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方法:选取产检孕妇3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54例(病例组),非妊娠合并糖尿病272例(对照组),收集孕妇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孕早期空腹血糖高、空腹胰岛素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以及年龄≥35岁、孕前体质量大、孕前体质量指数大、糖尿病家族史、孕早期体质量增长多、孕中期体质量增长多为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保健工作中在孕前应对育龄妇女开展饮食管理、控制体质量;孕期除控制体质量外,还应增加对早孕期血脂、空腹血糖等的管理措施.
作者:荣太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家族性乳腺癌病人一级亲属早期筛查认知度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选取重庆市肿瘤医院乳腺治疗中心乳腺癌病人一级亲属23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开展时长1年的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的护理干预,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病人一级亲属接受干预措施后对乳腺癌早期筛查的认知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早期筛查的参与率较干预前明显增多(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乳腺癌病人一级亲属对早期筛查的认知程度并提高早期筛查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玲;夏蜀凤;陶文静;曹鑫;王力;周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系统评估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深静脉血栓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国际卫生技术评估机构网络、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10日发表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Cochrane Handbook 5.3系统评价对随机对照实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系统评价和卫生技术评估文献直接提取结果.结果:使用IPC预防术后病人DVT有明显的疗效,但是与使用弹力袜及药物预防DVT的效果相比较,尚缺乏统一结论;IPC联合药物预防DVT的作用比单独使用药物或者IPC的预防效果好.结论:IPC单独及联合药物预防DVT都有明显的疗效,IPC从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药物预防DVT的替代疗法.
作者:付强强;嵇承栋;万悦竹;朱琳懿;许畅;马瑜;陈霞;胡凯;江明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肿瘤细胞内新藤黄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新藤黄酸的含量.色谱柱为COSMOSIL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90:10 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0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在0.05~30μg/mL内新藤黄酸样品溶液质量浓度与峰面积比线性关系良好(P<0.01).精密度、稳定性的RSD<10%,准确度均在实测值的10%以内,特异性良好,同一浓度的新藤黄酸孵育相同时间样品测定结果重复性好.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准确度高,适用于定量测定肿瘤细胞内新藤黄酸的含量.
作者:张变;常佳丽;余琼芳;陈卫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胸背部PHN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B组行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注射混合镇痛药10 mL(1%罗哌卡因10 mL+维生素B12500μg+去炎舒松25 mg);A组采用盲探神经阻滞,注射相同药物,2组治疗周期均为1周1次,3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幅度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加(P<0.01).治疗后B组VA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A组(P<0.01);在饮食、睡眠、情绪、日常、生活兴趣等生活质量评分增幅显著高于A组(P<0.01);B组痛疼缓解情况亦显著优于A组(P<0.01).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PHN安全有效,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亚南;林学武;靳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MDROs感染,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MDROs的科室分布、病原菌种类、标本来源情况,分析MDROs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该院2014年共检出MDROs感染病原菌267株,检出多的科室是重症监护室,占18.73%;检出多的菌种是大肠埃希菌,占58.05%;标本主要来源于尿和痰,分别占36.33%和31.09%;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长、患高血压、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和手术均是MDROs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MDROs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患高血压、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管和手术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多种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医院感染的控制效率和诊疗质量,促进病人预后.
作者:汤金红;江静静;胡梅;夏红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模式对老年肺癌术后病人呼吸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老年肺癌术后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术后根据常规护理时间合理开展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时间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病人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呼吸功能、住院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各项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血氧饱和度和肺活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时间护理模式的应用有效减少了老年肺癌病人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呼吸功能,加速了病人康复,减少了病人的住院时间,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桂程丽;程彩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中期因子(MK)及p63α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宫颈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9例宫颈SCC病人(SCC组)及50例行子宫切除术且宫颈正常的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病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宫颈SCC组织及对照组正常宫颈组织中MK及p63α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查阅病例收集病人临床病理特征资料,术后通过电话或门诊复查的方式对病人的5年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比较2组宫颈组织中MK、p63α的表达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2种蛋白的相关关系,研究MK及p63α表达对SCC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SCC组病人MK蛋白的高表达率(29.21%)和低表达率(39.33%)显著高于对照组(2.00%和12.00%),p63α的阳性表达率(68.54%)显著低于对照组(90.00%)(P<0.01);MK表达和p63α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1);SCC组病人不同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5年内临床结局组内的MK、p63α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年龄≥49岁、肿瘤直径>4 cm、分化程度低的SCC病人MK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他特征组,而p63α的表达率显著低于其他特征组(P<0.05~P<0.01).存活组中MK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死亡组,p63α的表达率高于死亡组(P<0.05~P<0.01).结论:高水平MK及低水平p63α表达可协同参与宫颈SCC的发生发展过程,影响其恶性程度及预后.
作者:韩晗;张广美;韩延华;韩亚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病人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合并冠心病病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脂、抗凝、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1.6克/次,3次/天),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在血液流变学方面,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氧化应激方面,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血管内皮功能方面,观察组内皮素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硝酸甘油介导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心绞痛发作方面,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T2DM合并冠心病,可有效改善病人机体血液流变学,缓解氧化应激状态,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改君;李明霞;任卫东;邓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脑出血术后血糖和入院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脑出血后24 h内入住医院神经外科,入院时检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并经过手术治疗的病人,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入院时和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高血糖的差别、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差别,并比较入院时与手术后的应激性高血糖的高低对其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时的应激性高血糖值分别为(14.27±2.56)mmol/L、(13.23±3.18)mmol/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1.22±3.35)分、(20.65±4.23)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值分别为(10.56±1.32)mmol/L、(16.88±2.46)mmol/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69±4.16)分、(28.92±4.73)分,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P<0.01).手术后血糖降低组病人的死亡率3.88%,明显低于手术后血糖升高组的86.67%(P<0.01).结论:脑出血并发应激性高血糖,手术后比入院时增高的病人死亡率高.
作者:万娜萨;张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L型对体外培养的单层人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的影响作用.方法:用常规方法诱导金葡菌为L型后感染HeLa细胞,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金葡菌L型黏附及侵入细胞情况,并采用改良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光镜、电镜检查显示金葡菌L型能够黏附并且进入HeLa细胞;改良的MTT法检测表明金葡菌L型能够促进HeLa细胞增殖(P<0.01).结论:金葡菌L型能够感染并促进HeLa细胞增殖生长,揭示金葡菌L型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胡小冬;崔洁;唐素兰;管俊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DNA2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提取132例乳腺癌病人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NA2的mRNA,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DNA2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统计病人ER是否阳性,以及乳腺癌细胞恶性程度等信息,结合DNA2表达量差异,分析ER对DNA2表达的调控关系以及这种调控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并通过培养ER阳性和阴性的细胞来检测DNA2蛋白表达量,以及分析细胞存活来验证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DNA2高表达与恶性程度高度正相关.ER阳性与DNA2高表达正相关,ER阳性可以上调DNA2表达量.ER阳性与肿瘤高恶性程度不相关,而ER阳性能通过上调DNA2表达量显著增加MCF7细胞对喜树碱的耐药性.结论:DNA2调控对肿瘤恶性转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ER阳性上调DNA2表达量增加肿瘤细胞耐药性
作者:张晓静;刘先富;陈延松;郭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脑性瘫痪伴听力障碍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早期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1月诊断为脑性瘫痪的患儿,对其进行听力诊断,记录所有患者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诊断.对诊断患有听力障碍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措施,记录康复训练2个月后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诊断结果.结果:100例脑瘫患儿中判定为听力障碍者34例,其中轻度听力损伤2例(5.9%),分别为感觉神经性耳聋1例,蜗后聋1例,双耳2例;中度听力损伤5例(14.7%),分别为感觉神经性耳聋4例,蜗后聋1例,双耳4例,单耳1例;重度听力损伤3例(8.8%),均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双耳3例;极重度听力损伤24例(70.6%),分别为感觉神经性耳聋16例,蜗后聋8例,双耳21例,单耳3例.经过2个月的康复训练,34例患儿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比例明显下降,干预前后患儿听力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诊断为脑性瘫痪患儿可能具有严重的听力障碍,以感觉神经性耳聋和蜗后聋为主,极重度的听力障碍患儿占据较大比例.经过早期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听力障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舒菊娟;张炫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住院患儿EB病毒(EBV)感染状况及相关疾病谱临床流行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疑似EBV感染住院患儿经PCR荧光法检测全血中EBV核酸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送检住院患儿血样本547例,EBV核酸检测阳性例数97例,检出率17.73%,其中男56例(57.73%),女41例(42.27%);平均年龄(4.60±2.84)岁,学龄前儿童(0~6岁)76例,占检出人数的78.35%.儿童EBV感染临床症状多样,常以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首诊,多以EB病毒感染、肺炎、支气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咽炎等临床表现为主,可伴有肝-脾等肿大、皮疹、肝脏和心肌损害等并发症状;同时检出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71例次,其中肺炎支原体19例(19.59%),伤寒或副伤寒杆菌18例(18.56%),乙型脑炎病毒17例(17.53%),副流感病毒8例(8.25%),肠道病毒2例(2.06%),其他病毒共7例(7.22%),合并感染患儿47例(42.27%);且各季节时段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感染是昆明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各季节时段均可发病,常呈现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
作者:张胜;高辉;王杨;彭传梅;陈婉婷;郭紫轩;卫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青光眼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85例青光眼病人为观察组,并以85例同期住院非手术病人为对照组,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量表评估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2周及对照组的心理状态,然后将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性别与文化程度者不同时间的HAD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的HAD量表评分均有升高(P<0.01),术后2周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60岁的病人术前、术后1周的HAD量表评分均高于≥60岁的病人(P<0.01),而术后2周两个年龄段病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病人术前、术后1周及2周的HAD量表评分均高于中专和以上病人(P<0.01);男女病人不同时间的HAD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理状态相对较差,且心理状态受年龄与文化程度的影响也较大.
作者:董海莉;杨春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先心病行封堵器治疗病人,根据《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分为标准组(67例,选择的封堵器型号遵循专家共识)和非标准组(23例,选择的封堵器型号不遵循专家共识),2组均采用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超声检查时间、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封堵器伸展径、厚度及位置变化等情况.结果:2组病人超声检查时间、肺循环血量/体循环血量和肺动脉平均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组的手术时间低于非标准组(P<0.05).标准组术后第2天、术后3个月的封堵器伸展径、缺损大径均明显降低(P<0.01),非标准组术后3个月明显降低(P<0.01);标准组术后第2天和术后3个月的封堵器伸展径、缺损大径低于非标准组(P<0.05~P<0.01).先心病中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16~30 mm者的封堵器厚度大于≤15 mm型号者(P<0.01).2组病人放置封堵器3个月后,非标准组封堵器出现向左心房移位和总的位置变化的比例均高于标准组(P<0.05和P<0.01).结论:超声能够比较准确、简便地测量先心病病人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同时还能有效监测封堵器形变过程,评估封堵器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状态.
作者:谢微;林水华;雷婷;李三潭;贾国良;张源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病人血清肌钙蛋白I(cTnI)、乳酸(Lac)、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磁共振成像上易受损脑组织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连续收入临淄区人民医院的ACMP病人56例.收集病人年龄、性别、昏迷程度等基线数据,于发病24 h内完成的血清碳氧血红蛋白(COHb)、Lac、cTnI、CK、CK-MB、LDH、NSE、白细胞计数、CRP数据,和入院48 h内的颅脑1.5T核磁共振成像上的双侧大脑苍白球、脑室周围及半软圆中心的平均ADC值;以发病60 d后是否出现DEACMP为终点.按发病60 d后是否出现DEACMP分为迟发性脑病组和非迟发性脑病组,比较2组的COHb、Lac、cTnI、CK、CK-MB、LDH、NSE、白细胞计数、CRP和双侧大脑苍白球、脑室周围及半软圆中心的平均ADC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差异显著的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EACMP组昏迷发生率(15例,75.00%)显著高于非DEACMP组(12例,33.33%)(P<0.01).DEACMP组的Lac、CK、CK-MB、LDH、CRP和NSE均高于非DEACMP组(P<0.05~P<0.01).而COHb、cTnI和白细胞计数在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苍白球区域的ADC值显著高于非DEACMP组(P<0.01).而侧脑室周围白质与半软圆中心区域的ADC值在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昏迷程度、中毒时间、NSE、CK、CRP和LDH是DEACMP发病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ACMP病人血清Lac、CK、CK-MB、LDH、CRP和NSE水平可能与DEACMP有关,其对DEACM的诊断与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文元;刘庆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行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37例病人资料,将其中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24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将未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113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病人各项临床资料及生活指标.结果:2组病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透析次数、使用左卡尼汀、血小板、白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磷、钙磷乘积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使用左卡尼汀、低密度脂蛋白、钙磷乘积、血磷5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均为影响动静脉内瘘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钙磷乘积过高以及血磷水平升高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使用左卡尼汀则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动静脉内瘘栓塞的保护因素.
作者:李宁;彭侃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超声刀联合皮桥横向转移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环状混合痔病人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应用超声刀联合皮桥横向转移手术方法.观察2组病人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并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术后6个月随访对比2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47例,好转1例;对照组治愈41例,好转6例,无效1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内复发率2.13%,与对照组10.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度水肿、Ⅱ度水肿、排便障碍和皮赘残留发生率分别为8.33%、6.25%、4.17%和8.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2%、29.17%、22.92%和33.33%(P<0.01);2组均无肛门狭窄,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9.42±1.75)mL,愈合时间(16.74±3.46)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2±8.77)mL和(22.61±2.38)d(P<0.01).结论:超声刀联合皮桥横向转移治疗环状混合痔,较传统外剥内扎术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术后水肿、排尿障碍、皮赘残留等并发症,同时术中出血量少、愈合较快.
作者:齐保聚;刘文庆;任连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 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严重少、弱、畸精及梗阻性无精不育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因男性不育症行ICSI助孕的85例不育夫妇(90个周期)的数据,根据精子不同来源分为射出精子组55例(60个周期)为严重少、弱、畸精子症,穿刺组30例(30个周期)为梗阻性无精子症,比较2组的成熟卵数、2原核(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90个治疗周期中共获卵956个,其中MⅡ卵886个,ICSI后756个卵受精,受精率为85.3%,卵裂719个,卵裂率为95.1%,优胚率47.4%,鲜胚移植临床妊娠率为48.8%,6例流产,流产率为14.3%.射出精子组2PN受精率较穿刺组高(P<0.05),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I技术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汤美玲;周晓燕;马娟;沈澍;张琦;王召朋;王葳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