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林;丁延魁;黄新艳;魏立;朱东亚;李庆平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调脂药物通过调控脂质的代谢来降低血脂,进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近几年,人们发现了几种新的药物作用靶点,通过对这些新靶点的研究,有望开发出更安全有效的调脂药物.
作者:宋芳;谢梅林;顾振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核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的结合特性改变,进一步探索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病理机制.方法 TUNEL技术检测心肌细胞核凋亡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心肌细胞核,放射配体分析法检测心肌细胞核膜上IP3R的结合特性变化.结果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1).②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核IP3R的大结合容量Bmax较假手术组增加2.6倍;而其亲和力Kd值无明显变化.③ IRI组心肌细胞核IP3R经激活的PKC磷酸化后结合特性增强1.54倍, 对照组核IP3R经PKC磷酸化后结合特性无明显改变.④[Ca2+]对IRI组及假手术组心肌细胞核IP3R的调节均呈双相性,胞浆钙超载状态下([Ca2+]为5 μmol·L-1时)较正常胞浆钙浓度下([Ca2+]为100 nmol·L-1时),两组核IP3R结合特性均增强,[Ca2+]为100μmol·L-1时,两组核IP3R结合特性降低.结论大鼠心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情况下心肌细胞核IP3R结合特性增强,致核内钙浓度([Ca2+]n)增高,这可能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心肌细胞凋亡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作者:张红;周红;司良毅;张乐之;何华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 CREB的结合位点cAMP反应元件 (cAMP response element, CRE)的诱骗寡核苷酸 (CRE-transcription factor decoy oligodeoxynucleotide, CRE-decoy ODN) 对吗啡依赖SK-N-SH细胞的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 及fosB mRNA表达上调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吗啡依赖SK-N-SH细胞模型,体外合成含CRE序列的寡核苷酸,作为CRE-decoy ODN,与阳离子脂类N-[1-(2,3-dioleoyloxy)propyl]-N,N,N-trimethylammonium methylsulfate (DOTAP) 混合后导入细胞.采用放射自显影检测细胞内参入的CRE-decoy ODN.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lectrophoresis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 及RT-PCR技术,分别检测CRE-decoy ODN对吗啡依赖诱导的CREB的DNA结合活性、nNOS及fosB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CRE-decoy ODN可在细胞内稳定存在,特异抑制吗啡依赖 SK-N-SH细胞CREB的DNA结合活性升高、nNOS和fosB mRNA表达上调.结论 CRE-decoy ODN通过特异抑制吗啡依赖SK-N-SH细胞的CREB的DNA结合活性而下调nNOS及fosB mRNA表达.
作者:苏彦君;丛斌;张国忠;张瑾;姚玉霞;李淑瑾;付丽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胃肠动力紊乱及NO含量变化的影响. 方法采用冷束缚应激的方法建立肠功能紊乱模型,应用葡聚糖蓝2000(DB-2000)作为染料观察EGb和冷束缚应激状态对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并利用比色法观察大鼠胃肠组织、血浆中NO含量的变化. 结果冷束缚应激可抑制大鼠胃排空速度(P<0.05)及小肠推进率(P<0.01),EGb干预可明显拮抗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胃排空速度及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EGb可以降低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血浆中NO含量的升高(P<0.01). 结论 EGb对冷束缚应激所诱发的肠道功能紊乱具有正向调解作用, NO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作者:柯道平;杜鹃;唐影;高莉;李忠稳;胡金兰;王刚;孔德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2(TRF1、TRF2)表达及端粒稳定性的影响,探讨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GC803细胞,MTT比色实验分析As2O3对MGC8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GC803细胞凋亡,进行染色体端-端融合分析及Western blot检测TRF1、TRF2蛋白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As2O3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出现典型的凋亡峰,并随As2O3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高,对照组未见此改变.染色体端-端融合分析显示5 μmol·L-1 As2O3处理MGC803细胞48 h染色体融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TRF1在5 μmol·L-1 As2O3处理MGC803细胞48 h后,表达上升,而TRF2表达下降.结论实验结果提示As2O3通过下调TRF2蛋白表达、上调TRF1蛋白表达及使染色体端-端融合,从而诱导MGC803细胞凋亡.
作者:张杨;梁晓秋;苏琦;宋颖;曹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关于糖类物质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糖类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其免疫调节作用是实现其生物学活性的重要机制之一.糖类物质生物学活性的发挥,主要是通过与细胞上不同的糖类物质受体相互作用,再经一系列信号转导的过程而实现的.该文综述了糖类物质的受体以及糖与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特点.
作者:苗本春;李静;耿美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H2O2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建立H2O2损伤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组人参皂苷Rb1(20、40、80 mg·L-1)对心肌细胞凋亡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细胞内钙离子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组人参皂苷Rb1可以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减少细胞内钙超载.结论人参皂苷Rb1可以抑制H2O2引起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氧化和减少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许浩;葛亚坤;邓同乐;王天楠;郑筱祥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气道重构是哮喘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平滑肌细胞(SMC)、成纤维细胞(FB)是气道粘膜下的主要结构细胞,具有合成和降解细胞外基质(ECM)的双重功能,其大量增殖引起ECM大量沉积,是引起基底膜增厚、导致气道重构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c-myc 、 c-sis与SMC、FB增殖密切相关,三氧化二砷能抑制哮喘豚鼠的气道炎症.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探讨c-myc、c-sis在哮喘气道重构中的作用及砒石对它们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砒石治疗哮喘的可能机制,为哮喘的防治开辟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郭红荣;梁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提取并测定半夏生物碱含量,研究其对水貂的止呕作用.方法提取半夏生物碱,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含量;观察在顺铂(7.5 mg·kg-1,ip)、阿朴吗啡 (l.6 mg·kg-1,sc)、硫酸铜(40 mg·kg-1,ig)水貂呕吐模型的止呕作用;观察半夏生物碱对水貂运动呕吐模型(100 r·min-1, 1 h)的影响.结果半夏生物碱含量为 2.83 mg·g-1,对顺铂、阿朴吗啡致水貂呕吐均有抑制作用 (P<0.05),对硫酸铜及运动致水貂呕吐无效.结论半夏生物碱具止呕作用,其机制与中枢抑制有关.
作者:王蕾;赵永娟;张媛媛;吴静芬;张向农;吉中强;岳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NAI) 及水迷宫训练对AD大鼠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的影响.方法用36只Wistar♂大鼠制作AD动物模型,随机分成3组:NAI组、石杉碱甲组(Hup组)、单纯损伤组(SO组).水迷宫训练后,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密度.结果①定位航行实验中,NAI组逃避潜伏期较SO组显著缩短(P<0.01). ②空间探索实验中,NAI组跨越各象限平台相应位置次数占总次数百分率较SO组明显增高 (P<0.01).③组化结果显示:NAI组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密度较SO组明显增加(P<0.05).尽管NAI组胆碱能纤维密度高于Hup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经NAI治疗及水迷宫行为训练后的AD大鼠,海马结构内胆碱能纤维密度明显增加,提示NAI及水迷宫训练联合作用可促进AD大鼠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重建.
作者:赖红;赵海花;高杰;吕永利;叶和珏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肾小球病变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A组)、糖尿病组(B组)、福辛普利治疗组(C组)、氯沙坦治疗组(D组),检测第1、2、4、12周血糖、24 h尿TGFβ1排泄率以及Alb排泄率.于第4周、第12周处死大鼠获取肾,计算肾脏肥大指数,分离皮髓质,检测肾皮质TGFβ1蛋白水平及皮质 TGFβ1 mRNA水平.结果①尿Alb排泄率与尿TGFβ1排泄率:各实验组尿Alb排泄率与尿TGFβ1排泄率随病程延长进一步增加,二种药物治疗均可使尿Alb排泄率与尿TGFβ1排泄率明显减少,但不能使其恢复正常.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大鼠肾皮质TGFβ1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随病程延长增加更加明显,二种药物治疗组大鼠肾皮质TGFβ1蛋白含量较B组明显减少. ③各时期肾皮质TGFβ1 mRNA 的表达量B组高,C、D组大鼠肾皮质TGFβ1蛋白含量较B组明显减少,早期以C组减少更为明显.肾皮质TGFβ1 mRNA 的表达量与尿TGFβ1排泄率呈正相关.结论肾脏TGFβ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之一,尿TGFβ1排泄率可以作为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和评价病变程度的标志物之一.福辛普利、氯沙坦具有确切肾脏保护作用,且福辛普利早期作用较氯沙坦更为明显.这种作用部分与其抑制肾脏TGFβ1过度表达有关.
作者:王迎新;李远思;陈燕;叶山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新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nrhTNF-α)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给小鼠分别im和iv nrhTNF-α后,按不同时间点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nrhTNF-α的浓度,用DAS药动学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计算参数.结果 nrhTNF-α 5.51 μg·kg-1、24.60 μg·kg-1小鼠im后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nrhTNF-α im给药能迅速吸收入血,Tmax分别为0.17 h和0.33 h.T1/2分别为1.25 h和0.73 h,AUC随剂量增加而成比例增加.nrhTNF-α 5.51 μg·kg-1小鼠iv后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呈一级动力学消除,T1/2β为0.37 h,AUC为771.24 ng·L-1·h-1. 结论 nrhTNF-α im和iv的药动学行为在小鼠体内分别符合一室和二室开放模型,均呈一级动力学消除.im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48.84%,可考虑作为替代iv的一种安全给药途径.
作者:鞠洋;路莉;吴勇杰;高明堂;李文广;闵光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是从甘草中提取出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本文观察了ISL对豚鼠离体气管条张力的影响,旨在为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斌;杨静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XM)对哮喘动物模型支气管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的影响,探讨MLCK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以卵蛋白(OVA)诱发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大鼠于每次激发前1 h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5 mg·kg-1.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分析三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中MLCK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显示DXM组大鼠支气管平滑肌MLCK的表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免疫印迹法检测也表明哮喘模型组大鼠smMLCK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结论 MLCK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地塞米松通过下调哮喘大鼠支气管平滑肌MLCK表达,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一种机制.
作者:桂淑玉;王勇生;李永怀;周青;胡向阳;吴强;汪渊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现在认为缺血时钠通道电流的变化尤其持续钠电流的变化是造成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原因[1,2],抑制持续钠电流的增加是某些神经保护剂如riluzole等缺血脑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3].盐酸氟桂利嗪的药理作用比较广泛,其对钠通道的阻滞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实验通过观察其对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持续钠电流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
作者:张一;周岱;王士雷;焦志华;杨伊林;庄心良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MTZ)有较强的抗幽门螺杆菌(Hp)活性,是三联方案中广泛应用的抗菌素之一.但Hp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1].已知含cagA基因的Hp菌株是高毒株[2],Hp耐甲硝唑菌株与敏感菌的基因型是否相同?该研究通过对耐药菌和敏感菌cagA基因型的分析以更好地指导幽门螺杆菌的根除.
作者:林辉;彭孝纬;何利平;潘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RNAi 是一项崭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外源和内源性双链RNA在细胞内诱导同源序列的基因表达受抑制的现象.它既可以阻断特定基因的表达又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我们利用RNAi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研究脑学习和记忆的机制、信号的传导,建立神经性疾病的动物模型,甚至可以利用它来治疗某些神经性疾病.
作者:江伟健;颜光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阻断L-型电压门控式Ca2+通道(L-VGCC)对成年动物齿状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90 min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缺血前15 min静脉单次注射尼莫地平(2.0 mg·kg-1),24 h处死动物,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研究尼莫地平对齿状回iNOS 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测定iNOS酶活性和NO含量的变化.用LPS和TNF-α诱导培养的星型胶质细胞表达iNOS,同时给予尼莫地平,培养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iNOS mRNA水平和iNOS酶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后小鼠缺血侧齿状回iNOS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iNOS活性增强,NOx含量增加.给予尼莫地平的动物,缺血侧齿状回无论是iNOS mRNA水平、iNOS蛋白含量,还是iNOS活性及NOx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尼莫地平还可以降低培养的星型胶质细胞的mRAN水平.结论尼莫地平阻断L-VGCC,可以明显下调缺血动物的齿状回和培养细胞的iNOS表达,降低iNOS的酶活性.
作者:张爱霞;罗春霞;王玮;Liu Shu-hong;孙婧;朱新建;张书刚;LIU You-ming;朱东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PB-19对离体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P)的影响,研究PB-19对大鼠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离体心肌模型,记录并观察PB-19对离体大鼠正常心肌动作电位的影响;制备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模型,观察PB-19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结果 PB-19明显延长离体大鼠心室肌细胞复极50%及90%时的动作电位时程(APD50、APD90,P<0.01);大鼠冠脉结扎前后分别给予PB-19均缩短VTD(室速持续时间,P<0.05),降低室速(VT)、室颤(VF)发生率和死亡率(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PB-19未对Vmax产生影响,但延长了APD.PB-19降低了大鼠冠状动脉结扎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率.这种作用可能与PB-19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有关.
作者:赵祯;安平;王玉勤;薛一雪 刊期: 200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蜂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Fas、Bax、Bcl-2、p5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缺血30 min,再灌注48 h后,模型组和蜂胶总黄酮组的大鼠心肌Fas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且蜂胶总黄酮组的Fas表达均低于模型组,证明蜂胶总黄酮对Fas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但蜂胶总黄酮组与模型组之间并无差异.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蜂胶总黄酮高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53基因蛋白表达:各组切片经免疫组化反应后,均未见明显的p53基因蛋白表达迹象.结论蜂胶总黄酮通过抑制Fas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而减少了心肌细胞的凋亡,保护了心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作者:杨明;隋殿军;朱姝;孙红;于德伟;崔志勇 刊期: 200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