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徐爱华;高翔;刘森炎;钱一欣;张玉强

关键词:不宁腿综合征, 加巴喷丁, 血液透析
摘要: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病人不宁腿综合征(RLS)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RLS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所有病人予常规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观察组病人每晚睡前口服加巴喷丁300 mg,疗程8周;并每2周给予1次血液灌流治疗.使用RLS评分量表(IRLS)评分评价病人RLS有无改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评估治疗后病人睡眠障碍有无改善,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疼痛病人改善情况.并检测病人治疗前后病人血清铁蛋白、甲状旁腺素(PTH)、钙、磷等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病人的RLS严重程度、PSQI和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的RLS严重程度和PSQI评分也有所下降(P<0.01),但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病人铁蛋白均有所上升(P<0.01和P<0.05),PTH、Ca、P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病人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明显缓解病人不宁腿症状,并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儿童EB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住院患儿EB病毒(EBV)感染状况及相关疾病谱临床流行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疑似EBV感染住院患儿经PCR荧光法检测全血中EBV核酸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送检住院患儿血样本547例,EBV核酸检测阳性例数97例,检出率17.73%,其中男56例(57.73%),女41例(42.27%);平均年龄(4.60±2.84)岁,学龄前儿童(0~6岁)76例,占检出人数的78.35%.儿童EBV感染临床症状多样,常以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首诊,多以EB病毒感染、肺炎、支气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咽炎等临床表现为主,可伴有肝-脾等肿大、皮疹、肝脏和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状;同时检出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71例次,其中肺炎支原体19例(19.59%),伤寒或副伤寒杆菌18例(18.56%),乙型脑炎病毒17例(17.53%),副流感病毒8例(8.25%),肠道病毒2例(2.06%),其他病毒共7例(7.22%),合并感染患儿47例(42.27%);且各季节时段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感染是昆明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各季节时段均可发病,常呈现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作者:张胜;高辉;王杨;彭传梅;陈婉婷;郭紫轩;卫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对宫颈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对体外培养的单层人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的影响作用.方法:用常规方法诱导金葡菌为L型后感染HeLa细胞,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金葡菌L型黏附及侵入细胞情况,并采用改良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光镜、电镜检查显示金葡菌L型能够黏附并且进入HeLa细胞;改良的MTT法检测表明金葡菌L型能够促进HeLa细胞增殖(P<0.01).结论:金葡菌L型能够感染并促进HeLa细胞增殖生长,揭示金葡菌L型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胡小冬;崔洁;唐素兰;管俊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先心病行封堵器治疗病人,根据《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分为标准组(67例,选择的封堵器型号遵循专家共识)和非标准组(23例,选择的封堵器型号不遵循专家共识),2组均采用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超声检查时间、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封堵器伸展径、厚度及位置变化等情况.结果:2组病人超声检查时间、肺循环血量/体循环血量和肺动脉平均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的手术时间低于非标准组(P<0.05).标准组术后第2天、术后3个月的封堵器伸展径、缺损大径均明显降低(P<0.01),非标准组术后3个月明显降低(P<0.01);标准组术后第2天和术后3个月的封堵器伸展径、缺损大径低于非标准组(P<0.05~P<0.01).先心病中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16~30 mm者的封堵器厚度大于≤15 mm型号者(P<0.01).2组病人放置封堵器3个月后,非标准组封堵器出现向左心房移位和总的位置变化的比例均高于标准组(P<0.05和P<0.01).结论:超声能够比较准确、简便地测量先心病病人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同时还能有效监测封堵器形变过程,评估封堵器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状态.

    作者:谢微;林水华;雷婷;李三潭;贾国良;张源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青光眼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青光眼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85例青光眼病人为观察组,并以85例同期住院非手术病人为对照组,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量表评估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2周及对照组的心理状态,然后将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性别与文化程度者不同时间的HAD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的HAD量表评分均有升高(P<0.01),术后2周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60岁的病人术前、术后1周的HAD量表评分均高于≥60岁的病人(P<0.01),而术后2周两个年龄段病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病人术前、术后1周及2周的HAD量表评分均高于中专和以上病人(P<0.01);男女病人不同时间的HAD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相对较差,且心理状态受年龄与文化程度的影响也较大.

    作者:董海莉;杨春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 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严重少、弱、畸精及梗阻性无精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因男性不育症行ICSI助孕的85例不育夫妇(90个周期)的数据,根据精子不同来源分为射出精子组55例(60个周期)为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穿刺组30例(30个周期)为梗阻性无精子症,比较2组的成熟卵数、2原核(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90个治疗周期中共获卵956个,其中MⅡ卵886个,ICSI后756个卵受精,受精率为85.3%,卵裂719个,卵裂率为95.1%,优胚率47.4%,鲜胚移植临床妊娠率为48.8%,6例流产,流产率为14.3%.射出精子组2PN受精率较穿刺组高(P<0.05),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I技术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汤美玲;周晓燕;马娟;沈澍;张琦;王召朋;王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足癣214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手足癣病人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14例手足癣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手足癣的流行病学、致病菌以及临床类型及其特点.结果:手足癣大多数是由红色毛癣菌(手癣63.1%,足癣71.0%)和断发毛癣菌(手癣9.8%,足癣15.4%)感染引起,其中单纯手癣的病人均未检出絮状表皮癣菌,但相比于单纯足癣的病人其白念珠菌的检出构成比高(手癣22.0%,足癣5.6%).根据病人皮肤损伤的程度,可将手足癣分为水泡型、鳞屑型、糜烂型3种类型.在流行病学方面,20~40岁为高发人群,占69.6%;近45%的病人为工人;无论是手癣还是足癣,其患病构成均有鳞屑型(手癣62.1%,足癣77.1%)>糜烂型(手癣22.9%,足癣13.1%)>水泡型(手癣15.0%,足癣9.8%).结论:绝大多数手足癣的致病菌为同一类型,患病率与日常接触及个人卫生密切相关,无论是手癣还是足癣,其患病构成均有鳞屑型>糜烂型>水泡型的规律.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六安市4所医院护士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六安市4所医院护士生命质量(QOL)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QOL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7-10月选取六安市4所医院的5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一对一进行问卷调查,终有效问卷472份,有效率为90.8%.结果:不同年龄组护士QOL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总体感觉得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的护士在社会领域的QOL得分高于未婚的护士(P<0.05),而在其他领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薪4000元以上的护士在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的QOL得分均偏高(P<0.05),不同职务中专科护士长在心理和环境领域得分较高(P<0.05).每月值夜班1~4次的护士在心理和社会领域QOL得分高于不值夜班以及值夜班多于4次的护士(P<0.05).结论:医院相关部门应对月薪、职务较低的护士以及每月值夜班次数多于4次的护士给予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护士的QOL.

    作者:陈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早期认知功能影响及炎症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骨科全麻手术病人90例,年龄60~85岁,ASAⅠ~Ⅲ级,排除严重的肝肾疾病及活动性炎症.随机分成0.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1组)、1.0μg/kg右美托咪定组(D2组)及对照组(C组),各30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价病人术前和术后认知功能,比较3组病人麻醉前5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2 h、术后1 d及术后3 d的炎症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D1组、D2组和C组术前各炎症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C组各时点各指标至术后3 d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D1组血清IL-1β术毕和术后2 h升高但低于C组,IL-6、TNF-α、hs-CRP自手术开始30 min至术后3 d水平逐渐升高且均低于C组;D2组各时点血清IL-1β水平无明显变化,IL-6、TNF-α、hs-CRP分别于术毕和术后2 h、开始30 min至术后2 h、开始30 min至术后3 d较术前增高.D1组、D2组和C组术前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D1组和D2组血清O2-、MDA自术毕至术后3 d水平逐渐升高且D2组D1组>C组,血清OH自手术开始30 min至术后3 d水平逐渐升高但均低于C组.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可降低老年骨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刘丽;尹志辉;董月稳;赵桂林;周朝波;李林峰;贾文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筛选临床确诊为PMOP病人共176例,对所有病人的腰椎和髋骨部位的骨密度进行测量,同时统计所有病人的年龄、体质量、身高、绝经年限、生育情况和运动情况等作为影响因素,使用向后迭代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病人骨密度是否减少作为因变量建立定序logistic模型,将通过考察的因素代入模型中进行权重考察,研究各因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相关性,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结果:终筛选年龄、体质量、绝经年限、生育情况、饮食习惯、目前运动习惯、年轻时期运动习惯对因变量有显著的解释能力,其中年龄、绝经年限、生育情况与骨质减少情况呈正相关,为发病危险因素,而体质量、饮食情况、目前运动情况和年轻时期运动情况与骨质减少情况呈负相关,是此类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改善PMOP病人的饮食结构,适量增加病人体质量和脂肪含量,有效规划病人的日常运动情况能够有效地减慢病人骨密度降低的速度,有效控制PMOP发病率.

    作者:张玮;王秋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清UCH-L1蛋白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蛋白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价值.方法:将168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组,每组56只;各组组内又随机分为7个亚组:6 h组、12 h组、24 h组、48 h组、72 h组、96 h组及7 d组,每亚组8只;HIBD组采用改良Rice法制备HIBD模型.各组大鼠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UCH-L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点3组大鼠间UCH-L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IBD组UCH-L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手术组(P<0.01),而对照组与手术组间UCH-L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组大鼠各时间点UCH-L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BD组血清UCH-L1蛋白在6 h时检测水平明显升高,48 h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且脑组织损伤越严重,血清UCH-L1蛋白表达水平越高.结论:UCH-L1蛋白血清表达水平与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表现一致,可作为检测指标应用于评估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

    作者:瞿色华;单连强;董淮富;陈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性瘫痪伴听力障碍患儿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脑性瘫痪伴听力障碍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早期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1月诊断为脑性瘫痪的患儿,对其进行听力诊断,记录所有患者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诊断.对诊断患有听力障碍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措施,记录康复训练2个月后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诊断结果.结果:100例脑瘫患儿中判定为听力障碍者34例,其中轻度听力损伤2例(5.9%),分别为感觉神经性耳聋1例,蜗后聋1例,双耳2例;中度听力损伤5例(14.7%),分别为感觉神经性耳聋4例,蜗后聋1例,双耳4例,单耳1例;重度听力损伤3例(8.8%),均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双耳3例;极重度听力损伤24例(70.6%),分别为感觉神经性耳聋16例,蜗后聋8例,双耳21例,单耳3例.经过2个月的康复训练,34例患儿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比例明显下降,干预前后患儿听力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诊断为脑性瘫痪患儿可能具有严重的听力障碍,以感觉神经性耳聋和蜗后聋为主,极重度的听力障碍患儿占据较大比例.经过早期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听力障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舒菊娟;张炫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方法:选取产检孕妇3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54例(病例组),非妊娠合并糖尿病272例(对照组),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早期空腹血糖高、空腹胰岛素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以及年龄≥35岁、孕前体质量大、孕前体质量指数大、糖尿病家族史、孕早期体质量增长多、孕中期体质量增长多为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保健工作中在孕前应对育龄妇女开展饮食管理、控制体质量;孕期除控制体质量外,还应增加对早孕期血脂、空腹血糖等的管理措施.

    作者:荣太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MDROs感染,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MDROs的科室分布、病原菌种类、标本来源情况,分析MDROs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该院2014年共检出MDROs感染病原菌267株,检出多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占18.73%;检出多的菌种是大肠埃希菌,占58.05%;标本主要来源于尿和痰,分别占36.33%和31.09%;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长、患高血压、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和手术均是MDROs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MDROs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患高血压、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和手术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多种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医院感染的控制效率和诊疗质量,促进病人预后.

    作者:汤金红;江静静;胡梅;夏红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改进养膜方联合雌激素对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病人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改进养膜方联合雌激素对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病人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70例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病人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雌激素补充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改进养膜方,比较2组性激素、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子宫血流动力学、子宫内膜厚度与形态、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3个月后雌二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子宫螺旋动脉阻力指数和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形状A型和B型比例增加,C型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养膜方联合雌激素可以改善子宫内膜血液供应,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发育,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作者:李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髋关节外展肌强化训练在脊髓损伤病人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病人行髋关节外展肌强化训练对病人步行能力和关键肌肌力的作用.方法:选择脊髓损伤病人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予以髋关节外展肌训练.训练前后,对病人平衡能力(BBS量表)、步行能力(FAC功能性分级与10 m步行时间)、运动功能(ASIA运动功能评价)、关键肌肌力(Lovett肌力分级)等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训练前后的BBS评分、FAC评分、10 m步行时间、ASIA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病人训练前后的屈髋肌、伸膝肌、踝背伸肌肌力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后髋外展肌肌力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脊髓损伤病人行髋关节外展肌强化训练,可以改善步行能力,提高病人髋外展肌肌力,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农文恒;于佳妮;陈耿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行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37例病人资料,将其中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24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未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11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病人各项临床资料及生活指标.结果:2组病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透析次数、使用左卡尼汀、血小板、白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磷、钙磷乘积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使用左卡尼汀、低密度脂蛋白、钙磷乘积、血磷5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均为影响动静脉内瘘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钙磷乘积过高以及血磷水平升高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左卡尼汀则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保护因素.

    作者:李宁;彭侃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对腹膜透析腹膜炎致肠梗阻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对腹膜透析腹膜炎致肠梗阻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腹膜透析腹膜炎致肠梗阻病人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延续护理.比较2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健康行为量表(HPLP)评分与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出院时,2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ESCA评分、HPLP评分以及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所有病人上述指标均高于出院时(P<0.05~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有助于显著改善腹膜透析腹膜炎致肠梗阻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DNA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究DNA2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提取132例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NA2的mRNA,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DNA2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统计病人ER是否阳性,以及乳腺癌细胞恶性程度等信息,结合DNA2表达量差异,分析ER对DNA2表达的调控关系以及这种调控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并通过培养ER阳性和阴性的细胞来检测DNA2蛋白表达量,以及分析细胞存活来验证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DNA2高表达与恶性程度高度正相关.ER阳性与DNA2高表达正相关,ER阳性可以上调DNA2表达量.ER阳性与肿瘤高恶性程度不相关,而ER阳性能通过上调DNA2表达量显著增加MCF7细胞对喜树碱的耐药性.结论:DNA2调控对肿瘤恶性转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ER阳性上调DNA2表达量增加肿瘤细胞耐药性

    作者:张晓静;刘先富;陈延松;郭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全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全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10家社区医院共40名全科护士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应用职业生涯倦怠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全科护士去人格化、情感耗竭、个人无成就感及职业倦怠感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全科护士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敌对、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改善全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健康状况,让护士能更好地应对护理工作.

    作者:李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肺型P波病人行PICC置管尖端心电定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肺型P波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心电定位的可行性、安全性、精确性.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的基础心电图为肺型P波的病人30例,置管时进行实时心电定位,置管后通过X线胸片定位验证腔内心电图定位效果.结果:技术可行性为100%,心电定位过程中未出现心电图技术相关并发症,与置管后X线胸片对比,97%导管到达佳位置.结论:肺源性心脏病肺型P波病人PICC置管行心电定位精准、安全、可行,拓宽了PICC置管心电定位必须是正常P波的适应证.

    作者:任晓敏;许正红;过瑾;俞晔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