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勇;童志才;沈善峰;李诚让;郝加虎;尹婧;张学军;叶冬青
目的测定烧伤早期大鼠和脓毒症感染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小剂量(105 U/k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对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背部烫伤法和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建立大鼠烧伤模型和内源性感染模型,用试剂盒测定血浆TNF-α和MDA水平.结果烧伤早期大鼠血中TNF-α和MDA含量升高(P<0.01),且升高程度与烧伤面积有关;脓毒症感染大鼠血中TNF-α和MDA含量亦升高(P<0.01);预先注射小剂量rTNF-α可提高感染大鼠的存活率(P<0.01).结论烧伤和脓毒症感染时血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而预先注射小剂量rTNF-α可使脓毒症感染发生率下降,动物存活率增加.
作者:林峰;杨雁;张载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抢救失明的小儿急性视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小儿组:选择无肾上腺皮质激素禁忌症的失明小儿急性视神经炎22例( 34眼)为研究对象.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每天剂量按小儿公斤体重计算.每天1 次,3~5天为1疗程.以后再用常规疗法.成人组: 选择无肾上腺皮质激素禁忌症的失明成人急性视神经炎16例(24眼)为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3~5 天为1疗程.以后再用常规疗法.结果小儿组:显效(视力提高至0.5~1 .0)22眼,占64.7%;有效(视力提高至0.1~0.4)9眼,占26.5%;总有效率:91.2%; 无效(指数):3眼,占8.8%.成人组:评价疗效标准与小儿组相同.显效:9眼,占37.5% ;有效:7眼,占29.17%;总有效率:66.67%;无效:8眼,占33.33%.两组疗效有差异( P<0.02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失明小儿急性视神经炎,作用迅速可靠,疗效高,未发现副作用,随访无复发.疗效比治疗成人失明的急性视神经炎更好.
作者:刘伦;陈积中;夏卫东;宋汝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免疫性肝纤维化(immune hepatic fibrosis,IHF)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损伤,造成机体免疫调节紊乱,使肝脏贮脂细胞激活转变为成纤维细胞,并激活肝脏内一些免疫细胞释放一些免疫调节因子和细胞因子,引发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导致肝组织内纤维组织的形成增多,降解减少,形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可能诱发肝性脑病、肝癌等并发症.目前我国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病率约为2‰左右[1],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因此,研究IHF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对防止各种肝损伤向肝硬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1 IHF动物模型的研究多年来,对IHF动物模型的研究一直是众多学者关心的问题,虽然现在IHF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很多,但遗憾的是由于动物实验的局限性,至今仍未能建立一个与人体IHF病理机制相似的模型,因此势必影响对IHF机制及治疗的进一步研究,现仅将常用的IHF模型简要综述如下. 1.1 IHF体外模型的研究[2] 在IHF形成过程中,间质细胞尤其是贮脂细胞 (fat storing cell,FSC) 的作用尤其关键,众多的实验证明,它是肝脏中胶原的主要细胞来源以及其他细胞外基质的来源之一,IHF的体外模型既是基于此理论而建立的:将胶原酶灌注肝脏消化组织得到分散的肝细胞,根据不同的肝细胞具有不同的密度,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将不同的间质细胞分开,从而获得较纯的FSC或其他细胞,并按需要选用适当的条件进行分离培养或联合培养,建立相应的IHF体外模型. 1.2 IHF动物整体模型的研究[3,4] 采用异种动物血清包括猪、牛、马血清、异种蛋白包括猪白蛋白、血清球蛋白、人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注射以及血吸虫在鼠、兔肝内感染制作IHF病理模型,已被多个学者采用,此与CCl4肝中毒诱发的病理模型相比前进了一大步,并更有利于研究IHF的产生机制、早期诊断以及观察药物疗效.
作者:魏伟;董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上颌窦恶性肿瘤在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中仅次于鼻咽癌,占耳鼻咽喉各部肿瘤20%,占鼻及鼻窦恶性肿瘤80%左右.上颌窦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但由于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进展期又因生长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多变,因而误诊率高.现将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喉科1985年1月~2000年1月间接诊170例中被误诊的42例上颌窦恶性肿瘤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孙家强;陈晓红;王明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鼠抗人单克隆抗体LH 7∶2诊断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临床诊断为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分别来源于3个不同家系各1名患者,包括2名显性遗传型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ominant DEB,DDEB)和1名隐性遗传型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recessive DEB,RDEB)进行皮肤基底膜带(BMZ)Ⅶ型胶原检测,同时选择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大疱性类天疱疮及正常人各1名做对照.结果 3名对照BMZ免疫荧光阳性,2名DDEB荧光均减弱,RDEB荧光阴性 .结论鼠抗人单克隆抗体LH 7∶2诊断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诚让;杨春俊;张学奇;杨森;王培光;张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致病菌的种类以及药物敏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9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201例次院内感染.结果急性白血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口腔、泌尿道、肛周为主;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硫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P<0.01),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硫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
作者:杨明珍;徐汪松;曾庆曙;任立奋;蔡学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安徽省宿州地区农村居民银屑病患病率的分布情况.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宿州地区农村居民进行银屑病现况调查.结果宿州地区农村居民银屑病总患病率为1.120‰.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158‰、1.08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χ2=1.12,P>0.05) .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其中20~60岁为银屑病的高发年龄,占患病总数88 .4%.春、冬季节为银屑病初发或复发的高发季节,分别占40.86%、33.34%;银屑病的阳性家族史为22.12%(23/104).结论银屑病的农村居民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应加强对其预防和监测.
作者:徐元勇;童志才;沈善峰;李诚让;郝加虎;尹婧;张学军;叶冬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单肺不通气时对肺动、静脉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 (ET)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食管癌病例,插双腔管全麻,测定双肺通气(TLV) 30 min、单肺通气(OLV)后30、 60 min开胸侧肺动、静脉血浆NO和 ET值,同时监测桡、肺动脉血气以计算以上不同时点肺内分流值.结果 OLV后,不同时点肺内分流值均比TLV时显著增加.非通气侧肺动、静脉血浆NO值在双、单肺通气期间变化不显著;而OLV后肺静脉血浆ET上升(P <0.01).结论 OLV肺泡缺氧时,肺静脉血中 ET上升,而NO变化不明显,反映缺氧时引起肺内皮细胞分泌 ET增加或肺组织对其清除作用减弱而参与缺氧下致肺血管收缩.
作者:范军;潘建辉;马冬春;姜波;周志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中国人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SH)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对1980 年以来中国人报道的DSH家系进行系统的临床和遗传特点分析.结果①DSH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②中国人DSH的典型表现为患者的肢端有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的网状斑,对称分布,小部分患者面部有雀斑样损害,严重者可累及躯干等部位.患者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发病.③同一家系的不同患者表现度可不同.④除家系Ⅳ患者同患寻常型鱼鳞病以外,其它家系基本不伴发其他疾病. ⑤家系Ⅴ出现“不规则显性”情况.结论 DSH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有高度外显率,在中国人中并非罕见,临床表现是以肢端的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的融合斑为主.
作者:何平平;张学军;林国书;崔勇;肖尚喜;李诚让;王再兴;高敏;宋映雪;杨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异福酰胺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判断两种制剂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方法 18名健康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交叉自身对照给药.以卫非特片(Rifater)为参比药物,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结果两制剂的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相近,异福酰胺胶囊中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为(2.37±1.09) h, (4.63±0.67) h,(13.43±2.98) h;Cmax为(8.78±3.63) mg/L,(11.9 3±2.68) mg/L,(36.28±9.17) mg/L;AUCo-t为(28.77±20.74) mg/L. h,(84.63±18.01) mg/L*h,(544.87±100.17) mg/L*h.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6 .79%±26.98%,97.08%±15.12%,100.03%±16.02%.结论异福酰胺胶囊与卫非特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陈光亮;许建明;魏伟;徐新华;胡咏梅;张磊;徐叔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汗性外胚叶发育不全遗传类型,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家系调查及临床检查的方法,对我院门诊收集的5个EDA家系共计35位患者进行临床表现、遗传类型、组织病理、出汗试验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①家系Ⅰ、Ⅱ、Ⅳ和Ⅴ中所有患者全部为男性,女性只是隐性携带者,属X 连锁隐性遗传男子型,临床上较为常出现患者的传代方式为女性杂合子与正常男性通婚,儿子中50%发病,女儿50%为携带者,父亲提供的只能为正常基因,母亲为子代提供正常或致病基因的机会各为50%.家系Ⅲ中的患者既有男性,又有女性,男女发病比例接近1∶1,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②在X连锁隐性遗传家系中,我们首次按照各家的表现不同,又分为X连锁隐性遗传Ⅰ型(眼晴型)和Ⅱ型(牙齿型),其中家系Ⅰ和家系Ⅳ属X连锁隐性遗传Ⅰ型,除表现为汗腺、毛囊缺陷外,还有先天视力障碍,智力低于正常人;家系Ⅱ和家系Ⅴ属X连锁隐性遗传Ⅱ型,除表现为汗腺、毛囊缺陷外,还有先天性缺牙或牙齿发育不全,智力与同龄正常人相同,这也是中国汉族人EDA与国外的不同之处.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中,家系Ⅲ的患者均表现为无汗毛或汗毛稀少,身体部分无汗,无其它特殊体征.③X连锁隐性遗传患者的组织病理表现为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先天性缺失,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的组织病理表现为汗腺发育不良,少于正常人,而毛囊先天性缺失.④EDA患者染色体核型均正常 ,为46XY.结论 EDA患者的遗传类型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分析其部分遗传类型和临床特点,可为EDA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更为以后继续研究EDA的致病基因及基因诊断提供基础.
作者:王福喜;张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结核杆菌初始耐药对化疗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996年1月~1999年12月4 年间未用过抗结核药或用药未超过1月、有药物敏感性测定、门诊随访记录资料完整的肺结核患者分为耐药组(68例)及敏感组(9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痰菌阴转率前者为85.3% 、后者为97.8%,2年细菌学复发率6.7%及1.2%.耐1药者痰菌阴转率95.2%;耐2药及3药者各为76.5%及62.5%;尤其耐INH、RFP者化疗失败率54.5%.结论初始耐药,尤其耐多药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作者:韩莙;曹孟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及Ⅳ型胶原(Collage Ⅳ, CⅣ)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免法测定70例糖尿病患者和63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LN、CⅣ浓度,用直线相关分析了糖尿病患者血清LN、CⅣ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LN、CⅣ高于正常对照(P<0.01),肾病组高于无肾病组(P<0.05), 同时,大量蛋白尿者、终末期肾病者的血清LN、CⅣ高于正常蛋白尿及微量蛋白尿者(P<0.01),微量蛋白尿者的血清LN高于正常蛋白尿者(P<0.05).直线相关分析提示血清LN及CⅣ均与病程相关(P<0.01),且血清LN与CⅣ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LN、CⅣ在糖尿病及其肾病组明显升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徐碧林;徐胜前;杨明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中药川芎嗪对严重烧伤早期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临床选择烧伤面积>30%(小儿>15%)、入院时己发生休克或休克代偿期80 例,其中40例在用平衡盐溶液复苏的同时静脉注射中药川芎嗪(80~120 mg,Bid),用药72 h ,为用药组;另40例单纯用平衡盐溶液复苏者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休克缓解情况,7 h后缓解者为休克延迟复苏;对比观察内脏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结果休克症状缓解情况:用药组,6 h内缓解者占85%,7 h后延迟复苏者占15%;对照组,6 h内缓解者占25%,7 h后缓解者占75%;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用药组为20%和5%;对照组为57.5%和30%.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应用中药川芎嗪对脏器功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唐世木;徐庆连;刘安军;王凌东;袁存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介绍深浅两层吸脂术在腹部减肥中的应用.方法 15例患者先用4 mm吸管进行腹部深层脂肪抽吸,然后用3 mm或2 mm吸管进行浅层脂肪抽吸.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疗效非常满意.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安全,是传统吸脂术的合理拓广,术后皮肤回缩好.
作者:钱尼文;徐惠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上颌中切牙倒置埋伏阻生的矫治方法.方法 6对11例倒置阻生的上中切牙,先行开窗术式与翻瓣术式显露牙冠,然后在U型保护罩的支持下用固定正畸技术进行矫治.结果翻瓣术式后固定矫正器经1 2~18个月,开窗术式后固定矫正器8~12个月使倒置埋伏阻生牙进入牙弓排齐.结论倒置埋伏阻生的上颌中切牙,通过手术和正畸技术,完全能排入正常牙列,不需拔除.
作者:王德顺;卢保全;黄全顺;张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异丙酚静脉全麻对初孕与经产妇人工流产效果的比较.方法 ASAⅠ~Ⅱ级孕妇100例,孕期6~8周,初孕妇与经产妇各50例.异丙酚2~3 mg *kg-1静脉全麻行人工流产.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 O2),心率(HR)的变化,记录用药剂量、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及副作用.结果两组BP、SpO2、HR变化无差异.初孕组异丙酚平均剂量为(195.30±40)mg,经产妇组平均剂量为(120.25±30)mg.手术时间初孕组(5.54±2.14)min,经产妇组(4.4 ±1.25)min.清醒时间初孕组(6.5±1.2)min,经产妇组(5.6±2.3)min.初孕妇组术后发生呕吐及清醒前轻度燥动各2例.经产妇组未发生呕吐.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初孕组的剂量明显大于经产妇组,术后清醒时间亦明显长于经产妇组.
作者:余聚生;毕素娟;付淑珍;吴向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基因和表达的改变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其与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细胞周期素D1基因扩增、mRNA及其蛋白和c-erbB-2的表达.结果 27例(45.8%)细胞周期素D1蛋白过表达,其过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细胞周期素D1 DNA扩增、mRNA高表达和蛋白过表达三者基本一致,与c-erbB-2过表达无相关.结论细胞周期素D1蛋白过表达在乳腺癌频发,其基因扩增和转录增加是其重要机制之一.细胞周期素D1和c-erbB-2在乳腺癌中各自发挥独立作用,两者同时检测更有助于判断预后.
作者:吴强;张瑰红;饶慧蓉;杨枫;官伟宁;王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副反应.方法 50 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成两组:R组及B组,每组25例.R组使用2 g/L罗哌卡因, B组使用1.125 g/L布比卡因复合0.03 g/L吗啡,以2 ml/h的速度术毕予硬膜外腔连续输注,药量均为112.5 ml.观察镇痛、生命体征变化及瘙痒、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除术后6h采样点外)、镇痛药的使用、瘙痒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R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著大于B组(P<0.05) .而两者的呕吐、尿潴留发生率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2 g/L罗哌卡因和1.125 g/L布比卡因复合0.03 g/L吗啡,以2 ml/h的速度硬膜外腔连续输注,其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几无差异; 镇痛效果前者略差,但前者的呕吐、尿潴留的发生率较后者明显减少(P<0.05).
作者:方能新;曾一平;钱梅;张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致脑损害后钙调素(calmodulin,CaM )基因mRNA表达的改变,以探讨先天性HCMV感染所致脑损害的机制.方法选用10周龄Balb/c小鼠,雌雄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射1.0 ml、0.5 ml、0.25 ml HCMV后合笼交配以建立先天性HCMV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小鼠模型,并以腹腔注射1.0 ml 1640液鼠为对照.剖腹取21天胎龄小鼠大脑皮质,以自行设计的CaM cDNA编码区的一对引物与一条Ca M特异性探针,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P-PCR)技术CaM mRNA相对含量,用原位杂交检测大脑皮质细胞内相应mRNA的表达及定位.结果母鼠腹腔内接种HCMV量为1 .0 ml与0.5 ml的临产胎鼠大脑皮质分离出相应病毒,病理学检查等确诊发现了侵袭性脑膜脑炎性病理改变,证实HCMV可以小鼠宫内传播至CNS.1.0 ml组与0.5 ml组胎鼠RT-PCR 产物浓度明显高于0.25 ml组及对照组,而1.0 ml组与0.5 ml组间亦有明显差异.电泳结果显示对照组与0.25 ml组胎鼠未见阳性条带,而1.0 ml组胎鼠特异性条带信号强于0.5 ml胎鼠,仅略低于同组母鼠.原位杂交显示CaM mRNA不但出现在1.0 ml组胎鼠大脑皮质大神经元胞核及胞浆内,在中小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胞核及胞浆亦有高密度表达,阳性细胞的突起中亦有弱信号存在.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先天性感染HCMV胎鼠大脑皮质内CaM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且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均有表达,并与感染剂量有依赖关系. 提示CaM mRNA表达增高可直能直接参与了HCMV先天性感染脑损害的过程.
作者:陈贵海;王明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