、9.0、7.0的亚氯酸钠溶液在放置90d后,其二氧化氯含量下降率分别为0.9%、26.8%、60.3%.用氯化锌作为亚氯酸钠溶液pH值调节剂有利于其稳定性;亚氯酸钠溶液适合于用玻璃和PET容器盛装;储存温度升高和光照都会影响亚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结论 亚氯酸钠溶液稳定性受pH值、pH值调节剂、光照、温度及包装材料等因素的影响,提示在生产制备二氧化氯产品应予注意.

    作者:宋金武;吴清平;邓金花;陈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务人员锐器伤相关因素调查及防护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出有效防护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选择某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临床医务人员为对象进行医疗锐器伤情况调查,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期间共上报医疗锐器伤医务人员46例,其中护士占54.35%,医师占26.09%,其他岗位人员占19.56%.锐器伤主要发生科室为病房和治疗室,分别占34.78%和21.74%;主要发生环节为输液拔除针头和锐器处理,分别占26.09%和17.39%.暴露源以血源性疾病为主,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占45.65%,但无医务人员发生相关感染.结论 该医院医疗锐器伤主要发生在护士群体,重点是病房和治疗室,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护措施.

    作者:郑丽华;尤汉萍;许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病房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调查及护理管理

    目的 了解医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情况,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医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962例,发生医院感染8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9.04%.其中呼吸道感染占59.77%,感染标本检出病原菌中,70.69%为革兰阴性菌.老年患者的长期住院、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构成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病房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普通病房住院患者,各种插管操作为主要感染因素.

    作者:俞惠敏;赵生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人员医院环境清洁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人员医院环境清洁的效果,为建立标准化清洁程序提供依据.方法 ICU中随机选择两个床单元,抽签分配给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和清洁人员,两类人员使用消毒湿巾对床单位进行消毒.每个床单元清洁前后采集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样本,盲法棉试子采样,检测细菌总数和MRSA.结果 感染专业人员清洁前后物表细菌总数中位数分别为4.0 cfu/cm2和0.5 cfu/cm2;清洁人员清洁前后物表细菌总数中位数分别为5.4 cfu/cm2和9.0cfu/cm2.感染专业人员有效清洁率100%;清洁人员有效清洁仅为55%,清洁失败9处.结论 感染专业人员环境清洁效果明显优于清洁工人.应建立医院环境清洁标准化程序,实施清洁人员上岗教育干预.

    作者:徐虹;金慧;胡连根;孔庆鑫;邱丽华;查捷;王英红;倪跪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及防控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并提出感染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病原学标本检验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病人病原学标本进行监测和全程追踪调查.结果 连续3年从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多重耐药菌117株,主要为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为52.99%;其次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构成比为15.38%.检出多重耐药菌的标本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创伤骨科和呼吸内科.以痰标本为主,其次是伤口分泌物和尿液.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的多重耐药菌主要是耐碳青酶烯类菌株,应加强MDRO感染患者的监测,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并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作者:李小青;苏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应用ATP荧光法监测口腔综合治疗台清洁效果的观察

    目的 观察ATP生物荧光法监测口腔诊所综合治疗台清洁效果.方法 用ATP荧光检测仪,对北京朝阳区部分医疗单位口腔综合治疗台卫生清洁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 监测61台口腔综合治疗台台面、无影灯扶手、光固化机头等部位以及诊疗用水.以诊疗用水污染严重,平均超标率达到88.53%;其次是光固化机头,污染超标率为57.38%;治疗台面和无影灯扶手污染超标率也接近20%.整体卫生质量评价,以美容院口腔科卫生清洁较好,以口腔诊所差.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应用于表面清洁效果动态监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出结果快.

    作者:秦小平;郭亮;王荣英;石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鞍山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鞍山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和检测的方法,对市属18所医疗机构的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2年连续3年鞍山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平均合格率为77.31%.市属综合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平均为75.58%,专科医院消毒质量合格率平均为81.36%.在各监测对象中,室内空气消毒质量合格率低,仅为26.52%;压力蒸汽灭菌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消毒质量合格率较低的还有无菌物品和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71.51%和79.89%.结论 鞍山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低,无菌物品灭菌质量应当限期改进.

    作者:陈树林;罗向军;杨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儿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妇儿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通过病原学标本检测和细菌鉴定技术,对宁波市妇儿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标本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连续5年,从感染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1 229株,2007-2011年鉴定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构成比依次为54.7%、55.4%、46%、41.7%、47.0%.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1.5%.结论 妇儿医院住院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构成比较高,对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尚比较敏感.

    作者:何艳;陈群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重耐药菌主动监测及干预措施的效果研究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特点,研究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住院患者MDROs感染特点进行了监测和防控效果的评价.结果 共监测该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50 377例,发现MDROs感染365例次,例次感染率为7.25‰.在365例次MDROs感染患者中,医院内获得感染142例次,构成比为38.90%;社区获得感染223例次,构成比为61.10%.实施干预措施后,MDROs医院感染率由3.60‰下降至2.23‰.结论 该医院MDROs感染主要由社区获得,采取主动监测和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其感染率.

    作者:孙风琳;田龙飞;李莺;钮秀荣;高秀梅;邹麦萍;宋伟伟;王晓琳;徐策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南京市托幼机构消毒现状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托幼机构消毒工作现状,为指导托幼机构消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查看、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等方法,对该市10家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进行调查.结果 被调查托幼机构在消毒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消毒质量检测合格率低,总合格率仅为69.62%,其中除餐饮具合格率100%外,其余各类样品合格率均低于70%,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仅为41.57%.结论 南京市托幼机构虽具备了卫生防病和消毒管理必需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形式,但是消毒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应予以重视.

    作者:熊丽林;唐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49例肿瘤患者感染血培养阳性菌谱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肿瘤患者感染血标本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易感因素,为预防血流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某医院消化肿瘤科49例感染患者血液标本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从49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70株,包括革兰阴性菌40株,占57.14%;革兰阳性菌25株,占35.71%;真菌5株,占7.14%.来自单纯血流感染患者标本23份,占46.94%;其余26例分别从痰液、尿液等标本中检出同源感染菌.革兰阴性和阳性优势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但均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住院肿瘤患者血培养阳性中仅46.94%为血流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优势菌普遍耐药.

    作者:林莉;王岩;葛飞娇;翟红岩;赵传华;付亚莉;王淼;徐建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来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监测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统计2011年1月-2012年12月外来手术器械48套284件,其中23套116件由公司人员清洗,25套168件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按流程清洗.清洗质量由护理部统一检查验收.结果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外来手术器械平均合格率为99.43%,公司人员清洗器械平均合格率为89.97%.结论 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应由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作者:陆凤敏;温松臣;赫庆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视觉标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急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视觉标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急件处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及意义.方法 制作颜色标识和文字标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急件处理的各个环节.结果 通过视觉标识系统的应用,减少了急件延迟处理或漏处理的情况,急件处理全周期缩短了0.5h,服务满意度提高到100%.结论 将视觉标识系统应用于急件的处理,节省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临床及手术室急件的使用.

    作者:秦年;黄浩;易小梅;曾爱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市售四种含碘消毒剂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4种市售含碘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以了解含碘消毒剂产品质量状况.方法 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对随机抽检的4种不同含碘消毒剂产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以有效碘300 mg/L和1 000 mg/L络合碘作用10 min,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平均杀灭率仅达到99.9%以上.有效碘100 mg/L碘伏消毒液对试验菌可达到完全杀灭.复强黏膜碘原液作用5 min以上可有效杀灭试验菌.非溶出性高聚碘原液作用至9 min对试验菌杀灭对数值仅2.22.结论 市售不同种类及品牌含碘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别.

    作者:张亚增;宋晖;张亚尼;张福娥;王晓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器械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器械相关性感染情况,以便加强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目标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教学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患儿器械相关性感染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超低体重患儿血管导管使用率为47.83%,呼吸机使用率为14.67%,血管导管和呼吸机相关医院感染日感染率分别为15.15‰和24.69‰.正常出生体重的患儿血管导管使用率为12.95%,呼吸机使用率为3.13%,血管导管和呼吸机相关医院感染日感染率分别为0.32‰和1.35‰.结论 出生体重低的患儿血管导管和呼吸机使用率和相关感染率均高于出生体重正常的患儿.

    作者:张晓丽;王书会;董荣芝;王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务人员不同方法洗手效果监测

    目的 探讨洗手液流水洗手和皮肤消毒液快速手消毒效果,为医务人员寻找高效的手消毒方法.方法 将医务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在手卫生处置前后分别采样.洗手组50人,手消组50人,分别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和皮肤消毒液擦拭消毒,比较手消毒效果.结果 两种方法处理后手的细菌数均明显下降,但皮肤消毒液对手消毒效果较好,使用后监测合格率100%,洗手液流动水洗手监测合格率仅为84%.结论 皮肤消毒液使用简单、易干燥且消毒效果良好.

    作者:张晓梅;刘晓玲;胡静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Ⅰ类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

    目的 了解Ⅰ类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与影响切口感染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和目标监测方法,对医院Ⅰ类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状况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Ⅰ类手术患者461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为0.65%.目标监测甲状腺手术255例,无手术切口感染;血管乳腺手术138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1.45%;耳鼻喉颈部手术68例,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为1.47%.结论 目标性监测的甲状腺手术切口无感染发生,其他部位Ⅰ类手术切口出现感染,提示目标性监测有助于手术切口感染控制.

    作者:李荣明;李春凤;罗彪峰;张珊;陈霄;易世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务人员镜架带菌状况调查

    医院有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佩戴眼镜,由于环境及条件限制,镜架如不注意清洁也会成为造成医院感染隐患,为此,笔者专门对本院医务人员镜架细菌污染的进行了监测.1 方法随机抽查本院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共80份镜架样本进行监测.检测方法按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用无菌棉拭子蘸取无菌生理盐水在镜架表面,反复涂抹5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 ml生理盐水的试管内,反复振荡80次后吸1ml倾注于营养琼脂培养皿中,35C恒温箱培养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判断标准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求,镜架表面细菌> 10 cfu/cm2为超标.

    作者:曹岐新;李晓华;田青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