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局部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观察

黄小玲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局部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局部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之后再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的患者中,被评价为完全缓解的患者有7例,被评价为部分缓解的患者有10例,被评价为稳定的患者有3例,没有患者被评定为进展,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在对照组的患者中,被评价为完全缓解的患者有3例,被评价为部分缓解的患者有9例,被评价为稳定的患者有6例,被评价为进展的患者有2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局部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呋辛酯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1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4例,没有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在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8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疗效确切。此药可作为治疗急性鼻窦炎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荣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减少新生儿行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减少新生儿行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6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9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为观察组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因行机械通气而发生的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生VAP的几率为6.5%,对照组患儿发生VAP的几率为20.4%,观察组患儿发生VAP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院内感染率为13%,对照组患儿的院内感染率为22.4%,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死亡率为0.0%,对照组患儿的死亡率为4.1%,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其发生院内感染及VAP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霭玲;卢咏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肺部感染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治疗肺部感染所致呼吸衰竭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呼吸机治疗组,为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无创呼吸机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和血气分析指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进行常规治疗相比,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肺部感染所致呼吸衰竭的创伤性小,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低,费用较低,易被患者接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瑞红;白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术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术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严重交错咬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修复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相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效率为(64.2±6.1)%,对照组患者的咀嚼效率为(57.0±6.7)%。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术对严重交错咬合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怡然;王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用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7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用纱布填塞产妇的子宫腔,并观察其对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这76例产妇中,只有1例产妇的子宫再次出血,其余产妇均只有少量的阴道出血。对这1例产妇进行对症治疗后,其子宫出血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用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笑菊;纪忠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36例患儿进行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围手术期护理,这36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没有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儿,所有患儿的患肢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患肢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其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惠侠;陈雪云;宁秀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方牵引器为其进行矫治,观察对比矫治前后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21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坚持完成治疗,有3例患者未能配合戴用矫治器,中途放弃治疗。在这18例坚持完成治疗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前牙反牙合的情况均得到解除,侧貌有明显改善,X线检查结果显示:①SNA:矫治后平均增大2.9°,说明上颌骨相对于前颅底有明显的前移。②ANS-Ptm:牵引后平均增大1.37mm,表明上颌骨的长度增加。③U1-SN角:矫治后平均增大了3.86°,说明上颌骨向前方生长,上牙弓前移,上切牙唇倾度增加。④SNB:矫治后平均减小2.59°,表明下颌骨相对于前颅底有明显的后移。⑤L1-MP:矫治后平均减小3.19°,说明下切牙的舌倾度增加。⑥ANB:矫治后平均增大4.25°,说明上颌骨相对下颌骨的位置有明显的前移,反牙合面形有所改善。⑦NA-PA:矫治后平均增大5.08°,说明上下颌骨的凸度趋向正常。⑧U1-L1:矫治后平均增大4.41°,表明上下切牙均有代偿性唇倾及舌倾。结论:应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尹晓琴;杜岚;彭桂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产前出血孕妇进行临床救治和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产前出血对母儿结局的影响,降低产前出血母儿病死率。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前出血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临床上产前出血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其对妊娠产生的影响,并将这些临床救治和护理内容进行归纳成经验谈。结果: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就是快速找到产前出血的原因,而降低母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就是适时终止妊娠。结论:想要保证母儿健康安全就要很好地应对产前出血的救治和护理措施。

    作者:彭贤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医整体护理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86例处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整体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每组各143例患者。中医整体护理组患者接受中医整体护理干预,普通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变化、肺功能改变以及病情急性发作的情况)。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6-MWT值、SGRQ分值均有所改善,但中医整体护理组患者的6-MWT值高于普通护理组患者(P<0.05),而SGRQ评分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P<0.05)。②中医整体护理组患者的FEV1、FEV1占预计值%以及FEV1/FVC(%)均高于普通护理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两组之间,TCL占预计值%、RV占预计值%则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③中医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急性发作率及平均急性发作次数均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整体护理更有利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郑晓红;刘镌;罗玉;敬晓蓉;邱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有38例患者,B组有44例患者。我院对A组患者进行微创血肿吸引术,对B组患者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患者治疗效果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A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优者有23例,治疗结果为良者有11例,治疗结果为中者有2例,治疗结果为差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B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优者有16例,治疗结果为良者有14例,治疗结果为中者有7例,治疗结果为差者有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1%。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为28.9%。B组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为20.5%。A组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微创血肿吸引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各有优势。临床医生应根据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豪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试论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的必要性

    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是所有医院共同努力的方向。而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使检验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是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交流的必要性及相关措施。

    作者:陈冠城;陈科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健康档案在老年人慢性病目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健康档案在老年人慢性病目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社区常驻的5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在建立健康档案期间,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健康干预管理,并定期随访他们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①经过2年多的健康目标管理,在这5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464例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良好,其血压控制率达到了92.8%。②这500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100%。③建立健康档案后,这500例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从(2415±241)元/人减少到(1518±140)元/人。结论: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控制老年慢性病的发生及发展,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甘道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HE染色涂片退色后原位免疫染色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HE染色涂片退色后原位免疫染色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肿瘤细胞诊断的180例细胞涂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涂片均经过HE染色。其中,确定为肿瘤或可疑肿瘤的38例涂片经退色后行原位免疫染色处理,并将其中30例存在对应组织学检测的涂片检测结果与其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分析免疫染色细胞的确诊率。结果:①HE染色的细胞确诊率为80.56%,免疫染色的细胞确诊率为89.47%,HE染色联合免疫染色的细胞确诊率为97.78%。HE染色和免疫染色细胞确诊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E染色联合免疫染色的细胞确诊率高于HE染色和免疫染色的细胞确诊率,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0例进行退色原位免疫染色处理的涂片其检测阳性率与组织学检测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细胞诊断中进行HE染色后的免疫染色操作可以有效提升肿瘤细胞的阳性确诊率,从而有利于确定肿瘤细胞的来源。

    作者:林明华;孙百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羊膜在治疗部分眼表疾病方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羊膜在治疗部分眼表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眼表疾病患者(72眼)应用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本组6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在术后均未发生感染。除3例烧伤患者在术后出现羊膜脱落以外,本组其他患者眼表重建的情况均良好。本组患者在进行羊膜移植术治疗后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其羊膜与组织贴附良好,呈半透明状,在术后第7日变为全透明的薄层,在术后14日左右开始溶解,在术后30日左右与附近结膜良好融合。在术后,本组患者的视力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其平均视力为0.7-1.0。结论:用羊膜移植术可有效地治疗多种眼表疾病,可良好地重建眼表,而且不会引发免疫排斥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睿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我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25例)和实验组(12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25±1.27)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39±2.14)d,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为(462.37±29.85)元,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为(648.28±81.66)元,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8.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爱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胸腺五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胸腺五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儿。我院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观察组的40例患儿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1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7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在对照组的40例患儿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3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胸腺五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2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褥疮和感染的几率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褥疮和感染的几率分别为1.6%和1.6%,对照组患者发生褥疮和感染的几率分别为6.6%和8%。观察组患者发生褥疮和感染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6.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85.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细节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褥疮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白长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研究组(2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在研究组26例患者中,发生肺炎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在对照组26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脓胸的患者有1例,发生肺炎的患者有2例,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4%。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景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65起不良护理事件原因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65起不良护理事件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发生的65起不良护理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使用Excel软件对这65起不良护理事件的类型、发生原因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在这65起不良护理事件中,发生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给药错误(占不良护理事件总数的18%)、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占不良护理事件总数的15%)、发生药物渗漏(占不良护理事件总数的14%)、收集标本错误(占不良护理事件总数的12%)和管路脱落(占不良护理事件总数的11%)。在导致这65起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原因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护士查对不严(占不良护理事件原因总数的46.15%)、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不足(占不良护理事件原因总数的15.38%)、护士对医嘱的处理不当(占不良护理事件原因总数的13.84%)、护士对患者的管路护理不当(占不良护理事件原因总数的10.7%)和护士存在不良情绪(占不良护理事件原因总数的6%)。结论:给药错误、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以及发生药物渗漏等是我院常见的不良护理事件,导致上述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护士查对不严、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不足和对医嘱的执行不当等。我院护士只有在护理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护理制度进行工作,才能有效地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1],提高我院整体护理服务的水平。

    作者:孟月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应用三联疗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四联疗法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研究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溃疡愈合的患者有39例(占患者总数的97.50%);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溃疡愈合的患者有34例(占患者总数的92.50%),研究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85.00%,研究组患者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研究组患者的溃疡复发率及Hp再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珍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