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世民;景永峰;王彩云
以苯扎溴铵与甲硝唑以及戊二醛与苯扎溴铵两种二成分复方消毒剂为例,用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主要杀菌成分苯扎溴铵与戊二醛的浓度,其结果较紫外分光光度法更接近于化学滴定法测定者.
作者:王爽;边疆;李宏宇;李为群;薄萍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997年4月,对本院产科23名哺乳期产妇的乳头及其周围皮肤和手,于消毒前、后,分别用普通营养琼脂(对经氯己定消毒纸巾擦拭消毒者琼脂中加0.5%吐温80与1.0%卵磷脂)平板压印10 s采样.样本置37℃培养24 h,计数菌落.取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以细菌总数<5 cfu/cm2并且未检出致病微生物为合格.
作者:王云芳;任丽娟;张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995~1997年,对通海县32所医疗单位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0.0%(6/60),多为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溶液.检测2副注射器就1副有菌.检测5名产科门诊工作人员手,4人细菌总数超标(>5 cfu/cm2).手术室、治疗室、供应室与病房空气平板沉降采样细菌总数超标(>200 cfu/m3)率为66.7%(12/18).
作者:张为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997年,对玉溪市5所医疗保健单位的室内空气,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沉降法采样检测,以Ⅱ类区细菌总数≤200cfu/m3、Ⅲ类区者<500 cfu/m3为合格.对物体表面与人员手用涂抹法采样检测,以Ⅱ类区细菌总数≤5 cfu/cm2、Ⅲ类区者≤10 cfu/cm2且均HBsAg阴性为合格.对使用中消毒液取1 ml加入9 ml相应中和剂溶液中,检测细菌总数与HBsAg.
作者:何学元;马玉梅;刘红雁;雷素娟;姚云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用碳酸氢钠调节LJ-强化酸性戊二醛(pH 4.5)溶液pH值,观察其在不同pH条件下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芽胞的杀灭效果.试验时,将0.5 ml芽胞悬液与4.5 ml消毒液(对照为磷酸盐缓冲液)混匀.作用后取0.5 ml菌药混合液,加入盛有4.5 ml中和剂(含1%甘氨酸、0.5%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的试管中.中和作用10 min,作活菌计数.样本于37℃培养48 h,计数菌落数,计算杀灭率.
作者:章春英;沈红;陆永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中纺AB抗菌防臭纤维为聚丙烯晴的一种改性纤维,是在聚丙烯晴高分子链上接以2个带正电荷的抗菌基团而成.该抗菌基团将带负电荷的细菌包围而起到抑菌作用.检测其抑菌效果时,将大肠杆菌(ATCC25922)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1844)悬液100μl滴加在置于平皿中该抗菌纤维布片(1.0 cm×3.0 cm,对照为不含抗菌基团的同类布片)上.作用一定时间,用磷酸盐缓冲液5 ml洗脱布片上的菌.取洗脱液作活菌计数,计算抑菌率.
作者:沈小芳;杨敏;刘建庆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在室温为18~25℃,相对湿度约为50%的手术室内进行试验.试验时,于当天手术结束后,作卫生清扫,对室内墙壁、地面、手术床等用1%含氯消毒液擦拭,次日晨5:30开始用紫外线灯(辐照度值>70μW/cm2)照射至预定时间(灯亮5 min后计时).照射后,在离地面1.5 m高处用平板暴露法采样15 min,检测细菌总数. 5次试验表明,紫外线照射15、30、60、90、120 min,空气中平均细菌总数分别为207、37、35、28、28 cfu/m3.经方差分析,在照射30~120 min各组间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F=0.175,P>0.05).
作者:刘美想;杨景艳;史素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本消毒剂为片剂或粉剂,在酸性溶液中可产生二氧化氯.其含10 mg/L二氧化氯溶液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250 mg/L者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10 min,杀灭率均为100%;其100 mg/L二氧化氯作用10 min,可破坏HBsAg抗原性.密封后置于56℃,2周,二氧化氯下降率<8.45%.
作者:鲍立峰;潘希和;宦彭成;卢兆荣;朱仁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在室内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82%的条件下,开臭氧机2 h,空气自然菌消亡率为96.77%,对滤纸与物体表面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率>99.97%.据估算,室内臭氧浓度达2.54mg/m3.
作者:田洪明;舒亦平;王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991~1997年,对天水市的市、县(区)级医院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调查.检测细菌污染,室内空气细菌总数超标(I类区>200 cfu/m3,Ⅱ类区>500 cfu/m3)率为58.67%(220/375);物体表面与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10 cfu/cm2)率为40.28%(205/509);应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250 cfu/m1)率为19.02%(97/510).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检测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为78.22%(625/799).灭菌器械无菌检测合格率为78.61%(327/416).
作者:汪宏卫;许海魁 刊期: 1999年第02期
际上规定,灭菌的合格标准是使微生物在灭菌过程中的存活概率降至10-6,即106个物品中存活的微生物不得多于1个.有些国家药典规定注射液压力蒸汽灭菌过程所受到的F0值≥8,以保证灭菌彻底[1].F0值是把灭菌过程中升温、保温和降温三部分热能对微生物的致死效果,都转化成相当于在121℃杀菌效率的量值(min).F0值既是灭菌效果判断的可靠参数,亦是合理调控灭菌温度与时间的科学依据.
作者:邵民象;于秉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在泸县实施<消毒管理办法>后,将1997年对296所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工作质量的检测结果,与实施该办法前的1992年者相比较.使用中的75%乙醇、2%碘酒、0.5%碘伏与2%过氧化氢等4种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100 cfu/m1)率由40.06%(248/619)降至5.08%(27/532).手术室空气细菌总数超标(>200 cfu/m3)率由90.91%(20/22)降至57.14%(8/14).
作者:邓克清;王兵;雷思友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996年,对本市32所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工作质量调查.结果,室内空气细菌总数超标(>200 cfu/m3或>500 cfu/m3)率为63.86%(53/83);物体表面与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10 cfu/cm2)率分别为4.48%(3/67)与8.90%(13/146);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100cfu/m1)率为1.67%(2/120).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检测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为83.87%(26/31).
作者:金岿立;吴中原;朱佳贤 刊期: 1999年第02期
以电解水法产生含臭氧的水溶液,高浓度可达19 mg/L.开机后其浓度随水流速度增大而下降.臭氧水的半衰期在4℃、10℃、20℃与30℃下分别为132、128、27、6 min.1.0 mg/L臭氧水作用1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达100%.浓度为2.0 mg/L与8.0 mg/L的臭氧水分别对绿脓杆菌与白色念珠菌作用1 min,杀灭率亦为100%.浓度为12.0 mg/L者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作用20 min,杀灭率达99.9%.
作者:王芳;刘育京;张文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对用自来水冲洗后加用蒸馏水冲洗与否的不锈钢注射器针头中微粒含量进行了比较.将使用后回收的针头浸于1%新三效热原灭活剂溶液中泡30 min,取出用自来水冲净,再逐个在针头清洗机用自来水冲洗针座、针梗内部,经烤箱烘干,磨修(未带钩者不磨修)、别垫、装盒,以压力蒸汽灭菌.检测微粒含量采样前,一组每只针头均先以10 ml无菌蒸馏水冲洗1次,另一组则不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采样时,每只针头用10 ml无菌生理菌水反复抽吸5次,将10只针头的洗脱液共100 ml收集于无微粒容器中为一份样本.用DWJ-1型输液微粒计数器检测洗脱液中的微粒数.
作者:邹卫;张春玉;郁红菊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对本院约90 m3的房间,于人员撤出后分别用下列方法进行空气消毒:①层流净化,净化系统处理洁净度为1000级,换气相当于500次/h;②甲醛熏蒸,福尔马林用量为30 ml/m3,加热蒸发90 min,密闭熏蒸至12 h,机械通风30 min;③臭氧熏蒸,使用功率为50 W,臭氧产量为700mg/h的臭氧消毒机,开机1 h;④紫外线照射,第10~15 m2悬挂1支辐照度值>70μW/cm2的紫外线灯,照射1 h.于消毒前、后(甲醛为熏蒸并通风后),分别于室内5点用平板沉降法采样,检测空气中细菌总数.于甲醛、臭氧消毒后采样时,琼脂平板中分别含0.1%亚硫酸钠与0.1%硫代硫酸钠作为中和剂.
作者:马国善;秦启玲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实验室试验,过碳酸钠含量为0.5%的溶液对大肠杆菌作用30 min,其5.0%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45 min,杀灭率均达100%.以其20.0%溶液作用4 h,可将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99.98%,但不能将HBsAg抗原性完全破坏.过碳酸钠固体避光于室温下保存1年,有效氧下降率为8.68%.其20.0%溶液对所试金属基本无腐蚀性.
作者:陈越英;吴小成;顾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经检验,从过氧乙酸消毒的复用透析器采样液中未检出细菌.临床观察10 000例次使用患者,未发现交叉感染.使用中血透并发症发生率为0.08%,远低于用福尔马林消毒者(1.05%).在5例肾囊肿病例中未发现癌变(用福尔马林消毒者4例中有2例癌变),复用的透析器对尿素氮及肌酐清除率均达正常标准.
作者:郑宏;张绍增;赵叶红;田春娟;张青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对本市市区30所幼儿园室内空气与物品表面细菌污染进行了检测.结果,空气细菌总数超标(>2500 cfu/m3)率为23.3%(7/30),毛巾、玩具细菌总数超标(>8cfu/cm2)率与水杯、餐具者超标(>5cfu/cm2)率合计为5.4%(10/186),检测其中95份样本,均未检出大肠菌群.保育员手细菌总数超标(>10 cfu/cm2)率为28.9%(1 1/38),大肠菌群检出率为 26.3%(10/38).
作者:宋红梅;田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994~1996年,对沂源县18所厂矿医疗单位的消毒与灭菌工作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物体表面样本检测,细菌总数≤10cfu/cm2且未检出致病菌者占8.3%(5/60);室内空气细菌总数超标(>500cfu/m3)率为72.3%(34/47);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250 cfu/ml)率为22.4%(1 1/49).用嗜热脂肪杆菌(ATCC 7953)芽胞菌片检测,压力蒸汽灭菌的合格率为78.8%(26/33),但其中敷料的无菌率仅为52.4%(11/21).
作者:张明虎;李克成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