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华
目的:观察用改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淋巴结清扫数更多,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3年的随访,在研究组患者中,有28例患者存活,占93.33%;有4例患者病情复发,占13.33%。在对照组患者中,有24例患者存活,占80.00%;有11例患者病情复发,占36.67%。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和病情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淋巴清扫数多等优点,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廷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纳洛酮治疗丘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的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以及他们在治疗第10天和治疗2个月后运动功能的评分和语言功能的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的GCS评分分别为9.02±3.13分、9.56±3.33分、12.77±3.41分和13.35±3.01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的GCS评分分别为8.93±2.88分、9.65±3.43分、10.21±3.31分和10.75±2.89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的第10天,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用纳洛酮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昏迷程度,促进其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此药可作为治疗丘脑出血的优选药物。
作者:祖丽阿亚提·阿尤甫;阿孜古丽·艾合买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纤维桩联合牙冠修复恒磨牙折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口腔科收治63例恒磨牙折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63例患者共有68颗患牙。我院使用直径为1.4mm的纤维桩对其中的26颗折裂牙进行修复,用直径为1.8mm的纤维桩对其余的42颗折裂牙进行修复。治疗结束后,我院对这63例患者均进行了半年的随访。结果:这68颗折裂牙的修复成功率为95.59%,其中,用1.4mm纤维桩修复的26颗折裂牙的修复成功率为96.15%,用1.8mm的纤维桩修复的42颗折裂牙的修复成功率为95.24%。对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修复的成功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63例患者均未出现材料反应及宿主反应。结论:用纤维桩联合牙冠修复恒磨牙折裂的安全性高,效果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兰利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究CT检查误诊、漏诊小肝癌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例发生CT检查误诊、漏诊事件的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对这12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2例患者中,发生误诊事件的患者有6例,发生漏诊事件的患者有6例。在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上,因技术性原因导致诊断错误的患者有5例,因诊断者经验不足导致诊断错误的患者有4例,因仪器原因导致诊断错误的患者有3例。结论: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注意观察患者肝脏的改变、减少伪影的出现是避免CT检查误诊漏诊小肝癌的关键所在。
作者:陶政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档案在老年人慢性病目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社区常驻的5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在建立健康档案期间,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健康干预管理,并定期随访他们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①经过2年多的健康目标管理,在这5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464例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良好,其血压控制率达到了92.8%。②这500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100%。③建立健康档案后,这500例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从(2415±241)元/人减少到(1518±140)元/人。结论: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帮助老年慢性病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控制老年慢性病的发生及发展,可以显著降低老年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甘道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0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孕妇。我院给治疗组孕妇使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给对照组孕妇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孕妇治疗的效果、治疗后继续妊娠的情况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孕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6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7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孕妇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23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16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孕妇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孕妇中有41例孕妇能够继续妊娠,对照组孕妇中有36例孕妇能够继续妊娠。治疗组孕妇中能够继续妊娠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孕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孕妇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好,可有效地提高孕妇继续妊娠的几率,而且安全性高。此药可作为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首选药物。
作者:顾晓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按照循证医学的原理对医院药房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两家医院的药房(甲药房和乙药房),对甲药房按照循证医学的原理进行管理,乙药房按照常规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通过为期3个月的管理实践之后,分别对这两个药房的管理效果进行评比。结果:通过为期3个月的药房管理实践,我们对110例在这两个药房取药的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每个药房各55例患者。在对甲药房进行评分的55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给其评优,占60.00%,有21例患者给其评良,占38.18%,有1例患者给其评差,占1.82%。在对乙药房进行评分的55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给其评优,占50.91%,有18例患者给其评良,占32.73%,有9例患者给其评差,占16.36%。甲药房的优良评分率为98.18%,乙药房的优良评分率为83.64%,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循证医学的原理对药房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药房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医院的工作水平。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产前出血对母儿结局的影响,降低产前出血母儿病死率。方法:对2010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前出血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些患者临床上产前出血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其对妊娠产生的影响,并将这些临床救治和护理内容进行归纳成经验谈。结果: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就是快速找到产前出血的原因,而降低母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就是适时终止妊娠。结论:想要保证母儿健康安全就要很好地应对产前出血的救治和护理措施。
作者:彭贤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对应用改良埋入式注射泵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法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98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式PCEA法进行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更好,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较高,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改良埋入式注射泵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法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导致不良反应的几率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基础。在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明确中药的物质基础及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人们对中药的理解突破化学物质基础的传统观念。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的逐渐成熟,人们对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新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也不断涌现。本文现对在新思路引导下建立的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模式及方法进行浅要的介绍。
作者:谷卫华;谷海水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贝雷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并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观察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在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22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4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3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8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4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贝雷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永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清热解毒类中药是中医临床上的常用药物之一,其种类繁多、效果显著,是中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地发掘出来,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已经发现的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简单的阐述,旨在为其他学者深入研究此类课题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苏东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122例孕妇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1例孕妇,为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孕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和产后大出血情况,评价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孕妇,观察组孕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几率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能提高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降低其发生产后大出血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学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引起的,是多种心血管病发展的终结果。目前,慢性心衰的病理过程尚不完全清楚,有待于临床上做进一步的研究。近年来,临床上主要使用动物模型研究慢性心衰的病理过程。本文结合临床实践,简单探讨一下临床上对慢性心衰动物实验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靓;黄金玲;施慧;王桐生;方海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常规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产时护理及产后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评价护理的效果,并将观察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护理,这55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中有21例患者选择了剖宫产,有34例患者选择了阴道自然分娩。生产后,所有患者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均良好,无一例患者发生子痫及其他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对保证母婴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术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严重交错咬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修复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相比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效率为(64.2±6.1)%,对照组患者的咀嚼效率为(57.0±6.7)%。观察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术对严重交错咬合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怡然;王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是所有医院共同努力的方向。而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使检验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是提高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沟通交流的必要性及相关措施。
作者:陈冠城;陈科凡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用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76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用纱布填塞产妇的子宫腔,并观察其对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这76例产妇中,只有1例产妇的子宫再次出血,其余产妇均只有少量的阴道出血。对这1例产妇进行对症治疗后,其子宫出血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用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笑菊;纪忠晶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美沙拉嗪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9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抽取模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在治疗组的4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临床缓解者有27例,治疗结果为好转者有15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在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临床缓解者有21例,治疗结果为好转者有11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1%。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美沙拉嗪治疗克罗恩病疗效确切,其产生的毒副作用小。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16层螺旋CT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本组50例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有28例患者被诊断发生了肋骨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被确诊患有肋骨骨折;有1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正常,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发现有10例患者存在无移位骨折。有1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疑似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确诊这10例患者患有肋骨骨折,本组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共有54根,被检出的疑似骨折有16根;在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为103根。在为本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时,我们对疑似骨折的肋骨采用曲面重组进行检测,显示肋骨骨折的几率为100%,此外我们还发现有5例患者发生肺挫裂伤,有11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有1例患者发生锁骨骨折。结论:16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徐清珍;郭俊;于佳根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