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周积液的病因分析及超声应用价值

景红霞;杨波;郑光美;雷琳;彭月享;陈志华

关键词:肾疾病, 肾周积液, 病因, 超声
摘要:目的:分析肾周积液的不同原因,探讨超声在肾周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肾周积液的原发病因及超声表现.结果:43例中急性尿路梗阻19例,急性胰腺炎8例,肾外伤6例,急性肾盂肾炎5例,腹膜后血肿4例,肝脏外伤1例.肾周积液超声表现:肾包膜下积液表现为肾包膜下与肾实质间新月形液性暗区;肾周间隙积液表现为脂肪囊增厚,肾周间隙内呈多片形态各异液性暗区.结论:超声对肾周积液原发病因诊断和病变转归及肾周积液吸收情况判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常德市汉、回族中老年居民血糖、血脂与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

    目的:了解常德市汉、回族中老年居民血糖、血脂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省常德市居民健康体检资料中,抽取某乡回族居民144人及某社区汉族居民538人为调查对象,分析比较其民族、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糖尿病患病率为调查指标.结果:汉回民族居民FBG、TG、TC、LDL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汉族居民3项血脂检测指标均高于回族居民,原因可能为饮食结构所致;回族居民血糖、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汉族,提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该区域回族居民的健康,急须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和及早找出致病因素以降低其危害.

    作者:黄英;庄景凡;李雪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培养分离出光滑念珠菌1例

    患者男,45岁,因患骨髓瘤住院治疗.患者使用大量化疗药物及各种抗生素,后发生真菌感染,后使用抗真菌药物病情得到缓解.培养及形态:无菌抽取患者血液5 ml注入血液增菌瓶中,置35℃培养箱培养24 h,肉眼可见培养基浑浊,挑取二环接种于血平板上,置35℃培养箱培养24 h,血平板上长出光滑、较湿润的小菌落,涂片革兰染色为阳性球菌,形态似真菌类.

    作者:王娟;徐海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肾周积液的病因分析及超声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肾周积液的不同原因,探讨超声在肾周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肾周积液的原发病因及超声表现.结果:43例中急性尿路梗阻19例,急性胰腺炎8例,肾外伤6例,急性肾盂肾炎5例,腹膜后血肿4例,肝脏外伤1例.肾周积液超声表现:肾包膜下积液表现为肾包膜下与肾实质间新月形液性暗区;肾周间隙积液表现为脂肪囊增厚,肾周间隙内呈多片形态各异液性暗区.结论:超声对肾周积液原发病因诊断和病变转归及肾周积液吸收情况判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景红霞;杨波;郑光美;雷琳;彭月享;陈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媒介素养教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四所高等医学院校l 798名在校医学生从媒介的基本知识、媒介接触途径及偏好、媒介接触目的、媒介传播信息的选择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媒介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2009年全国公众水平(P<0.01).医学生喜欢接触媒介途径是互联网,医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主要有休闲娱乐1 123人(62.46%)、放松身心845人(47.00%)、聊天752人(41.82%)、人际交往680人(37.82%)、学习知识543人(30.20%)、了解信息536人(29.81%)、打发时间169人(9.40%)、排遣寂寞158人(8.79%)、其他26人(1.45%).结论:医学生媒介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全国公众水平,接触媒介的目的存在一种自发的状态,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正确引导医学生理性使用各种媒介.

    作者:申正付;贺庆功;杨秀木;马嬿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手术复位及植骨治疗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切开复位手术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行切开复位特殊钢板内固定术的24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12 ~18个月随访,优17例,良6例,差1例.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可以尽可能恢复关节面平整,恢复跟骨的宽度与高度.

    作者:张晓珑;何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ICC与外周静脉留置针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肺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化疗中应用的静脉炎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应用NP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分为2组,30例使用PICC导管,3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观察2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PICC组静脉炎、局部疼痛、红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组(P <0.05 ~P <0.01),2组硬结和血管闭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子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食管癌出现P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食管癌手术方式及吻合口位置PG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残胃制作方法PG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平衡、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减轻胃壁水肿等治疗,18例3周内胃功能恢复,3例4周恢复,1例8周恢复,l例保守治疗3个月无好转后经胃-空肠吻合术治愈.结论:食管癌术后PGS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消化道X线造影、超声和胃镜等辅助检查,采取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方明;张荣新;朱金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PTEN与P-AKT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与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AKT)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68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PTEN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对68例胃癌和癌旁组织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PTEN mRNA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1),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两者呈负相关关系(P<0.05).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表达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在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PTEN mRNA的半定量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TEN mRNA的半定量表达(P<0.01).结论:PTE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癌旁组织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胃癌组织,P-AKT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张立功;贾建光;金鑫;谢波;承泽农;钱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及对血浆Tau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Tau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以口服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20例予以针刺治疗,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血浆Tau蛋白表达.结果:2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浆Tau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Tau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血浆Tau蛋白可能是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闫兴洲;李震宇;华启海;徐磊;江勇;张学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种测量法在经鼻胃管留置新生儿鼻饲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2种测量法在经鼻胃管留置新生儿鼻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需鼻饲喂养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耳垂-鼻尖-剑突测量法经鼻置入胃管,观察组按照前额正中发际-脐测量法经鼻置入胃管,比较2组留置胃管的长度、一次胃液回抽成功率及鼻饲喂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管置入长度为(18.48±0.26)cm,对照组为(16.34 ±0.3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一次胃液回抽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鼻饲喂养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额正中发际-脐测量法经鼻胃管留置优于耳垂-鼻尖-剑突测量法,可减少鼻饲喂养并发症.

    作者:陈素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以及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卒中组)和无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30例(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将卒中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治疗后再次检测卒中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卒中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且降低Hcy效果优于常规组(P<0.0l).结论:血浆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可以降低血浆Hcy水平,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意义.

    作者:赵宏;张成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d,口服依帕司他3次/天,每次50 mg;对照组37例,口服维生素B1,每次10 mg,3次/天代替依帕司他,其余同治疗组.2组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安全有效,且临床疗效优于维生素B1联合前列地尔.

    作者:何启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 4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生源地、学习成绩、与父母亲关系及家庭收入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P <0.05 ~P<0.0l).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因子与内外倾向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内外倾向、神经质、精神质、性别、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与父亲关系、家庭收入.结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自身、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作者:马小芹;申正付;杨秀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长期血液透析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根据体表标志颈内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观察并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误入动脉、局部血肿和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的32.0%(P<0.01).观察组中仅出现局部血肿2例;对照组误入动脉6例,局部血肿32例;观察组2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和P<0.01).2组均无血、气胸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一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是一种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较常规方法更具优越性.

    作者:马逸宜;蒋燕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集束化护理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的H7病毒是一组通常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1].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病毒,并且可导致人类感染,于2013年3月31日在中国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报告,在国内流行趋势为散发.H7N9病毒感染后可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传播,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作者:宣翠香;魏东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症手足口病15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15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基础上,均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改善循环、营养心肌、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155例重症患儿多发生在3岁以内(91.6%),其中1~2岁占60.6%;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1.5∶1;农村患儿121例(72.2%);均有易惊、皮疹,其中发热147例,嗜睡、精神差110例,肢体抖动32例,恶心呕吐14例,出冷汗3例.血常规WBC升高75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68例,血糖升高45例,C反应蛋白升高37例,血压升高33例,心率增快16例.150例患儿行脑脊液检查,其中异常148例.治愈153例,其中1例曾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2例死亡.结论:针对临床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年龄<3岁,伴有发热、嗜睡、打惊等精神症状者,要高度重视,密切观察血压、血糖、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叶晓琴;高侠;沈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组8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30名.心力衰竭程度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Cys C水平,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同时记录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内患者的病死率和因CHF再次发作住院率.结果:CHF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清Cys C水平也逐渐升高(P<0.01).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高、低血清Cys C组中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清Cys C组出院6个月病死率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均升高(P<0.05).结论:Cys C对于评价CHF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赵甫;黄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性肾病31例,肾炎性肾病9例.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以水肿为主,且为就诊首要原因.经休息、限制钠的摄入、利尿消肿,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单纯性肾病完全缓解率70.1%,肾炎性肾病完全缓解率33.3%.合并感染9例均为呼吸道感染,低钠血症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脑血管栓塞1例.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泼尼松治疗单纯型肾病完全缓解率高于肾炎性肾病,对激素耐药的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疗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并发症及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治疗依从性教育.

    作者:汪珊;韦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和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行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剥离组)和36例行肿胀负压抽吸术(吸刮组)治疗腋臭患者的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2组治愈率分别为91.4%和83.3%,有效率均达到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低于吸刮组的43.1%(P<0.01).结论: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均为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术后并发症少,比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刘晓峰;李光早;王怀谷;黄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玻璃纤维桩在恒前牙冠折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牙外伤是口腔科常见病,其中又以前牙外伤居多.由于前牙外伤对容貌、发音、切割食物有重要影响,所以患者有强烈的治疗意愿,同时对美观要求较高.铸造金属桩物理性能好、密合性好[1],但有根折的可能性[2],同时金属桩不透光,影响了全瓷冠修复的美学性能.文献[3-4]报道,玻璃纤维桩在前牙美观修复中效果明显,本文就此作一报道.

    作者:范瑞;张晓东;汪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