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应用

张岚岚

关键词:护理方法学研究, 住院患者, 跌倒, 根本原因分析法
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 RCA)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作用。方法:成立RCA小组,对2012年26905例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案例进行RCA分析,找出直接原因,确定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分析 RCA实施前(2012年)与实施后(2013年)跌倒发生率及其对策。结果:RCA 实施后跌倒发生率为0.46‰,低于实施前的0.89‰(P<0.05)。结论:RCA能有效找到引起跌倒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性。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艾滋病合并恶性肿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 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会诊和复查的48例AIDS患者的病理活检与尸检材料进行临床、影像、解剖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48例AIDS患者中合并恶性肿瘤10例;其中儿童2例系母婴传播;成年人8例中经输血传播4例。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乳腺癌2例,卡波西肉瘤1例,肝母细胞瘤1例,食管癌1例,肾癌1例。结论:AIDS患者易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谱广泛,以淋巴瘤多见,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

    作者:刘德纯;李宏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CSDH患者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2组均行钻孔引流术,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引流管特殊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卧床及体位护理等护理方法。对2组患者家属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CSDH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方法能改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明洁;徐凌忠;霍蕊;陈培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术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12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均行硬膜外麻醉。 A组予舒芬太尼10μg(1 ml)+0.5%罗哌卡因15 ml,B组予舒芬太尼15μg 1 ml+0.5%罗哌卡因15 ml,C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 ml+0.5%罗哌卡因15 ml。观察术中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起效、无痛平面、镇痛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A、B组起效时间、无痛平面时间、感觉阻滞达高平面时间均缩短(P<0.01),镇痛持续时间均延长(P<0.01)。3组在切皮时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探查、取胎时的VAS和寒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瘙痒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时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增强麻醉效果,15μ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减轻探查取胎时内脏牵拉不适症状,减少术中寒颤的发生率。

    作者:邓雪峰;何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高危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高危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孕妇126例,随机分为控释地诺前列酮栓组(研究组)和缩宫素组(对照组)各63例。观察2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成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娩方式和结局。结果:用药12 h后,研究组宫颈评分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1),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2.1%;而对照组宫颈评分亦较用药前提高(P<0.01),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44.4%,2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内研究组中有81.0%孕妇已临产,而对照组中仅15.9%的孕妇临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7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6%(P<0.01)。研究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及脐动脉血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具有持续性、缓释性和可缩复性的优点,对于宫颈评分≤5的高危妊娠孕妇,更适合使用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引产,临床操作简单,安全性好。

    作者:高霞;张毅;李咏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膳食平衡指数对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膳食质量的评价

    目的::采用膳食平衡指数( dietary balance index,DBI)法评价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膳食质量和营养结构,为指导其合理膳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校64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为期3 d的膳食调查,应用DBI评分方法对大学生的膳食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影响大学生膳食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级和营养知识掌握的程度。男生的DBI-负端分、正端分和总分均高于女生(P<0.05~P<0.01),大学三、四年级学生的DBI-负端分和膳食质量距均显著低于大学一年级学生(P<0.01)。处于模式B的人群比例大(43.2%),而优模式A仅为18.1%。结论:采用DBI评价系统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膳食质量,应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营养教育以增加蔬菜水果、奶类及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提高大学生的膳食质量。

    作者:束莉;赵文红;吴学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NKX2.5基因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指胚胎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引起的一组出生缺陷疾病,在先天性畸形中常见[1]。临床资料[2]表明,85%的CHD由多基因所致病,15%与单基因致病有关,而易感基因尚未确定。通过连锁分析、候选克隆、候选连锁分析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很多与 CHD 发生相关的基因或位点被发现[3-6]。

    作者:尹成果(综述);刘学刚(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闭合性重症胸外伤迟发型心脏大血管破裂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迟发型心脏大血管破裂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胸部CT、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以及手术治疗情况。结果: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治疗闭合性胸外伤患者过程中,应警惕迟发型心脏大血管破裂的出现,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发现破裂或高度怀疑时积极行手术救治。

    作者:刘明;宋建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目的::探讨胎儿永久性右脐静脉( PRUV)的超声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超声筛查发现胎儿PRUV 84例,分析超声特征,合并其他畸形或脐带、羊水异常情况。并跟踪随访至胎儿出生。结果:超声筛查38015例中发现胎儿PRUV 84例,检出率为0.22%。其中孤立性胎儿PRUV 77例,成功随访69例,出生后发育良好;合并畸形或脐带、羊水等异常7例,2例仅脐带、羊水异常者预后良好,1例左侧多囊性发育不良肾择期手术,余4例多发严重畸形胎儿引产。结论:胎儿PRUV有其特有的声像表现,超声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孤立性PRUV较多,且预后良好;合并畸形者常为多发畸形、严重畸形,预后不佳。

    作者:刘瑞明;朱敏敏;王文荣;张云;孟凡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COBAS 8000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目的::对COBAS 8000生化分析仪的主要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的评价方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尿酸、肌酐对COBAS 8000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以及不同单元之间的差别进行比较。结果:COBAS 8000生化分析仪精密度均符合国家标准:批内精密度为0.994%~3.042%,批间精密度为1.374%~4.248%;在准确度实验中,8个项目的相对偏倚(1.05%~4.88%)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线性试验结果显示8项生化指标的线性理想(r2>0.95);在不同单元的比对实验中,8个项目测定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BAS 8000生化分析仪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以及不同单元之间的差别测试均符合临床生化实验室评价要求,完全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刘玉侠;张凡;李兴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研究现状

    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理解与信任的桥梁,贯穿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1]。实习护生是医院里的特殊角色,既是学生,同时也是患者面前的护士,护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掌握护理知识,因此,在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临床教学不但要给护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其沟通能力,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生未来的护理工作[2]。护生必须掌握必备的沟通能力,有效地与患者进行交流、获取信息,以便于满足患者的需求。笔者就国内外护患沟通能力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翟春晓(综述);谢晖(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防干预时间窗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防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分娩的302例足月新生儿脐静脉血进行肝功能检测,并分别在生后24 h、48 h及72 h给予脐血总胆红素浓度>50.1μmol/L或脐血总胆汁酸测量值>11.295μmol/L的新生儿进行提早干预治疗。结果:干预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为23.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44%(P<0.01)。生后24 h干预组和生后48 h干预组及72 h干预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总胆红素浓度>50.1μmol/L或脐血总胆汁酸测量值>11.295μmol/L的新生儿于生后进行干预治疗能有效预防病理性黄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海冬;王岩;宋力艳;王彩芳;邸菁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PDCA循环在护理人员手卫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护理人员手卫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个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的8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护理人员手卫生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手卫生质量状况显著改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5.1%上升至干预后的95.3%,手卫生依从率由干预前的70.9%上升至干预后的9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质量状况。

    作者:雷现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河北省邢台县医院疑似肺结核患者登记报告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河北省邢台县医院疑似肺结核患者登记报告情况,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登记报告的疑似肺结核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登记报告疑似肺结核患者205例,以本地居民居多,农民、男性和中青年为主。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患者173例,到位就诊率84.39%,确诊为肺结核153例,检出率为88.44%;排除患者20例,排除率11.56%。各年份报告患者到位就诊率和检出率均无逐年下降趋势(P>0.05)。结论:邢台县医院为全县肺结核患者发现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进一步加大国家结核病防治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疑似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将是今后一项长期的工作。

    作者:冯小英;卢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评价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相比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在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VCIND)患者中的特点及早期发现VCIND的价值。方法:对120例VCIND患者和50例无认知功能障碍( NCI)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一般检查、神经功能评定检查,根据MMSE和MoCA评分程度将受试者分成NCI组50例、轻度VCIND组44例及重度VCIND组76例。比较3组MoCA和MMSE各项评分。结果:轻度VCIND组MoCA子项中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定向及MMSE子项中回忆和定向评分均低于NCI组(P<0.05~P<0.01),重度VCIND组MoCA全部子项及MMSE子项执行功能、计算、回忆和定向评分均低于NCI组(P<0.01),重度VCIND组MoCA子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延迟记忆、定向评分及MMSE子项中执行功能、回忆和定向评分均低于轻度VCIND组(P<0.05~P<0.01)。结论:MoCA在早期发现VCIND优于MMSE,对预测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兆平;王莹峰;刘洁一;庄雷;吴纪霞;高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老年出血性内痔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老年出血性内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肛镜的引导下将大的痔核基底部进行胶圈套扎,然后窥肛器充分暴露下将聚桂醇注入小的痔核和糜烂的直肠黏膜下,术毕以复方角菜酸酯栓2枚纳肛。结果:72例全部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大便带血。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出血性内痔可操作性强、痛苦小、见效快、治愈率高,适用于老年出血性内痔。

    作者:丁晓红;陆杰;赵爱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去骨瓣减压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CK-BB和MBP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去骨瓣减压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 CK-BB)、髓鞘碱性蛋白( MBP)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去骨瓣减压对脑复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窒息法制备大鼠复苏模型,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去骨瓣组。对照组与去骨瓣组采用窒息致大鼠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 CPR)模型;去骨瓣组在大鼠CPR成功1 h后行去骨瓣减压;假手术组仅行气管插管、股动静脉置管术。每组处理后又分为6、12、24、48 h 4个亚组,每个亚组4只。分别于各时间点取血和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CK-BB、MBP水平,HE染色观察海马及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3组大鼠处理后6 h血清CK-B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去骨瓣组术后12 h、24 h和48 h血清CK-BB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去骨瓣组术后24 h血清CK-B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组大鼠术后6、12、24和48 h血清MB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能降低大鼠CPR后血清中CK-BB的表达,从而减轻脑损伤。

    作者:冯凯;赵春香;王瑞刚;张天伟;张磊;张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γ-干扰素干预对乳鼠感染轮状病毒后肝损伤程度的影响

    目的::检测肝脏核因子( NF)-κB的表达,评估γ-干扰素( IFN-γ)对乳鼠感染轮状病毒( RV)后的作用。方法:将乳鼠分为肠道外感染对照组、IFN-γ大小剂量干预组。腹腔注射RV建立2日龄RV肠道外感染模型。用大小剂量(2μg,0.2μg) IFN-γ在BALB/C乳鼠背部皮下注射3 d。模型建立后第5天取材,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NF-κB表达。结果:IFN-γ小剂量干预组乳鼠肝脏病理损伤评分较肠道外感染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IFN-γ大剂量干预组乳鼠肝脏病理损伤评分均较肠道外感染对照组和IFN-γ小剂量干预组明显增高(P<0.01)。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IFN-γ大小剂量干预组NF-κB表达随IFN-γ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IFN-γ能刺激NF-κB的表达。肝脏的病理损伤与NF-κB在肝脏的表达量相关。

    作者:杨梅;陈兰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尿病足溃疡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 dibatic foot,DF)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延缓DF溃疡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DF溃疡住院患者201例,糖尿病无 DF 溃疡住院患者302例。对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诊断时间、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和脂蛋白( a)均为DF溃疡的危险因素(P<0.05~P<0.01)。其中男性、诊断时间、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胱抑素C均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或已经发现糖尿病或DF溃疡的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合理抗感染、抗凝、降纤维蛋白原以及适当的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作者:汪睿;吴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泡沫敷料加啫喱垫在脊柱后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泡沫敷料在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脊柱后路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啫喱垫垫于患者压疮易发部位;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泡沫敷料粘贴于患者主要受压部位。分别于术后0、24、72 h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比较2组患者压疮易发部位的皮肤受压状态(包括皮肤压痕、红斑、破损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发生Ⅰ期压疮2例,对照组发生Ⅰ期压疮8例,观察组压疮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结论:泡沫敷料相较于啫喱垫能够有效减少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刘芳;王如萍;姚娜;孙国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干预研究

    目的::调查干预前后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知晓情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了解手卫生现状及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分5个阶段进行手卫生干预,干预措施包括直接观察、手卫生培训、评估反馈等,观察干预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计算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现场试卷考核,计算重症监护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统计调查时段内医院感染发生例数,计算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医生手卫生执行依从性从干预前45.0%提高到再干预后的91.1%,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从干预前43.3%提高到再干预后的9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医生手卫生知晓考试成绩从培训前60.0分提高到培训后90.0分;护士成绩从培训前59.1分提高到培训后9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发生率从2013年5月的12.5%降低到再干预后的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知晓率,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崔琢;朱敬蕊;汪振林;张向君;项平;谢琪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