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薛芳;王丽;程娟;杨默然;时文虎
目的::探讨儿童药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以寻求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儿科加强监护病区收治的82例药物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中,误服中毒58例(70.73%),有意自服20例(24.39%);>1~3岁误服中毒45例(54.88%);吸入中毒及其他4例(4.88%);城市儿童20例(24.39%),乡村儿童62例(75.61%);留守儿童51例(62.20%),普通儿童31例(37.80%)。结论:儿童药物中毒以口服为主;乡村高于城市,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1~3岁是儿童药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年龄段。预防儿童药物中毒,需要个人、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作者:朱丽萍;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60例,其中25例采用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35例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传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传统组(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P<0.01),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腔镜组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于术后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经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虽然费用较高,但值得在特定人群中推广。
作者:褚亮;周少波;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性定位引导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需择期手术在超声定位引导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2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体表标志定位组( A组)及超声诊断性定位引导长轴面组(B组)、长短轴面组(C组)、短轴面组(D组),各51例,观察记录穿刺情况。结果:首次穿刺成功率A组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 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穿刺情况均明显劣于B、C、D组(P<0.01)。 B、C、D组试探次数和穿刺点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调节方向次数、总穿刺时间和技术难度评分均小于D组(P<0.05~P<0.01),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刺破血管后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诊断性定位引导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其中长短轴面穿刺法兼具长、短轴面优点,提升了成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琼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每例患者的4支(左前降支、左旋支、左主干、右冠脉)血管共352支进行CT冠脉成像及选择性冠脉造影2种方法的检查,检测冠脉的图像特征,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对2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2种方法对冠脉狭窄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T冠脉成像的诊断敏感度为97.24%,特异度为92.40%,阳性预测率为93.12%,阴性预测率为96.93%。2种方法对冠脉狭窄程度分级的诊断结果呈高度一致性(P<0.01)。结论: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检测结果可以与冠脉造影相媲美,检测方便快捷、无创伤、辐射量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世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行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各45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WHOQOL-BREF)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变情况、疗效、心功能分级、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 步行距离、WHOQOL-BREF评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均显著增加(P<0.01),而QRS波宽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QRS波宽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心功能分级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治疗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71例,其中行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手术(宫腔镜组)36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3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疗效和复发率。结果:与开腹组比较,宫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2组手术疗效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可行性高,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肠型白塞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肠型白塞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临床经验。结果:1例表现为反复的消化道出血,1例以急性胃肠炎样症状就诊,1例消化道症状轻微。针刺试验均阳性,结肠镜检查均提示回盲部溃疡,胶囊内镜均见小肠多发溃疡、糜烂。1例未成年女性患者口服强的松,另2例成年患者口服沙利度胺,均治愈,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肠型白塞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漏诊、误诊,早期诊断、恰当的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王书海;吴丽颖;凌明德;朱良松;贾国法;李卓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内标法测定儿童血清中维生素A(VitA)水平的方法,以了解学龄儿童VitA营养状况,为制定膳食营养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阜阳市颍上县学龄儿童100μl血清加入100μl内标后,振荡混匀,正己烷1.0 ml萃取后离心,取上清液用N2吹干,200μl无水乙醇复溶,UPLC法测定。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C18柱(2.1 mm ×100 mm,1.7μm);二级阵列管检测器;流动相:乙腈:水(94:6)临用前脱气;检测波长325 nm;柱温:40℃;流速:0.3 ml/min;进样2μl。结果:360例学龄儿童血清VitA含量在0.0728~0.72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VitA的平均值为39.60μg/dl,CV<5%,VitA的低检测限为0.020μg/ml,测定在4.0 min内完成。360例学龄儿童中VitA含量≤20μg/dl占总人数的1.11%,VitA水平20~30μg/dl占总人数的19.17%,VitA水平≥30μg/dl占总人数的79.72%。结论:调查结果总体满足膳食营养计划的要求。反相UPLC内标法检测儿童血清中VitA的水平,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重复性好,样品处理简单宜行。
作者:贺平;张利;张奎虎;朱美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深吸气量( IC)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Borg呼吸困难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相关性,为其疗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84例AECOPD患者中ΔIC改善率≥12%或增加≥200 ml作为对照Ⅰ组,ΔIC改善率<12%或增加<200 ml作为观察组,其中继续维持原方案治疗为对照Ⅱ组,加用吸入噻托溴胺粉雾剂18μg/d为对照Ⅲ组;在入院第1、3天及出院前进行肺通气功能和肺容量检查、Borg评分、血气分析测定,计算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3组患者入院第3天和出院前IC均高于入院第1天(P<0.05~P<0.01),且IC在对照Ⅰ组出院前明显高于入院第3天(P<0.01)。3组患者的ΔBorg评分、Δ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IC/肺总量(TLC)和对照Ⅰ组与Ⅲ组ΔFEV1/用力肺活量(FVC)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Ⅲ组患者出院前ΔPaCO2低于入院第3天(P<0.05),Ⅱ组患者ΔFEV1/FVC和3组功能残气量(FRC)、PaO2、对照Ⅰ组与Ⅱ组PaCO2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Ⅰ组住院时间为7 d,住院费用6800元,Ⅱ组住院时间为11 d,住院费用10600元,Ⅲ组住院时间为9 d,住院费用8700元。3组患者在入院第3天、出院前的ΔIC与ΔBorg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ΔIC/TLC、ΔFEV1均与ΔBorg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3组患者在入院第3天、出院前的ΔIC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而ΔFRC、ΔPaO2与住院时间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ΔPaCO2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ΔIC/TLC与住院费用呈负相关关系(P<0.01),ΔPaO2、ΔPaCO2与住院费用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ΔFEV1、ΔFEV1/ FVC与其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应用IC对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评估,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与疗效判定。
作者:金炬;刘帮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水平及特点,为更好地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开放式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和自编的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安徽省3所本科医学院校的84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处于轻度困难水平,主要体现在情绪不适、信息获取渠道不足和社会环境信息不足。医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评分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不同年级和在校表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职业教育、专业满意度、专业兴趣匹配和择业把握度均对职业决策有影响(P<0.05~P<0.01)。结论:医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处于轻度困难水平,且受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在校表现、专业满意度、专业兴趣、择业把握度的影响。
作者:胡霞;谢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青藤碱联合氟尿嘧啶(5-Fu)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Bcl-2、Bax和环氧化酶(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对照组、5-Fu组(5-Fu 50 mg/L)、青藤碱低浓度组(青藤碱1.25 mmol/L)、青藤碱中浓度组(青藤碱2.5 mmol/L)、青藤碱高浓度组(青藤碱5 mmol/L)及联合组(5-Fu 25 mg/L+青藤碱2.5 mmol/L)对SGC7901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Bcl-2、Bax和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青藤碱、5-Fu作用SGC7901细胞24、48和72 h后,青藤碱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与5-Fu联用后协同抑制细胞增殖(P<0.05~P<0.01);5-Fu组、青藤碱各浓度组及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其中联合组均较单药组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Bcl-2和COX-2蛋白表达较明显,而青藤碱组、5-Fu组及其联合组染色减弱;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联合组均较单药组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Bax蛋白表达较弱,青藤碱组、5-Fu组及其联合组阳性率相对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联合组均较单药组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青藤碱联合5-Fu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能够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COX-2表达,可能发挥增敏作用。
作者:周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编制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依据理论分析,结合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编制问卷初始条目。先以458名医学生为受试对象,对初始问卷进行施测,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的维度和条目。再对300名医学生进行正式测评,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使用情绪智力测量表作为效标。结果:量表由28个条目组成,包括情绪评价能力、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4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模型拟合指数χ2/df=2.140,RMSEA=0.050,CFI=0.905,IFI=0.906,总分与情绪智力量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13,P<0.01)。量表的Cronbachˊs α系数为0.923,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91,4个维度的 Cronbachˊs α系数分别为0.864、0.751、0.777和0.741。结论:编制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有效工具。
作者:赵静;齐玉龙;王岚;薛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引导行婴幼儿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拟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76例,随机分为单纯解剖标志定位组( A组)和超声实时引导定位组( B组),各38例。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失败率和相关并发症。结果: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P<0.01),B组总穿刺成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平均穿刺次数明显多于B组(P<0.01),A组误穿颈动脉发生率高于B组(P<0.05),2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实时引导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患者,可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降低误穿颈动脉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刘训芹;鲁显福;顾尔伟;张雷;曹袁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丹参分散片的质量标准,以便控制丹参分散片的质量。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中分散片要求,分别从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对丹参分散片进行检查,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分散片中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丹参分散片的薄层色谱图清晰,分离度较好,可鉴别丹参分散片、单身药材中丹参酮ⅡA,丹酚酸B在0.025475~0.1019 m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为2.32%。结论:建立的丹参分散片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具有图像清晰、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可较好地用于丹参分散片质量控制。
作者:陈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芬太尼组( A组)和常规对照组( B组)各52例。所有患者检查前常规以2%利多卡因喷鼻腔、咽喉部4次,表面局部麻醉,1.5 ml/min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 A组检查前5 min缓慢静脉输注咪达唑仑3.0 mg+芬太尼50μg;B组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5 ml。2组患者均在用药后2 min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记录2组患者用药前( T0)、用药后2 min( T1)、用药后5 min( T2)、用药后10 min( T3)、用药后15 min( T4)及用药后30 min( T5)的收缩压( SBP)、平均动脉压( MAP)、呼吸( RR)、心率( HR)和血氧饱和度( SpO2)及患者呛咳、恶心呕吐、憋气、中断检查及不良记忆等不适反应。结果:A组T1~T3 SBP、T1~T4 MAP和HR均较T0降低(P<0.05~P<0.01),而T5 SBP、T1~T4 MAP和HR及T1~T5 RR与T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患者T1~T4 MAP和HR均较T0和A组增高(P<0.05~P<0.01),2组SpO2均较T0下降(P<0.01),但B组T1~T4 SpO2均低于A组(P<0.01)。 B组患者呛咳、恶心呕吐、憋气和不良记忆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A组高(P<0.05~P<0.01),B组8例因刺激过大而中断检查。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是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患者良好镇静的理想临床用药。
作者:黎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温经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痛经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每粒0.3 g,每半天1粒;观察组每次行经前1周温经汤加减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每日一剂,每次行经前1周就诊用药,并随症加减。1周为1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月经周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P<0.01)。结论:温经汤加减是治疗寒证型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汤剂。
作者:汪超;周兰;姚诗清;陈莉;孙涛;柳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运动计划管理、个性化的饮食管理、胰岛素的专科护理并辅以部分药剂;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叶酸、血清铁蛋白及血红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运动计划管理、个性化的饮食管理、胰岛素的专科护理并辅以部分药剂对于妊娠糖尿病合并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回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救护,观察组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有效救护时间、救护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护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救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室性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有效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救护质量。
作者:曾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精液常规、精浆生化与生精细胞检测在无精子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改良巴氏染色法分析70例无精子症患者精液中的生精细胞,根据精液中生精细胞的有无将患者分为A组(有生精细胞,32例)和B组(无生精细胞,38例),另选取30名健康成年男性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患者的精液量、精液pH值、精浆生化(精浆果糖含量、中性α-糖苷酶活性),并对A、B组进行睾丸穿刺活检。结果:A组精液量、pH值和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浆果糖含量均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1);而B组精液量、pH值和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A组(P<0.01)。精液生精细胞、精液常规和精浆生化联合检查对非梗阻性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诊断与睾丸穿刺活检符合率分别为97.3%(36/37)和97.1%(33/34)。结论:精液生精细胞检查结合精液常规及精浆生化检测可作为鉴别非梗阻性与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重要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伟辉;吴日然;方小武;吴嘉齐;陈捷;韦剑洪;许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内科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康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后满意率为97.8%,康复优良率为9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和76.0%(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满意率,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有助于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伟;毛玉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