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WI及动态增强MRI定量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王海宝;刘灿;贾媛;马宁;吴津明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动态增强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定量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 (DCE-MRI)定量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前列腺DWI和DKtrans CE-MRI定量参数,包括表观扩散系数( ADC)、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比( ve )值。并运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癌灶和增生灶的ADC、Ktrans和kep值分别为(1.21±0.26) mm2/s和(0.83±0.32) mm2/s、(0.45±0.22) min-1和(0.17±0.08) min-1、(0.95±0.44) min-1和(0.49±0.26)min-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C、Ktrans、kep值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存在显著不同,DWI和DCE-MRI定量评估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3-溴丙酮酸对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糖酵解抑制剂3-溴丙酮酸对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3-溴丙酮酸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3-溴丙酮酸(0、50、100、200μmol/L)对Bel7402细胞凋亡的影响,ATP检测试剂盒分析细胞内AT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3-溴丙酮酸可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P<0.01),作用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422.9、143.9、85.0μmol/L。3-溴丙酮酸可诱导Bel7402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50、100、200μmol/L 3-溴丙酮酸作用24 h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ATP水平检测结果表明,3-溴丙酮酸可明显降低Bel7402细胞内的ATP水平(P<0.01)。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溴丙酮酸可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并上调凋亡诱导蛋白Bax的表达。结论:3-溴丙酮酸具有诱导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细胞内ATP降低、调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

    作者:潘琼;任凯;崇殿龙;张智瑞;周灿;刘浩;赵素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改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用自己的好情绪感染身边的工作人员和患者是非常重要的[1-2]。作为未来护理行业的中坚力量,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还要具备提供高质量人文服务的素质和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本文针对护生的情绪管理能力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杜鹃(综述);齐玉龙;王岚(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结局探讨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母儿结局,为临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病例107例,按发病孕周分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3+6周)(A组)35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4周)(B组)72例,观察2组一般情况、孕产妇的并发症及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结局。结果:A组孕妇有子痫前期病史、合并甲状腺疾病及糖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孕产妇肾功能异常45.7%和肝功能异常42.9%,均明显高于 B组的9.7%和5.6%(P<0.01)。 B组HELLP综合征、子痫、胎盘早剥、心力衰竭和贫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围生儿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低于A组(P<0.01和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有较高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在终止妊娠前可有短期的期待治疗;给予积极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母儿的结局,但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母婴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汪俊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肾镜和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 PCNL)和组合式输尿管软镜( FURS)治疗肾结石的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肾结石患者178例分为PCNL组94例和FURS组84例。按结石大小又将PCNL组分为结石>20 mm组51例,≤20 mm组43例;FURS组分为结石>20 mm组43例,≤20 mm组41例。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碎石时间、出血量、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二期手术或ESWL术发生率、术后1周清石率、术后1个月清石率。结果:17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2组患者年龄、结石直径和结石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PCNL组的手术时间及碎石时间均明显短于FURS组(P<0.01)。 PCNL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率均明显多于FURS组(P<0.01)。 PCNL组的术后感染率低于FURS组(P<0.05)。 PCNL组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FURS组(P<0.01)。 PCNL组术后1周的清石率高于FURS组(P<0.05)。当结石≤20 mm,PCNL组与FURS组中术后1个月清石率及二期手术或ESWL术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结石>20 mm,PCNL组术后1个月清石率高于FURS组(P<0.05),PCNL组二期手术或ESWL术的发生率低于FURS组(P<0.05)。结论:PCNL术与FURS均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方法。 PCNL清石率高,术后感染率低,尤其适用于直径>20 mm的肾结石。 FURS具有微创性,术后恢复快,尤其适用于直径≤20 mm的肾结石患者。对于肾多发性结石和鹿角形肾结石可联合PCNL、FURS协同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郭一俊;易绮;尤佳;周任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应激和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应激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肝胆外科住院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168例,分为腔镜胆囊切除术组11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组55例,并于术前1 d、术后1、3、9 d分别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免疫功能、应激和肝功能。结果:免疫功能指标CD3+、CD4+、IgG、IgM、IgA术后1 d均降低,术后3 d均开始升高,术后9d均恢复到术前1d水平,CD8+术后1d升高,术后3d开始降低,术后9d恢复到术前1d水平;腔镜胆囊切除术组CD3+、CD4+、IgG、IgM术后1 d降低幅度均小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术后3 d升高幅度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CD8+术后3 d降低幅度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IgA术后3 d升高幅度均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应激指标IL-6、TNF-α、CRP术后1 d均升高,IL-6、CRP术后3 d均降低,其中仅IL-6术后9 d恢复至术前1 d水平, TNF-α术后9 d降低,但仍高于术前1 d水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IL-6、TNF-α、CRP变化幅度均小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 P<0.01)。肝功能指标ALT、TBIL、AST术后1 d均升高,术后3 d均降低,术后9 d恢复至术前1 d水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ALT、TBIL、AST变化幅度均小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应激和肝功能的影响比开腹胆囊切除术小,可以作为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吴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侧卧位和仰卧位PFNA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侧卧位和仰卧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A)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例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侧卧位和仰卧位PFNA治疗。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测量术后尖顶距及调查计算随访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其疗效。结果:侧卧位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2.6±7.4)min,仰卧位组为(97.5±38.82)min,侧卧位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仰卧位组(P<0.01)。患者随访时间为8~21个月,其中18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年。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评分,结果显示侧卧位组和仰卧位组分别为(84.9±3.45)分、(87.2±5.6)分,2组尖顶距分别为(20.2±4.89) mm、(21.5±4.86)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仰卧位,侧卧位PFNA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简化了手术操作,长期疗效令人满意。

    作者:马炜;李一凡;潘檀;李学军;李立;干阜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不同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不同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的疗效。方法:80例丙肝患者,采用特异性探针杂交法进行丙肝病毒(HCV)基因型分型,根据病毒基因型分型结果分成HCV 1b型组和非1b型组,2组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1.5μg/kg皮下注射)和口服利巴韦林,治疗前后及随访中检测高灵敏HCV RNA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获得各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并比较2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结果:HCV 1b型组与非1b型组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58.1%和8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HCV1b基因型疗效不佳,丙肝的疗效与基因型密切相关。

    作者:陈庆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 PFN)与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DHS治疗128例( DHS组),行PFN治疗30例( PFN组)。比较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DHS 组、PFN 组 A1、A2型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DHS组A3型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愈合时间均明显多于PFN组(P<0.01);DHS组、PFN组A1、A2型骨折术后各时间点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A3型骨折术后各时间点Harris评分均明显低于PFN组(P<0.01);2组术后1、3、6个月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2组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A3型骨折患者的肺栓塞1例。结论:对于A1、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DHS治疗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对于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具有更好的力学稳定性,效果优于DHS。

    作者:周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CT和MRI鉴别诊断良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MRI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胆道梗阻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入院均采取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同时辅以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胆系水成像。对比分析患者CT及MRI诊断准确性及相关病灶的定位与定性指标数据。结果:CT与MRI在患者病灶定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的良恶性定性及诊断准确率方面,CT的诊断准确率为78.1%,MRI为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胆管扩张、双管征及实质性肿瘤和肿大淋巴结的敏感性MRI与CT均能达到100%。结论:CT、MRI应用于临床胆道梗阻的良恶性诊断各有优劣,两者相互结合,会有理想的诊断结果。

    作者:周金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代谢指标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代谢指标,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代谢紊乱特点HbA1c。方法:收集13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肾功能检查分为2型糖尿病无肾病并发症组(T2DM组)54例与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组(DKD组)77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再将DKD组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别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及血肌酐等指标。结果:DKD组患者血清TC、LDL-C、肌酐及尿酸水平均高于T2DM组(P<0.05~P<0.01),而HDL-C水平低于T2DM组(P<0.05)。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组的TC、LDL-C及肌酐水平均升高(P<0.05~P<0.01),而HDL-C水平明显较低(P<0.01),但2组患者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血糖、血脂及尿酸的代谢紊乱有关,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与尿酸的水平对防治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欧红芹;祖磊;邹玲梅;金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管性介入治疗妇产科难治性出血30例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妇产科难治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介入治疗的难治性出血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传统方法治疗的难治性出血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性介入治疗妇产科难治性出血手术时间短、止血迅速,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戴骏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天;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日常生活能力和凝血功能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进展率和出血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进展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2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冠状病毒分布于全球,有多个亚型。以前出现的冠状病毒主要与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有关,例如引起普通感冒的229E型和OC43型冠状病毒[1]。2002年秋季我国广东省发生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病毒性肺炎,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这种新型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其中间宿主为果子狸[2]。 SARS自中国迅速蔓延至全球30个国家。在1年时间里, SARS病例达8273例,其中774例死亡。 SARS疫情发生后10年,阿拉伯半岛出现由另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病毒性肺炎,即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2012年6月,沙特阿拉伯发现首个病例[3-4]。MERS病例大多数发生在阿拉伯半岛,即沙特阿拉伯、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阿曼、约旦、科威特和黎巴嫩等国家。此外,与旅游相关MERS感染发生在欧洲(英国、意大利、希腊、荷兰、法国和德国),以及突尼斯、马来西亚、菲律宾、埃及等国,近伊朗和美国也有相关报道。据世界卫生组织新报道,截至2015年7月29日,实验室确诊病例为1382例,病死493例(病死率35.7%),中国发现1例输入性MERS病例[5]。单峰骆驼可能是 MERS冠状病毒( MERS-CoV)的宿主,而蝙蝠可能是 MERS-CoV 向人类传播的载体[6]。尽管SARS和MERS均由冠状病毒引起,但SARS以人与人之间高效传播与相对较低的病死率为特点,而MERS仅为有限的人传染人,但病死率较高[7]。

    作者:洪磊(综述);陈余清(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10例的ST段的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ST段抬高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病死组5例和好转组5例,比较2组患者心电图和血清标志物检查结果。结果:病死组中3例心电图ST段呈“墓碑型”抬高;2例呈“巨R波型”抬高;好转组患者心电图ST段呈“斜长型”1例,“新月型”2例,“水平型”1例,“弓背型”1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平均发病5 h后,心肌酶谱发生改变,2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多出现ST段抬高现象,“墓碑型”和“巨R波型”ST段抬高可能是心肌严重损伤的表现,病死率较高。

    作者:刘向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腋窝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17例

    目的::探讨经腋窝切口或腔镜辅助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方法对患者乳腺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性行腋窝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患者17例,术前均行双侧乳腺彩超检查,标记手术隧道。其中外侧象限11例,内侧象限1例(腔镜辅助下),中央区5例,均采用腋毛区延皮纹切口入路手术。结果:17例均完整切除乳腺良性肿瘤,切口隐蔽,未损伤乳房皮肤。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乳房表面均无凹陷,乳房皮肤无瘢痕,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经腋窝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避免了乳房外观的破坏,在有效治疗的同时兼顾外观保护,且不受肿瘤大小限制,不增加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戴邦武;万里明;汤厚阔;张敬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尿酸和脑钠肽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尿酸( UA)和N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P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4例,其中PIS患者34例( PIS组),非PIS患者30例( NPIS组),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UA和NT-proBNP水平。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将PIS组患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根据CT/MRI影像学检查,将其分为小灶组、中灶组和大灶组,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UA和NT-proBNP水平。结果:PIS组患者血清UA和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NPIS组(P<0.01)。 PIS组中,随NIHSS 评分增加,轻型、中型、重型组患者的UA和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P<0.05~P<0.01);随梗死灶体积增大,小灶、中灶、大灶组患者UA和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P<0.01)。结论:UA和NT-pro BNP水平可反映IS病程发展程度和梗死范围,对PIS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媛;杨小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蚌埠医学院学报》征订启事

    《蚌埠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76年3月,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蚌埠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实验医学论文和应用医学论文。设有述评、基础医学、大学生科技园地、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祖国医学、精神卫生、护理学、技术与方法、综述、个案报道等栏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 PD)患者血清活化T细胞趋化因子( RANTES)水平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变化,探讨其在PD免疫异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0例PD患者( PD组)和35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RANTES、IL-1β、IL-6、TNF-α水平,采用Hoehn-Yahr、UPDRS量表分别对PD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同时对2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血糖、血压、血脂差异一般状况进行检查。结果:PD组患者血清RANTES、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D 1~5期患者血清RANTES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1~5期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UPDR评分组间血清RANTES水平轻、中和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1β、IL-6和TNF-α水平轻、中和重度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PD组血清RANTES水平与UPDR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PD患者血清RANTES、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提示炎症因子可能发动并维持了PD的发病进程,可为PD患者早期发现、防治提供优先依据。

    作者:时鹏;屈洪党;李强;陈育华;李倩倩;谢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DWI及动态增强MRI定量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MRI (DCE-MRI)定量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前列腺DWI和DKtrans CE-MRI定量参数,包括表观扩散系数( ADC)、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比( ve )值。并运用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癌灶和增生灶的ADC、Ktrans和kep值分别为(1.21±0.26) mm2/s和(0.83±0.32) mm2/s、(0.45±0.22) min-1和(0.17±0.08) min-1、(0.95±0.44) min-1和(0.49±0.26)min-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C、Ktrans、kep值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存在显著不同,DWI和DCE-MRI定量评估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海宝;刘灿;贾媛;马宁;吴津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并分析相关检查结果,探讨影响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行MHD且透析时间>3个月的患者102例,行腹部侧位平片观察腹主动脉钙化情况,提示腹主动脉钙化为钙化组,未发现腹主动脉钙化为非钙化组。心脏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观察2组心脏瓣膜钙化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根据Kauppila法进行血管钙化评分,同时计算心血管钙化指数。并抽血检查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结果:钙化组年龄、透析龄、血磷、是否糖尿病肾病、hs-CRP、IMT与非钙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年龄、透析龄、hs-CRP、血磷和IMT与血管钙化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 logistic回归发现患者的年龄、透析龄、是否糖尿病和hs-CRP均是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MHD患者血管钙化现象较为常见,伴发糖尿病、高龄、长透析龄及微炎症状态可能是MHD患者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忠辉;何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