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总结护理程序在先心病患儿介入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14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护理程序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5个步骤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介入术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针对民族区域护理人员亚健康发生率高,制订5项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干预效果,形成护理人员亚健康的纠正办法。方法:随机选某医院临床护理人员50名,干预前将干预措施认知度调查表、亚健康突出表现调查表发给对象进行测评。测评后开始实施为期6个月的干预,再对抽取人员进行干预措施认知度和亚健康7项干预效果测评。结果:干预后,亚健康表现突出的7项指标下降,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方式。结论:经过实施干预,亚健康群体可以向健康方向发展。
作者:赵光英;吕红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良性发展的强有力保障。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者的要求不断提高,医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中国高校扩招后大批青年学生逐渐从高校毕业走向医护工作岗位,要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营造医患和谐的良好氛围,广大青年医护工作者是关键。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青年医务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主题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是各级医疗服务机构乃至整个医疗服务行业都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作者:曾凡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3种不同治疗方案对阿德福韦酯(ADV)应答不佳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A组应用LAM联合ADV挽救治疗,B组应用ETV治疗,C组应用ETV联合ADV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ALT和AST)、HBeAg和HBVDN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6、48周后B组和C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HBVDNA转阴率明显优于A组(P<0.05);与B组相比,C组肝功能指标,HBeAg阳性患者阴转率和HBVDNA转阴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ETV治疗ADV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陈继林;郭中华;朱珍才;李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12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快速康复组与传统手术组,快速康复组63例,采用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传统手术组治疗62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果:快速康复组相比传统组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明显加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搞好实验诊断学教学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师的必备环节。该文总结分析实验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诸如实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比喻教学法以及试题教学法等,探讨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蒙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中的作用,为实现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目标,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尝试。
作者:陈礼文;盛守琴;周强;管世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5月26日,宁国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正式开诊。院领导班子成员、行政后勤科室负责人、骨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主任及康复医学科全体人员参加开诊仪式。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康复医学的发展,广大患者对于个体功能的恢复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患者,经过近2年的积极筹建,该院积极成立康复医学科,填补了宁国市康复治疗学科的空白。科室位于急诊康复楼3-4层,总面积达3000m2,设置床位52张,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1人,拥有宣城市规模大的康复训练中心,设有运动治疗区,作业治疗区,言语治疗室、心理和认知评估训练室、传统治疗区、蜡疗熏蒸室和理疗区等。针对脑卒中、脊髓损伤、脑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儿童脑瘫、骨关节损伤、截瘫、失语、吞咽功能障碍等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大程度地提高残障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避免并发症发生。方法:采用PVP治疗OVCFs120例,在C臂X线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注射骨水泥至病椎。结果:103例(85.8%)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其余17例有中等程度减轻;随访3~6个月,拍片显示椎体高度与术后早期无明显变化,患者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PVP具有手术时间短、效果明显、创伤性小等优点,可迅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文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根据康复治疗技术以操作技能为主的特点,基于课程特点设计开发了康复治疗技术课程的网络视频教学系统,系统具备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把临床康复治疗工作过程、网络资源整合到学习者的课程学习中,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康复治疗技术网络视频教学,共享和传播优质的教育资源,建设开放式的网络教育环境,让学生以自由、自主的方式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闵水平;张贵锋;李力强;温鸿源;林楚华;龙洁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硬膜外阻滞下子宫全切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取得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接受硬膜外阻滞下子宫全切术患者144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手术后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硬膜外阻滞下子宫全切术中给予患者舒芬太尼具有较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可使患者手术中疼痛明显减轻,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并且该药物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有着较高安全性。
作者:韦永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必需的重要阶段。学校与实习医院需共同努力,通过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实习管理、加强基本技能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带教老师积极性等手段,提高医学生内科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肖淳纯;叶山东;任安;杨静;李素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120调度员是患者或目击者与急救人员间的联系纽带,是院前急救的中枢,是急诊医学体系的第一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十分重要。该文阐述了120调度中心调度员的日常接警、突发事件应急调度等工作规范和具体要求。认为:调度是一个特殊的岗位,既需要个人的业务能力,又需要团队合作精神。为了保证调度员的工作质量,对其除加强工作常规培训外,更要注重其人格和灵活处理各警情能力的培养。
作者:吴蕙勤;严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现代医院管理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地探索和正确的处理好医院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要求。将思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使医院精神与核心价值体系融为一体,就能形成一股凝聚力,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作者:廖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护理对糖尿病(DM)长期胰岛素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8例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DM患者分为对照组(n=69)和观察组(n=6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GQOLI-74量表中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等4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DM长期胰岛素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沈爱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人体生理学是基础医学教学的难点所在。该文通过多年对中职护理专业人体生理学教学实践的探讨,分析其当前面临的困难和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资源、改进课堂教学、借助教辅工具、提高动手能力的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人体生理学教学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顾祖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荧光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在诊断结核病中的灵敏度与阳性率。方法:收集1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对抗酸染色法及荧光染色法检测痰液中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荧光染色法检测±~4+为35例,阳性率(35.0%)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法±~4+为20例,阳性率(20.0%)。结论:荧光染色法操作简便快捷,低倍物镜观察,阳性检测率高,有效减少漏检误检,适合在肺结核病诊断中运用。
作者:陈国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016年4月27日,首届安徽省县级急救中心(站)院前急救技能大赛在合肥举行。此次大赛由省卫计委,省急救中心承办,并特邀安医附院、省立医院、105医院、省急救中心专家担任评委。省卫计委副主任杜昌智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省16个市的35支县级急救(站)代表队共105名选手参加大赛。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明确诊断的10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儿,实施病情观察、安全护理、皮肤护理、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有效护理,10例患儿中6例基本恢复,3例遗留轻微肢体功能障碍,1例存在语言障碍,无1例护理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潘月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对于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方法:随机抽取于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4例,分为区域穿刺组和钝针扣眼穿刺组,每组42例,并在治疗后进行半年的调查,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内瘘闭塞、动脉瘤等发生状况。结果:钝针扣眼穿刺组与区域穿刺组的血栓和动脉瘤等状况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内瘘感染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能够较大程度上改善内瘘血管瘤的发生,同时能够较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病痛。
作者:李艳;吴凤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总结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某院在2014年5月-2015年8月输液室发生的医患纠纷100例作为分析对象,并对其造成医患纠纷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急诊输液护理中有效投诉为62.9%,投诉的内容主要包括:输液流程不够规范,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熟练,护理责任不强、态度差,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过高,患者对输液相关的费用不满意等。结论:通过对应措施对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防控,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苟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