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亳州市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研究

王立峰;蒋根;赵伟;王涛

关键词:学校卫生, 饮用水, 亳州市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亳州市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和管理状况,为保障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查150所亳州市中小学校,采集150份水样进行检测。结果:水样总合格率为64.00%,集中式供水的学校有91所,二次供水者14所,分散式供水45所。水质卫生管理调查评价为优者34所,一般者78所,较差38所。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氨氮、氟化物、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管理水平为优秀的学校水样合格率均明显高于一般和较差的学校(P<0.01),集中式供水学校的水样合格率亦均明显高于二次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学校(P<0.01)。结论:亳州市中小学校水质状况存在安全隐患,建议加快建设饮用水卫生安全体系,加强饮用水安全的宣传,加大监督和分类指导。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

    目的:探索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考)通过率的路径。方法:在深入研究2011年护考大纲的基础上,重新编写教材、拟定授课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及护考通过率明显提高。2011年723名毕业生参加护考,709人通过,通过率达98.06%;2012年780名毕业生参加护考,777人通过,通过率达99.62%。结论:结合护考大纲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护考通过率。

    作者:王玉蓉;王荣俊;徐嵘嵘;邹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均连续用药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74.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氯雷他定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复方甘草酸苷安全有效,联合用药后未产生或加重不良反应。结论: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刁依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磷酸三钙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组织学观察

    目的:观察多孔磷酸三钙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骨细胞生长情况。方法:85例跟骨骨折患者中,采取传统切口钢板内固定57例,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28例,其中75例使用磷酸三钙植骨治疗,观察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后二次手术取内固定,并在原植骨区取极少量骨组织标本再次行组织学观察,比较骨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传统切口钢板内固定和小切口内固定植骨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小切口内固定未植骨患者(P<0.01)。植骨后新生骨组织中成骨细胞增生活跃,骨细胞分化成熟,密度增大,骨小梁密度增宽,骨小梁间纤维组织增生伴毛细血管增生。结论:多孔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力学强度和骨传导作用,其降解效应与骨组织的改建塑形基本同步,降解速度适中,骨愈合后接近与正常骨组织,性能稳定,组织学照片显示新骨生成良好,与原骨组织相似。

    作者:李剑勇;殷潇凡;徐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插管方式对困难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FOB)和Lightwand光棒在经口困难气管插管过程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50例拟施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外科手术、术前访视评估确定为困难气道的患者,随机分为FOB组( F组)和Lightwand光棒组( L组)。观察和记录2组患者入手术室麻醉诱导前( T0)、诱导后插管前( T1)、气管插管即刻( T2)、插管后1 min( T3)、3 min( T4)、5 min ( T5)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气管插管总时间、插管成功例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F组和L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声音嘶哑及咽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插管总时间明显少于L组(P<0.05);T2、T3时F组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L组(P<0.05~P<0.01)。结论:FOB比Lightwand光棒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对较小,二者均可作为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杰;李梅;石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硫酸乙酰肝素酶的研究进展

    头颈部肿瘤( head and neck cancer,HNC)是人类第六大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的3%,其中约48%为口腔肿瘤,口腔肿瘤又以口腔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OSCC)为多见,约为90%。多种疾病对口腔黏膜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是局部的疾病过程,或是全身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多数OSCC是由口腔黏膜的癌前病变而发展到有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尽管口腔黏膜的损伤很常见,但根据目前的临床水平,很难判断出哪种损伤会发展成为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或者仍保持稳定[1]。尽管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措施应用于口腔肿瘤的治疗,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其5年生存率并没有显著提高,因此,除了规范的治疗措施外,迫切需要建立更新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预后[2]。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分子或者蛋白为靶点的治疗模式,包括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信号转导分子、癌基因、激素、凋亡相关分子、血管生成相关因子[3]。与传统规范的治疗相比较,分子靶向治疗具有更多的优势,且目前已有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4]。乙酰肝素酶( heparanase,HPSE)是特异性的酶切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HSPG)中HS链的内切糖苷酶,HPSE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引起关注,其为肿瘤的生长和血管生成抑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靶点[5]。研究[6]表明,HSPG和HPSE在口腔肿瘤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本文就HSPG、HPSE在口腔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士文(综述);徐锦程(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对照组(54例)用利多卡因50~100 mg静脉注射,后1~4 mg/min静脉维持;治疗组(56例)采用胺碘酮150~300 mg静脉注射,然后0.5~1.5 mg/min静脉维持;治疗24 h后观察2组24 h内的疗效、室性心律失常次数、PR间期、QRS波时限、校正的QT间期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P<0.01),QRS波时限较对照组短,PR间期比对照组长,校正的QT间期较对照组轻度延长(P<0.01);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肯定,未增加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作者:黄宇理;李妙男;陈耀;孙强;高大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 CNP)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哮喘患者8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CNP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哮喘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对哮喘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CNP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一种有效、先进的护理模式。

    作者:陈小丹;李惠;邹立华;孙艳芬;王美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男性婴儿腹腔寄生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寄生胎的形态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寄生胎病例大体及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物外观具有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X线显示有椎骨影,切面有软骨及骨组织构成的椎骨轴,镜检为分化较成熟的正常人体组织。结论:寄生胎是包含椎骨轴及其他器官或肢体的包块;诊断难点是椎骨轴的确定;主要与畸胎瘤鉴别。

    作者:谷从友;武世伍;赵艳;谢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治疗清晨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控制清晨高血压的效果差异。方法:从社区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患者中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筛选出清晨高血压患者88例,入选患者停用抗高血压药物14 d,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其中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41例患者为观察组,服用缬沙坦47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4周清晨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比较2组患者清晨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2种药物均能明显降低收缩压(P<0.01),但观察组清晨血压控制更好,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为比较安全和有效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但在清晨高血压的控制方面,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收缩压明显优于缬沙坦,而对舒张压无明显影响。

    作者:朱卫红;邓晓敏;冯文成;管阳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同伴互助学习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在医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某医学院某系2013级A班206名本科医学生作为观察组,分为20个同伴互助小组,实施同伴互助学习的教学方法;B班201名医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对2组医学生期末总结性评价成绩、问卷调查教学的体会和满意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期末总结性评价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效率、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和对教学的体会以及对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同伴互助学习可以提升医学生学习《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兴趣,提高医学生解决实际安全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申正付;齐玉龙;冯丽丽;陈晓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降浊祛瘀汤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及sICAM-1、sVCAM-1、hs-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浊祛瘀汤对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辛伐他汀口服,观察组给予降浊袪瘀汤联合辛伐他汀口服,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sICAM-1、sVCAM-1及hs-CRP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降浊祛瘀汤可改善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sICAM-1、sVCAM-1、hs-CRP的表达,从而改善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症状。

    作者:徐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20例拟受血者八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拟受血者进行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的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感染、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及防止医疗纠纷。方法:对620例拟受血者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620例拟受血者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分别为8.71%、1.77%、0.16%、1.94%。结论:检测拟受血者输血前相关病原学标志物对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感染状况,确保输血安全,减少医疗纠纷,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朱正荣;广圣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病)结局的影响。方法:198例妊高病患者,按照产检与否,分为产检组101例和未产检组97例。产检组在孕妇产前进行常规产检,未产检组在孕妇产前不进行常规产检。结果:产检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先兆子痫、早产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未产检组(P<0.05~P<0.01);产检组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明显低于未产检组(P<0.01)。结论:妊高病的孕妇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能有效降低妊高病对母婴的危害,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汪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腺癌组织DKK-1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Dickkopf-1(DKK-1)的表达及对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3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DKK-1在胰腺癌组织及胰腺炎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全自动标记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血CA19-9,分析DKK-1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CA19-9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DKK-1阳性率68.2%,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DKK-1阳性率5.3%(P<0.01);DKK-1的表达在胰腺癌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DKK-1阳性率68.2%,单一血CA19-9阳性率为65.9%,联合检测有一项阳性表达计为阳性,阳性率为8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KK-1+CA19-9联合诊断胰腺癌均较DKK-1和CA19-9单一诊断的灵敏度、约登指数及符合率增高。结论:DKK-1在胰腺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病变组织,在胰腺肿瘤的形成、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DKK-1的检测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预后评估。

    作者:汪强武;王启之;李大鹏;郑海伦;孙医学;周蕾;周磊;朱安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氧化二砷对乳腺癌细胞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的作用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 HOTAIR)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三氧化二砷( As2 O3)对HOTAI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在乳腺癌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mRNA的表达,筛选高表达HOTAIR的乳腺癌细胞株,检测 As2 O3对 HOTAIR mRNA 表达的作用。先观察比较乳腺癌与癌旁组织中HOTAIR的表达,再检测乳腺癌细胞株中HOTAIR的表达,以及As2 O3作用后MCF-7细胞中HOTAIR的表达变化。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OTAIR mRNA表达量为0.011±0.005,癌旁组织未见表达;乳腺癌细胞株SKBR-3和MAD-MB-231细胞均未表达HOTAIR mRNA,MCF-7细胞株高表达HOTAIR mRNA(1±0.236);在As2O3作用下,MCF-7细胞中HOTAIR mRNA表达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HOTAIR与乳腺癌的发展可能相关,As2O3可以抑制其表达。

    作者:陈素莲;朱丽华;卢晓辉;赵遵兰;王洋洋;周继红;陈昌杰;杨清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踝关节骨折54例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可塑性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可塑性夹板外固定、中药封包外敷结合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拒绝手术的5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结果:通过10~20个月随访,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骨折疗效评分系统进行预后评定,优36例(66.7%),良17例(31.5%),差1例(1.9%)。结论:经手法复位、可塑性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显著,是拒绝手术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佳选择。

    作者:赵炎平;孙宏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其实施中相关问题探讨

    1969年,美国医师协会成立了家庭医疗专业委员会( ABFP ),标志着全科医学的诞生。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越来越深,需求越来越多,从单一的生物学层次逐渐扩大到心理、家庭以及社会多层次,表现出全科医学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成为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的热点和重点领域之一[1]。

    作者:张长春;宋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比较影像学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比较影像教学法在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大班为单位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法组和比较影像教学法组。以考试成绩、问卷调查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比较影像教学法组的教学效果和考试成绩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组(P<0.01)。结论:将比较影像教学法引入核医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掌握不同影像检查手段的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恒超;袁超;陶新全;申勇;张玉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多次雾化吸入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咽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拔管后早期、多次雾化吸入对术后咽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150例全麻苏醒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不予雾化吸入;B组拔除气管导管后雾化吸入1次;C组拔除气管导管后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续3 d;雾化液均为0.9%氯化钠注射液5 ml,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 u,经面罩式氧气雾化器雾化吸入。记录3组术后12 h咽痛发生情况,B、C组咽痛(吞咽时)12 h、24 h、48 h 视觉模拟评分。结果:B、C组患者术后12 h咽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1);C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咽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B组(P<0.01和P<0.05)。结论:早期、多次雾化吸入能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咽痛发生率及咽痛程度。

    作者:王娅;孙桂娟;薛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法舒地尔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通过RhoA/ROCK( Rho激酶)通路是否能减轻脂多糖( 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ALI)。方法:18只Wistar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S组)、脂多糖组( LPS组)及法舒地尔干预组( FAS组)各6只;LPS组和FAS组采用小剂量LPS 1 mg/kg腹腔注射16 h后,气管内滴注LPS 3 mg/kg建立ALI模型。 FAS组在腹腔注射LPS前30 min和气管滴注LPS后1 h给予腹腔注射法舒地尔10 mg/kg。于气管滴注LPS造模后,观察3 h后处死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测肺组织湿/干重比、丙二醛含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ROCK2(Rho激酶2)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S组比较,LPS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FAS组较LPS组相比明显减轻;LPS组肺湿/干重比、丙二醛含量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较NS组明显增高(P<0.01),而FAS组较LPS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LPS组ROCK2 mRNA 表达较NS组明显增高(P<0.01),而FAS组与LP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ROCK2蛋白表达较NS组明显增高(P<0.01),而FAS组较LPS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法舒地尔通过RhoA/Rho激酶信号通路能够减轻LPS诱导的大鼠ALI。

    作者:李佳;李言;张高峰;杨锡兰;赵士弟;陈前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