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大鹏;朱勋兵;李徽徽;袁伶俐;陈笑天
目的:探讨病案分析教学法结合影像资料在消化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学生需掌握的内容,科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并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讲解示教.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得分和临床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病案分析教学法结合影像资料激发了实习医生的想象力和主观创造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其对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作者:汪建超;杨秀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蚌埠市0~3岁儿童进行早期健康教养状况的调研,了解蚌埠市儿童的早期生长发育状况,为其提供科学的早期教养知识.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儿童早期健康教养问卷调查、心理咨询、医院合作等方式收集资料,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式,对蚌埠市5个社区0~3岁儿童的早期健康教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78.1%的0~3岁儿童是非隔代教养,21.9%的儿童隔代教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乳喂养仅占18.1%,85.7%的家长认为早期教养对儿童生长发育很重要,66.7%的教养人更希望通过实地考察来获取早教知识.结论:蚌埠市0~3岁儿童的早期健康教养状况有待改善,要加强主要教养人的健康教育及早教基地的建设,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陈曼曼;辛倩倩;方珠;邱天;胡静垚;李丹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病人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痛的麻醉效果及其对病人术后认识功能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6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2例)予以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观察组(32例)予以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结果:插管前和插管后,2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插管后舒张压和心率高于插管前水平(P<0.05~P<0.01).2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麻醉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力完全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与拔管时比较,拔管24 h后对照组OAAS评分明显升高(P<0.01),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OAAS、MMSE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NR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且拔管24 h观察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方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病人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其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病人苏醒质量更佳,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忠;徐继海;宋际明;袁管京;黄忠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以蚌埠医学院药学院本科毕业生为例,调查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去向和考研率.方法:收集药学院药学专业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相关信息,分析就业率、就业去向、区域分布及考研率等.结果:药学院药学专业2015-2017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的省外就业率和考研率之和稳定在80%左右,而其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及周边地区就业率高于省内就业率,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稳步提升.结论:通过加强学风建设、提高专业认同感、优化实践教学基地等措施,对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较好.
作者:霍强;程秀;张翠;马涛;于伟荣;刘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分层次《流式细胞术》教学模式,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针对低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学员等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方案.各不同层次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教学,分析其学业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情况.结果:实施《流式细胞术》分层次教学,3个层次的观察组学生在考试成绩、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分层次《流式细胞术》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学习条件,有效提高了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群体的学习效果.
作者:汪洪涛;唐洁;姚春艳;宋传旺;马华;郭术俊;李柏青;钱中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川芎嗪联合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102例中晚期肝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川芎嗪治疗.观察2组治疗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1、IL-4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1、IL-4和TGF-β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川芎嗪联合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碘油吡柔比星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并能改善病人相关免疫学指标.
作者:赵洪涛;张占云;李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钝针扣眼穿刺法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区域法穿刺组(A组)、绳梯法穿刺组(B组)、钝针扣眼穿刺组(C组),各20例,1年后,比较3组病人穿刺后透析间血流量、穿刺点渗血率、假性动脉瘤、穿刺失败率及病人满意度和疼痛度.结果:3组病人透析间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的穿刺点渗血、假性动脉瘤、穿刺失败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显著少于A组和B组(P<0.05).3组病人的疼痛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疼痛得分显著低于B组,B组显著低于A组(P<0.01).3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B组和A组,而B组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使用钝针扣眼穿刺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穿刺点渗血、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有效地保护了血管,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护士的穿刺技术难度,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洋;汪吉平;骆俊秀;刘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后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保留股方肌对股骨距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股骨颈骨折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切断股方肌,观察组术中保留股方肌.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3、6、12、24个月随访病人采用外斜位X线摄片了解股骨距骨量变化情况.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股骨距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时,对照组股骨距骨量丢失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后外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通过对股方肌的保留,可以延缓股骨距的骨质吸收,有效地减少股骨距的骨量丢失.
作者:尹化阳;黄明;王皓宇;高明杰;方镇;冯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情绪管理在依恋对交往焦虑影响的中介作用.方法:以皖北地区976例农村中学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亲子依恋量表、情绪管理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情绪管理在依恋对交往焦虑影响的中介作用.结果:父亲依恋得分男生高于女生(P<0.05),交往焦虑、情绪管理、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得分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提高,学生的交往焦虑水平逐渐降低(P<0.01),情绪管理、亲子依恋得分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较好学生均高于经济条件较差学生(P<0.05~P<0.01);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同伴依恋得分与情绪管理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情绪管理、父亲依恋、母亲依恋及同伴依恋得分与交往焦虑得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情绪管理在依恋(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对交往焦虑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分别为34.6%、40.0%、25.5%.结论:情绪管理在依恋对交往焦虑中具有中介效应,较好的情绪管理水平可以减少初中生的交往焦虑水平.
作者:孟艳秋;姚荣英;付连国;吴鹭;李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冷冻技术在宫颈病变中个性化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低度宫颈癌前病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25~30岁)及生育要求采用冷冻术、LEEP术及激光术治疗宫颈病变者各40例.观察3组病人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阴道镜检查结果、宫颈挛缩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宫颈管长度的改变情况,术后6个月HPV转阴率情况,术后2年内生育情况,包括经阴道分娩情况及流产情况等.结果:手术时间方面,LEEP术和激光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短于冷冻术(P<0.01);术中出血量方面,冷冻术无出血,LEEP术出血量高于激光术的出血量(P<0.01).术后3个月随访,阴道镜病理异常率方面,3组病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挛缩率方面,行冷冻术者宫颈挛缩率低于行LEEP术者(P<0.05),行激光术与行LEEP术病人宫颈挛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冷冻术病人术后宫颈管长度无变化,行LEEP术病人宫颈管长度变化为(5.45±2.03)mm,大于行激光术的(3.31±1.82)mm(P<0.01);术后6个月,3组病人HPV转阴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生育情况,3组病人的怀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冷冻术者阴道分娩率为74.07%,高于行LEEP术者的41.67%和行激光术者的48.00%(P<0.05),行LEEP术者与行激光术者阴道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LEEP术者、激光术者和冷冻术者流产率分别为20.83%、8.00%和0.00%,行冷冻术者流产率低于行LEEP术者(P<0.05).结论:宫颈冷冻术治疗后愈合不留瘢痕,不会造成宫颈管长度的改变、宫颈粘连和挛缩,不影响生育功能,适用于年轻未生育过或需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病人.
作者:王立锋;程群仙;王文琴;徐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比较2种液基细胞试剂盒实施宫颈癌筛查的不同作用和价值.方法:将接受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CT)的研究对象900人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LCT试剂盒,观察组应用改良LCT试剂盒.将2组筛查方式的制片满意率以及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制片满意率方面,观察组为97.56%,对照组为97.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试剂盒意义不明确检出率、液基试剂盒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检出率、鳞状细胞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基试剂盒LSIL检出率和HSIL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意义不明确,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他不同试剂盒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同应用常规LCT液基细胞试剂盒检查相比,改良LCT液基细胞试剂盒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均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细胞自噬是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的高度保守的一种饥饿应答机制,依赖溶酶体的生物学作用发挥其效应. 结构受损或老化而失去正常功能的细胞器及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被送到溶酶体中消化、降解,产物可被细胞的重建所利用并为细胞生存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 肿瘤微环境在应激条件下处于低氧、营养缺乏、炎症、酸中毒状态,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 肿瘤细胞产生后可诱发细胞自噬,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关系密切,两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协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 本文就细胞自噬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雷思雨;陈曼曼;陈斌;李玉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和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胃固有肌层肿瘤病人53例,其中31例行EFR治疗(EFR组),12例行开腹手术(开腹手术组),10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对比分析3组病人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与转移率.结果:3组病人在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两比较显示EFR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EFR组住院总费用低于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组(P<0.05和P<0.01),开腹手术组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1).术后3组并发症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FR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且安全有效,术后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玉;汪建超;邓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胃瘫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对1847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分别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917例)和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930例).比较2组术后胃瘫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恢复时间.结果:联合肠内营养组胃瘫的发生率1.6%,显著低于全肠外营养组的4.4%(P<0.01);联合肠内营养组胃瘫的恢复时间为(9.6±3.3)d,显著短于全肠外营养组的(24.2±4.5)d(P<0.01).结论: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比单纯肠外营养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作者:万百顺;张玲;贺涛;王效谦;钱相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Ⅲ型胶原、纤维黏连蛋白(FN)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及胎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参与胎膜早破的发病机制.方法:40例胎膜早破孕妇,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组(pPROM组,20例),足月胎膜早破组(tPROM组,20例),另外选取同期正常足月妊娠孕妇2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清及胎膜组织中MMP-9、Ⅲ型胶原、FN的表达水平,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孕妇血清MMP-9、Ⅲ型胶原、FN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tPROM组MMP-9显著高于pPROM组,后者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PROM组Ⅲ型胶原、FN水平显著低于tPROM组,而后者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MP-9在pPROM组和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MMP-9在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pPRO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胶原和FN在pPROM组和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Ⅲ型胶原和FN在tPROM组胎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pPRO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PROM组和tPROM组中,MMP-9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874,r=-0.988,P<0.01),MMP-9与FN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r=-0.760,r=-0.875,P<0.01),Ⅲ型胶原与FN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29,r=0.876,P<0.05).在胎膜组织中,MMP-9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68,P<0.01),MMP-9和FN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93,P<0.01),Ⅲ型胶原和FN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85,P<0.01).结论:MMP-9、Ⅲ型胶原、FN参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孕妇血清及胎膜组织中MMP-9含量升高、Ⅲ型胶原和FN含量降低,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
作者:田玲;万敏;王倩;柏妍槟;沈禾;闫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单孔和多孔腹腔镜乙状结肠及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评估单孔腹腔镜手术在乙状结肠和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结直肠癌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60例,单孔组行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多孔组行常规多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病人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近远期并发症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体积、远切缘距肿瘤下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和阳性淋巴结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多孔组(P<0.01);单孔组近切缘距肿瘤上缘距离明显大于多孔组(P<0.01).单孔组术后肛门自动排气、进流质食物、进固体食物、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多孔组(P<0.01),术后2组病人胃动素水平较术前均有所下降(P<0.05和P<0.01),且单孔组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多孔组(P<0.01);单孔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小于多孔组,美容指数明显高于多孔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多孔组(P<0.01).单孔组病人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吻合口瘘或出血等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多孔组的13.33%(P<0.05),2组复发、远处转移、死亡等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出院时、随访各时点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均高于多孔组(P<0.05~P<0.01).2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GIQL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随访各时点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结论:单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根治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佳,且预后良好,可明显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案之一.
作者:王新;马永勋;张晓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沙格雷酯对糖尿病足(DF)病人血清胆红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DF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格雷酯.6个月后观察并记录病人的血清胆红素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评价各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2组病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均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2组病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细胞坏死生长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2组病人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病人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病人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雷酯治疗DF能有效改善病人血清炎症因子,提高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明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合并不同危险因素对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者60例,无肺部感染者60例,比较2组病人围术期的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机械通气、输注红细胞、术前低体质量指数、术前低白蛋白、入住ICU、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COPD史、机械通气、糖尿病史、手术时间≥2 h为影响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年龄>80岁、COPD史、糖尿病史、进行机械通气及手术时间≥2 h会增加病人围术期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
作者:王涛;郑洪洪;徐志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在老年牙髓坏死并根尖周炎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138例老年牙髓坏死并根尖周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67),2组病人均采取机用Protaper镍钛锉联合超声冲洗进行根管预备,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完成根管充填,对照组采取二次法根管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对病人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别于术后7 d和6、12、24个月评估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7 d总有效率91.55%,与对照组92.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牙齿疼痛发生率11.27%,与对照组的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6、12和24个月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4.19%、76.27%和79.63%,对照组分别为71.43%、72.41%和68.09%,2组术后各时间点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老年牙髓坏死并根尖周炎临床效果与二次根管治疗相当,且有助于减少就诊次数及缩短治疗疗程,安全有效.
作者:龙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拔牙培训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实习生24名,分为常规培训组和系统性拔牙培训组,将难度相同的需要拔牙的病人平均分配到2组,比较2组学生拔牙时间及病人的拔牙疼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培训组比较,系统拔牙培训组病人的拔牙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下降,拔牙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系统性拔牙培训有助于提高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及医疗安全.
作者:张凯;徐涛;刘亮;刘姗姗;谢宗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