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王红霞;王立英;范书英

关键词:糖尿病, 卫生教育, 健康信念
摘要: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笔者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定量免疫荧光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AS)和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全定量免疫荧光HS-CRP检测方法,对43例As患者和62例RA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HS-CRP检测.结果 该方法的批内重复性CV%为4.98%~3.68%;批间稳定性CV%为4.57%~5.42%:与美国德灵DadeBehring(BNP)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良好(r=0.997);AS患者与RA患者在活动期HS-CRP水平与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AS与RA患者活动期HS-CRP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非活动期(P<0.01);AS活动期与RA活动期、AS非活动期与RA非活动期之间HS-CRP水平及阳性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AS及RA的病情活动程度有关,可作为监控病情进展的有效参考指标.HS-CRP在AS与RA的鉴别诊断中应用意义不大.

    作者:潘辉;洪开听;沈忠海;马红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功能与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关系的随访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胰岛素抵抗(IR)和代谢综合征(MS)发生的联系.方法 2000年筛查出的单纯超重和肥胖者[体质指数(BMI)≥25kg/m2]583例,测量腰围、血压,测定血脂、血糖,计算BMI、腰臀比、HOMA-IR以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EDD)功能.7 a后对上述人群进行随访,并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7 a后共发生MS者177人,占随访对象的33.78%.按基线资料分组结果显示,MS的累积发生率在EDD异常组和EDD异常并IR组分别为38.14%和48.11%,明显高于IR组的25.00%(P<0.05和P<0.01)和EDD正常并IR组的13.48%(均P<0.01),IR组高于EDD正常并IR组(P<0.05).随访前后比较,EDD异常组的EDD较初访时增加(P<0.05),而IR组和EDD异常并IR组较初访时降低(P<0.05).EDD异常组和EDD异常并IR组HOMA-IR较初访时升高(P<0.01和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基线时EDD异常发生MS的风险是EDD正常者的4.17倍,伴有IR的人群发生MS的风险是不伴IR人群的3.21倍,同时具备EDD异常和IR者发生MS的风险是两者都不具备者的5.64倍.结论 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IR和MS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和聚集的共同病因.

    作者:朱旅云;胡丽叶;王广宇;李晓玲;单巍;马利成;王秀慧;杨少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

    终末期肾病患者多需要依赖透析生存或延缓生命,透析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时间.减少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充分与否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充分血液透析可以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影响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因素很多,如透析时间和频率、透析器及透析膜的类型、透析治疗时间、血透超滤量等,对透析充分性及中、小分子毒素清除均有影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评估方法以及对影响透析充分性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李钟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米氮平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伴慢性疼痛的疗效

    慢性功能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非伤害性疼痛 [1](以下简称慢性疼痛).慢性疼痛病人中有44.7%呈抑郁状态,36.8%为焦虑状态 [2].而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慢性疼痛病人均有抑郁症 [3].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NRIs)治疗抑郁伴慢性疼痛病人的疗效确切 [2].

    作者:蒋荣泉;吴美娟;朱国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怀柔区山区农村健康教育管理模式探讨

    目前,中国各地的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存在着明显差别.怀柔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北部,全区总面积2 128 km2,山区面积1 894 km2,占总面积的88.7%.全区共有14个镇乡2个街道办事处,其中9个镇乡处于山区、半山区.

    作者:孙娅娟;周纪臣;郑维华;张谊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个体化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社区个体化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实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对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街道4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并进行体检,筛查出2型糖尿病患者106名,根据患者的不同患病情况对其进行1a的社区个体化干预.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合格评分有所提高(分别为17.92%,58.49%),饮食均衡比例上升(分别为33.02%,66.98%),经常运动比例增加(分别为8.49%,35.85%),空腹血浆葡萄糖、餐后2 h血糖和收缩压、体质指数均下降,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个体化干预对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作者:钟银燕;沈海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性别、血尿酸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与性别及血清尿酸(UA)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2例男性及70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进行检测,同时测定血UA、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 男性PVD组血UA为(328.12±107.30)μmol/L,HbAlC(7.74±1.8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56±0.65)mmol/L,均高于无PVD组(P<0.01);而女性PVD组血UA与无PVD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UA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82.14%)高于正常UA组(53.7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尿酸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密切相关,应重视男性患者的降尿酸治疗.

    作者:刘颖慧;周旦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广西城乡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

    目的 探讨广西城乡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广西4个城市和4个农村共2 281名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结果 共检出糖尿病37例.空腹血糖受损(IFG)26例,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2.8%.其中城市1020人,糖尿病26例,IFG 15例,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4.0%;农村1 261人,糖尿病11例,IFG 11例,糖代谢异常患病率1.7%,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率高于农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者畜肉、畜禽肉、腌菜、油脂摄入量高于血糖正常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糖代谢异常者酒摄入量高于血糖正常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腌菜(OR=1.36)、油脂(OR=1.33)是广西城乡居民糖代谢异常的膳食危险因素,而薯类食物是保护因素(oR=0.80).结论 膳食因素与广西城乡居民糖代谢异常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唐振柱;陈兴乐;黄兆勇;韩彦彬;方志峰;阮青;陈莉;杨娟;秦秋兰;刘玄华;张洁宏;陈钦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肾结石发病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肾结石的患病状况及肾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舟山市普陀区年龄15岁以上、在本地居住5 a及以上的5 915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肾脏B超检查.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肾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肾结石患病率为9.8%,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终进人模型的变量有性别(OR=0.543,95%CI:0.454~0.649)、文化程度(OR=1.253,95%CI:1.151~1.364)、饮食习惯(oR=0.882,95%CI:0.823~0.944)、体质指数(OR=1.274,95%CI:1.142-0.1.421)、尿路感染病史(OR=2.126,95%CI:1.663~2.718).结论 尿路感染病史、体质指数、文化程度等是肾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何静兵;孙文斌;李舟跃;刘玉海;王国荣;张世宏;唐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广州市部分职业人群代谢综合征的现况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胰岛素抵抗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在MS患者中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 [1].目前研究显示,我国MS患病率高达18.7% [2],且不同职业人群中MS的患病情况存在差异 [3].

    作者:李济宾;张熙;古萍;张晋昕;郭瑞;黄财彬;秦祖国;邬敏;陈彩霞;雷迪;李明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免疫球蛋白和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Graves病(GD)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和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探讨GD甲亢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145例GD甲亢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其游离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及ANA,并以ANA1:80分为ANA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各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ANA阳性率(28.28%)及IgG[(70.96±26.14)m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4.55%,(60.41±11.01)m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ANA阳性组IgG水平[(80.06±45.40)mmol/L]及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31.71%)均高于ANA阴性组[(68.56±16.21)mmol/L,15.3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9例(6.2%)患者合并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干燥综合征4例、重症肌无力3例).结论 GD甲亢ANA阳性者常合并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规检测免疫球蛋白和ANA,对判断免疫损伤的程度、指导免疫治疗和预防复发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鞠姜华;高志红;邱明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统计方法及其进展

    根据生存质量资料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统计方法,同时从适用性、优缺点及软件实现等方面对这些方法作概括介殚绍和综述,旨在为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提供方法学依据.

    作者:付会斌;丁元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庆市部分体检人群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和血糖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重庆市体检人群体质指数(BMI)、血压、血脂、血糖的异常状况.方法 对体检的16367例人群的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分别达33.2%,7.4%,高血压检出率为25.4%,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异常率分别为38.9%,26.1%,23.7%,8.2%;空腹糖调节受损(IFG)及糖尿病(DM)检出率分别均为3.2%.结论 重庆市体检人群的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异常率较高,健康人群应定期体检,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

    作者:陈永宏;周建中;龚涛;杨松;张铁须;鲁力;杭丽玮;王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对不同年龄男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对不同年龄男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7名男性高甘油i酯血症患者分为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和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控制每日食用油摄入量(20~30 g/d).研究前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人体成份测量及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60岁男性在研究8周后甘油三酯(TG)、胆同醇(T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 Ⅰ(apoA Ⅰ)、载脂蛋白AⅡ(apoAⅡ)、载脂蛋白CⅡ(apoC Ⅱ)、载脂蛋白CⅢ(apoCⅢ)、载脂蛋白E(apoE)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的程度均优于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P<0.05);60岁男性代、apoA Ⅰ、apoB、apoCⅡ、apoCⅢ及LDL-C降低的程度均优于长链脂肪酸食用油组(P<0.05).结论 合理膳食条件下,中长链脂肪酸食用油可不同程度改善高TG血症患者脂代谢,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

    作者:王丽英;徐庆;张荣欣;刘英华;景洪江;郑子新;薛长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实施健康管理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健康管理在控制医疗费用、维持人群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开展健康管理以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法律不健全,市场运作不规范;没有完全可行的模板可以借鉴;健康管理长期的经济效益仍然存在争议;普通人群对自身健康重视不够,对健康管理缺乏认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政府支持力度,提高人们对健康管理的认知度,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管理模式.

    作者:吴静娜;卢建华;王福影;吴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应用.方法 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及增殖型3组,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测20例正常对照组和76例2型糖尿病患者IMT.结果 糖尿病组IM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R的严重程度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653,P<0.05).2型糖尿病患者IMT增厚组并发DR的发生率(46.94%)高于IMT正常组(24.2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IMT的改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关,IMT测定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

    作者:潘颖;龚伟;胡仁明;钟绍;曹雪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对肺结核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3年10月-2004年10月就诊于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和天津市肺科医院的全部新近确诊的2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患者87例(DM-PTB组);从同一医院同期就诊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肺结核病患者(PTB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并运用Kogistic回归模型对痰菌阳性、肺部空洞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TB组发生咳嗽、咯痰、中毒症状和咯血的比例(83.0%,62.5%和33.0%)高于DM-PTB组(66.7%,37.9%和16.1%);DM-PTB组发生痰菌阳性和空洞(63.2%和56.3%)的比例高于PTB组(34.1%和13.6%),且DM-PTB组病变范围更广泛,双侧肺部受累更常见.痰菌阳性相关因素有并发糖尿病(OR=2.186,95%CI:1.082~4.420)、性格内向(OR=1.582,95%CI:1.063~2.355)和肺部空洞(OR=2.793,95%CI:1.308~5.964).肺部空洞的相关因素有并发糖尿病(DR=14.199,95%CI:5.376~37.501),咳嗽、痰菌阳性也与肺部空洞存在正关联.结论 DM-PTB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而X线表现与PTB患者存在一定差别,应注意鉴别诊断;两病并发会增加痰菌阳性和肺部空洞的危险,应注意观察,避免其作为传染源导致疫情蔓延.

    作者:朱红;谢娟;王建华;李侠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生活方式与慢性病关系现况研究

    目的 分析居民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2 886人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按户进行3日调味品称重、24 h膳食回顾记录的膳食调查.分析居民生活方式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相对危险度的关系.结果 天津市居民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9.24%,4.33%.6.74%,34.05%,42.62%.能量摄入越高(摄入量分为低、中、高),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患病风险越高(OR值1.00~1.70):每天摄入膳食纤维≥20 g可降低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OR值为0.68).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口味偏咸时,使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了42%;看电视时间≥3 h/d可增加患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OR值分别为1.802,1.703);睡眠时间每天不足7 h是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517,1.833,2.041).结论 膳食结构、久坐、睡眠时间等生活方式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很强的联系,应加强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减少静坐时间、增加睡眠时间的健康促进,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作者:常改;李静;潘怡;郑文龙;江国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诺和锐30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对于口服降糖药物不达标或存在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往常选用预混人胰岛素2次/d,皮下注射,或合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但其血糖难以很好达标.为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血糖达标率,笔者对应用诺和灵30R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换用诺和锐30,观察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控制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疗效.

    作者:郑娟;廖庆红;何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腹股沟疝发病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1例0~6岁腹股沟疝患儿与对照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凼素分析,计算OR值及OR值的95%CI.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便秘史(OR=3.520,95%CI:1.238~10.015)、啼哭不安史(OR=6.532,95%CI:2.651~16.091)、母亲孕前1个月和孕期前3个月腌制品摄人史(OR=2.529,95%CI:1.271~5.031)及贫血史(OR=6.809,95%CI:2.530~18.322)、儿童腹股沟疝家族史(OR=11.250,95%CI:4.766~26.553)与儿童腹股沟疝的发病存在显著联系.结论 儿童便秘史、儿童啼哭不安史、腹股沟疝家族史、母亲孕前1个月和孕期前3个月贫血史及腌制品摄入史是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琰;黄民主;易华云;吴心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