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琳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后苏醒期躁动(R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 I或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诱导药物为:R组瑞芬太尼1μg/kg、咪达唑仑3 m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铵0.6 mg/kg;F组除芬太尼3.0 μg/kg代替瑞芬太尼外,其他用药同R组.麻醉维持为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丙泊酚2mg·kg-1 ·h-1,微量泵恒速输入;持续吸入1%~2%七氟烷.观察2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 rmin的RS评分以及麻醉后复苏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R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 minRS评分均明显高于F组(P<0.01),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小剂量芬太尼诱导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麻醉后RS.
作者:孟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 4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生源地、学习成绩、与父母亲关系及家庭收入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P <0.05 ~P<0.0l).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因子与内外倾向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内外倾向、神经质、精神质、性别、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与父亲关系、家庭收入.结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自身、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作者:马小芹;申正付;杨秀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牙外伤是口腔科常见病,其中又以前牙外伤居多.由于前牙外伤对容貌、发音、切割食物有重要影响,所以患者有强烈的治疗意愿,同时对美观要求较高.铸造金属桩物理性能好、密合性好[1],但有根折的可能性[2],同时金属桩不透光,影响了全瓷冠修复的美学性能.文献[3-4]报道,玻璃纤维桩在前牙美观修复中效果明显,本文就此作一报道.
作者:范瑞;张晓东;汪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14例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设计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患处,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14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1 ~3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感觉、功能良好.结论:应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克服了常见皮瓣的缺点,且具有设计合理、切取转移方便、供受区邻近组织结构合理、修复后外形满意等优点.
作者:赵遵江;张保德;刘勇;章荣涛;梁其国;胡育栋;徐良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行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剥离组)和36例行肿胀负压抽吸术(吸刮组)治疗腋臭患者的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2组治愈率分别为91.4%和83.3%,有效率均达到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低于吸刮组的43.1%(P<0.01).结论: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与肿胀负压抽吸术均为治疗腋臭的有效方法,腋横纹双切口剥离术术后并发症少,比肿胀负压抽吸术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刘晓峰;李光早;王怀谷;黄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组织颞下方结膜瓣移植(ITBC)与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组织颞上方结膜瓣移植(STB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7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2组:ITBC组32例(36眼),STBC组32例(36眼).比较2种术式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ITBC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14.29%,STBC组复发率为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C术式与STBC术式在翼状胬肉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不同,前者由于保持了上方结膜生理结构和功能而为将来可能进行的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周佳丽;智淑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PPE68蛋白基因重组质粒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以后对PPE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奠定基础.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总DNA,PCR法扩增出PPE68编码基因,通过线性T克隆载体pGEM-T连接,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后,转染至HeLa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PCR产物、pGEM-T-PPE68及pcDNA3.1(+)-PPE68分别经双酶切后均获得同一大小基因片段,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鉴定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 000.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PPE6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表达产物.
作者:曹元应;房功思;孟德娣;汪学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胰瘘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72例患者均采用标准PD术式,重建顺序均为Child法.观察术后并发症和与胰瘘可能有关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胆红素水平、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残余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等9个因素.并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30例,总发生率为41.7%;病死率为4.2%,胰瘘发生率为1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残余胰腺质地软及胰管直径<3 mm均为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和P<0.05).结论:胰腺质地软及胰管直径细小预示PD后胰瘘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范恒伟;崔培元;刘会春;谈燚;吴华;吴斌全;吴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d,口服依帕司他3次/天,每次50 mg;对照组37例,口服维生素B1,每次10 mg,3次/天代替依帕司他,其余同治疗组.2组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安全有效,且临床疗效优于维生素B1联合前列地尔.
作者:何启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以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对66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纳差症状、体质量、腹围、血液电解质、尿素氮、白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变化,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治疗后患者纳差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患者体质量、腹围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血清球蛋白、尿素氮、血清钾、血清钠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5例出现低热,2例穿刺部位渗液,1例穿刺部位出现皮下血肿,经对症治疗后逐渐消失.未发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操作简便,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少.治疗过程中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方法.
作者:汪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以及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方法:分别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2例(卒中组)和无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消化系统疾病住院患者30例(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将卒中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治疗后再次检测卒中组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卒中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且降低Hcy效果优于常规组(P<0.0l).结论:血浆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维生素B12和叶酸联合治疗可以降低血浆Hcy水平,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意义.
作者:赵宏;张成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某学院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现状,为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编大学生婚前性行为问卷,对4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28.8%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其中男生为41.5%,明显高于女生的17.9% (P <0.01).72.4%的大学生能接受大学生同居(异性),53.5%的大学生认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且男生的认可率显著高于女生(P<0.01).大学生在性行为中每次都有避孕措施的为46.3%,有46.3%偶尔会采取避孕措施,每次都没有避孕的有7.4%.而大学生采取的避孕措施中大部分为单一形式避孕,以安全套使用率高(72.4%).结论:大学生对性较为开放,对于婚前性行为过于随意,应当加强性健康教育和引导,以及指导他们如何避孕.
作者:黄力伟;林弘月;刘经灵;黄文博;吴伯雄;郑建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宫腔镜检查患者焦虑及疼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宫腔镜检查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1d和检查前1h的焦虑水平及宫腔镜检查后的疼痛水平.结果:护理前2组的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1).观察组宫腔镜检查后1h的疼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降低宫腔镜检查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水平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常规护理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许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肺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方案化疗中应用的静脉炎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应用NP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分为2组,30例使用PICC导管,3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观察2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PICC组静脉炎、局部疼痛、红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组(P <0.05 ~P <0.01),2组硬结和血管闭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可以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保证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吴子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症状性脊柱硬脊膜外血肿(SSEH)的发生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脊柱手术后发生SSEH 7例(病例组),选择同一期问、同一医生完成的术后未发生SSEH 30例作为对照组,2组术后均使用低分子肝素,术后发生SSEH 7例,其中有3例联用低分子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5例发生于引流管拔除前.比较2组的年龄、手术节段数、术中失血量及血肿清除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分析神经功能恢复与血肿压迫时间及血肿清除前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2组年龄及手术节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与不完全恢复患者血肿压迫时间和血肿清除前感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运动评分高于不完全恢复患者(P<0.05).结论:使用抗凝药物不当、术中失血量大、引流不畅是术后硬脊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术后硬脊膜外血肿一旦发生,应尽快处理,解除神经压迫.
作者:曾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者女性,53岁,因“烦渴多饮多尿7年,颈部增粗3年”于2011年11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7年前被诊断为“尿崩症”,平时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0.1 mg,每日2次,每日尿量3 000ml左右.3年前出现颈部增粗,并逐渐增大,有颈部发闷,心悸感.
作者:黄莹芝;陈欢欢;何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切开复位手术加植骨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行切开复位特殊钢板内固定术的24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12 ~18个月随访,优17例,良6例,差1例.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可以尽可能恢复关节面平整,恢复跟骨的宽度与高度.
作者:张晓珑;何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2006~2011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2011年尿培养分离出的668株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结果:2006 ~ 2011年尿培养标本2 356份,分离出病原菌668株,分离率为28.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38株(65.6%),革兰阳性球菌120株(18.0%),假丝酵母菌110株(16.4%).排名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302株(45.2%)、白假丝酵母菌57株(8.5%)、肺炎克雷伯菌47株(7.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54.3%(164/302),各年份依次为50.0%(14/28)、51.9% (28/54)、45.6% (26/57)、45.8% (22/48)、53.1%(26/49)、72.7%(48/66);尿路感染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422:246);以>50岁为主(419/668).结论:该地区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产ESBLs菌株分离率较高,且耐药情况严重;假丝酵母菌有较高的分离率.
作者:胡开明;丁后明;范海燕;杨继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例1男,11岁9个月,因“发热、头痛5d”于2011年10月15日入院.热峰达39.5℃,伴有头痛,较剧裂,并呕吐3次,喷射性,诉有视物模糊,至我院急诊就诊,予“头孢唑肟钠、热毒宁、甘露醇”等治疗3d后,热峰下降,头痛减轻,未再呕吐,视物恢复正常.
作者:丁乐;郭虎;何燕;郑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外科系统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抽取2012年第一季度(A组)和第四季度(B组)清洁手术病历,针对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B组各科室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用药指征合理率、用药时机合理率、疗程合理率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均较A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卓有成效.
作者:张荣嘎;朱文莉;王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