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110例临床分析

陈永婷

关键词:鼻疾病, 外科手术, 鼻内镜, 鼻窦炎, 鼻息肉
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0例鼻窦炎、鼻息肉,按Messerklinger术式行鼻内镜手术.其中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16例,伴有中鼻甲病变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术,伴双下甲肥大者,同期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系统换药,观察窦口开放、黏膜上皮化及鼻腔分泌物情况.结果:术后随诊6个月至3年,治愈84例,好转20例,无效6例.眼部并发症10例,鼻腔粘连15例,窦口闭锁4例,鼻中隔穿孔 2例,复发4例.结论:术者良好的鼻窦解剖知识,熟练的手术操作,恰当的术后处理和定期合理的随诊是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妊娠不同方法保留输卵管治疗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不同的保守治疗方法对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的疗效及生殖状态的影响.方法:对于有生育要求的238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腹腔镜手术组109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54例(开腹组),药物保守治疗组75例(药物组),比较3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术后宫内妊娠及再次异位妊娠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均高于开腹组和药物组(P<0.05),而腹腔镜组宫内妊娠率高于开腹组(P<0.05),3组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异位妊娠的综合治疗适合于有保留生育功能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

    作者:吴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食管鳞癌中的联合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ESCC组织标本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8.95%和59.21%;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6.67%和6.67%,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zrin蛋白异常表达在ESCC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P<0.01),E-cadherin异常表达在ESCC组织的浸润深度、ESCC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ESCC中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E-cadherin异常表达组Ezr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E-cadherin正常表达患者(P<0.05).两者同时异常表达的40例中淋巴结转移高达70%,而两者同时正常表达的1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ESCC组织中均异常表达,且呈正相关.联合检测Ezrin蛋白和E-cadherin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ESCC的浸润、转移及预后.

    作者:崔珍;何斌;殷红梅;楼建军;吴云来;刘静景;李多杰;江浩;彭开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清CEA、CYFRA21-1、NSE、CA724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6例肺癌(腺癌组24例,鳞癌组20例,小细胞肺癌组12例)、34例肺部良性疾病(良性疾病组)、3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CEA、CYFRA21-1、NSE、CA724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5组血清CEA、CYFRA21-1、NSE和CA72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腺癌组CEA、鳞癌组CYFRA21-1和小细胞肺癌组NSE均明显高于相应其他4组(P<0.01).腺癌组CA7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0.01).腺癌组CEA、鳞癌组CYFRA21-1、小细胞肺癌组NSE和腺癌组CA724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P <0.05 ~P<0.01).4种标志物单项检测时,特异性为88.9%~ 94.4%,敏感性为28.6% ~41.1%.联合检测后,特异性略下降(83.3%),但敏感性明显提高(87.5%).结论:血清CEA、CYFRA21-1、NSE、CA724水平和肺癌的病理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其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李自生;王永生;秦文燕;佘有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少精及无精不育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少精及无精不育患者血清性激素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7例少精患者(少精组)及21例无精患者(无精组)进行精液分析,并取30名婚前要求进行精液检查的精子数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睾酮(T)、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的水平.结果:无精组与少精组血清中FSH、L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P<0.01);而无精组FSH、LH水平又均明显高于少精组(P<0.01);无精组PRL水平均较对照组及少精组升高(P<0.01);而无精组和少精组血清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少精症及无精不育患者血清生殖激素的测定有助于指导诊断、治疗以及预后.

    作者:赵华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影响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骨折手术后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疼痛教育建立、生活护理、心理疏导、放松疗法、体位支持、镇痛药护理、转移或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皮肤刺激、功能锻炼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d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状态.

    作者:索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索利那新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7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和C3组,每组90例.所有患者给予EWSL治疗后,A组口服坦索罗辛0.2 mg,B组口服索利那新5 mg,C组口服索利那新5 mg、坦索罗辛0.2 mg,均为每天1次.比较各组结石清除率、排石时间、肾绞痛再发率、石街形成率及服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于6~10 mm的小结石,3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10 mm的大结石,C组的清除率为100.0%,A组90.5%,B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结石排出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和B组(P<0.01),而C组排石期间的疼痛程度低于B组(P<0.05),3组肾绞痛再发率和石街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ESWL术后联合应用坦索罗辛、索利那新安全有效,可缩短排石时间,降低石街形成率,尤其适用于直径>10 mm的大结石.

    作者:张哲;杨为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戊乙奎醚复合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戊乙奎醚复合托烷司琼预防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6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为戊乙奎醚联合托烷司琼组,B组为托烷司琼组,C组为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观察术后24 h患者恶心呕吐情况.结果:C组在T1~T4恶心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T1、T2时A组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1),T3、T4时2组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苏醒后0~6h、0~12 h和0~24 h内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1);A组和B组呕吐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乙奎醚复合托烷司琼用于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可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特别是在术后早期,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托烷司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长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后血小板计数变化与肝功能的关系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血小板计数(BPC)变化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06例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术前肝功能Child-PughA、B、C级患者术后BPC的变化.结果:术后2周肝功能A级组患者BPC高于B级组和C级组(P<0.05和P<0.01);肝功能好转患者术后BPC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肝功能恶化患者手术前后B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好转患者手术前后BPC变化明显高于肝功能恶化者(P<0.01).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小板数量较少除与脾功能亢进有关外,还可能与肝功能变化有关.

    作者:孙强;郑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阴囊钙质沉积症1例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阴囊钙质沉积症(SC)误诊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临床医生对SC的认识.方法:1例阴囊皮肤多发结节患者,因误诊为阴囊皮肤多发皮脂腺腺瘤,行较大结节逐个切除术.数月后小结节增大,上级医院确诊为SC,行阴囊局部病变皮肤切除术.结果:两次手术切口均恢复良好,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SC是罕见的良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确诊后行阴囊局部病变切除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权伟合;梁志恒;张栩亮;李虎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职高专护生自我价值感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高职高专护生自我价值感(SW)现状.方法:采取整群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 818人,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和实习护生SW各维度进行团体测试.结果:高职高专护生在总体、一般和特殊SW等多维度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大学二年级护生个人取向的人际SW、实习护生社会取向的道德SW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1),实习护生个人取向的人际SW得分与全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人际维度异常率均高于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护生(P<0.01),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护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高专护生SW总体水平较高,随着专业因素的逐步涉入,与专业因素相关的少数维度显示异常,可能与专业对护生的需求有关.

    作者:李正姐;刘新民;程茂雨;李世红;高月;邾迎君;童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治疗患者的家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监护治疗患者的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根据入住时间分为观察组(2012年1~4月入院,n=40)和对照组(2011年10~ 12月入院,n=4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入院、出院健康教育模式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对其家属实施系统、动态、连续的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出科满意度调查和出科后随访.结果:75例顺利转出监护室,5例由于经济原因直接出院.观察组患者的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监护治疗患者的家属实施系统、动态、连续的健康教育,使其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系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品侠;许红云;陈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型泪道引流管在下泪小管断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新型泪道引流管在下泪小管断裂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40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应用新型泪道引流管进行治疗.在显微镜下找到下泪小管鼻侧断端开口,泪道引流管的两端分别从下、上泪小点进入后依次进入泪总管、泪囊、鼻泪管至下鼻道,并用专用泪道牵引钩从下鼻道内钩住金属探子头端将金属探子及硅胶管从患侧前鼻孔拉出,泪道吻合成功后,将两端硅胶管打结并缝合固定于患侧鼻前庭黏膜处.术后3个月后拔出硅胶引流管,带管期间无需泪道冲洗.结果:40例下泪小管断裂患者术后及硅胶泪道引流管拆除后均未出现泪小点、泪管撕裂、下睑外翻等并发症,总有效率达97.5%.结论:新型泪道硅胶引流管治疗下泪小管断裂效果较好,且具有质地柔软,对泪道损伤小,留置、固定方法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魏六峰;何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有效性.方法:将62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微达康颗粒2袋/次,3次/天,连用1周后改为1袋/次,3次/天,口服;观察组予rhG-CSF 150μg,皮下注射,1次/天,2组均直至白细胞恢复正常范围后停药.结果:2组均能使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患者恢复至正常范围,观察组白细胞回升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少于对照组(P <0.05 ~P<0.01).结论:rhG-CSF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作用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克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石榴多酚在鼠急性炎症中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石榴多酚(punicosides,Puns)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2种急性炎症动物模型,分别设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Puns干预组、吲哚美辛组;观察Puns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检测Puns干预后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爪炎性组织中前列腺素E2 (PGE2)、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的含量变化.结果:Puns 400、800 mg/kg干预组均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P <0.05和P<0.01).Puns 150、300、600 mg/kg干预组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度亦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 <0.05~P<0.01),Puns干预组较模型对照组可显著减少炎症组织中PGE2和MDA的产生(P<0.01),Puns干预组后血清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结论:Puns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PGE2合成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魏芳;尹成乐;吴贵东;周斌;许瑞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PUHY002对人肝微粒体CYP450酶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评价CPUHY002在体外对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6种亚型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CPUHY002与CYP450酶6种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丁、双氯酚酸钠、奥美拉唑、右美沙芬、氯唑沙宗、丙酸睾酮与人肝微粒体进行孵育,采用LC-MS/MS法测定对应6种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4-羟基双氯酚酸、5-羟基奥美拉唑、右啡烷、6-羟基氯唑沙宗、6β-羟基睾酮的浓度,求算出IC50.结果:CPUHY002对CYP2C19和CYP2E1的IC50值分别为48.02 μmol/L和47.19 μmol/L,对CYP1 A2、CYP2D6、CYP3A4和CYP2C9的IC50值>100 μmol/L.结论:CPUHY002对于CYP2C19和CYP2E1具有弱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D6、CYP3A4和CYP2C9无抑制作用.

    作者:周建财;高署;鲁晓蓉;张勇;沈陈林;韦颖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浆置换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血浆置换(PE)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血浆分离器分离血细胞和血浆,弃去含有毒素的异常血浆和血浆中的病理成分,将患者的血细胞保留成分和补充的等量新鲜血浆、平衡液等置换液一起回输体内.传统的洗胃、灌肠、催吐、导泻及皮肤清洗等仅能对急性中毒时患者的消化道及体表残留毒物起到清除作用,对已吸收入血的循环毒物则无法清除,而中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吸收入血的循环毒物所致.阿托品和复能剂又有各自的局限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是急诊科常见病,病情重,尤其是农村地区急性中毒的主要死因.PE治疗SAOPP使阿托品用量明显减少,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1].故PE在SAOPP的应用及护理很重要,现将其作一综述.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2例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术及去骨瓣减压同时硬膜敞开,骨窗大小为6 cm×8 cm;治疗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开颅并去骨瓣减压治疗,骨窗大小为12 cm×15 cm,术中同步行硬膜减张缝合修补.比较2组术后颅内压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术后半个月,治疗组患者颅内高压连续3d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2组外伤性脑梗死、脑组织切口疝、外伤性癫痫、外伤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残以上康复率为84.4%,对照组为60.0%,治疗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显著减少脑神经损伤,保留脑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骨瓣开颅术减压效果更明显,疗效更好.

    作者:段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围手术期盆腔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流评估的意义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估围手术期盆腔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方法:对35例伴有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的围手术期盆腔肿瘤患者行CDFI检查,确诊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并测量股静脉的管径和血流速度.术后3~10d复查.结果:11例术前伴发DVT;23例术前未发生DVT,与术后相比术前股静脉内径增宽,股静脉血流速度降低,平静呼吸时股静脉平均大血流速度降低(P<0.01).结论:对出现下肢症状的围手术期盆腔肿瘤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应常规行术前CDFI检查,不仅可以及时诊断DVT,还可以提示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淤滞状况.

    作者:张征;苏里亚;徐光;王川予;李超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78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病因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发病原因,对78例入院宣教,出院进行指导,并进行卫生宣教.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7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无论采取手术或保守治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都必须兼顾.加强育龄妇女的卫生宣教,减少人工流产次数,杜绝不规范人工流产,预防生殖系统的感染和炎症,是减少异位妊娠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华伟;王素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缺氧相关蛋白碳酸酐酶-Ⅸ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缺氧相关蛋白碳酸酐酶-Ⅸ(CAⅨ)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缺氧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上皮性卵巢癌组织40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3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Ⅸ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AⅨ在正常卵巢组织、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0.0%、16.7%和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Ⅸ的阳性表达率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Ⅸ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上皮性卵巢癌中CAⅨ的高表达提示缺氧标志物CAⅨ可能是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因素之一.

    作者:郭苏阳;赵燕;李胜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