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芹红;梁茂芸;程宁
目的:构建岛叶重要脑沟基于连合间径定位体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及其平面投影回归方程.方法:30名健康成人颅脑以连合间径(AC-PC)为扫描基线,获得的横断层MRI数据经格式转化后导入Photoshop软件,经过严格的图像配准,建立以AC-PC中点为原点的三维坐标系,获得大脑横断面图像上结构的三维立体坐标值,其中X值和Y值可直接在软件中读取,Z值为图像距离AC-PC平面的层数乘以图像层厚的积,分别测量岛叶中央沟内侧点、前环岛沟和下环岛沟的坐标值,所有取样点坐标值组成岛叶脑沟在三维坐标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运用SPSS13.0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求解出在水平面、冠状面和矢状面上投影的回归方程.结果:成功构建岛叶中央沟、前、下环岛沟在三维坐标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及各岛沟在各平面上的投影回归方程.结论:岛叶中央沟及前、下环岛沟进行立体定位数据集的构建,为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三维放射治疗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同时对于揭示位于大脑基底部岛叶及深部区域的发生、发育等形态学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永瑞;盛茂;李成;隋东莉;王震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六安市中医院2012年临床分离细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临床分离的769例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9.8%,革兰阳性菌占30.2%.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分别占45.69%、42.24%、8.62%,其他阳性菌占3.45%.检出1例肠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耐药,耐药率为5.0%(1/2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8.9%(37/95)和48.6%(52/107).鲍曼不动杆菌184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40.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7株,对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范耐药菌株.结论:2012年六安市中医院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高.
作者:刘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回族和汉族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探讨慢性病对老年人群抑郁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在宁夏银川市和吴忠市选取5个老龄化社区,以55岁及以上符合调查标准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老年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拟一般情况和慢性病患病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观察抑郁症状检出率、患病种数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各种慢性病与抑郁状况关系及两民族12种慢性病患病率.结果:社区老年人总体抑郁率为32.85%,其中轻度抑郁率26.43%,中重度抑郁率6.42%.回、汉族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5.73%和31.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77.52%,回、汉族老年人其他脑血管疾病、关节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冠心病、其他脑血管疾病、关节炎和其他疾病是否发病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余与抑郁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种数不同,抑郁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得分与患病种数呈正相关关系(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除脑栓塞以外的其他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和其他慢性病与老年抑郁症状发生均有一定关系(P<0.05~P<0.01).结论:对非常见的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也应给予关注,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知识宣教,在加强生理关怀的同时,加强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怀.
作者:刘启玲;王志忠;张颖;张荣强;张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DN者120例随机分为肾炎康复片组(A组)44例,缬沙坦组(B组)41例,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联合给药组(C组)35例,3组患者均连续控制血糖和血压治疗3周以上,分别给予肾炎康复片、氯沙坦及二者联合治疗,连续给药12周.比较3组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尿转铁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C组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尿转铁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和B组(P<0.01);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治疗DN的效果较单一用药治疗效果好,临床上可以安全应用.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胶囊内镜完成率,消化道各部分阳性检出率,以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及其他腹部症状的阳性检出率.分析胶囊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56例中完成胶囊内镜检查54例,均发现阳性病灶,其中食管病变合并胃部疾病1例(1.8%),单纯胃部疾病15例(27.8%),胃部疾病合并小肠疾病38例(70.4%).其中1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检出小肠病变14例(73.7%);腹痛、腹泻等其余症状病例31例,检出小肠病变18例(58.1%);6例无症状患者检出反流性食管炎合并浅表性胃炎1例、单纯浅表性胃炎5例.老年患者26例有1例胶囊滞留于胃腔,完成胶囊内镜25例;中青年患者有1例胶囊滞留于胃内.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对胃部疾病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顺应性好.
作者:顾宇;任开祥;王利明;许杰;姚运河;朱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PXK结构域(PXK)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PXK mRNA的表达与SLE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SLE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半定量检测PXKmRNA在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XK0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XK mRNA的表达量与抗SmD1抗体的产生呈正相关关系(P<0.05);PXK mRNA的表达量与C3、C4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PXK mRNA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可能是SLE的易感基因.
作者:王信;陈琳洁;李志军;谢津璧;谢长好;范小云;陈静;王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3-溴丙酮酸(3-BrPA)联合阿霉素(ADM)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3-BrPA 80、160、320 μmol/L作用于MDA-MB-231乳腺癌细胞18 h后,测定其对细胞内ATP的影响;分别用3-BrPA 10、20、40、80、160 μmol/L和ADM 0.75、1.5、3、6、12 μmol/L,以及3-BrPA 80 μmol/L与ADM 0.75、1.5、3、6、12 μmol/L合用作用于MDA-MB-231乳腺癌细胞24、48和72 h后,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情况;3-BrPA 80 μmol/L组、ADM 0.75 μmol/L组以及3-BrPA 80 μmol/L与ADM 0.75 μmol/L合用组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 24 h后,利用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3-BrPA 16 μmol/L、ADM 0.2 μmol/L以及3-BrPA 16 μmol/L与ADM 0.2 μmol/L合用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5 d后观察对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3-BrPA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 ATP的生成有抑制作用;3-BrPA联合ADM后可明显增强ADM的细胞毒性作用;3-BrPA 80 μmol/L与ADM 0.75 μmol/L合用组诱导乳腺癌细胞MDA-MB-231 24 h凋亡率为3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BrPA单用组和ADM单用组(P<0.01);3-BrPA增强ADM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集落克隆形成的抑制作用.结论:3-BrPA可以增强ADM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增强ADM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刘哲;张媛媛;张倩文;钟浩;孙小锦;蒋琛琛;蒋志文;刘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大脑颞上沟在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方法:在eFilm2.1工作站中,将获取的29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头颅连续MRI扫描数据,采用连续追踪法和3D-Cursor技术,对连续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颞上沟进行识别、观测,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颞上沟可出现在Z=-36~48cmm区段的MRI横断层图像上(95%分布于Z=-30~42 mm层面上),并随着层面的上移而沟后移;矢状面上颞上沟分为前部的水平段及后部的升段;在Z=-6~6 mm层面上颞上沟出现明显向后上走行的与颞上沟前部呈较大钝角的拐点,在Z=-21~12 mm的横断面上颞上沟可出现多沟表现(95%分布于Z=-18~9 mm层面上).结论:本文结果可帮助颞上沟的快速识别和颞上沟周围重要结构的准确定位.
作者:石祖强;王震寰;季公俊;宋永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分型、评估伤情和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8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及50名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血清NSE水平进行检测.分别于颅脑损伤后1、3、7、10sd NS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和观察.结果:观察组颅脑损伤后1 d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动态检测血清NSE水平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虽经积极救治,血清NSE水平均持续高于中型颅脑损伤患者(P<0.01).结论:检测患者颅脑损伤后血清NSE水平可以直接反映脑细胞损害程度,是一项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特别是动态检测血清NSE水平对判断颅脑损伤后伤情评估、疗效观察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成;王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肺肉瘤样癌(LSC)后长期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2例LSC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肺叶切除18例,全肺切除3例,肺叶切除合并心包部分切除1例.术后评价可能的预后因素对长期生存的影响.结果:术后1、3、5现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6%、18.2%和4.5%;单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和N分期均是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TNM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LSC治疗效果不佳,手术后5年生存率极低.年龄、p-TNM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均是影响LSC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司益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胆管扩张病因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检查、手术证实的45例胆管扩张患者的MRCP影像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胆管扩张患者中胆总管结石24例,胆管癌10例(肝门部7例,胆总管3例),胆囊癌2例,胰头癌2例,胆总管囊肿4例,胆总管炎性狭窄3例;MRCP对胆管扩张、狭窄部位诊断符合率100.00%,扩张病因诊断符合率93.33%(42/45).结论:MRCP作为一种无创性诊断手段,诊断胆管扩张部位和病因的准确性高,应作为胆管扩张病变的常规检查手段.
作者:章辉庆;邱晓晖;解福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孕妇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组(A组)和单用依沙吖啶组(B组),各49例.比较2组引产成功率、胎盘胎膜残留、宫颈裂伤发生情况.结果:A组均引产成功,B组有3例因先兆子宫破裂改行剖宫产术;2组引产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宫缩发动时宫颈成熟度、胎盘胎膜残留率、宫颈裂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引产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毅;高霞;周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优化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专家咨询法(Delphi法),优化护理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体系和课程设置.结果:研究结果总认可率为100%,没有符合删除标准的课程,增加了8门课程,且变异系数<0.15,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428,说明专家意见协同程度较高,终确定了包括5个课程板块46门课程的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结论:经研究构建的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增加了职业道德、多元文化、跨文化护理、护士心理学、护士用药、护理营养学等课程,弥补了现有课程设置的不足,满足了对护生进行全面培养的课程需求.
作者:白洁;徐淑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4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中,腹腔镜修补术(腔镜组)18例,开腹修补术(开腹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肠蠕动恢复时间、镇痛药使用例数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P<0.01).2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舒龙;朱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石英砂企业工人的社会网络现状,以及社会关系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对安徽省凤阳县4个乡镇190名石英砂企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石英砂企业工人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参与问卷调查的工人以男性为主(82.10%),学历层次相对较低,本地工人较多.本地工人、中小型企业工人、女性工人在社会支持情况下寻求家人和朋友帮助的比例均高于流动人口、大型企业工人和男性工人(P<0.05~P<0.01).本地工人、初中以上学历工人及大型企业工人对职业病的认知状况均优于外地工人、初中及以下学历工人及中小型企业工人(P<0.05~P<0.01).大型企业职业健康培训和签订合同率均明显高于中小型企业(P<0.01).结论:石英砂企业工人社会网络关系主要来自家人和朋友,可获得的支持主要来自于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关系,应对石英砂企业工人加强正式的社会网络支持.
作者:王建军;贾贤杰;徐凌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小儿头部跌伤或锐物、钝物撞击常导致头面部皮肤挫裂伤,是外科门急诊的常见病.传统的清创缝合方法虽疗效可靠,但存在因疼痛患儿不配合、伤口瘢痕明显、需二次拆线等弊端.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我科门诊采用福爱乐医用胶对137例小儿头面部伤口行粘合处理,操作方便快捷,效果满意.现作报道.
作者:卢迪;叶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钩虫病是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和/或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在肠道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严重,不但可损伤肠黏膜,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而且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重度感染者可产生严重贫血.我国广大农村,除西藏等少数高寒地区外,几乎均有钩虫流行,第二次全国寄生虫感染调查显示我国钩虫平均感染率为6.12%[1].本文就钩虫病致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治原则及预后作一报道.
作者:王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饥荒年出生人群50岁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探讨生命早期营养对成人疾病的影响.方法:2011年从安徽省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整群抽取出生于1957~1963年的体检者4理214名.按出生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1957~1958年出生的982人为饥荒前暴露组;1959~1961年出生的1 233人为饥荒暴露组;1962~1963年出生的1 999人为饥荒后暴露组.比较组间空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结果:不同年份出生的体检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饥荒前暴露组男性三酰甘油低于饥荒后暴露组(P<0.01).女性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饥荒前暴露组均高于饥荒暴露组和饥荒后暴露组(P<0.05~P<0.01).结论:生命早期饥荒暴露可能对成年后血糖、血脂代谢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对50岁以上男女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孕期女性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对从根源上预防子代成年后慢性代谢性疾病意义深远.
作者:张颉;李远碧;李李;李秀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黄体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与相关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对32名正常宫内早孕者、30例宫内早孕不全流产者及34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妊娠黄体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并与输卵管妊娠比较.结果:超声检出妊娠黄体96个,宫外孕包块34个,声像图上厚壁型黄体囊肿与输卵管妊娠Donut征非常相似,呈现丰富血流环绕和低阻特征;不同点是妊娠黄体与卵巢关系密切,周缘多能检出卵泡,血流来自于卵巢,以环状多见,而输卵管妊娠则相反.结论:超声对妊娠黄体有很高的检出率,正确认识妊娠黄体的声像图变化有助于提高与相关病变的鉴别.
作者:蒋云峰;马雪敏;陈会娟;李申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钻孔冲洗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效果.方法:对采用钻孔冲洗置管引流术治疗的58例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8例中,1例因分隔性硬膜下血肿于术中更改手术方式而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余均在局麻或全麻下行钻孔冲洗置管引流术.术后症状均缓解,恢复良好.结论:钻孔冲洗置管引流术操作简单,手术条件要求不高,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作者:王武祥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