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华
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和灭菌技术效果可靠,无菌保存有效期长,有完善的检测手段,适合于各种不耐湿热医疗器械的灭菌[1].环氧乙烷灭菌物品在使用中,如果管理到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成为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的重大隐患.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00年使用环氧乙烷灭菌以来,对加强环氧乙烷灭菌物品的管理作了长期的观察.
作者:姚卓娅;王丽君;施晨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足浴作为一种新型的卫生保健服务正在迅速兴起,却还没有相应的卫生规范和标准对其实施有效的卫生管理.为此,我们对本区足浴场所好、中、差中随机抽取10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细菌学检测,以便杜绝交叉传播,有利于该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作者:任慧;任文军;潘晓春;陈仁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准确地反映软式内镜消毒后细菌总数的检测结果,验证消毒内镜细菌总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客观反映其监测结果,我们对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称《内镜规范》)中细菌总数检测方法用两只平板法与一只平板法,软式内镜消毒后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合格标准进行修正.
作者:辛华玲;韩同喜;姜志明;王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聚六亚甲基胍消毒液杀灭致病弧菌效果及其对海产养殖动物的毒性.方法 用试管稀释法测定聚六亚甲基胍对致病弧菌的低抑制浓度和低杀灭浓度,并在实验室观察该消毒剂对4种海生动物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 聚六亚甲基胍对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漂浮弧菌、哈维弧菌、鳗弧菌及沙蚕弧菌的低抑制浓度和低杀灭浓度分别为1.5和3.0 mg/L.聚六亚甲基胍对南美白对虾、大菱鲆和刺参48 h LC50值分别为25.87 mg/L、179.91 mg/L及6.67 mg/L;作用48 h杂色鲍无死亡.聚六亚甲基胍含量在125 mg/L范围内对日本对虾受精卵孵化率无影响,含量0.5 mg/L以内对无节幼体变态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聚六亚甲基胍对水生动物致病弧菌具有很强杀灭作用,对海产养殖动物的存活、生长和发育均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玮;于锋;朱汉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空气清洁程度直接关系到无菌物品质量安全.医院供应室无菌区属于Ⅱ类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200 cfu/m3为合格标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供应室进行的空气细菌数监测结果明显超标,经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重新监测结果均合格.
作者:范红霞;刘莎;哈景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双重沿面放电合成臭氧消毒处理医院污水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理化分析方法和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医院污水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 双重沿面放电注入的放电能量约为普通沿面放电的2倍,其合成的臭氧浓度约为后者的4倍,臭氧产率约为后者的2倍.污水处理量为2.0 L/h,当臭氧流量在49.4~78.0 mg/min时,10 min后水样中粪大肠菌群<900 cfu/L;臭氧流量>86.0 L/min时,5 min后即可达标.臭氧流量>49.4 mg/min,处理时间<10 min,处理后水中粪大肠菌群数<900 cfu/L,细菌的总灭菌率接近100%.当污水中初始细菌含量较低时,随臭氧流量和处理时间延长,粪大肠菌群数逐渐降低.细菌初始浓度较高时随着臭氧流量提高,水中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达标所需处理时间相应缩短.结论 双重沿面放电合成臭氧含量较高,其消毒处理医院污水对粪大肠菌群杀灭效果较好;随着臭氧流量和处理时间增加,消毒效率提高.
作者:屠远;陈涛;朱益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腹腔镜手术器械比普通手术器械的构造复杂、精细,有细小的管腔,不易清洗,极易残留污物,给清洗和消毒带来困难.所以,对此类器械要严格遵守清洗消毒流程,才能确保腹腔镜的手术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尹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五种化学消毒剂在灭活病毒试验中选择中和剂的试验.方法 采用细胞感染法和噬斑计数法(Pfu)观察了消毒剂灭活病毒试验中所用中和剂的效果.两种病毒灭活试验中均以噬斑数计算中和剂、中和产物、稀释液三组间误差率.结果 在流感病毒中和剂鉴定试验中,所有消毒剂试验组所得的误差率均小于15%;说明该方法选择的中和剂可用于该病毒灭活试验中残余物去除.在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剂鉴定试验中,除邻苯二甲醛之外,另外4种消毒剂所得的三组间平均误差率均大于15%,说明该中和剂选择试验程序不适合所试验的消毒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试验.结论 在消毒剂灭活病毒试验中,培养细胞对中和剂及其产物较试验病毒更为敏感,该中和剂对MDCK影响较对VERO的影响小.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流感病毒灭活试验的中和剂鉴定试验.
作者:薄玉霞;Syed A. Sattar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戊二醛是目前我国纳入《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常用的高效化学灭菌剂,但如果操作使用不当会使其直接成为医院感染源.本研究对延安市的4所医院使用的不同品牌戊二醛灭菌剂进行了调查.
作者:郑雪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更好地做好托幼机构卫生管理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2005年开始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量化分级管理.所有的托幼机构按照评定标准分为A、B、C三级,按照不同的级别进行管理和动态评定.为了解量化分级管理后辖区内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我们对其进行了消毒质量调查,并与分级管理前进行比较.
作者:杨庆荣;杨双喜;陈建军;施方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纸塑袋包装物品用环氧乙烷灭菌效果及其对保存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无菌检验和化学监测方法进行环氧乙烷灭菌后和保存期间无菌质量检测.结果 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的纸塑包装袋内指示卡和袋外指示色块变色全部合格.灭菌处理的纸塑包装物品保存9个月后,3M纸塑包装袋检出一次细菌阳性;芬兰WIPAK纸塑包装袋出现1次阳性.大可纸塑包装袋保存6~10个月后检出4次阳性.结论 环氧乙烷对纸塑包装物品可达到灭菌要求;但保存期限不同.
作者:张锋;张春玉;吴金京;宋瑾;王绍红;徐键;张秋妹;张剑英;惠新华;胡梅芳;周红;孙华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山西省部分医院洁净手术部洁净技术性能,对其综合性能作出评价.方法 采用仪器检测方法对12所医院的116间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 在尘埃粒子数监测中,9间Ⅰ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为55.55%,18间Ⅱ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为77.77%,55间Ⅲ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为47.27%,7间Ⅳ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为57.14%,27间洁净辅助用房合格率为51.85%.在各项监测指标中,浮游菌、沉降菌合格率均达100%,其他监测项目合格率依次为悬浮粒子92.94%、风速和换气次数62.93%、相对湿度73.28%、压差88.79%、噪声87.93%.结论 山西省12所医院洁净手术部综合性能指标合格率波动在47.27%~77.77%,除细菌指标之外,其余指标合格率均比较低,需要改进和提高.
作者:宋晓红;赵春兰;贾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医院制剂间是生产制剂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操作环境洁净,避免分装过程中微生物进入终成品,以保证药品质量.本医院地处高原环境,因气候的特殊性,微生态环境与平原不同.为此,我们于2003~2006年对我院内服药制剂间的空气、物体表面、制剂人员手进行监测.
作者:高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全面了解蓟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的现状,以便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我们于2006年对全县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艳玲;司福德;陈继永;于凤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压力蒸汽灭菌的器物每一部位必须接触饱和蒸汽,否则灭菌失败.以前包装器械要求扣一个齿,导致器械齿纹轴节充分打开;现在包装器械要求不扣齿,一般诊疗穿刺包内器械少齿纹轴节能充分打开,但手术器械包如轴节打开不穿在一起造成零乱,包装、手术时取拿分辨费时.
作者:贺彬;闫春荣;殷秀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手术器械使用后的清洗是保证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灭菌前手术器械应彻底清洗干净,所以,手术器械的清洗已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
作者:康晋萍;陈桂珍;黄培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纳米材料(nano material) 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微粒(nanoparticles) 组成.粒子尺寸范围在1~100 nm 之间,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这使纳米材料在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和大颗粒固体材料有显著的不同.
作者:代小英;许欣;陈昭斌;张朝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铅是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毒性极高的环境毒物和神经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应用于食品和生活饮用水的化学消毒剂中,对铅的含量严格要求,作为消毒剂报批必检项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了消毒剂中铅的含量测定采用餐具洗涤剂的国家标准方法即双硫腙比色法,该方法既繁琐又不能准确定量.
作者:刘文杰;王超;王国玲;贾崇奇;张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为了解洛阳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我们于2005~2006年对洛阳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宇川;郭玉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医院胃肠镜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省内32所医院的胃肠镜使用和消毒现场进行调查.结果 胃肠镜检查室的通风状况可能是影响胃肠镜消毒效果的危险因素;消毒后的胃肠镜的储存条件和清洗消毒人员的培训内容可能是影响胃肠镜消毒效果的保护因素.用清洁毛刷彻底刷洗活检孔道、用注射器抽吸酶洗液冲洗送气送水管道及活检孔道、用酶洗液浸泡的时间、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和清洗后并擦干可能是影响胃肠镜消毒效果的保护因素.按照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的胃肠镜模拟现场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可将传统方法的消毒合格率78.33%提高到98.33%.结论 严格控制胃肠镜清洗消毒程序中的有关因素,可明显改善胃肠镜消毒效果.
作者:廖如燕;骆福添;林锦炎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