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不同方法对新生儿呼吸道进行清理的疗效对比

宫惠生

关键词:新生儿, 呼吸道清理, 倒立式, 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不同方法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阿氏评分在8分以上)新生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采用传统方式为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呼吸道清理,采用倒立式的方法为观察组新生儿进行呼吸道清理,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呼吸道的清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33例新生儿中,单次清理干净的新生儿有28例,占新生儿总数的84.85%;在对照组33例新生儿中,单次清理干净的新生儿有6例,占新生儿总数的18.18%,观察组新生儿呼吸道单次清理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33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有0例;在对照组33例新生儿中,发生轻度窒息的新生儿有2例(占新生儿总数的6.06%),发生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有1例(占新生儿总数的3.03%),观察组新生儿的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倒立式法为新生儿进行呼吸道清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对我院门诊处方的点评及用药情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点评我院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我院门诊处方1298张作为研究对象,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1298张门诊处方中,合理的处方有1186张,不合理的处方有112张,处方的合格率为91.4%。我院平均每张门诊处方中使用药物的种类数为2.3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中每张处方不超过5种药品的规定;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1.3%,略高于《处方管理办法》中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超过20%的规定;注射剂的使用率为20.5%,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注射剂的使用率应在13.4%~24.1%之间的标准;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为78.0%;每张处方的平均金额为68.4元。在112张不合理处方中,书写不规范的处方有59张,占不合理处方的52.7%;用药不适宜的处方有50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4.6%;超常的处方有3张,占不合理处方的2.7%。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用药的合理性均较好,但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略高,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略低,需继续采取相应的管理监督措施,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张玉振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探讨用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用孟鲁司特与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和常规药物(如布他林等)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显效,占73.53%,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2%,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显效,占44.12%,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71%。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和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此病的治愈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方牵引器为其进行矫治,观察对比矫治前后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21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坚持完成治疗,有3例患者未能配合戴用矫治器,中途放弃治疗。在这18例坚持完成治疗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前牙反牙合的情况均得到解除,侧貌有明显改善,X线检查结果显示:①SNA:矫治后平均增大2.9°,说明上颌骨相对于前颅底有明显的前移。②ANS-Ptm:牵引后平均增大1.37mm,表明上颌骨的长度增加。③U1-SN角:矫治后平均增大了3.86°,说明上颌骨向前方生长,上牙弓前移,上切牙唇倾度增加。④SNB:矫治后平均减小2.59°,表明下颌骨相对于前颅底有明显的后移。⑤L1-MP:矫治后平均减小3.19°,说明下切牙的舌倾度增加。⑥ANB:矫治后平均增大4.25°,说明上颌骨相对下颌骨的位置有明显的前移,反牙合面形有所改善。⑦NA-PA:矫治后平均增大5.08°,说明上下颌骨的凸度趋向正常。⑧U1-L1:矫治后平均增大4.41°,表明上下切牙均有代偿性唇倾及舌倾。结论:应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尹晓琴;杜岚;彭桂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联合应用电针和传统针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电针和传统针灸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联合应用电针和传统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智力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电针和传统针炙疗法治疗小儿脑瘫可显著改善患儿脑部的营养及血液供应状况,促进其受损脑组织的修复,改善其临床症状,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项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处方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对其进行预防的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开出的13902张处方的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成立处方点评小组,每张处方都由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其他成员及组长对点评结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探讨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预防的措施。结果:在这13902张处方中,有132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所占比例为0.95%;有13770张处方用药合理,所占比例为99.05%。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这132张处方,其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包括诊断结果与实际用药不符、重复用药、大处方用药、对特殊人群用药不当、药物配伍不当、用法或用量异常。结论:进行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医生在诊治病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根据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生不合理用药的几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桂贞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细辛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细辛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喘息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患儿。我们给对照组患儿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儿在使用阿莫西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82%。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和发热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中有1例患儿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对照组患儿中有2例患儿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8%。两组患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大体相同,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细辛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疗效确切,可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而且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雪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给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10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6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痊愈者有9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21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好,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郭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益气滋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中医益气滋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我院为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西药格列齐特缓释片进行治疗,为观察组的患者使用中医益气滋阴活血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4小时尿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34%,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益气滋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唐海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试谈试剂质量对药品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检验药品化学试剂的质量对药品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近年来我公司使用化学试剂进行药品检验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影响试剂质量的原因和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试剂对检查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显示,使用含有杂质的化学试剂对药物进行检验,会影响药物检验的准确性。结论:检验药物化学试剂的质量对药品检验的准确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对检验药物化学试剂采购和验收的管理,以保证药物检验试剂的质量,进而确保药物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黄雪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喜炎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喜炎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区各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为其加用喜炎平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喜炎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学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联合一期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联合一期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椎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脊椎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78例患者使用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联合一期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这78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的患者有38例,治疗效果为良的患者有27,治疗效果为可的患者有10例,治疗效果为差的患者有3例,其治疗的优良率为83.3%。这78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78.3±21.3)min,患者在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97.23±10.2)ml。这些患者中,术后复发的患者有2例,术后出现脊椎凸畸形的患者有2例,术后发生内固定松动的患者有1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结论:使用脊椎结核病灶清除术联合一期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椎结核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贾宏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论使用西咪替丁对老年患者精神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使用西咪替丁(Cim)对老年患者精神行为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2013年期间在我院使用西咪替丁治疗后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的1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10例患者在使用西咪替丁后出现的精神行为异常和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老年人使用西咪替丁容易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的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多在其用药后的3天内出现。因此,临床医生在给老年人使用西咪替丁时,应适当减少此药的用量,并注意观察其在使用西咪替丁后的临床表现,发现异常要及时给其停药并进行急救。

    作者:冯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应用彩超心动图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彩超心动图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彩超心动图检测,并将检测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220例CAS患者中,有143例患者患有颈总动脉(CCA)粥样硬化,占患者总数的65.0%,其中患有颈动脉分叉处(BCA)粥样硬化的患者有130例,占患者总数的59.09%,患有颈动脉主干粥样硬化的患者有13例,占患者总数的5.91%;有62例患者患有颈内动脉(ICA)粥样硬化,占患者总数的28.18%;有15例患者患有颈外动脉(ECA)粥样硬化,占患者总数的6.82%。在这220例CAS患者中,有205例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患者总数的93.18%,其中存在混合斑的患者有62例,占患者总数的28.18%,存在硬斑的患者有70例,占患者总数的31.82%,存在软斑的患者有73例,占患者总数的33.18%。在这220例患者中,有77例患者存在血管变窄的情况,占患者总数的35.0%,其中狭窄程度为轻度的患者有46例,占患者总数的20.91%,狭窄程度为中度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8.64%,狭窄程度为重度的患者有11例,占患者总数的5.00%,狭窄程度为完全闭塞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0.45%。结论: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彩超心动图检查,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位置、程度、斑块的特征及血管变窄的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陈建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常规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产时护理及产后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评价护理的效果,并将观察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护理,这55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中有21例患者选择了剖宫产,有34例患者选择了阴道自然分娩。生产后,所有患者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均良好,无一例患者发生子痫及其他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对保证母婴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采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使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治疗显效,有6例患者治疗有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07%。在试验组患者中,有19例患者治疗显效,有8例患者治疗有效,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有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试验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讨论:使用盐酸氨溴索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曙海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腕踝针埋针法治疗牙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腕踝针埋针法治疗牙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牙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取风池、太阳、合谷、下关、内庭等穴位进行常规针刺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取下巨虚、上巨虚、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科学针刺埋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9%,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79.6%,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为51.0%,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为(1.02±0.52)个疗程,对照组的平均治愈时间为(1.92±0.6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采用常规针刺穴位法相比,采用腕踝针埋针法治疗牙痛的临床疗效更显著,治愈此病的时间更短,操作更为简单,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用经神经刺激仪对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神经刺激仪对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时,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实验组患者使用神经刺激仪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后的MBP(血压)、HR(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的情况以及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后的MBP、HR和SpO2分别为90.6±3.6 mmHg、82.3±6.3次/min和97.1±2.6%。对照组患者麻醉起效后的MBP、HR和SpO2分别为87.4±4.3 mmHg、79.4±5.2次/min和95.4±2.3%。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后的MBP、HR和Sp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时间分别为499±103.9 min和176.9±64.9 min,对照组患者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时间分别为451.2±99.3 min和137.1±61.7 min。实验组患者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神经刺激仪对进行下肢骨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好,麻醉作用时间长,对患者MBP、HR和SpO2的影响小。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探析接受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的原因

    目的:探讨分析接受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的原因。方法:选取2005年~2012年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211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整理其一般资料、病变范围、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病情复发的情况,并针对患者的病变范围、手术方式的选择与病情复发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这1211例患者中,术后病情复发的患者有58例(占患者总数的4.8%),其中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有46例,他们的年龄为22~65岁,其中复发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有30例(占患者总数的10.3%),复发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有28例(占患者总数的3%)。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病情复发的58例患者中,接受单纯结节切除术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36%),接受单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有21例(占患者总数的23.9%),接受单侧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3.4%),接受一侧腺叶次全切除联合对侧结节切除术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8.7%),接受一侧腺叶全切除联合对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6.4%),接受一侧次全切除联合对侧大部切除术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0.3%)。接受单纯结节切除术和单侧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病情复发率明显高于接受其他手术治疗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的术后病情复发率与其病变的范围和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呈正相关。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病变范围进行准确的判断,并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降低其术后病情复发率的关键。

    作者:张福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不同方法对新生儿呼吸道进行清理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不同方法清理新生儿呼吸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足月阴道分娩(阿氏评分在8分以上)新生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采用传统方式为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呼吸道清理,采用倒立式的方法为观察组新生儿进行呼吸道清理,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呼吸道的清理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33例新生儿中,单次清理干净的新生儿有28例,占新生儿总数的84.85%;在对照组33例新生儿中,单次清理干净的新生儿有6例,占新生儿总数的18.18%,观察组新生儿呼吸道单次清理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33例新生儿中,发生窒息的新生儿有0例;在对照组33例新生儿中,发生轻度窒息的新生儿有2例(占新生儿总数的6.06%),发生重度窒息的新生儿有1例(占新生儿总数的3.03%),观察组新生儿的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倒立式法为新生儿进行呼吸道清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宫惠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联合应用腹腔镜手术和药物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手术和药物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为41例观察A组患者在术后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为47例观察B组患者在术后使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为34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安慰剂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患者和观察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术后妊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患者和观察B组中合并不孕症患者的术后妊娠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腹腔镜手术和药物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提高其妊娠率,取得确切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