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今;袁雪芬;于勇;杨鸿武;解学魁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1].文献报道我国梅毒发病率1993-1995年分别为0.81/10万、1.72/10万、3.91/10万,年均递增率为137.13%,占住院分娩病例总数的6.2‰.随着梅毒患者的增加,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也成倍增加,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为有效防治妊娠期梅毒,笔者对慈溪市妇幼保健院住院部2004-2008年分娩女性的梅毒感染状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素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黄疸和血清胆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44例ICP孕产妇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并与同期分娩的140例正常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探讨ICP对围生儿结局的不良影响.
作者:吴兰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在克拉玛依市实施的成效.方法 根据克拉玛依市结核病报表资料分析肺结核病人发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克拉玛依市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自2002年3月开始启动至2006年12月31日,5年来累计接诊肺结核疑似者3 279例,发现、登记和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32例,其中菌阳肺结核患者439例,新发菌阳339例,复治菌阳100例.新发菌阳平均治愈率为94.7%,复治菌阳平均治愈率为90.0%,菌阳平均治愈率为93.6%.结论 克拉玛依市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杨芳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2004-2007年浙江省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以后的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报告病例和浙江省历年疫情资料汇编录入Excel 2003整理后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浙江省2004-2007年细菌性痢疾平均年发病率42.91/10万,发病高峰一般在每年的8~9月份,发病高峰年龄段均集中在0~10岁.多数暴发疫情发生在学校.福氏志贺菌是散发病例的优势菌种,而宋内志贺菌是暴发疫情的优势菌种.结论 浙江省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疫情防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必须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卫生加强管理.
作者:余昭;罗芸;秦淑文;叶菊莲;缪梓萍;朱水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苦荞麦、桑叶提取物对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 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建立高血糖动物模型.通过观察糖耐量、正常动物和高血糖模型动物的空腹血糖变化,评价苦荞麦、桑叶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结果 苦荞麦、桑叶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值;0.78 g/kg体重剂量组血糖下降百分率显著高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同时该剂量组还能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曲线下面积.该提取物对正常小鼠及高血糖模型小鼠体重、体重增重无明显影响.并且该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的空腹血糖不产生显著影响.结论 苦荞麦、桑叶提取物可显著降低高血糖模型动物的空腹血糖水平.
作者:范文今;袁雪芬;于勇;杨鸿武;解学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1951-2007年浙江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浙江省1951-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自然感染阶段麻疹发病1~2年一个流行高峰,年平均发病率为1067.53/10万,疫苗推广应用阶段年均发病率为253.11/10万,流行周期推迟为2~3年,计划免疫阶段和免疫规划阶段年均发病率进一步下降,为36.73/10万.1992-2007年麻疹每年3~5月或4~6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以14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64.58%.近年<1岁组和≥15岁组麻疹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实施儿童计划免疫有效的控制了麻疹的流行;但要实现消除麻疹,目前浙江省应采取措施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复种工作,确保麻疹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同时可考虑对成人再补种一剂次麻疹疫苗,以提高整个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
作者:徐旭卿;王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设计必须明确所要观察的实验因素、受试对象、所观察的指标,以及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重要非实验因素,使各重要非实验因素在各组间保持均衡性,并应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才能得到有说服力和可信的研究结论.
作者:陈继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2007年温岭市居民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损耗情况.方法 按蒋庆琅法,用Excel软件计算和编制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结果 2007年温岭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7.20岁(男性74.85岁,女性79.77岁).对期望寿命损耗,以恶性肿瘤严重,男性为4.42岁,女性为2.81岁.恶性肿瘤对男女性期望寿命的损耗,均以肺癌严重(男性1.15岁,女性0.52岁).结论 延长温岭市居民期望寿命的关键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措施.
作者:张奕;王嫽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了解满州里扎赉诺尔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人民饮用上安全卫生水,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满州里扎赉诺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度全区开展了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调查,为制定该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及为下一步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
作者:刘志英;刘声;郭耸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北京市西城区2001-2007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抽样方法.结果 高血压3次调查患病率分别为2001年19.5%、2004年19.4%、2007年22.4%,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001年5.2%、2004年7.5%、2007年9.1%,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001年12.6%、2004年15.3%、2007年14.2%,3次患病率经统计学卡方检验均呈上升趋势.3次调查男女慢病患病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北京西城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现较高水平,并有明显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
作者:杨柳;卢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002-2007年宁波市不同人群自杀的死亡状况.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2-2007年宁波市自杀死亡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自杀年平均死亡率为6.37/10万,占伤害死亡的10.92%,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青少年自杀死亡率为1.80/10万,育龄妇女自杀死亡率为3.58/10万,男性劳动力自杀死亡率为6.06/10万,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为22.85/10万.结论 需针对不同人群自杀死亡特点采取不同的控制对策和措施.
作者:应焱燕;谢亚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三维重建在结肠、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美国GE公司的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CT容积扫描,获得CT数据传人工作站进行多模式重建,并与结肠镜及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多层螺旋CT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大体分型.诊断符合率100%,41例结肠癌、24例直肠癌,工作站的各种后处理技术均良好地显示肠腔内病变的大小、形态,显示肿瘤与周围腔器之间的关系.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结肠癌、直肠癌的一种安全、快捷、准确的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建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噪声习服对豚鼠听力损伤防护效应的时程变化.方法 2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噪声习服组(A组)和直接暴露组(B组).A组动物在声压级为90 dB SPL(声压级)、中心频率为0.5 kHz的一个倍频程噪声下连续暴露10 d,每天6 h,休息5 d,然后与B组动物同时在105 dB的白噪声下连续暴露7 d,每天4 h.每天在强噪声暴露前、后测定两组动物的听觉脑干反应(ABRs)阈值.结果 A组动物在接受低噪声暴露后产生了习服效应.强噪声暴露后,A组1~7 d的平均阈移逐渐增加,而B组的平均阈移则逐渐减少;除第7天时的6 kHz频率外,A组在各时点上的click和短纯音(4、6、8 kHz)的平均阈移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 噪声习服对强噪声暴露引起的听力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作用逐渐减弱.
作者:田传胜;孙菲;张婉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吡哆素L-2-吡咯烷酮-5-羧酸酯(MTDX)及其组成物之一VitB6对原代培养睾丸支持细胞分泌乳酸和体外对睾丸合成睾酮的影响,探讨MTDX可能生殖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胰蛋白酶和Ⅳ胶原酶两步分离法分离雄性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MTDX(0.17 g/L,1.7g/L,17.0 g/L和34.0g/L)、不同浓度VitB6(0.1 g/L,1.0 g/L,10.0 g/L和20.0 g/L),24 h后收集培养液测定乳酸含量.利用离体组织培养和放射免疫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MTDX是否对大鼠睾丸睾酮的分泌有直接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TDX 17.0 g/L和34.0 g/L剂量组乳酸含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VitB6 10.0g/L和20.0g/L剂量组乳酸含量减少.MTDX各剂量组和VitB6各剂量组睾丸培养液中睾酮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DX可能通过减少了睾丸支持细胞乳酸的分泌而影响生殖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正常生殖;MTDX对睾丸分泌睾酮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可能对睾丸间质细胞正常功能没有影响;MTDX的生殖损害可能由其聚合物(组成物)之一VitB6引起.
作者:陈江;章荣华;方跃强;黄李春;陈玉满;陈卫平;朱心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门诊)的咨询效果.方法 对2005年7月~2005年9月在河北省VCT门诊进行自愿咨询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表中的5个指标进行系统聚类,使用x2检验、确切概率法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等方法比较类间差异.结果 220人聚为3类,每一类的咨询结果均存在问题.Ⅱ类咨询效果好,获得的帮助包括有4种的占42.1%,愿意将所获的知识讲给家人和朋友的86人(68.3%);Ⅲ类其次;Ⅰ类差,咨询后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的题数均未超过4个,而且回答对4题的仅占总人数的30.4%,有20人疑问解决一半及以上,不足半数,54.3%的人不愿将所获的知识讲给家人和朋友.在全部咨询人群中Ⅱ类共126人,占57.27%,差的Ⅰ类占20.91%.结论 河北省VCT门诊的咨询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问题,尚需改进.
作者:唐龙妹;赵丽娟;王立芹;张晓琳;李涛;刘建波;刘殿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门诊和住院收治的326例5岁以上再发性腹痛(RAP)患儿进行胃镜检查与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 326例再发性腹痛患儿幽门螺杆菌阳性123例,阳性率37.73%.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中家属感染率为88.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63,P<0.01).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98.47%,其中浅表性胃炎90.34%,且病理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中、重度改变达22.03%.结论 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HP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再发性腹痛大部分伴有器质性疾病,浅表性胃炎是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蒋海珍;黄烈平;顾承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全国各地紧急支援.新疆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抗震救灾防疫队奉命赴距汶川仅十余公里的理县桃坪乡执行抗震救灾任务.通过五十余天的现场工作,圆满完成了灾区卫生防疫任务,实现了责任区内无疫情的目标,现将以下几点体会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作者:李明;刘栓奎;王天祥;于海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衢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07年各县(区)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年来,衢州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1起;其中未分级14起、一般75起、较大事件2起.传染病暴发疫情占88起(96.7%);食物中毒占3起(3.3%).以4、11月为发病高峰,呈双峰型;患者主要为学生和托幼儿童.乡镇学校68起(74.7%)、市区学校5起(5.5%)、县城学校7起(7.7%)、行政村11起(12.1%).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比例逐年下降,肠道传染病疫情逐年递增,狂犬病疫情近年来有所回升.市区和县城学校均为呼吸道疫情,但乡镇学校仍有肠道暴发疫情;行政村主要以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食物中毒为主.结论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校疫情预防控制的领导和支持,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疫情报告的监督力度.
作者:邓小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嘉兴市实行免疫预防以后1984-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嘉兴市1984-2007年共报告麻疹797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59/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县(市).≥20岁成人、7~14岁、9月龄~6岁、≤8月龄婴儿分别占46.39%、19.57%、18.86%和7.08%.对1 891例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的免疫史分析,有麻疹疫苗(MV) 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22.53%、47.96%、29.51%.结论 本地人口成人发病增多,流动儿童MV接种率低,提高MV接种率和加强麻疹监测,才能消除麻疹.
作者:何奔;林云;沈国初;朱红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调查城市示范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估示范社区一般人群对待艾滋病态度和行为,确定目标人群和主流行为危险因素,探索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有的放矢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法 以北京市崇文区龙潭社区和永外社区两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中的社区居民、流动人口、中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为调查对象,每个社区每类人群随机抽取80名.采取不记名方式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行为和态度、以及性观念和性态度等内容进行调查,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人群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均在90%左右,其中流动人口对母婴传播的知晓率仅为79.4%.对于定期服用抗生素措施是否能预防艾滋病,只有58.9%的人认为不能.尤其是中学生和流动人群的知晓率更低,仅为45.3%和53.8%.社区人群愿意照顾感染HIV的家人、朋友、同事并为他们保密的约占80%左右,愿意留感染了HIV的同事继续在单位工作、继续与感染HIV的朋友交往的比例在60%左右,愿意让感染了HIV的老师继续在学校教书仅占45.6%,只有27.8%的人愿意从感染HIV的售货员处购买食品.结论 目前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态度的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多种形式,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且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流动人口和中学生的教育,消除不利影响因素,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茹士学;卢剑霞;王联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