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喜炎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观察

陈学富

关键词:扁桃体炎, 急性, 化脓性, 喜炎平注射液, 抗生素,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用喜炎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区各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为其加用喜炎平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喜炎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用16层螺旋CT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16层螺旋CT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本组50例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有28例患者被诊断发生了肋骨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被确诊患有肋骨骨折;有1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正常,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发现有10例患者存在无移位骨折。有1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疑似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确诊这10例患者患有肋骨骨折,本组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共有54根,被检出的疑似骨折有16根;在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为103根。在为本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时,我们对疑似骨折的肋骨采用曲面重组进行检测,显示肋骨骨折的几率为100%,此外我们还发现有5例患者发生肺挫裂伤,有11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有1例患者发生锁骨骨折。结论:16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徐清珍;郭俊;于佳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63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这63例患者的术前CT检查结果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方面的准确度。结果: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TNM分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5.3%。其中,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直肠癌T分期、N分期、M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83.8%和98.4%。结论: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为直肠癌术前分期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传林;郑先杰;翟二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儿。在为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万托林进行治疗,在为观察组患儿采取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进行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儿,其发生并发症及病情复发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其家属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属,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哮喘患儿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为其进行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疗效,降低其发生并发症及病情复发的几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治疗服务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胡春霞;陈美元;陆夏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孕妇。我院给治疗组孕妇使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给对照组孕妇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孕妇治疗的效果、治疗后继续妊娠的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孕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6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7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孕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3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6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孕妇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孕妇中有41例孕妇能够继续妊娠,对照组孕妇中有36例孕妇能够继续妊娠。治疗组孕妇中能够继续妊娠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孕妇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好,可有效地提高孕妇继续妊娠的几率,而且安全性高。此药可作为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首选药物。

    作者:顾晓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卫生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包含糖尿病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更加平稳。实验组患者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以及对医嘱的遵守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的相关数据。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降低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方;韩志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三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性观察

    目的:探讨用三维彩超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284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84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42例孕妇。我院对观察组孕妇进行三维彩超检查,对对照组孕妇进行二维彩超检查。结果:经过三维彩超检查,观察组孕妇中有30例孕妇被诊断存在胎儿畸形。后经对该组孕妇的分娩结果(或进行引产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该组孕妇中有31例孕妇存在胎儿畸形的情况。该组孕妇进行三维彩超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为96.77%。经过二维彩超检查,对照组孕妇中有31例孕妇被诊断存在胎儿畸形。后经对该组孕妇的分娩结果(或进行引产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该组孕妇中有38例孕妇存在胎儿畸形的情况。该组孕妇进行二维彩超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为81.58%。观察组孕妇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x2=3.846,P<0.05)。结论:用三维彩超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高,而且安全简便。此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上筛查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桂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研究组(2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在研究组26例患者中,发生肺炎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在对照组26例患者中,发生吻合口瘘脓胸的患者有1例,发生肺炎的患者有2例,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4%。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景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法治疗中重度AE-COPD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法治疗中重度AE-COPD(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中重度AE-COPD患者,并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可必特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变化以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在实验组中,治疗显效的患者有14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在对照组中,治疗显效的患者有7例,治疗有效的患者有13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及FEV1均优于治疗前,且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两组患者之间,其治疗后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可必特雾化吸入相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AE-COPD的疗效更显著,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世谋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都匀市某小学风疹疫情暴发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风疹疫情暴发及流行的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对都匀市2013年4月发病的风疹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2013年4月28日,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发现9例风疹病例,其发病率为2.07%。这9例患者均来自都匀市江州镇某小学。导致风疹疫情在该小学暴发流行的原因在于该校未及时隔离感染疫情的学生及该校学生未按时接种风疹疫苗。结论:这是一起由校内病例引起并在人群中传播的风疹疫情。未及时隔离感染疫情的学生是导致疫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疾病防控中心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按时为重点人群接种疫苗,这是防止风疹疫情流行的有效手段。

    作者:肖靓靓;罗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为其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为这66例患儿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的患儿有10例,检查结果存在异常的患儿有56例,常规心电图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56/66=84.85%;为这66例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的患儿有3例,检查结果存在异常的患儿有63例,动态心电图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63/66=95.45%。动态心电图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显著(χ2=4.1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准确率更高、诊断结果更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联合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痫前期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在使用硫酸镁的基础上加用拉贝洛尔进行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生胎心异常的几率、尿蛋白、脉压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治疗子痫前期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维持胎儿在羊水中的正常胎动和胎盘的养分供给,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曾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醒脑静治疗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醒脑静治疗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苏醒时间等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在治疗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的显效率为46.67%,治疗的有效率为4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33%。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治疗的显效率为16.67%,治疗的有效率为46.6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为5.43±1.38d,平均的GCS评分为15.48±4.82分;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苏醒时间为7.82±1.85d,平均的GCS评分为9.46±4.80分。治疗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醒脑静治疗意识障碍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缩短其苏醒的时间,促进患者意识的恢复。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管理

    目的:探究与分析医院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涉及抗菌药物使用的与管理工作的不足与弊端,并根据当前医疗系统内有关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展针对性地改善建议,旨在促进抗菌药物管理与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本地医院当前的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现状进行探究,并就药物监管部门实施干预手段前后医院抗菌药物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应用情况对比,调研有关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经过药物监管部门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与管理干预之后,各个医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率自59.8%减少至37.2%;住院部门抗菌药物应用率自89.7%减少至65.9%;抗菌药物整体使用剂量比自76.9%减少至54.9%。结论:本次研究从医院的日常医用规范以及医院的行政管理手段入手,监督部门选择动态科学指导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与使用强度控制上起到明显效果,值得在药品监督过程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首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围术期的阑尾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围术期的阑尾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地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掌握的健康知识比对照组患者多,遵守医嘱的人数比对照组患者多,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高( P <0.05),手术后的护理指标比对照组患者好(P <0.05)结论:对围术期的阑尾炎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不仅可以促进其身体的康复,缩短其住院的时间,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莹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细辛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细辛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喘息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患儿。我们给对照组患儿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儿在使用阿莫西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82%。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和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中有1例患儿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对照组患儿中有2例患儿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两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大体相同,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细辛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而且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雪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应用彩超心动图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彩超心动图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彩超心动图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220例CAS患者中,有143例患者患有颈总动脉(CCA)粥样硬化,占患者总数的65.0%,其中患有颈动脉分叉处(BCA)粥样硬化的患者有130例,占患者总数的59.09%,患有颈动脉主干粥样硬化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5.91%;有62例患者患有颈内动脉(ICA)粥样硬化,占患者总数的28.18%;有15例患者患有颈外动脉(ECA)粥样硬化,占患者总数的6.82%。在这220例CAS患者中,有205例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患者总数的93.18%,其中存在混合斑的患者有62例,占患者总数的28.18%,存在硬斑的患者有70例,占患者总数的31.82%,存在软斑的患者有73例,占患者总数的33.18%。在这220例患者中,有77例患者存在血管变窄的情况,占患者总数的35.0%,其中狭窄程度为轻度的患者有46例,占患者总数的20.91%,狭窄程度为中度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8.64%,狭窄程度为重度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5.00%,狭窄程度为完全闭塞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0.45%。结论: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彩超心动图检查,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程度、斑块的特征及血管变窄的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陈建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36例患儿进行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围手术期护理,这36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没有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儿,所有患儿的患肢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儿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患肢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其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几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惠侠;陈雪云;宁秀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采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治疗显效,有6例患者治疗有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07%。在试验组患者中,有19例患者治疗显效,有8例患者治疗有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有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试验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讨论:使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曙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联合应用腹腔镜手术和药物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手术和药物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为41例观察A组患者在术后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为47例观察B组患者在术后使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为34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安慰剂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患者和观察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术后妊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患者和观察B组中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术后妊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腹腔镜手术和药物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提高其妊娠率,取得确切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慢性心力衰竭实验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引起的,是多种心血管病发展的终结果。目前,慢性心衰的病理过程尚不完全清楚,有待于临床上做进一步的研究。近年来,临床上主要使用动物模型研究慢性心衰的病理过程。本文结合临床实践,简单探讨一下临床上对慢性心衰动物实验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靓;黄金玲;施慧;王桐生;方海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