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依恋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性分析

顾盼盼;周晓琴;朱春燕

关键词:依恋, 心理控制源, 大学生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依恋和心理控制源的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 IPCQ)对1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分布不均衡,四种依恋类型的比例依次为冷漠型(43.9%)、安全型(31.3%)、恐惧型(21.7%)、专注型(3.1%)。②大学生在心理控制源的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依次为内控性(27.59±5.44)分、机遇(17.92±6.66)分、有势力的他人(17.70±7.32)分。③依恋回避与内控性呈显著负相关( r =-0.259,P<0.01),与机遇及有势力的他人呈显著正相关(r=0.206、0.221,P<0.01),依恋焦虑与机遇及有势力的他人呈显著正相关(r=0.378、0.410,P<0.01)。④依恋回避对内控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067,P<0.01),依恋焦虑对机遇及有势力的他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R2=0.143、0.168,P<0.01)。结论大学生依恋对心理控制源具有显著的影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TLR7激活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TLR7)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以及激活TLR7后对Hela细胞增殖和MAPKs-ERK1/2及PI3K-AKT两条信号通路的 ERK 和 AKT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分析TLR7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使用不同浓度的TLR7激动剂 Gardiquimod经过不同的时间刺激Hela细胞,采用MTS比色法分析其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Western blot 分析 Gardiquimod 对 Hela 细胞ERK1/2及 AKT 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TLR7在Hela细胞中呈组成性弱表达;TLR7激动剂Gardiquimod可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 Gardiquimod激活TLR7后可以显著增加Hela细胞中ERK1/2和AKT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 TLR7激动剂Gardiquimod能够活化MAPK-ERK1/2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ERK1/2和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并促进Hela细胞的体外增殖。

    作者:李磊;程丰伟;王芳;金锐;罗欣;张胜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BIGH3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对一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GCD )家系进行BIGH3基因突变筛查,以确定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GCD家系,提取该家系患者及正常者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BIGH3基因的目的片段,纯化后直接测序,用DNAStar软件分析测序结果,检测其BIGH3基因突变的类型。结果该家系患者均检测出第4外显子的R124H突变(CGC>CAC),而家系中的正常者及50例正常对照者的BIGH3基因中均未发现该突变。家系成员都检测出第11、12外显子的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该家系角膜营养不良的分型,即为GCDⅡ型,又称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 ACD)。结论 BIGH3基因突变导致了该家系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病变,突变类型为R124H杂合突变。

    作者:郑洁;薛敏;张棣;周青;汪渊;李寿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筛选和鉴定抗卵巢癌活性六肽的靶点蛋白

    目的:采用 pull-down技术筛选乳源抗癌六肽( PG-PIPN)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上的靶点蛋白(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以 PGPIPN 的序列为参照,设计出 PG-PIPN基因,以BamH Ⅰ/Xho Ⅰ为酶切位点,将PGPIPN基因构建到表达质粒载体pGEX-4T-1中,转化到E. coli BL21中,用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 IPTG)低温诱导表达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标签融合蛋白作为诱饵蛋白;从SKOV3中提取的总蛋白作为捕获蛋白,运用 GST pull-down技术,筛选出靶点蛋白质,运用SDS-PAGE电泳进行初步鉴定,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标记的PGPIPN孵育鉴定。结果 SDS-PAGE 电泳中有两条条带,一条为诱饵蛋白,一条为目的条带,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荧光PG-PIPN结合到该条带上。结论筛选和鉴定了PGPIPN作用于卵巢癌细胞上的靶蛋白,为研究其抗癌的作用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小勤;唐宜桂;刘琛;雷婷;秦宜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胰腺癌中MMP-26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6( MMP-26)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胰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蛋白质印记( 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MP-26基因和蛋白在胰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MMP-26蛋白在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2%)比癌旁正常组织中(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 RT-PCR检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10例,有7例(70%)胰腺癌组织MMP-26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7例,发现有5例(71.4%)胰腺癌组织MMP-26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 MMP-26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一个生物标志物及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吴年付;汤志刚;陈炯;黄强;李建生;许戈良;蔡重阳;陈江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远志提取物清除β淀粉样蛋白的途径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远志提取物( PTE)清除β淀粉样蛋白( Aβ)的途径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100、40、20、10、5、0μg/ml)的PTE对神经细胞株(SH-SY5Y)的毒性作用。 ELISA法检测PTE对转染过表达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β分泌酶(BACE1)的中国仓鼠卵巢( CHO)细胞培养液中Aβ水平的影响。单丹磺酰尸胺( MDC)染色检测PTE处理后的神经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变化。 Western blot检测微管关联蛋白轻链3( LC3)的表达水平,以及mTOR、p70s6k、Raptor、Akt、AMPK等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PTE对神经细胞活力没有影响(P>0.05)。 CHO-APP/BACE1经药物处理后,Aβ分泌水平明显降低,并呈浓度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处理组细胞自噬增强,另外,自噬标志物蛋白LC3Ⅱ/LC3Ⅰ水平升高。结论 PTE 通过增强 AMPK/Raptor 通路,抑制 mTOR和p70s6k的磷酸化,诱导自噬发生,使细胞清除Aβ的能力增强,减少Aβ的分泌。

    作者:赵欢;陈晓宇;姬飞虹;王奎锋;王志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稳定期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血清脂联素、肺功能、CAT评分的关系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 CAT)得分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收集稳定期COPD患者77例,利用CAT评分评估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40例同期的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按简易营养评价精法( MNA-SF)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49例)和非营养不良组(28例),各组均行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及肺功能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脂联素浓度高,非营养不良组血清脂联素浓度低于营养不良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营养不良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FEV1/FVC(用力大肺活量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pred )较非营养不良组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不良组CAT评估所得分数较非营养不良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MNA-SF得分与FEV1、FVC、FEV1/FVC以及FEV1%pred呈显著正相关,与CAT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脂联素浓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与FEV1/FVC、FEV1、FVC、FEV1%pred及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因而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而脂联素是否参与了COPD稳定期患者的营养不良的发生,此次研究结果尚未得到证实。

    作者:李玉群;梁贤球;何晟;林敏;康闪闪;肖桂华;魏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梅毒患者抗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采集1303例梅毒确诊患者的血样进行HIV检测,同时对HIV感染者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 )、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 TPPA)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显示,1303例梅毒患者中,合并HIV感染8例,占所有梅毒患者的0.6%,在8例患者中男4例,女4例;二期梅毒4例,潜伏期梅毒4例。2012年新确诊的18例HIV感染者中,合并梅毒感染的HIV患者8例,占所有HIV感染者的44%。

    作者:梁波;丁延涛;杨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丙戊酸钠妊娠中期暴露对子代神经行为影响及其与肝脏功能相关性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 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对子代肝脏损伤的影响与神经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取孕12.5 d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0只(腹腔注射 VPA 300 mg/kg),高剂量组10只(腹腔注射VPA 600 mg/kg);对照组10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对3组子代大鼠(低剂量组母鼠所产仔鼠编为VPA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母鼠所产仔鼠编为VPA高剂量组,对照组母鼠所产仔鼠编为对照组)。对各组进行神经行为学和肝脏功能等检查,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VPA高剂量组和VPA低剂量组的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VPA高剂量组也显著低于VPA低剂量组( P<0.01),表明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影响子代肝脏白蛋白的合成;VPA高剂量组和VPA低剂量组的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和血氨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VPA高剂量组又显著高于VPA低剂量组(P<0.01),表明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导致子代的肝功能损害;VPA高剂量组和VPA低剂量组的血氨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PA高剂量组也显著高于VPA低剂量组(P<0.01),表明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导致子代的血氨显著增高;对子代大鼠的神经行为检测结果显示,VPA高剂量组和VPA低剂量组宫内暴露均导致子代的刻板动作发生的时间和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 P<0.01)、Morris 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时间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VPA高剂量组和VPA低剂量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05,P<0.01),而穿越平台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表明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导致子代的神经行为异常;对血氨、肝功能与神经行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PA处理组的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显著降低,与神经行为异常呈负相关;血氨、ALT、AST水平与刻板动作次数、时间、学习记忆的总路程、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均密切相关( P<0.01)。结论 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导致子代肝脏白蛋白减少, ALT、AST、血氨增高和神经行为异常;子代肝脏白蛋白合成减少而影响子代神经系统的发育,血氨增高为其神经毒性直接导致子代的神经行为异常。两者均可能是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导致子代神经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唐瑾;徐元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在大鼠胃内的分布和雷贝拉唑的影响

    目的:研究以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组成的抗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三联疗法中抗生素在大鼠胃内转运、分布特点及雷贝拉唑对其药动学和胃内转运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胃内抗生素转运模型,给予相应药物后按时间点分别收集血浆、胃液、胃黏膜组织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样本中抗生素的浓度,计算药物分布转运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中阿莫西林半衰期( T1/2)约为1 h,雷贝拉唑对阿莫西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延长了左氧氟沙星的T1/2。阿莫西林在胃中的浓度显著低于血浆中的浓度,而左氧氟沙星在胃液中浓度比血浆中高。前胃黏膜中两种抗生素浓度低于腺胃黏膜中浓度,而抗生素在腺胃黏膜中不同区域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H. pylori抗生素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能够从血中跨胃黏膜转运到胃中,但胃内不同区域胃黏膜中的浓度存在差异;胃内可能具有左氧氟沙星主动转运机制。左氧氟沙星药动力学参数受到了雷贝拉唑的影响。

    作者:郑海伦;胡咏梅;鲍峻峻;许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学生依恋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大学生依恋和心理控制源的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 IPCQ)对1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分布不均衡,四种依恋类型的比例依次为冷漠型(43.9%)、安全型(31.3%)、恐惧型(21.7%)、专注型(3.1%)。②大学生在心理控制源的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依次为内控性(27.59±5.44)分、机遇(17.92±6.66)分、有势力的他人(17.70±7.32)分。③依恋回避与内控性呈显著负相关( r =-0.259,P<0.01),与机遇及有势力的他人呈显著正相关(r=0.206、0.221,P<0.01),依恋焦虑与机遇及有势力的他人呈显著正相关(r=0.378、0.410,P<0.01)。④依恋回避对内控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067,P<0.01),依恋焦虑对机遇及有势力的他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R2=0.143、0.168,P<0.01)。结论大学生依恋对心理控制源具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顾盼盼;周晓琴;朱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HBS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癌中血小板反应蛋白2( THBS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14对配对胃癌样本及其正常对照中,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HBS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使用129例胃癌样本构成的组织芯片评价THBS2的临床意义。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THBS2 mRNA和蛋白表达在14对样本中有12例胃癌样本中都显著低于其正常对照。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组织芯片中胃癌THBS2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31)。高表达的THBS2与患者的良好预后密切相关( P=0.002),并且THBS2表达越低胃癌的组织分化程度越低( P =0.005)。结论与正常胃组织相比THBS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作为一个潜在的胃癌临床预后因子。

    作者:孙若川;李永翔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ACI-Ig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细胞反应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TACI受体融合蛋白( TACI-Ig)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关节炎的调节作用,探讨其调控T细胞反应的部分机制。方法 SD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模型。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TACI-Ig(0.7、2.1、6.3 mg/kg,皮下注射,第16~34天)治疗组,阳性对照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rhTNFR:Fc)(2.8 mg/kg,皮下注射,第16~34天)和甲氨蝶呤(MTX)(0.5 mg/kg,灌胃,第16~34天),阴性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IgG)-Fc(6.3 mg/kg,皮下注射,第16~34天)。 X线摄片观察四肢关节破坏情况;ELISA法检测外周血和滑膜组织匀浆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和脾脏总 CD4+ T 细胞( CD3+CD4+)、活化CD4+T细胞( CD4+CD25+)、未致敏CD4+T细胞(CD4+CD62L+)和记忆 CD4+ T 细胞( CD4+ CD44+)比例;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跨膜激活剂和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 TACI)、B细胞成熟抗原( BCMA)和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 BAFF-R )受体蛋白表达。结果 TACI-Ig (6.3 mg/kg)明显减轻 AA 大鼠关节软组织肿胀;TACI-Ig (0.7、2.1、6.3 mg/kg)降低外周血和滑膜组织IL-17含量,升高总CD4+T细胞、活化CD4+T细胞、记忆 CD4+T细胞和未致敏CD4+T细胞比例,下调AA大鼠滑膜组织中TACI和BCMA蛋白表达,上调BAFF-R蛋白表达。结论 TACI-Ig调节免疫性关节炎大鼠异常的T细胞反应,改善关节损伤,发挥其免疫调控作用,可能与其调节TACI、BCMA和BAFF-R受体表达有关。

    作者:常艳;秦琼;吴育晶;贾晓益;孙晓静;徐澍;魏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收集接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 BDT)方案化疗的25例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的临床信息,对其疗效、相关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评价。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25例 MM 患者的总有效( OR )率为80.00%(20/25),其中完全缓解( CR )9例(36.00%),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6例(24.00%),部分缓解( PR)5例(20.00%);复发/难治性MM患者与新诊断MM患者的疗效相当( OR 率:62.5% vs 88.24%, P >0.05);国际分期系统( ISS)Ⅰ+Ⅱ期患者疗效与Ⅲ期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 率:83.33% vs 76.92%;P >0.05);长疗程(≥4个疗程)化疗组患者的CR率明显高于短疗程(3、2、1个疗程)化疗组患者(77.78% vs 30.77% vs 15.79% vs 4.00%);浆细胞白血病及严重肾功能损害的MM ;瘤可获得VGPR以上疗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皮疹等,经过对症治疗以及调整剂量后均能改善。

    作者:秦慧;汪延生;丁士华;吴凡;王芝涛;王强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miR-145对大鼠静脉桥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RNA-145(miR-145)对自体静脉桥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慢病毒处理组、慢病毒对照组和未处理组。移植前,慢病毒处理组将移植静脉浸入慢病毒介导的miR-145溶液中(病毒滴度为1.0×109 pfu/ml)15 min,慢病毒对照组将移植静脉浸入空载慢病毒溶液(病毒滴度为1.0×109 pfu/ml)浸泡15 min,未处理组在生理盐水中浸泡15 min。术后2周取出移植血管,应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内膜的病理学改变,以及荧光定量 RT-PCR 法检测移植血管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结果慢病毒处理组移植血管内膜厚度和管腔狭窄度均较慢病毒对照组和未处理组明显减少, MCP-1、PCNA、α-SMA及 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慢病毒对照组和未处理组。结论 miR-145可以有效抑制移植静脉内膜的增生。

    作者:叶岩;张成鑫;张士兵;葛圣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迁移的影响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ATRA处理BGC-823后,MTT法检测ATR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半数抑制率( IC50),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划痕法检测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平板克隆法观察其对细胞体外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Western blot法检测可能与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ATRA对BGC-82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IC50为42.4025μmol/L;ATRA可抑制细胞生长速度,使细胞形态拉长;ATRA可抑制BGC-823细胞的迁移;ATRA可明显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TRA显著降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MLCK)的表达和肌球蛋白轻链( MLC)的磷酸化。结论 ATRA 对人胃腺癌细胞株 BGC-823细胞的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降低 MLCK 表达和MLC磷酸化水平有关。

    作者:杨艳艳;胡安拉;张素梅;周青;汪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NF-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及治疗心肌梗死的影响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MSCs)表达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以及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第3~5代大鼠BMMSCs用TNF-α(10 ng/ml)预处理24 h后,迁移黏附实验检测其体外的迁移黏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VCAM-1的蛋白表达。 BMMSCs用DAPI标记后移植于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内,术后4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心室心功能,Masson染色检测心肌梗死区胶原沉积。实验设有未经TNF-α刺激的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NF-α处理组BMMSCs在炎症因子TNF-α处理24 h后,体外迁移黏附力明显增强(P<0.01),黏附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大鼠比较,TNF-α处理组的大鼠在移植TNF-α处理的BMMSCs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 P<0.01),心肌梗死区胶原沉积明显减小。结论移植炎症因子预处理的BMMSCs明显改善大鼠的心功能及减少心肌梗死区的胶原沉积,可能与炎症因子刺激可提高BMMSCs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王春苗;王爱玲;程景林;解杨婧;郭增;鲁艳;郭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胃癌中MTDH与PDCD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胃癌中异黏蛋白( MTDH)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83例原发性胃癌患者术后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MTDH和PDCD4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MT-DH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P<0.05),胃癌组织中PDCD4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MTDH表达的高低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DCD4表达的高低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在胃癌组织中, MTDH和 PDCD4的表达存在关联(χ2=16.893,P<0.05,r=-0.451)。结论MTDH和PDCD4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存在明显差异,且MTDH和PDCD4可能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二者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杨飞;邓跃华;刘弋;常家聪;李广鑫;胡世超;司小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TA2小鼠自发性乳腺癌生成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TA2小鼠自发性乳腺癌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例正常TA2小鼠的乳腺组织、5例自发性成瘤TA2小鼠的肿瘤组织及5例肿瘤对侧的乳腺癌前病变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TA2小鼠正常乳腺组织、自发性成瘤TA2小鼠乳腺癌前病变组织及肿瘤组织中Wnt1、Wnt5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Wnt1、Wnt5a在小鼠正常乳腺组织中为阴性表达,在自发性成瘤小鼠乳腺癌前病变和乳腺癌组织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且在自发性成瘤小鼠乳腺癌前病变的表达强度高于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β-catenin在正常小鼠乳腺组织主要在细胞膜上表达,在自发性成瘤TA2小鼠乳腺癌前病变组织及肿瘤组织胞质中均有异常表达,且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强度高于其在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② Wnt1、Wnt5a、β-catenin在正常乳腺组、自发性成瘤小鼠乳腺癌前病变组、肿瘤组中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4.46±3.57)%、(96.50±6.30)%、(90.00±1.17)%、(2.27±4.55)%、(96.24±6.00)%、(95.90±4.32)%、(4.78±3.57)%、(60.59±5.63)%、(84.87±2.56)%,三者在自发性成瘤小鼠乳腺癌前病变组、肿瘤组中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与正常乳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Wnt1、Wnt5a在癌前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肿瘤组织,Wn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5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β-catenin在癌前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低于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nt1、Wnt5a、β-catenin在TA2小鼠自发性乳腺癌生成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作者:李莉;尹玉;张诗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肠癌组织miRNA205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NA205在37对大肠癌组织及远端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用graphpad软件t检验分析miRNA20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差异及与临床各病理参数的关系。与癌旁组织比较,miRNA205在大肠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miRNA205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各病理参数(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陈昌裕;余昌俊;张敏;谭胜;龙腾云;朱正杰;欧阳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心肺功能损伤与TGF-β1/Smad2、4、7通路的关系

    目的:研究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心肺功能变化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2、4、7通路的关系。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向模型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致炎,复制成AA模型。致炎19 d后,观察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 AI),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心功能、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肺 TGF-β1、Smad2、Smad4、Smad7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肿胀度、AI 升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肺组织 TGF-β1、Smad2、Smad4蛋白表达升高,Smad7降低( P<0.0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足趾肿胀度与75%肺活量的大呼气流量(FEF75)呈负相关,AI与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呈正相关,与用力大呼气流量( MFEF)呈负相关,TGF-β1与左心室短轴缩短率( FS )、50%肺活量的大呼气流量( FEF50)呈负相关,Smad2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呈正相关,Smad4与舒张早期峰值流速( E 峰)、FEF75呈负相关, Smad7与FEF75、MFEF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AA大鼠心肺功能损伤可能与TGF-β1/Smad2、4、7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作者:黄传兵;万磊;刘健;李明;纵瑞凯;曹云祥;朱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