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诊断高血压心脏病价值

何梅;潘建春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外周血管检查, 高血压性心脏病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2013-2015年的13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为实验组;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86名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对比诊断结果,总结检查方法思路和诊断要点。结果:本实验13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确诊109例,诊出率为80.15%,联合检查确诊129例,诊出率为94.85%;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检出左房增大或左室肥厚阳性率为93.80%,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P<0.05);两组研究对象VE、VA、E/A、IVRT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较单纯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著提高高血压心脏病诊出率,且VE、VA、E/A、IVRT等数据对该病诊断具有价值。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结脑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回顾分析某医院住院的10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从患者一般资料、实验结果等方面展开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因素实施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TBM预后不良主要受到存在肢体瘫痪、GCS评分低、异烟肼量少、联合用药中没有使用呲嗪酰胺、激素和鞘内注射有关,临床医生必须充分了解上述危险因素,对改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治愈率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汪中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红外线额温计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红外线额式体温计(额温计)测量体温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住院患者4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红外线额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量的腋温之间的差异。评价:红外线额式体温计的测温价值。结果:40例患者同时应用红外线额式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其中水银体温计测出的温度为(36.42±0.38)℃,红外线额式体温计测出的温度为(36.47±0.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额式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都能准确反映人体的体表温度。

    作者:秦梅;马燕舞;刘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康复新液治疗46例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手足口病口腔溃疡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碘甘油进行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口服与外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溃疡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采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皮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溃疡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琼;李国华;罗敏;陈敬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某院心内科并接受IABP辅助治疗的心脏重症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于床旁或者心导管室行IABP置入术,比较IABP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动脉压、24h尿量、心脏射血分数、心排出量、脑钠钛等。结果:30例患者经过IABP辅助治疗后,28例患者的病情得以好转,好转率达93.33%;心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平均动脉压与24h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与心排出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血浆脑钠钛浓度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结论:IABP在心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长期预后,从而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蔡大炜;黎敬锋;李银;王超;王厚阳;张涛;牛杰;徐晓飞;张德琴;汪菲;孙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特发性气胸1例的个案报道

    目的:总结1例青年特发性气胸患者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对此例患者采取对症、消炎、胸腔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治疗。结果:该特发性气胸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内科治疗,痊愈出院。结论:青年特发性气胸患者应及时诊断和治疗,防止复发。

    作者:谢春林;张松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论孕早期切口妊娠超声检查的表现特点与鉴别方法。方法:对某医院收治的132例子宫疤痕切口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由超声检查后,病理及手术证实,诊断出切口妊娠117例,10例误诊为难免流产,5例误诊为宫颈妊娠,切口妊娠超声检查诊断率为88.6%(117/13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孕早期切口妊娠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昌安;穆仲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辩证治疗缺血性脑卒中78例

    目的:探究中医辩证分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实验组经过中医辨证分型后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对照组全部统一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5%。结论:经过中医辨证分型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秦百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30例中耳胆脂瘤乳突根治、鼓室成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中耳胆脂瘤乳突根治、鼓室成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中耳胆脂瘤患者采用乳突根治、鼓室成型手术,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提供合适的护理,有利于手术患者的恢复。

    作者:郑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内镜5-FU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体会

    目的:探讨患者在清醒麻醉下,经内镜5-氟尿嘧啶(5-FU)缓释化疗粒子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优势近期疗效。方法:37例上消化道肿瘤晚期患者,肿瘤均为隆起型腺癌,患者均未进行手术或放化疗处理。在内镜直视下,将5-FU粒子密集或多点植入肿瘤结节及其周围浸润组织,平均注射45~60粒(约120~150mg)。结果:37例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缓解,术后1~2个月随访内镜显示,33例(89.2%)肿块有程度不等的缩小、局限、平坦,消化道梗阻减轻。术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未见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直视下,植入缓释5-FU粒子化疗,可明显改善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限制肿瘤生长,且不良反应不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优势。

    作者:孙曙辉;龚明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模式对高压氧综合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对脊髓损伤并发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36例脊髓损伤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18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常规组给予常规外科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但常规组患者的每日平均治疗费用比观察组低。结论:循证护理通过找到循证制定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的改善脊髓损伤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临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六安市举办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暨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新进展培训班

    8月6日上午,由六安市卫计委、市医学会主办、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六安市2016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暨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新进展培训班”在市第二人民医院隆重召开。市卫计委副主任曹云龙、市医学会秘书长涂有运、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潘义广出席了此次开班仪式。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探索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方法开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临床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应用临床路径不仅能够提高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高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胃大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4例胃大部分切除术者随机等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溃疡复发率分别为4.26%、2.13%,对照组为21.28%、14.89%。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与排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者应用护理干预,利于其病情的恢复,并发症少。

    作者:彭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诊断高血压心脏病价值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2013-2015年的13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为实验组;选取该院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86名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对比诊断结果,总结检查方法思路和诊断要点。结果:本实验13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确诊109例,诊出率为80.15%,联合检查确诊129例,诊出率为94.85%;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检出左房增大或左室肥厚阳性率为93.80%,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P<0.05);两组研究对象VE、VA、E/A、IVRT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联合外周血管超声检查较单纯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著提高高血压心脏病诊出率,且VE、VA、E/A、IVRT等数据对该病诊断具有价值。

    作者:何梅;潘建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8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观察组增加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80%)显著高于对照组(67.35%),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作者:胡友红;张爱华;涂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无为县医院医疗分队助力抗洪救灾

    7月13日上午,无为县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焕新同志带领医生护士等8人组成的应急医疗小分队与无为县武装部时部长带领的民兵和志愿者组成的抗洪抢险队伍汇合,一同驱车前往无为受灾严重地区之一的襄安西河圩地区。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社区医院积极开展儿童视力筛查的意义

    目的:探讨区医院积极开展儿童视力筛查意义。方法:某社区中心针对本社区的1591例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并且对其视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1591例本社区儿童中;其中有共计检查出242例视力异常的儿童,占15.2%的比例;经过视力筛查之后,建议其中的227例儿童3个月后进行复查,占93.8%的比例;建议另外15例儿童转到上级医院就诊,占6.2%的比例。3个月之后对其进行复查,其中共计有227例儿童的视力得以好转,占93.8%的比例。结论:通过儿童视力筛查的工作可以及时的发现社区儿童存在的散光、远视和近视等视力异常问题,有利于做好早期干预治疗的工作。

    作者:杨亮;李娟;彭美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探讨

    目的:研究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某院接收的患有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共192例,对其病原学细菌进行检验,并分析结果。结果:检验出来的病原菌一共有184株,其中真菌株一共有16株,占总体的8.7%;革兰氏阳性菌株一共有60株,占总体的32.61%;革兰氏阴性菌一共有108株,占总体的58.7%,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要的致病菌。结论:老年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大部分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在临床检验中能够发现,对病人痰液样本真菌的检出率相对比较高,同时多重耐药株的比例也相对比较高,并呈现上升趋势,这可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申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摔倒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摔倒的原因,探讨其相应护理对策。方法:以某医院2015年1月-6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18例为对照组,对其中7例摔倒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相应护理干预,以2015年7月-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33例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摔倒发生率(0.3%)低于对照组(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高龄自理能力差、特殊用药及诊疗措施、不良的环境与设施、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交代不清、患者不配合、患者自身疾病因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均是导致患者摔倒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的避免患者摔倒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方丽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负压抽吸能提高血透患者股静脉直穿成功率

    目的:为了减轻血透病人穿刺痛苦,保证透析血流量,提高股静脉直穿的成功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采样负压抽吸穿刺股静脉。对100例血透病人行股静脉直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利用负压抽吸法穿刺,对照组常规法穿刺。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对照组穿刺成功率82%;实验组在上机血流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负压抽吸穿刺方法简单易行,上机血流量充足,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张庆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