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的定量脑电图检测分析

王新一;蔡增林;徐丙超;李路明;周晓梅

关键词:脑梗死, 脑水肿, 定量脑电图
摘要: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 qEEG)在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中的监护应用价值. 方法:将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3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老年人30 名为对照组,采用Bio-Logic脑电图仪分别检测患者发病6 h内( T1 )、24 h ( T2 )、72 h( T3 )、168 h( T4 )的qEEG,检测(δ+θ)波与(α+β)波的比率( DTABR)以及颅内脑水肿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 结果:入院后观察组DTABR高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患者治疗中死亡5例,各个病程阶段之间 DTABR、脑水肿体积和 NIHSS评分的比较结果显示, T1 与 T2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T3D TABR和脑水肿体积均多于T1 和T2(P<0. 05~P<0. 01),而T4 DTABR脑水肿体积和NIHSS评分均明显少于T1、T2 与T3. 观察组治愈患者DTABR和NIHSS评分均低于未愈患者(P<0. 05~P<0. 01). 结论:qEEG可客观有效地评价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患者脑功能情况,有望成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床边脑功能评价的重要方法.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多次献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多次献血健康正常人和非多次献血健康体检正常人的免疫功能有无区别. 方法:选取多次献血健康正常人400名(多次献血组) ,非多次献血健康体检正常人100名(正常对照组) ,分别检测2组血浆免疫球蛋白( Ig) A、IgG、IgM水平、全血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百分率及全血白细胞计数. 结果:多次献血组的血浆IgA、IgG、IgM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全血淋巴细胞亚群(CD4 +辅助性T细胞、CD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百分率和白细胞计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多次献血不会导致献血者的免疫功能下降.

    作者:储磊;冯友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2种固定方法比较

    目的:评价并比较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和牙垫白寸带固定方法在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中口腔护理、更换固定材料的难易度及固定的效果. 方法:将70例呼吸机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对照组采用牙垫白寸带固定,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固定器;观察经口气管插管中口腔护理、更换固定材料的难易度及固定效果(1周内插管是否被咬坏、有无插管滑脱、插管刻度的观察是否方便).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经口气管插管的固定操作简单,口腔护理及更换固定材料方便、省时. 观察组固定效果可靠、插管刻度容易观察. 结论: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固定器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的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悬吊式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悬吊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悬吊组)和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开腹组)各20例. 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 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 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肌瘤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悬吊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 01和P<0. 05),而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早于开腹组(P<0. 01),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P<0. 01). 结论: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应用中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刘娟;张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子宫异常出血子宫内膜病理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及不同年龄阶段各种子宫内膜类型的分布情况. 方法:分析294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诊刮子宫内膜的组织病理学资料. 结果:不同年龄阶段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年龄阶段子宫内膜增生类型及息肉类型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病变与年龄阶段不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雷亚平;胡雪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肝硬化患者再入院的影响

    目的: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 root cause analysis,RCA)对肝硬化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肝硬化再入院患者的根本原因. 方法:组建RCA小组,分阶段实施RCA,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并发放问卷收集2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患者再入院的根本原因. 结果:RCA小组成员对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论证和排除,终确定疾病本身特点、缺乏特效治疗、患者疾病知识缺乏、医护宣教及院外干预措施不到位5个因素为肝硬化患者再入院的根本原因. 结论:将RCA运用于肝硬化再入院的患者,对再入院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能清晰地了解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制定解除影响因素的针对性措施.

    作者:章红燕;周秀琳;周美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寓言和东方故事在神经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寓言和东方故事配合常规药物在神经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只给予单纯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寓言和东方故事,疗程为10周. 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定和比较. 结果:治疗10周后2组患者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观察组SCL-90其余各项因子评分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 05~P<0. 01). 观察组每天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 观察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 67%(P<0. 01). 结论:寓言和东方故事配合药物治疗神经症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肝胆管结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采用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别给予舒适护理(观察组,60例)和常规护理(对照组,60例) ,观察2组患者心理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舒适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 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 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对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痛苦,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质量.

    作者:张红;张岳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障碍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患者围手术期精神心理特征,评价心理护理对ERCP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障碍的干预作用,为制定ERCP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58例ERC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另选取24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健康组). 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 HA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量表进行测评,并比较2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健康组仅作心理状况评估. 结果:ERCP组患者术前抑郁和焦虑评分均高于健康组(P<0. 01和P<0. 05);术前PSQI评分中,除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评分均高于健康组(P<0. 05~P<0. 01). 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前HAD和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术后,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5和P<0. 01);PSQI评分除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外,其余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0. 01). 干预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05). 结论:行ERCP患者围手术期表现出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心理护理可改善ERCP患者的心理障碍,并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朱婷婷;姚爱群;何淑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类型阴道闭锁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阴道闭锁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下阴道闭锁的诊断及分型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选取四类阴道闭锁病例共19例,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超声显示阴道积液10例,宫颈积液16例,宫腔积液18例,其中1例另伴有盆腔内巨大囊性包块. 结论:超声在阴道闭锁的分型、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叶伟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内营养及护理支持研究进展

    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 infant, ELBWI)由于生命体征不稳定,宫内储备差,同时各器官系统功能极不成熟,因此适时合理地提供类似于宫内营养,保证ELBWI从宫内至宫外的平稳过渡,使其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成为新生儿科医生面临的挑战.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建立及呼吸支持、营养支持技能的快速发展, ELBWI成活率逐年上升.

    作者:陈多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MPCNL)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142例,根据所行术式分为MPCNL组和RLU组,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结果:RLU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MPCNL组(P<0. 01),术后3 d净石例数多于MPCNL组(P<0. 05);而2组D-J管留置时间、术后1个月净石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MPCNL和 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RLU具有术后恢复快、短期净石率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巩加存;周亚;林长丰;鲁可权;李永;曹亚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TIP30/CC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探讨TIP30/CC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和69例鼻咽癌组织中TIP30/CC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临床、病理相关指标的联系. 结果:TIP30/CC3蛋白在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6. 7%,高于鼻咽癌组织中的43. 5%(P<0. 01). 鼻咽癌组织中TIP30/CC3 蛋白表达率在患者的T分期、病理类型、年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有淋巴结转移组(N2)表达率31. 0%,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N0)的72. 2%(P<0. 05). 结论:TIP30/CC3蛋白在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中表现为高表达,在鼻咽癌组织中为低表达,并且鼻咽部淋巴结转移与鼻咽癌组织中的低表达有关,提示TIP30/CC3可能是与鼻咽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相关的重要指标.

    作者:周燕;汪庚明;崔珍;张亚军;徐洪波;江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科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科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6-12月诊治的6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 2组均于患者出院时总结护理情况以及调查患者治疗后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合格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 05). 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规避风险因素,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丽君;张晶;张明明;黄传君;丁翠;王金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胸大肌与肩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胸大肌三角肌入路与肩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三角肌胸大肌沟入路组(A组)和肩外侧三角肌入路组(B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行12~24个月的随访,B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 0%,优于A组的73. 4%(P<0. 01),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而功能恢复优于A组(P<0. 05~P<0. 01). 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选取肩外侧三角肌入路的方法疗效好,安全可行.

    作者:高炳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将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分为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组(阻断组)和不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组(对照组) ,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 阻断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首次肠胃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少于或优于对照组(P<0. 01). 2组患者术前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阻断组术后3 d血清IL-1、IL-6 和 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 2组患者随访过程中,阻断组患者术后月经过多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 05),而月经量和肌瘤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 01和P<0. 05). 结论: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的患者,手术耐受性好,出血少,术后炎性指标明显较低,随访远期疗效复发率较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屠伟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黄连素抑制肺腺癌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的影响及其与顺铂耐药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肺癌细胞中顺铂细胞毒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选用肺癌顺铂( CDDP)耐药细胞株A549/CDDP,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记法测定IκBα、p65的表达水平. 并用p65 siRNA转染A549/CDDP细胞沉默p65的表达,而降低核转录因子( NF)-κB的活性. 结果:CDDP耐药肺癌细胞A549/CDDP与敏感细胞A549相比,p65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IκB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65 siRNA沉默A549/CDDP细胞p65的表达降低NF-κB的活性后能显著逆转CDDP耐药(P<0. 01);20 μmol/L的黄连素能显著增加A549/CDDP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且5 ~20 μmol/L的黄连素能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549/CDDP细胞中p65的表达,但增加IκBα的表达(P<0. 01). 结论:黄连素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逆转肺腺癌细胞中CDDP耐药.

    作者:吴小祥;齐本权;余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某市临床护士疲劳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疲劳现状,为医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建议. 方法:利用横断面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疲劳评定量表(FAI)对宿州市398名临床护士的疲劳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398名调查对象中有86. 68%存在疲劳现象,其中中重度疲劳者占61. 06%,FAI总分为(5. 19 ± 1. 11)分,且护龄、职称、科室、收入及夜班频次与FAI的各因子评分及总分间有不同程度的关联(P<0. 05~P<0. 01),急诊科护士在疲劳的结果上得分较高(P<0. 05),重症监护室护士在疲劳的反应上得分较高(P<0. 01),护士夜班频次越高,疲劳得分越高(P<0. 05~P<0. 01). 结论:临床护士的疲劳现象较为普遍,护理管理者应重点关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和夜班频次高的护士.

    作者:姚凤娇;翟金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顺铂联合阿霉素新辅助化疗骨肉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 MTX)、顺铂( PDD)联合阿霉素( ADR)新辅助化疗骨肉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经过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诊断、有客观评价指标、初治的ⅡB期肢体骨肉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化疗方案均为大剂量MTX、PDD 联合ADR,21 d为1周期,3~4个周期复查病变部位MRI及平片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或截肢术,根据术后骨肉瘤的病理学检查肿瘤组织坏死率及保肢成功率评价疗效. 结果:术后骨肉瘤病理学检查肿瘤组织坏死率>90%的患者占86. 7%,保肢成功为53. 0%. 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脱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为100. 0%(30/30),血红蛋白降低率为86. 7%,白细胞升高率16. 7%,口腔肠道黏膜炎发生率26. 7%,肝功能损害率13. 3%. 结论:大剂量MTX、PDD联合ADR新辅助化疗骨肉瘤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肿瘤组织坏死率高,保肢成功率高,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郑家雷;方向;汪子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激光联合伤口保护膜及造口粉在失禁性皮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伤口保护膜及造口粉在失禁性皮炎中的疗效. 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各21例. A组:激光联合伤口保护膜;B组:激光联合造口粉;C组:伤口保护膜联合造口粉;D组:激光联合伤口保护膜以及造口粉. 比较4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复发率、患者舒适度. 结果:A、B和D组患者治疗效果均优于C组(P<0. 05);4组患者愈合时间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C组患者舒适度优于D组(P<0. 05). 结论:将三者联合使用较为有效,便捷安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张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白藜芦醇对食管鳞癌Eca-109细胞侵袭迁移及EMT的影响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 RES)对食管鳞癌 Eca-109 细胞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 EMT)的影响. 方法:用不同浓度(50和100 μmol/L)的RES处理Eca-109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荧光定量PCR检测EMT蛋白 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 和 MMP-2、MMP-9 mRNA 的表达, Western blot 检测 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MMP-2和MMP-9蛋白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ES各浓度(50 μmol/L和100 μmol/L)组均可明显抑制Eca-109细胞侵袭迁移(P<0. 01),下调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P<0. 05~P<0. 01),增加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P<0. 01). 结论:RES抑制Eca-109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MMP-2、MMP-9的表达,调控EMT蛋白( 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作者:臧春宝;刘云琴;葛宁;冯继红;赵芳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