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芳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间我院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单纯应用吉西他滨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1.5%,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及对其感染进行防治的方法。方法:对2009年~2011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52例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652例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了肝胆外科手术治疗。对这652例患者,在手术前的一般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和并对其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对其进行手术的时间、失血量、是否使用碘伏冲洗切口等情况进行对比。术后,对他们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研究发现,在这652例患者中,发生术后院内感染的患者有85例。导致这些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有:①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超过240分钟的患者感染率较高。②患者在术中失血量较大,失血量大于700毫升的患者感染率较高。③未使用碘伏冲洗切口的患者,其感染率明显高于使用碘伏冲洗切口的患者。结论:导致肝胆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的手术时间过长、手术中失血量过多、术后切口未使用碘伏冲洗、未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等。针对这些原因,医护人员应在手术前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在手术过程中尽量缩短施术的时间,减少患者的失血量,并使用碘伏代替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在术后,应针对患者的致病菌和基础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地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此防治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唐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2例),应用胰岛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脑供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荣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给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1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6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9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1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好,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郭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其进行护理的对策。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问卷的方式对这50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这50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不安、躯体化、有强迫症及抗拒敌对情绪。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易产生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余慧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舒血宁、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我院给对照组患者使用舒血宁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舒血宁(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2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5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在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10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4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4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讨论:联合使用舒血宁、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此联合用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患者用药对其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从中选出100例因用药影响了其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患者,我们对这100例患者的病历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其生化指标检验结果的具体药物。结果:导致这些患者生化指标出现偏差的具体药物有抗癌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抗糖尿病类药物等。在这些药物中:①抗癌类药物主要对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同时会使患者血液中的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②抗生素类药物中的青霉素类药物会使患者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升高,红霉素类药物会使患者血液中的转氨酶和胆红素升高。③激素类药物中的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会使患者血液中的尿酸、胆固醇等升高。④抗糖尿病类药物会降低患者的血糖含量,并且会对患者的肝脏造成伤害,会使部分患者出现黄疸。⑤其他类药物,主要是一些利尿药、解热镇痛药等,会对患者的血糖含量、尿酸含量等产生影响。在这30122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出现的偏差是由于使用药物而引起的,其发生偏差的比率为0.33%。结论:临床医生在对患者的生化检验报告进行判断时,要详细了解患者在近期是否使用了抗癌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抗糖尿病类药物等,根据其具体用药情况再对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判断,以便对患者的疾病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颜聪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引起的,是多种心血管病发展的终结果。目前,慢性心衰的病理过程尚不完全清楚,有待于临床上做进一步的研究。近年来,临床上主要使用动物模型研究慢性心衰的病理过程。本文结合临床实践,简单探讨一下临床上对慢性心衰动物实验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靓;黄金玲;施慧;王桐生;方海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不同方法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阿氏评分在8分以上)新生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采用传统方式为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呼吸道清理,采用倒立式的方法为观察组新生儿进行呼吸道清理,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呼吸道的清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33例新生儿中,单次清理干净的新生儿有28例,占新生儿总数的84.85%;在对照组33例新生儿中,单次清理干净的新生儿有6例,占新生儿总数的18.18%,观察组新生儿呼吸道单次清理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33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有0例;在对照组33例新生儿中,发生轻度窒息的新生儿有2例(占新生儿总数的6.06%),发生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有1例(占新生儿总数的3.03%),观察组新生儿的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倒立式法为新生儿进行呼吸道清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宫惠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使用氯胺酮进行静脉复合麻醉的苏醒期躁动患儿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采用氯胺酮进行静脉复合麻醉的6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64例患儿中,有51例患儿出现了麻醉苏醒期躁动,约占麻醉患儿总数的79.7%。在这51例麻醉苏醒期躁动患儿中,出现呓语症状的患儿有4例,出现不自主肢体运动症状的患儿有19例,出现情绪躁动、哭闹症状的患儿有28例。我们对这51例患儿在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后发现,造成患儿在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原因主要有:患儿的分泌物增多、患儿出现分离焦虑和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我们根据造成患儿躁动的原因,分别对他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经过护理,在这51例患儿中,有42例患儿在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得到了缓解,其治疗的有效率为82.35%。结论:对使用氯胺酮进行静脉复合麻醉的苏醒期躁动患儿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儿的躁动,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仲维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法和经腹部超声检查法诊断宫外孕的准确性。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法和经腹部超声检查法对这56例患者进行检查,并使用病理检查法验证进行超声检查的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这56例患者中有53例患者被诊断患有宫外孕。经腹部超声检查,这56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被诊断患有宫外孕。经病理检查后确认,这56例患者全部患有宫外孕。与病理检查的结果相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法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为94.64,用经腹部超声检查法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为80.36%。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法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用经腹部超声检查法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经阴道超声检查法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高。此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诊断宫外孕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光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方牵引器为其进行矫治,观察对比矫治前后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21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坚持完成治疗,有3例患者未能配合戴用矫治器,中途放弃治疗。在这18例坚持完成治疗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前牙反牙合的情况均得到解除,侧貌有明显改善,X线检查结果显示:①SNA:矫治后平均增大2.9°,说明上颌骨相对于前颅底有明显的前移。②ANS-Ptm:牵引后平均增大1.37mm,表明上颌骨的长度增加。③U1-SN角:矫治后平均增大了3.86°,说明上颌骨向前方生长,上牙弓前移,上切牙唇倾度增加。④SNB:矫治后平均减小2.59°,表明下颌骨相对于前颅底有明显的后移。⑤L1-MP:矫治后平均减小3.19°,说明下切牙的舌倾度增加。⑥ANB:矫治后平均增大4.25°,说明上颌骨相对下颌骨的位置有明显的前移,反牙合面形有所改善。⑦NA-PA:矫治后平均增大5.08°,说明上下颌骨的凸度趋向正常。⑧U1-L1:矫治后平均增大4.41°,表明上下切牙均有代偿性唇倾及舌倾。结论:应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尹晓琴;杜岚;彭桂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孕期羊水量异常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1999年-2014年间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64例羊水量异常孕妇的产前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在得到染色体核型结果的60例标本中,检出异常核型标本7例,且均为羊水过多标本(羊水过少者没有检出异常核型),异常比例为11.7%。②在异常核型标本中,确诊为2l三体标本的有2例,确诊为18三体标本的有1例,确诊为(47,XXY)标本的有1例,确诊为染色体多态性变异标本的有2例。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为孕期羊水量过多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以避免染色体异常缺陷儿的出生。
作者:王丽娜;曾丽华;林道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300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有10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的患者,有200例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的患者。我们根据是否发生了再出血将这30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再出血组有60例患者,未出血组有240例患者。我们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发生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在这300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了再出血,其发生率为20.0%。这60例患者均具有出血量大于60ml、凝血块不规则、凝血功能异常、从初次出血到进行手术的时间大于6h的特点。导致这60例患者发生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包括:有43.3%的患者为脑内动脉的原有基础疾病发生病变,有23.3%的患者为血压波动频繁,有20%的患者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有13.4%的患者为血肿周围的组织出现过度灌注水肿。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其从初次出血到进行手术治疗的时间小于6h可能是导致其发生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另外,患者的凝血块不规则、凝血功能发生异常、出血量过大及手术操作不当等也可导致其术后发生再出血。对此,临床上应尽快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以防患者发生再出血,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周新管;任登鹏;朱家宝;原睿智;梁晓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随着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护理教育的对象也呈现出多层次并存的现象。如何让不同层次的护理教育对象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其临床护理的能力,制定和认真实施多层次的护理教学计划至关重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陈洪霞;刘增梅;王喜园;张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为(77.3±2.1)分,自我管理水平评分为(70.7±2.2)分,生活质量评分为(69.9±2.1)分;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为(91.2±1.9)分,自我管理水平评分为(92.4±3.2)分,生活质量评分为(94.2±2.6)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47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为2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6.47±37.25)min,术中出血量为(2.70±5.5)ml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64±0.27)d,术后住院时间为(6.59±1.28)d,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32%。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1.4±27.3)min,术中出血量为(129.3±61.3)ml,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为(2.70±5.5)d,术后住院时间为(10.38±2.34)d,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为14.29%。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情况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学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我卫生院收治的发生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44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29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8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5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治愈率为65.9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在对照组44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21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3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治愈率为47.7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为4.55%,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运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孕妇。我院给治疗组孕妇使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给对照组孕妇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孕妇治疗的效果、治疗后继续妊娠的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孕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6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7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孕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3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6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孕妇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孕妇中有41例孕妇能够继续妊娠,对照组孕妇中有36例孕妇能够继续妊娠。治疗组孕妇中能够继续妊娠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孕妇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好,可有效地提高孕妇继续妊娠的几率,而且安全性高。此药可作为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首选药物。
作者:顾晓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期间广东省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3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有36例患者,对照组有27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古燕凤;刘洁杏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