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丰雷;张荣
目的 了解湖北医药学院不同专业大四医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为该校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20名临床医疗系医学生和120名药护学院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为口腔健康基本知识,对有效问卷进行回收统计并按医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分为“临床”组和“药护”组,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240名大四医学生12条核心内容中除“选用小头软毛刷”一项知晓率较低外(68.75%),其余内容学生掌握率均在70%以上.120名临床医疗系医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均在70%以上.120名药护学生有2项内容知晓率低于70%,其他知识点回答正确率均在70%以上.健康教育前临床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药护学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宣教后,240名医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教育前(P<0.05).2组医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医学院不同专业大四医学生对口腔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较高,临床医疗系专业学生掌握情况优于药护专业学生.短期的口腔健康宣教有助于迅速提高医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对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并开展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作者:夏琳;胡图强;周永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007-2011年上海市青浦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的发生、病原构成、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收集2007-2011年12月期间青浦区监测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7 268份,对哨点监测医院中就诊的腹泻病患者,采集肛拭子标本进行增菌后,分别接种在以下5种培养基(双洗碱性蛋白胨水、WS琼脂、麦康凯琼脂(MAC)和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钠(XLD)、山梨醇麦康凯琼脂)中作霍乱弧菌、沙门菌、志贺菌以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疑似O157的检验.结果 在7 268份标本中,共分离到83株菌,检出率为1.14%.其中副溶血弧菌位居阳性检出菌的首位,占86.75% (72/83);志贺菌和沙门菌分别占7.23% (6/83)和6.02% (5/83).将每年的阳性监测结果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43,P<0.01).结论 青浦区感染性腹泻病的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志贺菌等.
作者:段蓉;费琼;戴燕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分析淮南市3家火力发电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态度、行为,为降低和避免职业病的发生、发展,开展干预活动,促进职工健康,提供基础数据和防治意见.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被调查者独立、完整的填写问卷,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0.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938份,对职业卫生知识应答正确率64.7%,对职业卫生态度应答正确率57.2%,对职业卫生相关行为应答正确率60.9%.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正后实施1年以来,该市3家火力发电企业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不容乐观,有待加强职业健康教育,以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养成.
作者:王章智;杨永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城市化带来社会生活经济因素变化对肠道寄生虫流行的影响,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5个街道各抽取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入户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居民粪便,以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寄生虫卵,每个自然村选取1所幼儿园为调查点,采用透明胶纸肛拭以检查托幼儿童蛲虫感染.结果 居民共调查1 020人,总感染率为1.96%;检出4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华支睾吸虫1.37%,鞭虫0.29%,蛔虫0.20%,钩虫0.10%;其中肝吸虫为优势感染虫种,占总感染人数的70%;葵涌街道居民的感染率高,为3.81%;坂田较低,为1%.不同年龄组居民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2,P>0.05),20~30岁年龄组为感染多发人群,男性感染率为2.19%,高于女性的1.74%;幼托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548%.居民寄生虫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0.46%,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6.66%,居民土源线虫防治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肝吸虫方面.结论 龙岗区肠道寄生虫感染呈现低度流行态势,饮食习惯及饮食行为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钟严伟;张起文;王开亮;董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武汉市在校医学生睡眠质量情况,分析在校医学生睡眠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在校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205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校医学生睡眠质量较好的有113人,睡眠质量差的有92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平均得分为7.41 ±2.97,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有担心学习费用、觉得孤单、担心失眠、就业压力、社交关系(P<0.05).结论 该市在校医学生总体睡眠质量较差.学校应该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该人群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吴凌云;唐世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西青区主要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提高饮用水卫生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按相关标准和检验方法对西青区2010-2012年末梢水、二次供水、桶装水3类生活饮用水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生活饮用水681份,合格630份,合格率92.5%;其中447份末梢水合格率97.3%,145份二次供水合格率84.1%,89份桶装水合格率82.0%.3类生活饮用水合格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70,P<0.01),二次供水委托送检样品合格率高于日常监测采样,合格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P<0.05).菌落总数占不合格数的94.1%.结论 菌落总数是主要不合格指标,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监测力度,提高各类饮用水的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作者:王元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南京市中小学生的身体活动量和运动参与动机进行调查分析,为提高儿童青少年身体体质水平和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中小学生运动量和参与动机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结果 男女生参与体育动机多元方差分析(MANOVA)检验差异性显著(Wilks’A=0.87,P<O.01,η2=0.05),除了“正向情绪和友谊”,男生在各项动机类别方面都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在6类动机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Wilks'A=0.69,F(39,14 211) =18.90,P<0.01,η2=0.03];低年级的儿童主要参与动机类别是“正向情绪和友谊”,初中后则主要是“健身和技能促进”;结论 健康和知觉有关的体育参与动机是重要的,且参与动机和身体活动量随着性别和年龄的变化而改变.
作者:郭洪波;张键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长沙市2家铸造企业呋喃树脂砂职业危害特征、接触水平及其对暴露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析观察期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危害检测资料和健康效应资料,比较暴露与非暴露2组之间观察指标变化的差异.结果 工作场所中沉降尘游离SiO2含量均值为22.67%,总粉尘浓度均值为21.34 mg/m3,样本超标率为69.73%;空气中主要化学物质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健康检查结果显示,神经衰弱症状、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胸片X线片显示两肺不规则阴影增多等,暴露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通气功能损伤暴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连续系统观察25年未发现尘肺病和职业中毒.树脂砂粉尘能否引起尘肺病以及长期接触低浓度剂量、多种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对人体健康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建中;陈发明;彭言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抗体水平,为卫生部门已制定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顺义区10个乡街的6个月以上健康人群共243人,采集其静脉血以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脊灰抗体.结果 243份血清标本中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7.94%、98.35%、97.5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分别为98.74、89.61、69.54,各型间GMRT有差异(F=4.574,P<0.05),表现为I>Ⅱ>Ⅲ型;户籍、性别、年龄、职业、脊灰疫苗免疫史均不是影响Ⅰ、Ⅱ、Ⅲ型抗体水平阳性率的因素,但年龄、免疫史是影响各型抗体滴度的因素,年龄越大抗体滴度越低,免疫次数越多抗体滴度越大(P<0.05),免疫史<4次和≥4次Ⅰ、Ⅱ、Ⅲ型病毒的抗体G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Ⅰ =5.63、tⅡ=4.02、tⅢ=6.69,P均<0.05).结论 顺义区健康人群脊灰抗体水平较高,对脊灰形成免疫屏障.随着年龄的增大,抗体滴度下降,完成全程免疫即4剂次免疫人群抗体滴度更高,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免疫很必要.
作者:冯冉;李长青;王凤双;吴殚;肖雷;唐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深圳市中学生西式快餐就餐频次、选择西式快餐的原因以及对西式快餐营养状况的认识情况,为下一步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2月调查在西式快餐厅就餐的学生,使用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共调查240位在西式快餐厅就餐的学生,平均年龄为(12.58±1.68)岁;深圳市中学生在上月中曾经在西式快餐就餐的中学生占77.08%,男女生就餐频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选择西式快餐厅就餐的原因主要为卫生好(17.50%)、位置方便(15.83%)、有营养(10.83%)和价格便宜(10.83%);在对西式餐厅营养知识掌握方面,42.00%的中学生认为食物搭配合理,54.58%的中学生认为营养价值高,62.5%的中学生认为热能含量高.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西式快餐的就餐频次较高,对西式快餐营养知识掌握程度较差,有必要针对调查研究发现的就餐原因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吴小敏;曹彬;黄薇;张锦周;黄海雄;肖云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乙酯、丙烯酸甲酯2种有机物同时检测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用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乙酸乙酯、丙烯酸甲酯2种有机物,二硫化碳溶剂解吸后进样,经DB-FFA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乙酸乙酯、丙烯酸甲酯两种有机物的检出限分别为0.38和0.87μg/ml,线性范围在200 ~3 000、50~500 μg/ml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加标回收率为89%~98%.结论 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的同时测定.
作者:童月婵;赵敏;王千;陈月萌;王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现状,为职业病防治提供预防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通过访谈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5年累计检查9 695人,其中岗前检查占16.00%,离岗检查占4.14%,多为岗中体检者.岗前体检者检查结果异常者占总检查人数的7.41%,以不宜从事噪声作业者居多,占46.09%;不宜从事粉尘作业者占16.52%.岗前检查包括新录用劳动者和转岗劳动者,后者检出异常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录用劳动者检查异常主要为不宜从事噪声作业,转岗劳动者则以粉尘观察对象居多,并且两者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在总职业体检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加强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对职业病防治起到一级预防作用.
作者:张丽江;马彦清;路宝利;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细菌由单一耐药转为多重性耐药,导致抗生素的疗效下降,已成为临床用药和治疗的一大困扰难题.整合子是保守、可移动的基因元件,其在整合酶的介导下,可通过位点特异的重组系统捕获外源性的基因盒并使之表达;同时整合子可定位于质粒上,或者自身作为转座子的一部分参与转移,使耐药基因在细菌种间和种内发生传播.目前报道较多的有Ⅰ、Ⅱ、Ⅲ、Ⅳ类整合子,前3种已被证明与细菌耐药性相关,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理论的建立为人们深入研究细菌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作者对整合子-基因盒系统的起源、结构、分类分布、转移机制及新的生物学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张宏萍;练维;汪晓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及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该项目在职业病防护设施、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方面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的要求,在个体防护用品的配置及警示标识的设置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 该建设项目在设备布局、毒物危害控制、应急救援、建筑卫生学和辅助用室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规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
作者:崔建伟;胡建安;彭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塘沽居民户食用碘盐质量状况,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天津市碘盐监测实施方案》进行居民户碘盐监测,2010-2012年共选点采取居民户876份盐样,采用GB/T 13025.7-1999《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直接滴定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塘沽居民户食用碘盐样品876份,其中非碘盐35份,不合格碘盐21份,合格碘盐820份,碘盐覆盖率为96.00%,碘盐合格率为97.5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61%.结论 塘沽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水平较高,现阶段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指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判定标准,但仍需加强监督监测,强化健康教育,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长期落实.
作者:杨卓森;陈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职业危害具有隐蔽性、多样性的特点,运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论在新兴行业中探讨一种循环改进的职业病风险教育体系,以提高从业者对职业病风险的知晓值.方法 选取两高新企业根据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理论体系,按照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步法,对新兴行业企业从业者掌握了解职业病风险的健康教育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从业者职业病风险知晓值的主要原因.测定该人群职业病风险知晓值、制定改进措施并开展为期1年的基于六西格玛改进的职业病风险健康教育;对照企业则开展1年常规性职业健康教育.两企业从业者职业病风险知晓值采用30%抽样调查获得,差异的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 影响从业者职业病风险知晓值的主要原因是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与企业的技术属性之间存在较大落差.改进企业和对照企业从业者职业病风险基线知晓值分别为29.1±13.6和30.9±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职业病风险健康教育,两企业从业者对职业病风险知晓值分别为76.5±4.3和52.7±11.9,调整年龄、性别后,风险知晓值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新兴行业从业人员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认知程度,有利于开展职业病立体防治工作,既可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又有助于新兴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朱月潜;王劲松;孙兰芳;蔡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异丙醇、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酸丁酯和二甲苯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活性炭管吸附空气中异丙醇、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酸丁酯和二甲苯,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气相色谱(FID)测定.结果 异丙醇、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酸丁酯和二甲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470、3.074、3.778、4.998、5.477和6.595 min,线性范围分别为39.50 ~790.0、44.55 ~891.00、8.75 ~ 175.00、43.30 ~ 866.00、43.78~ 875.60和43.30 ~ 866.00 g/ml,检出限分别为1.8、2.3、0.7、0.9、1.7和0.9 μg/ml,低检出浓度分别为1.2、1.5、0.5、0.6、1.1和0.6 mg/m3(采样体积1.5L计),解吸效率分别为95.46% ~ 96.43%、96.12% ~ 96.80%、96.11% ~ 97.61%、94.83%~97.05%、94.91% ~ 96.98%和95.03% ~95.48%.结论 该方法适合工作场所空气中异丙醇、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酸丁酯和二甲苯气相色谱同时测定.且方法简单、迅速、重现性好,适合一般实验室应用.
作者:张蓉蓉;祝海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定制耳塞对作业人员听力保护的远期效果,为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某企业200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佩戴定制听力保护耳塞,于2007至2012年连续追踪5年,比较不同年份作业人员听力的变化及不适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调查的工作场所中噪声以中高频为主,强度在85.3~93.3 dB (A)之间.跟踪调查佩戴定制耳塞人员5年,其各频率听阈无明显变化,听力损失的检出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需要选择合适的护听器,以保护噪声环境下的作业人员.定制耳塞是针对个人不同的耳道结构量身定制的个体防护用品,对预防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有积极作用,适合长期使用.
作者:冯鸿义;张捷;石远;郎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和患者互动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及其心理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6-7月在某市5家三甲医院实施了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对象包括医务人员及患者共计1 010名(其中有效问卷1 001份),结构式访谈对象包括医务人员及患者共计50名.结果 针对目前的医患关系现状医方认为“很好”和“较好”的占17.7%,而患者中认为医患关系现状“很好”和“较好”的则占66.2%;对于医患关系的本质,47.6%的医方和59.7%的患者认为是一种诊疗关系.结论 医患双方在医疗沟通过程中都持有正向的情绪体验,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同医患间的积极互动有着密切联系;医务人员的工作情绪受职场和家庭环境的双重影响,而他们的沟通技巧也同样来自其在生活环境中所获得的经验.
作者:于丽玲;王晓燕;梁立智;关丽征;宋晓霞;焦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痛风患者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出院的血尿酸异常的痛风患者23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出院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定期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血尿酸值正常率、痛风复发率、生活方式改变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对痛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痛风复发率、血尿酸值正常情况、生活方式改变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痛风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降低血尿酸水平和痛风发病次数,改变痛风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痛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广茹;陈晓艳;刘娜;柴囡;张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