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ivin基因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郭绍永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 Livin, 细胞凋亡, 综述
摘要: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密切相关.凋亡调控失常导致的细胞增殖过度和凋亡不足是肿瘤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也是影响肿瘤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细胞凋亡受多种基因调控,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是一类重要的内源性凋亡抑制因子,目前IAP家族已发现有8个成员:NAIP、XIAP(ILP-1/MIHA)、cIAP-1(HIAP-2/MIHB)、cIAP-2(HIAP-1/MIHC)、survivin(TIAP)、apollon(Bruce)、ILP-2(Ts-IAP)和Livin(ML-IAP/KIAP)[1].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电视胸腔镜在诊治急诊外伤性血气胸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诊治急诊外伤性血气胸中的价值.方法:运用电视胸腔镜对31例胸部外伤所致的肋间血管破裂、肺组织裂伤、胸腔内血管引起的血气胸患者进行探查、止血、修补.结果:31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手术时间27~101 min,胸腔引流1~3 d,住院4~10 d.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VATS是诊治急诊外伤性血气胸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作者:万旭东;李洪林;张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配合与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护理人员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有效配合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分娩中发生窒息的新生儿43例进行复苏抢救,复苏对新生儿窒息的因素进行评估,做好复苏前的医护人员、设备、环境等准备.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包括保持体温,畅通呼吸道、维持有效循环、准确给药、加强监护、合理喂养等.结果:经积极复苏抢救后,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8分39例,<7分4例,无新生儿死亡.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产科护理人员做好提前评估,密切配合医生和加强复苏后的护理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宗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脓毒症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核因子-κB的表达

    目的:探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时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核因子-κB(NF-κB)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各18只.CLP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Sham组除不结扎穿孔盲肠外,其余处理同脓毒症组.分别于造模后6、12和24 h观察各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的变化及肾脏组织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相同时间点Sham组比较,CLP组6~12 h HR、MAP明显升高(P<0.01和P<0.05~P<0.01).CLP各组大鼠肾小体中血管球淤血、皱缩,肾小囊腔扩大,且随病程延长,淤血、皱缩的血管球增多,且伴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坏死.Sham组NF-κB位于细胞质中,着色浅;CLP组NF-κB移位进入细胞核,着色加深.结论:随脓毒症病程的延长,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加重.NF-κB在细胞核内的高表达提示NF-κB的活化可能是促进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徽徽;汪华学;柴继侠;于影;叶红伟;高琴;陈晓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直肠恶性黑素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直肠恶性黑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MM)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观察9例AMM的临床病理特点,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9例AMM临床表现为便血、脓血便,大便性状改变.肿瘤呈息肉样3例,隆起型病灶伴溃疡形成4例,溃疡型病灶2例,镜下改变与皮肤黑素瘤相似,细胞学形态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5例,梭形细胞型1例,小细胞型2例,血管外皮瘤样型1例.免疫表型黑素瘤相关抗原HMB45阳性8例,S-100均阳性,黑素瘤相关抗原/黑素-A抗体(MELAN-A)阳性7例,波形蛋白阳性8例.结论:AMM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抗原表达与皮肤黑素瘤无明显区别.AMM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临床易误诊.HMB45、S-100、MELEAN-A阳性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吴松;唐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进展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近年研究较多的感染相关性生物标志物.大量研究[1-4]表明,PCT与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全身感染情况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明确相关性.目前,PCT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指标已被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PCT的生成、代谢、临床意义以及PCT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琦;孙伟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南京地区拆迁居民糖尿病发病特点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南京铁心桥社区拆迁户居民糖尿病发病特点.方法:南京市糖尿病防治中心与雨花台区疾控中心及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居委会通知等方式招募南京地区因房屋拆迁或农田占用而搬迁至铁心桥社区既往无糖尿病史的人群,并填写表格记录人口学及病史资料,测量身高、体质量、腹围、腰围、血压及末梢血糖,凡空腹状态下末梢血糖≥5.0 mmol/L或随机末梢血糖≥7.0 mmol/L,嘱患者进一步行75 g 糖耐量试验,测量0、30、120 min血糖水平.结果:调查共随机招募了540例参与者,无糖尿病史人群的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空腹糖耐量受损患病率分别为6.85%、5.56%、3.15%;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的发生与居民收入、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腰围、臀围、腰围/臀围值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因拆迁而改变生活方式的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可能较整体平均水平高,应加强此类人群糖尿病的筛查.

    作者:潘斌斌;苏晓飞;郭琳;付丽媛;丁波;马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重度光气中毒患者佳呼气末正压的应用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在急性重度光气中毒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对7例急性重度光气中毒患者不同PEEP水平应用下的动脉血气、氧合指数(PaO2/FiO2)、血压、呼吸频率(R)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合理应用PEEP机械通气后7例患者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O2/FiO2、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作者:朱刚;刘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开腹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腹腔镜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术后镇痛率、术后病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之一,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高霞;张毅;岳艳;范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盆腔复发性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复发性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进行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提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肿瘤组织高表达波形蛋白、结蛋白和CD34,部分表达平滑肌动蛋白.结论:盆腔复发性侵袭性血管黏液瘤临床症状隐匿,手术不易彻底,术后易复发.根据其病理形态学特点结合免疫表型可正确诊断.

    作者:甘怀勇;张琼;李涤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戊酸雌二醇或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或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期妊娠引产孕妇226例随机分为3组:研究一组68例,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依沙吖啶引产;研究二组92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对照组66例,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比较3组的临床效果和出血量等.结果:研究一组、二组均较对照组排胎时间缩短(P<0.01).研究组出血量减少(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或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效果优于单用依沙吖啶引产,戊酸雌二醇联合依沙吖啶引产出血量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茅彩英;赵文霞;史红;顾娟;龙黎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如何提高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5例高龄(>70岁)胃癌患者(高龄组)和60例(<70岁)胃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详细分析患者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治疗情况.结果:高龄组患者具有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术前患有其他系统疾病较多等临床特征.高龄组患者术前患有其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高龄胃癌患者术术前患有其他系统疾病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较高;加强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贾建光;张立功;喻大军;张珂;岳喜成;王亚国;李德群;钱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安徽省蚌埠市麻疹野毒株核蛋白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麻疹野毒株的基因型,分析安徽省蚌埠市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特征,为麻疹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1年蚌埠市散发的15例临床确诊为麻疹的患者,收集患者急性传染期的尿液标本,提取病毒RNA,用RT-PCR方法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基因羧基末端的515 bp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结果:15份麻疹患者尿液标本中有14份分离到麻疹野毒株;将其中3株麻疹野毒株的核蛋白(N)羧基末端515 bp核苷酸与Genebank中麻疹病毒的8个参考株进行基因同源性关系比较,与Genebank中公布的H1、H2基因型参考株Hunan.CHN93-7、Beijing.CHN94-1所对应的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0~0.026和0.064~0.075;而与H1a参考株China 93-2的遗传距离近,为0.009~0.015;3株麻疹野毒株N羧基末端515个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7.8%~98.9%;与H1参考株Hunan.CHN93-7、H1a参考株China 93-2和H1b参考株China 94-7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4%~98.0%、98.5%~99.1%和96.5%~97.1%.结论:蚌埠市麻疹野毒株的优势基因型为H1a基因亚型.

    作者:王伟;王海梅;郑晶;郑照军;刘双成;钟政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护理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期间的护理与出院后的维护要点.方法:对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妇科肿瘤患者,在输液港使用期间采用专人操作、专人负责的方法,出院后制定详细的维护要点.结果:应用输液港的11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使用期间采用专人操作,专人负责,不仅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同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高导管维护的依从性,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

    作者:黄媛媛;李婷婷;裴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维生素B12片含量测定样品处理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维生素B12片含量测定样品处理方法.方法:取维生素B12片55片,制成1 ml中含其约12.5 μg溶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A,检测波长为361 nm.结果:维生素B12在1.25 ~ 25.00 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低检测浓度为1.25 μg/ml;溶液稳定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5%;标准方法测得含量结果分别为102.06%、102.35% 和102.00%,改进方法测得含量结果分别为101.59%、101.86% 和101.42%.结论:改进方法较标准方法减少了剥片量,降低了样品浓度,提高了检测准确性,缩短了分析时间,可用于维生素B12片含量测定.

    作者:侯鹏高;吕长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输尿管镜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成年男性尿道单纯性狭窄17例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成年男性尿道单纯性狭窄的效果.方法:经常规金属尿道探子扩张失败的17例成年男性尿道单纯性狭窄患者,给予输尿管镜下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结果:17例均扩张成功,手术时间15~45 min;拔除尿管后排尿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自尿道正常排尿,尿线正常或接近正常,术后随访3~24个月,经术后定期行金属扩张器扩张后均达到治愈标准.大尿流率>15 ml/s,B超检查膀胱无残余尿.结论:输尿管镜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成年男性尿道单纯性狭窄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可重复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家强;唐荣金;龚明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心理治疗对风湿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调查风湿病患者精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治疗对风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符合风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发放SCL-90答卷80份,回收有效答卷66份,并与常模做比较;将66例风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仅给予抗风湿药物治疗,观察组抗风湿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2组治疗6周后,用SCL-90量表分别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风湿病患者的SCL-90评分中除阳性症状、人际关系和偏执评分与中国常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6周的治疗,观察组SCL-90总分、总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风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心理治疗能改善风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刘显阳;林万忠;王姗;程淑亮;王赞利;刘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施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全麻下行择期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成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PPST组)和对照组,每组17 例.术中监测血压、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心电图;记录术毕、拔管时、拔管后5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HR;记录患者麻醉前、术后3 h、6 h、1 d、3 d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评价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MAP和HR与术毕时比较均有升高(P<0.01),但对照组升高的幅度均明显高于PPST组(P0.05);对照组术后3 h、6 h、1 d时MMSE评分均低于PPST组(P<0.05~P<0.01).结论: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可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拔管前后循环相对的稳定性,使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

    作者:凌云志;赵永娟;赵佑君;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99mTc-CXCR4抑制性多肽在荷乳腺癌小鼠显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99mTc标记拮抗趋化因子受体(CXCR4)来源于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 N端肽(NT21MP)作为乳腺癌SPECT显像剂的应用价值.方法:预锡化法标记NT21MP,纸层析法测99mTc-NT21MP放化纯及其在血浆中的稳定性;制备荷乳腺癌小鼠模型,静脉注射99mTc-NT21MP行SPECT显像,并计算靶/非靶(T/NT)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CXCR4的表达和肺组织SDF-1α的表达.结果:预锡化法标记99mTc-NT21MP放化纯达95%;血浆中2 h内稳定,2 h放化纯>90%;99mTc-NT21MP注射后能靶向肿瘤组织,2 h的T/NT比值达4.6;肿瘤组织高表达CXCR4,而肺组织高表达SDF-1α.结论:99mTc-NT21MP易于制备,具有较高的靶向性,在CXCR4阳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丁勇兴;李辉;孙俊杰;杨清玲;陈昌杰;王本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L-18和MCP-1的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变化,探讨IL-18、MCP-1在PCOS中的异常情况与胰岛素抵抗(IR)和肥胖的关系.方法:选择PCOS患者(PCOS组)47例,正常对照(对照组)29名,根据PCOS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成肥胖组30例和非肥胖组17例.再根据PCOS患者HOMA-IR分为IR组18例和非IR组29例.分别比较各组IL-18和MCP-1的变化,并对PCOS患者IL-18、MCP-1与BMI、腰臀比(WHR)、HOMA-I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COS组IL-18、MCP-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18与BMI、HOMA-IR,MCP-1与BMI、WHR、HOMA-I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PCOS患者IL-18和MCP-1水平明显升高,与IR、肥胖有关.

    作者:吴道爱;时照明;王长江;张士荣;周静;常保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信息动态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