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对厄贝沙坦药动学影响的研究

李婷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厄贝沙坦, 药动学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左氧氟沙星对厄贝沙坦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10只新西兰大白鼠作为实验模型,将其分为2组,为第1组大鼠单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为第2组大鼠在使用厄贝沙坦的同时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4h,0.8h,1.2h,1.6h,2.2h,2.8h,3h,5h,12h,24h从两组大鼠眼眶后的静脉丛取血0.5 mL,放入肝素化离心管内进行离心操作(3500r/min)10 min,分离血浆。测定两组大鼠在每个时间段体内厄贝沙坦的药动学浓度。结果:两组大鼠的药动学参数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左氧氟沙星对厄贝沙坦的药动学无明显的影响。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对200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长治市临床用血情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200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长治市的临床用血情况,为各血站的采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长治市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收集,并使用Micrsoft EXCEL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0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长治市的临床全血使用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19.1%。在2012年,长治市的临床全血使用量仅占临床总用血量的2.79%。而200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长治市的临床成分血使用量则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9.5%。在2012年,长治市的临床成分血使用量占临床总用血量的97.21%。在2000年1月~2012年12月这12年期间,长治市临床上使用量高的成分血为红细胞,其次为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浆。结论:全血用量逐渐减少和成分血用量逐渐增加是近年来长治市临床用血情况的主要特点。因此,长治市的各级血站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成分血的采集力度,以应对临床上对成分血的需求。

    作者:郭俊林;王芳;李永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青少年肠道寄生虫病的监测与防治效果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院检测及防治青少年肠道寄生虫病的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本辖区内中1000例小学及事业单位14-28岁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卢戈氏液、塑料薄膜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受试者新鲜大便标本中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针对其发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及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其采取药物驱虫法及相关的干预措施。结果:在1000例受试者中,有230例肠道寄生虫感染者,感染率为23.0%(230/1000)。本研究中多数肠道寄生虫感染者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在进行全面肠道寄生虫病监测及积极干预后,本研究中肠道寄生虫感染者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与接受肠道寄生虫病监测及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肠道寄生虫病的发病与人们日常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有很大的关联性。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青少年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我们应根据对其进行肠道寄生虫病监测的结果有针对性地为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行为干预和健康指导,引导其改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控制和消除肠道寄生虫病。

    作者:黄焕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我们检测这两组人的TSH(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血脂水平和发生冠心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SH水平为5.43±1.07μIU/ml,对照组人的TSH水平为1.68±0.48μIU/ml。观察组患者的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人的TG(甘油三酯)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TC(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其HDL-C(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检查,在观察组的53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69.81%。在对照组的50人中,有9人患有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8%。观察组患者患冠心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使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使其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从而增加其患冠心病的几率。因此,临床医生应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便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缓解期喘息性疾病患儿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缓解期喘息性疾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58例缓解期喘息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8例患儿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9例患儿。我们给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儿在使用常规疗法(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其使用孟鲁司特钠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97%。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分别为3.45%和13.79%,对照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和病情的复发率分别为3.45%和44.83%。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缓解期喘息性疾病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儿病情复发的几率,而且安全性高。此药可作为治疗缓解期喘息性疾病患儿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红平;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与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70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时立即为其采血进行血气分析,分析其动脉血PaO2、PaCO2及发生酸碱失衡的情况,并比较这些患者中死亡病例与非死亡病例血气分析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中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其中发生呼吸性酸中毒患者所占的比例为77.1%,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患者所占的比例为10.0%。本研究中的70例患者均存在以轻、中度缺氧为主的低氧血症,其发生高碳酸血症后的PaCO2在46-70 mmHg之间所占的比例高。在这70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5.7%。与非死亡病例组患者相比,死亡病例组患者的PaO2和pH值更低且PaCO2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常可出现低PaO2和高PaCO2的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变化,常可发生酸碱平衡紊乱,其发生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的变化的情况与其病死率呈正相关。进行血气分析在评估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的病情、判断其预后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此病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可及时了解其病情的进展及变化,及早对其进行机械通气等干预,有效纠正其缺氧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降低其病死率。因此,临床医生应及时为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检查,进而确立其临床诊疗策略。

    作者:温武金;岳铁刚;曾佩霞;邓克崇;彭晓芸;林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进行综合护理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方面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为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在预防术后尿潴留方面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残余尿量、导尿率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残余尿量、导尿率、尿潴留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丹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的方法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的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我们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其治疗效果、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患有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患者,我们应先对其进行扩血管、抗凝、脱水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尽早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降低其血糖水平。另外,对于处在糖尿病急性期的患者,我们要严密监测其血糖水平,同时纠正其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症状,以减轻其病情及脑缺血对其身体的损害,进而改善其预后。

    作者:赵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来我中心职业健康体验科进行血常规检查的体检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末梢血组(100例)和静脉血组(100例),采集末梢血组体检者的末梢血作为血液检验样本,采集静脉血组体检者的静脉血作为血液检验样本,为这两组体检者进行血常规检验,观察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检验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体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末梢血组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与静脉血组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相比较,WBC、RBC、Hb、Hct、PLT等指标均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末梢血的实测值及稳定性均低于静脉血。采用静脉采血的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玉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间某院普外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592例作为研究对象,为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总结这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总结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诊断,在这592例急腹症患者中,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有420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10例;患有急性胆囊炎的患者有105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7例;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患者有35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1例;患有急性盆腔炎的患者有5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0例;患有胃穿孔的患者有3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0例;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有24例,其中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有5例。为这23例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除1例急性坏死型胆囊炎患者中转开腹手术以外,其余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终痊愈出院。这23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21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40±11)min,术中出血量均在10ml以下,住院时间为3~29d,平均住院时间为(5.9±1.1)d;其余采取其他手术方式治疗的569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0min~39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3±33)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0)ml,住院时间为3~37d,平均住院时间为(10.2±4.2)d。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接受其他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价值较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需严格把握此术的禁忌症和适应证。

    作者:徐文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腹主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对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13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在这13例腹主动脉动脉瘤患者中,有11例患者发生真性动脉瘤,有1例患者发生夹层动脉瘤,有1例患者发生假性动脉瘤。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CT、MRA检查得到确诊。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准确地诊断腹主动脉瘤,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红;张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运用平肝育阴清热法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运用平肝育阴清热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采用西医疗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中医平肝育阴清热的方法为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2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相关检测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平肝育阴清热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归纳总结活血化瘀法的治疗机制、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疗效,对其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活血化瘀法在治疗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冠心病、早期肝硬化、坐骨神经痛及血栓类疾病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疗效。结论:活血化瘀法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处方是大程度地发挥药效的关键。

    作者:左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为剖宫产产妇进行全方位护理对产妇哺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为剖宫产产妇进行全方位护理对产妇分泌乳汁及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0名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名产妇。我们为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为观察组产妇使用全方位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50名产妇中,在24小时之内开始分泌乳汁的产妇占产妇总数的86.0%,乳汁分泌充足的产妇占产妇总数的88.0%,在24小时之内开始下床走动的产妇总产妇总数的88.0%;在对照组的50名产妇中,在24小时之内开始分泌乳汁的产妇占产妇总数的60.0%,乳汁分泌充足的产妇占产妇总数的60.0%,在24小时之内开始下床走动的产妇占产妇总数的60.0%。观察组产妇在泌乳时间、泌乳充足度及产妇术后恢复的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产妇,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剖宫产产妇进行全方位护理,有助于产妇乳汁的分泌,可提高母乳的喂养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消化内科常出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原因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常出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原因,以促进消化内科的合理用药。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00例用药不合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200例患者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结果: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共有200例患者发生了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其中,2011年有94例患者,2012年有62例患者,2013年有44例患者。这200例患者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包括:重复用药(占患者总数的38.0%)、药物使用剂量过大(占患者总数的34.0%)、联合用药导致其药效降低(占患者总数的15.0%)、连用药物导致其毒副作用增强(占患者总数的13.0%)。结论:在消化内科,合理用药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前提。对于在消化内科中发生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我们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应对,以提高其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赖忠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醴陵市流动人口常见传染病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醴陵市流动人口对常见传染病的认知情况。方法:于2013年1月-2013年6月对醴陵市500名短期居住者进行有关常见传染病知识认知度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其进行传染病认知干预。干预半年后,观察这500名短期居住者传染病知识认知度的改善情况。结果:①实施干预后,这500名受调查者对艾滋病、结核、乙肝等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干预后,这500名受调查者的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醴陵市流动人口对传染病的认知情况较差,但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传染病认知干预可有效提高其对常见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的形成率。

    作者:张思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我们给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分型疗法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中成药正天丸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观察组的41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8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7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1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8%。在对照组的41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4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7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1%。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医分型疗法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江运超;何则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在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联合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和丙泊酚与单用丙泊酚的麻醉效果研究

    目的:对在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联合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和丙泊酚及单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338例需行门诊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单用丙泊酚进行麻醉,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和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麻醉处理后镇痛的总有效率较高,术中出血量较低,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丙泊酚相比,在无痛人流手术中联合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和丙泊酚进行麻醉可取得更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明显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将其发生术后不良反应的几率控制在小范围内,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万绍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心理护理干预在校园流感爆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校园流感暴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9月我校暴发流行性感冒(CH1N1)时,医护人员对228例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后,这些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愈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对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心理负担,消除其恐惧感,提高其治疗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秀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论中医辩证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治愈率(65%)、显效率(25%)、有效率(7.5%)和总有效率(97.5%)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患者(10%),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早产患儿进行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早产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0年10月期间我院NICU收治的70例高胆红素血症早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0例患儿,对照组有30例患儿。我们用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法对观察组的患儿进行早期治疗,用常规疗法对对照组的患儿进行治疗,待其出生48小时后,再使用早期微量喂养法对其进行治疗。在治疗后的第1、3、7、15、21天,观察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的峰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益生菌联合微量喂养法对生命体征平稳的高胆红素血症早产患儿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其胆红素值,减轻其黄疸的症状,缩短其黄疸持续的时间。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光;张书丽;李红杰;马清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