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专项整治前后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对比分析

张荣嘎;朱文莉;王利

关键词:抗菌药物, 清洁手术, 专项整治, 预防性应用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外科系统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抽取2012年第一季度(A组)和第四季度(B组)清洁手术病历,针对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B组各科室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用药指征合理率、用药时机合理率、疗程合理率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均较A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卓有成效.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宫腔镜检查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宫腔镜检查患者焦虑及疼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宫腔镜检查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1d和检查前1h的焦虑水平及宫腔镜检查后的疼痛水平.结果:护理前2组的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1).观察组宫腔镜检查后1h的疼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降低宫腔镜检查患者的焦虑和疼痛水平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常规护理方法推广使用.

    作者:许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达肝素钠抑制人肺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观察

    目的:探讨达肝素钠抑制人肺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达肝素钠处理后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建立肺腺癌鼠模型后,将12只荷瘤鼠随机分为达肝素钠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达肝素钠1 500 IU/kg(0.2 ml)皮下注射和0.9%氯化钠注射液0.2ml腹腔注射,1天1次,连续用药35 d.定期测量瘤体大及小直径,计算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第35天用戊苯巴比妥钠全身麻醉处死裸鼠,剥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瘤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的表达.结果:肺腺癌细胞株A549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达肝素钠组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达肝素钠组瘤重明显减小(P<0.05);达肝素钠组抑瘤率为0.000%和64.081%;对照组及达肝素钠组瘤组织中Cyclin E的表达阳性率为6/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达肝素钠组主要表现为低表达(5/6),对照组为高表达(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结论:达肝素钠可阻滞人肺腺癌A549细胞于G0/G1期,使进入S期和M期的细胞减少,减少DNA的合成,抑制细胞增殖,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E的表达有关.

    作者:芮艳;胡丹凤;黄礼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脊柱手术后症状性脊柱硬脊膜外血肿的原因与对策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症状性脊柱硬脊膜外血肿(SSEH)的发生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脊柱手术后发生SSEH 7例(病例组),选择同一期问、同一医生完成的术后未发生SSEH 30例作为对照组,2组术后均使用低分子肝素,术后发生SSEH 7例,其中有3例联用低分子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5例发生于引流管拔除前.比较2组的年龄、手术节段数、术中失血量及血肿清除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分析神经功能恢复与血肿压迫时间及血肿清除前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2组年龄及手术节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与不完全恢复患者血肿压迫时间和血肿清除前感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运动评分高于不完全恢复患者(P<0.05).结论:使用抗凝药物不当、术中失血量大、引流不畅是术后硬脊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术后硬脊膜外血肿一旦发生,应尽快处理,解除神经压迫.

    作者:曾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状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尿崩症1例

    患者女性,53岁,因“烦渴多饮多尿7年,颈部增粗3年”于2011年11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7年前被诊断为“尿崩症”,平时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片0.1 mg,每日2次,每日尿量3 000ml左右.3年前出现颈部增粗,并逐渐增大,有颈部发闷,心悸感.

    作者:黄莹芝;陈欢欢;何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microRNA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microRNA (miR)是一种由21 ~ 25个碱基组成的非编码RNA,通过与mRNA互补,诱导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miR表达异常出现在多种肿瘤中,据此推测miR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甲状腺癌为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miR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有可能成为诊断甲状腺癌的分子标志,并为甲状腺癌的治疗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就miR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及对血浆Tau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Tau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以口服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20例予以针刺治疗,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血浆Tau蛋白表达.结果:2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血浆Tau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Tau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三神为主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血浆Tau蛋白可能是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闫兴洲;李震宇;华启海;徐磊;江勇;张学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性肾病31例,肾炎性肾病9例.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以水肿为主,且为就诊首要原因.经休息、限制钠的摄入、利尿消肿,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单纯性肾病完全缓解率70.1%,肾炎性肾病完全缓解率33.3%.合并感染9例均为呼吸道感染,低钠血症4例,甲状腺功能减低2例,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脑血管栓塞1例.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泼尼松治疗单纯型肾病完全缓解率高于肾炎性肾病,对激素耐药的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疗效,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并发症及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治疗依从性教育.

    作者:汪珊;韦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 4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生源地、学习成绩、与父母亲关系及家庭收入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P <0.05 ~P<0.0l).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各因子与内外倾向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内外倾向、神经质、精神质、性别、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与父亲关系、家庭收入.结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自身、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作者:马小芹;申正付;杨秀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玻璃纤维桩在恒前牙冠折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牙外伤是口腔科常见病,其中又以前牙外伤居多.由于前牙外伤对容貌、发音、切割食物有重要影响,所以患者有强烈的治疗意愿,同时对美观要求较高.铸造金属桩物理性能好、密合性好[1],但有根折的可能性[2],同时金属桩不透光,影响了全瓷冠修复的美学性能.文献[3-4]报道,玻璃纤维桩在前牙美观修复中效果明显,本文就此作一报道.

    作者:范瑞;张晓东;汪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软组织缺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14例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大小,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设计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患处,供区创面植皮修复.结果:14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1 ~38个月手指外形满意,感觉、功能良好.结论:应用中指尺侧环指桡侧带神经双叶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掌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创面,克服了常见皮瓣的缺点,且具有设计合理、切取转移方便、供受区邻近组织结构合理、修复后外形满意等优点.

    作者:赵遵江;张保德;刘勇;章荣涛;梁其国;胡育栋;徐良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饮用含乌头碱药酒致严重室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63岁,因“突发心悸、大汗,意识丧失数分钟”入院.2013年6月7日早晨8时左右,患者早饭后饮用药酒约75 ml,2h后突发心悸、大汗,当时测血压70/40 mmHg,立即送至我科监护室,途中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数分钟后清醒,但烦躁不安,全身大汗.急诊心电图示:持续性室速,心率203次/分(见图1).

    作者:李妙男;胡司淦;卢冬雨;陈耀;王洪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专项整治前后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对比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外科系统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抽取2012年第一季度(A组)和第四季度(B组)清洁手术病历,针对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B组各科室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用药指征合理率、用药时机合理率、疗程合理率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均较A组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卓有成效.

    作者:张荣嘎;朱文莉;王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常德市汉、回族中老年居民血糖、血脂与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

    目的:了解常德市汉、回族中老年居民血糖、血脂与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省常德市居民健康体检资料中,抽取某乡回族居民144人及某社区汉族居民538人为调查对象,分析比较其民族、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糖尿病患病率为调查指标.结果:汉回民族居民FBG、TG、TC、LDL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汉族居民3项血脂检测指标均高于回族居民,原因可能为饮食结构所致;回族居民血糖、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汉族,提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该区域回族居民的健康,急须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和及早找出致病因素以降低其危害.

    作者:黄英;庄景凡;李雪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培养分离出光滑念珠菌1例

    患者男,45岁,因患骨髓瘤住院治疗.患者使用大量化疗药物及各种抗生素,后发生真菌感染,后使用抗真菌药物病情得到缓解.培养及形态:无菌抽取患者血液5 ml注入血液增菌瓶中,置35℃培养箱培养24 h,肉眼可见培养基浑浊,挑取二环接种于血平板上,置35℃培养箱培养24 h,血平板上长出光滑、较湿润的小菌落,涂片革兰染色为阳性球菌,形态似真菌类.

    作者:王娟;徐海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胰瘘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72例患者均采用标准PD术式,重建顺序均为Child法.观察术后并发症和与胰瘘可能有关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胆红素水平、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残余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等9个因素.并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30例,总发生率为41.7%;病死率为4.2%,胰瘘发生率为1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残余胰腺质地软及胰管直径<3 mm均为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和P<0.05).结论:胰腺质地软及胰管直径细小预示PD后胰瘘的发生率较高.

    作者:范恒伟;崔培元;刘会春;谈燚;吴华;吴斌全;吴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结核分枝杆菌PPE6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和鉴定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PPE68蛋白基因重组质粒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以后对PPE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奠定基础.方法:提取结核分枝杆菌总DNA,PCR法扩增出PPE68编码基因,通过线性T克隆载体pGEM-T连接,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后,转染至HeLa细胞中表达,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结果:PCR产物、pGEM-T-PPE68及pcDNA3.1(+)-PPE68分别经双酶切后均获得同一大小基因片段,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鉴定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0 000.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PPE6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表达产物.

    作者:曹元应;房功思;孟德娣;汪学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磁共振成像诊断乳腺疾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作用及优势也越来越显著.据报道[1-2] MRI对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高达94%~ 100%.MRI是目前无创性检测活体内代谢、生化和其他功能信息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发展迅猛,逐渐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旨在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特异性.本文就MRI的原理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条)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对其进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曲张静脉内注射1%乙氧硬化醇泡沫硬化剂,观察大隐静脉曲张症状的改善.结果:30例患者(30肢)均成功接受治疗.平均每条患肢应用20 ml泡沫硬化剂,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5例局部存留曲张静脉团块,但超声检查未见血流信号;3例曲张静脉附近出现炎性反应.24条患肢于治疗后2周、3个月后复诊血管超声时大隐静脉主干闭塞.平均随访3个月,24例患者下肢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下肢明显的曲张静脉消失;2条患肢的溃疡于术后2个月愈合.结论:泡沫硬化剂疗法可有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可增加治疗的安全性,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新方法.

    作者:司春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误诊2例

    例1男,11岁9个月,因“发热、头痛5d”于2011年10月15日入院.热峰达39.5℃,伴有头痛,较剧裂,并呕吐3次,喷射性,诉有视物模糊,至我院急诊就诊,予“头孢唑肟钠、热毒宁、甘露醇”等治疗3d后,热峰下降,头痛减轻,未再呕吐,视物恢复正常.

    作者:丁乐;郭虎;何燕;郑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的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组8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对照组)30名.心力衰竭程度按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血清Cys C水平,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评价患者左心室功能,同时记录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内患者的病死率和因CHF再次发作住院率.结果:CHF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清Cys C水平也逐渐升高(P<0.01).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高、低血清Cys C组中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清Cys C组出院6个月病死率及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均升高(P<0.05).结论:Cys C对于评价CHF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赵甫;黄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