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胜;韩继光
目的:研究放射性碘(131 I)治疗Graves病过程中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初诊甲亢患者(初诊组,n=61)以及甲亢患者131I治愈后(治愈组,n=65)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sIL-2R、IL-5、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68)比较;分析各种细胞因子水平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初诊组及治愈组患者血清IL-1β、sIL-2R、IL-5、IL-6及TNF-α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P<0.01);治愈组的血清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及TNF-α与初诊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而TNF-α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FT4,sIL-2R与TRAb,以及TNF-α与TRAb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以及TNF-α水平与甲状腺的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判甲亢患者131 I治疗效果的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申勇;袁媛;孙伟莉;陶健;何娟娟;李卫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控制清晨高血压的效果差异。方法:从社区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患者中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筛选出清晨高血压患者88例,入选患者停用抗高血压药物14 d,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其中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41例患者为观察组,服用缬沙坦47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4周清晨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比较2组患者清晨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2种药物均能明显降低收缩压(P<0.01),但观察组清晨血压控制更好,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为比较安全和有效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但在清晨高血压的控制方面,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收缩压明显优于缬沙坦,而对舒张压无明显影响。
作者:朱卫红;邓晓敏;冯文成;管阳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在医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某医学院某系2013级A班206名本科医学生作为观察组,分为20个同伴互助小组,实施同伴互助学习的教学方法;B班201名医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对2组医学生期末总结性评价成绩、问卷调查教学的体会和满意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期末总结性评价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效率、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和对教学的体会以及对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伴互助学习可以提升医学生学习《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兴趣,提高医学生解决实际安全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申正付;齐玉龙;冯丽丽;陈晓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作者:《蚌埠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门诊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药品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门诊6000张降压药处方中的品种、用药频度及给药方案进行分析。结果:使用频次居前三类的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给药方案中,单一用药、二药联用分别占16.32%、35.58%;三药联用29.05%;四药联用16.05%。结论:门诊处方中降压药物应用种类及降压治疗方案基本合理。
作者:于慧;黄桢;王鲁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单个词组成的刊名不得缩写;部分刊名由一个实词组成,如Adsorption,Aerobiologia,Radiochemistry,Biomaterials,Nature, Science等均不得缩写。2.刊名中单音节词一般不缩写。英文期刊中有许多单音节词,如Food,Chest,Child,这些词不得缩写。如医学期刊Heart and Lung,缩写为Heart Lung,仅略去连词and;但少数构成地名的单词,如New,South等,可缩写成相应首字字母。如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cine,可缩写为N Engl J Med,不应略为New Engl J Med;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urgery可缩写为S Afr J Surg,不可缩写为South Afr J Surg。另外,少于5个字母(含5个字母)的单词一般不缩写,如Acta,Heart,Bone,Joint等均不缩写。
作者:《蚌埠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通过RhoA/ROCK( Rho激酶)通路是否能减轻脂多糖( 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ALI)。方法:18只Wistar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S组)、脂多糖组( LPS组)及法舒地尔干预组( FAS组)各6只;LPS组和FAS组采用小剂量LPS 1 mg/kg腹腔注射16 h后,气管内滴注LPS 3 mg/kg建立ALI模型。 FAS组在腹腔注射LPS前30 min和气管滴注LPS后1 h给予腹腔注射法舒地尔10 mg/kg。于气管滴注LPS造模后,观察3 h后处死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测肺组织湿/干重比、丙二醛含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ROCK2(Rho激酶2)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S组比较,LPS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FAS组较LPS组相比明显减轻;LPS组肺湿/干重比、丙二醛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较NS组明显增高(P<0.01),而FAS组较LPS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LPS组ROCK2 mRNA 表达较NS组明显增高(P<0.01),而FAS组与LP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ROCK2蛋白表达较NS组明显增高(P<0.01),而FAS组较LPS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法舒地尔通过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能够减轻LPS诱导的大鼠ALI。
作者:李佳;李言;张高峰;杨锡兰;赵士弟;陈前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哮喘患者8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CNP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哮喘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对哮喘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CNP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有效、先进的护理模式。
作者:陈小丹;李惠;邹立华;孙艳芬;王美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以咽部疼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咽喉部梅毒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5例咽喉部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均有咽部或喉部黏膜白色病损,经甲苯胺红不需加热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均呈阳性。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复查甲苯胺红不需加热血清试验滴度下降。随访0.5~2年,1例复发。结论:咽喉部梅毒的诊治关键在于明确诊断,诊断主要依据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当接触史不明确或临床难于确诊时,则依靠相应病原性检查及病理学检查。
作者:褚莉萍;齐少恒;蒋琼;王洪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收获卵子数目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55个ICSI移植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获卵数≤3、4~14、15~20、>20各组的MII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卵泡数等。结果:4组MII卵率、受精率、卵裂率和移植周期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组可用胚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SI周期中获卵数多少对MII卵率、受精率、卵裂率和移植周期妊娠率方面无显著影响,而获卵数>20组可用胚胎率下降。
作者:陈凤莲;陈智勤;洪岭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周围动脉损伤的诊治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周围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钝性伤22例、锐性伤7例、医源性损伤3例。治疗包括动脉侧壁修补2例、单纯结扎5例、端-端吻合1例、自体静脉移植22例、覆膜支架植入封堵2例。结果:治愈28例,治愈率87.50%;截肢4例,截肢率为12.50%;无病死病例。结论:早期诊断、有效控制出血和抗休克治疗、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快速优质血管重建、早期筋膜切开、合理处理动脉合并伤,能够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李杰;高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Dickkopf-1(DKK-1)的表达及对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3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DKK-1在胰腺癌组织及胰腺炎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全自动标记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血CA19-9,分析DKK-1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CA19-9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DKK-1阳性率68.2%,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DKK-1阳性率5.3%(P<0.01);DKK-1的表达在胰腺癌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DKK-1阳性率68.2%,单一血CA19-9阳性率为65.9%,联合检测有一项阳性表达计为阳性,阳性率为8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KK-1+CA19-9联合诊断胰腺癌均较DKK-1和CA19-9单一诊断的灵敏度、约登指数及符合率增高。结论:DKK-1在胰腺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病变组织,在胰腺肿瘤的形成、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DKK-1的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预后评估。
作者:汪强武;王启之;李大鹏;郑海伦;孙医学;周蕾;周磊;朱安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FOB)和Lightwand光棒在经口困难气管插管过程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拟施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术前访视评估确定为困难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FOB组( F组)和Lightwand光棒组( L组)。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前( T0)、诱导后插管前( T1)、气管插管即刻( T2)、插管后1 min( T3)、3 min( T4)、5 min ( T5)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气管插管总时间、插管成功例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F组和L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声音嘶哑及咽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插管总时间明显少于L组(P<0.05);T2、T3时F组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L组(P<0.05~P<0.01)。结论:FOB比Lightwand光棒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对较小,二者均可作为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杰;李梅;石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 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Q-PCR检测265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和1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BV-DNA,并将结果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的乙肝血清标志物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血清标志物模式的各组均可检出 HBV-DNA 阳性,其中 HBsAg、HBeAg、HBcAb 阳性组和 HBsAg、HBeAg 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和病毒拷贝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血清标志物模式组和对照组(P<0.01)。 HBV所致不同疾病类型的HBV-DN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急性乙肝病毒拷贝数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P<0.01)。结论:FQ-PCR检测HBV-DNA可以直接反映是否存在HBV感染,判断病毒的复制能力和传染性,指导临床用药和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秀义;高冬梅;潘继文;蔡瑜;温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雌二醇、睾酮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及60例对照组血清雌二醇、睾酮的含量,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再按病情轻重及病程评分的差值分组比较。结果:男性脑出血组雌二醇和睾酮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男女脑出血组雌二醇/睾酮比值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轻度病情组血清雌二醇含量较中、重度组升高(P<0.05),男性3种病情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少量出血组血清雌二醇和睾酮含量均较中量出血组升高(P<0.05),男性3种出血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脑出血组雌二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脑出血组睾酮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轻度病情组血清睾酮含量均较中、重度组显著升高(P<0.01),女性轻度病情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均较中、重度组低(P<0.01和P<0.05)。女性患者少量出血组血清睾酮含量均较中、大量出血组明显升高(P<0.01),女性患者血清雌二醇和雌二醇/睾酮比值不同出血量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患者显著好转组雌二醇含量均较无变化组及恶化组升高(P<0.05~P<0.01),男、女性患者显著好转组睾酮含量均较无变化组及恶化组下降(P<0.05~P<0.01),男、女性患者显著好转组雌二醇/睾酮比值均较无变化组及恶化组升高(P<0.05~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雌二醇、雌二醇/睾酮比值测定有助于判断预后。
作者:汪国胜;钟平;张雷;张蕾;马争飞;刘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比较影像教学法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大班为单位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法组和比较影像教学法组。以考试成绩、问卷调查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比较影像教学法组的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组(P<0.01)。结论:将比较影像教学法引入核医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掌握不同影像检查手段的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恒超;袁超;陶新全;申勇;张玉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均连续用药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4.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雷他定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复方甘草酸苷安全有效,联合用药后未产生或加重不良反应。结论: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刁依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规范血压管理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血压管理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血压管理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个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周C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3个月的C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3个月CCSS评分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对照组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血压进行合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霍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969年,美国医师协会成立了家庭医疗专业委员会( ABFP ),标志着全科医学的诞生。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越来越深,需求越来越多,从单一的生物学层次逐渐扩大到心理、家庭以及社会多层次,表现出全科医学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成为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的热点和重点领域之一[1]。
作者:张长春;宋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可塑性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可塑性夹板外固定、中药封包外敷结合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拒绝手术的5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结果:通过10~20个月随访,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骨折疗效评分系统进行预后评定,优36例(66.7%),良17例(31.5%),差1例(1.9%)。结论:经手法复位、可塑性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显著,是拒绝手术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佳选择。
作者:赵炎平;孙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