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运清;吕大同;沈振华;梁全发
用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小鼠增龄性实验以及吗啡(Mor)依赖小鼠模型,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了褪黑素(MT)对炎症免疫和痛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魏伟;徐叔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3所医院妇科收治的恶性卵巢肿瘤患者52例作为病例组,收集同期住院的非妇产科、非肿瘤、与激素无关的其它女性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间同性别、同民族,一对内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对所得资料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王素芳;张方振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报(简称<学报>)标点符号使用现状,纠正使用中的错误.方法随机选取32种(本)1997年<学报>,进行抽样审读,对照国家标准对常见错误进行实例分析.结果 120个版面(阅读量约19.2万字)共误用标点323处,差错率为16.8.结论 <学报>在标点符号使用上,误区较多,差错率较高,亟需加以重视,切实改进.
作者:章蓉;孙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非铜绿假单胞菌属严重感染的认识.方法对经血细菌纯培养阳性证实的非铜绿假单胞菌属败血症61例进行分析.结果①男43例,女18例,年龄4天~54岁.
作者:余鑫之;黄家麟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涎石的成分结构,探讨其形成原因.方法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仪和X线衍射仪分别对12例颌下腺涎石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涎石的结构成分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羟磷灰石、正磷酸钙、氟磷灰石、透磷钙石、碳酸磷灰石、羟碳酸磷灰石和有机物质.结论 涎石形成既与细菌感染有关,更与唾液性质(pH值、流速和所含蛋白质浓度)有关.
作者:顾乐生;冯敏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甲壳胺膜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A、B、C 3组,按缺损长度与神经干直径之比制作实验动物模型(A组:缺损3倍,B组:缺损5倍,C组:缺损8倍).设自身对照,双后肢随机作为实验侧和对照侧.
作者:胡勇;董吟林 刊期: 1999年第02期
我科应用WS频谱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带状疱疹患者86例,男51例,女35例;年龄35~76岁.病程5~7天.皮损发于头面部18例,躯干部55例,四肢13例.所有病例均为初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WS频谱治疗仪强档照射皮损部位,每日1次,每次30~40 min,照射面部应闭上眼睛;同时每天肌注VitB12 200 mg,口服VitB1 20 mg、消炎痛25 mg,板蓝根针剂4 ml,均每日3次.对照组:每日仅用上述药物治疗.治疗7日评定疗效.
作者:方红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前,药物中毒、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肝昏迷等许多与肾脏无关的疾病均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已取得良好效果.近5年来,我院应用不同的血液净化疗法共抢救安眠镇静药物中毒31例.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智;陈卫东;陶荣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两种病疾病,而两者合并发生的报道不多.我院1994~1997年共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红琳;任立奋;蔡学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16基因蛋白与胆囊癌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8例原发性胆囊癌和20例慢性胆囊炎p16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p16在胆囊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癌(P<0.01),p16基因蛋白表达与胆囊癌的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但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p16对临床正确估计胆囊癌的浸润性、淋巴结转移潜能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夏飞;王贵和;赵铁军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超氧阴离子是氧自由基的主要成份,现代医学证实其与心脏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1].故药物的抗能力将预示其可能有改善上述疾病病情的作用.目前,测量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发光法和电子自旋捕获法[2],以上两法需要化学发光仪或电子自旋捕获仪,不适合基层单位使用.为此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作者:姚余有;周爱武;李常玉 刊期: 1999年第02期
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股四头肌粘连、膝关节僵直,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传统的术式并发症较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1994~1997年我科采用改进后的手术方法,应用于临床14例,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智;孙湖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与Bcl-2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首先用TNF处理U937细胞,提取小片段DNA进行DNA断裂分析,并通过RT-PCR检测细胞的Bcl-2基因mRNA表达;继而以磷酸钙沉淀法将Bcl-2基因转染到U937细胞,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子,然后用不同剂量TNF处理后观察转染与未转染细胞的存活率. 结果 TNF诱导的U937细胞Bcl-2基因的mRNA表达下调;用Bcl-2稳定转染的U937细胞经TNF处理,存活率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结论 Bcl-2基因增强表达阻抑TNF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
作者:王媛;陈惠英;刘文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盆腔肿瘤及骶尾部肿瘤的治疗主要为外科手术及放射治疗.其中手术切除肿瘤较为理想,但外科手术失血多,手术视野小,尤其是晚期肿瘤切除率低,并发症出现率高,盆腔介入化疗栓塞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笔者在对我院盆腔肿瘤化疗栓塞作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具体方法及优越性、并发症处理与预防,展望其发展趋势.
作者:齐志刚;张行明;汪世存;李国琪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989~1997年,采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77例,疗效满意.
作者:叶元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心律平、胺碘酮、安搏律定三药合用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舌下iv乌头碱(Ac)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心律平(Pro)、胺碘酮(Ami)、安搏律定(Apr)单用及合用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每日单独使用Pro 120 mg.kg-1、Ami 40 mg.kg-1、Apr 20 mg.kg-1可推迟Ac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及缩短其持续时间;而Pro 40 mg.kg-1、Ami 20 mg.kg-1、Apr 4 mg.kg-1无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联合应用Pro 26.0 mg.kg-1、 Ami 13.0 mg.kg-1及Apr 2.6 mg.kg-1则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结论三药联合应用不仅可保持一定疗效,也可大大减少各药剂量.
作者:岑德意;陈绮年;陈志武;王瑜;方明;江勤;马传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7年来我院对920例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5~50岁.左侧损伤5例:上段钳夹挫伤1例;中段横断3例,其中1例术前曾行下腹部放疗,2例行Dixon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下段损伤1例.右侧损伤2例:Dixon术后复发1例,且侵犯膀胱顶部、小肠和输尿管;另1例因盆壁出血,术中用大圆针缝扎时误刺伤.
作者:江山;江积瑞 刊期: 1999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1988~1996年收治颅脑损伤合并肝、脾破裂患者28例,男21例,女7例.年龄8~66岁.合并脾破裂23例,男16例,女7例.25例经腹腔穿刺证实,3例腹穿阴性者经CT扫描发现.肝破裂5例,均为男性.28例中伴有体克者12例,合并颅内血肿20例(17例由CT检查发现,3例脑疝病人经急诊钻孔探查证实).血肿类型: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9例,脑内血肿2例,多发性血肿4例.按GCS记分:3~8分7例,其中5分以下特重病人3例(有脑疝表现);8~12分15例;12~15分6例.以上记分均在休克纠正后.
作者:徐学华;李志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C57小鼠出生后视网膜的发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两者关系以及细胞动力学过程.方法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标记PCNA的方法,对出生后第1~21天的C57小鼠视网膜神经层的细胞发育作连续性观察.结果光镜下观察到,C57小鼠出生后,视网膜神经层仍然有一个发育过程.
作者:龚健杨;蔡人杰 刊期: 199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用药对细菌耐药菌株产生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监测常见病原菌及机会致病菌耐药性,对3年间由临床送检标本检出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细菌5 816株,其中G+球菌2 172株(37.34%),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耐药率较高(>80%),对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哌酮较敏感,而对万古霉素、舒普深极度敏感.G-杆菌3 325株(57.17%),对氟哌酸、第一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增高明显,而丁胺卡那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其抗菌活性较强,对舒普深极度敏感.结论抗生素使用时间长短对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临床医师应严格按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作者:马红秋 刊期: 199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