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温雪萍;颜志军;高习文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报告LCH 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该病例经2次病理检查,组织学特点为真皮内弥漫分布的朗格汉斯细胞.瘤细胞表达CD1α和S-100蛋白.结论:光镜下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明确诊断LCH.
作者:刘智荣;宋文庆;龚晓萌;俞岚;谢群;王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及特点,为医学院校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改善和提高安徽省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促进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48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0.2%没有达到体育人口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锻炼标准,每周锻炼次数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项目选择中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学生对休闲体育认识程度不够,参与休闲体育行为不容乐观,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和宣传.
作者:崔杰;韩来国;李伟;方志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50例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将Orem自理模式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护能力、规律排便、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自护能力、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指导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朱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在检出胎儿异常发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 000例孕11~13+6周胎儿测量NT厚度,超声随访观察至出生后3 d.结果:共检出5例染色体异常的胎儿,1例单心房单心室的胎儿,1例颈部水囊瘤的胎儿.结论:超声探测NT厚度能早期有效的筛查染色体异常及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胎儿,结合产前诊断超声随诊胎儿NT厚度对胎儿评估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2例白内障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护理程序,将护理人员分为筛查组、围手术期组和健康教育组,分别执行不同的护理任务,并观察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工作进行有序,493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未出现1例护理并发症,健康教育效果明显.结论: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护理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满足在短期内需大量手术的白内障复明工程需要.
作者:杨芳;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TH17细胞的表达及功能.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30例作为COPD稳定期组,门诊不吸烟的健康体检者30名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ELISA检测血浆中白介素(IL)-17、IL-4、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COPD稳定期组要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LISA检测表明,COPD稳定期组血浆中IL-17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组血浆中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7细胞在COPD中的表达增加,参与了COPD慢性炎症过程.
作者:彭清;温雪萍;颜志军;高习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Grb7蛋白SH2结构域的表达及其纯化的方法.方法:将Grb7蛋白SH2结构域编码基因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标签编码基因构建为融合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的多克隆酶切位点EcoRⅠ与XhoⅠ之间,挑选测序正确的质粒将其转染至BL 21感受态细胞内,感受态细胞于37 ℃摇培至其OD值达到0.6~0.8后,经0.2 mmol/L IPTG 25 ℃过夜诱导表达融合蛋白,MALDI-TOF质谱检测蛋白纯化产物,SPR生物传感器(Biacore 3000) 检测纯化蛋白与天然配体磷酸化肽段的相互作用.结果:GST-Grb7 SH2 结构域融合蛋白在裂解菌液的上清液中存在,500 ml LB/Amp菌液可纯化得到415 μg GST-Grb7 SH2结构域融合蛋白,MALDI-TOF质谱图上可见明显目的蛋白峰,Biacore 3000检测到纯化蛋白可结合不同浓度的磷酸化肽段配体.结论:运用改进的GST融合蛋白纯化方法可得到具有一定纯度及生物学活性的GST-Grb7 SH2结构域融合蛋白,为该蛋白结构域后续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丹;赵敏迪;高友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急性结肠假性肠梗阻(ACPO)在产科术后并不多见,其主要特点为结肠急性广泛扩张,严重者可导致肠管坏死穿孔[1].2010年10月,我科发生1例剖宫产术后急性结肠假性肠梗阻患者,经早期诊断、保守治疗、精心护理,使患者避免了第二次手术,尽早恢复了健康.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秦娟;孙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欧美男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病死率仅次于肺癌.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的上升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PCa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前列腺癌根治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己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局限性PCa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前列腺与海绵体神经血管束(neurovascular bundles,NVB)在解剖学上紧密相连,早期RP后的患者几乎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rection dysfunction,ED).本文就RP后ED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樊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拍摄牙片图像的质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DR设备对230例患者的260颗牙齿进行根尖片拍摄,并将拍摄结果与传统根尖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牙齿拍片比较,DR技术拍摄牙片的曝光时间缩短,投照剂量明显减少,照片清晰度提高.结论:DR拍摄牙片技术较传统根尖片摄像技术优越,在口腔临床医学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继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脂肪溶解液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38例术前扪及腋淋巴结肿大的乳腺癌患者(观察组)行改良根治术,腋窝注射脂肪溶解液及脂肪抽吸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术,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方法清扫腋窝淋巴结.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少,平均每例取出淋巴结15个,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均无腋窝肿瘤复发、肩关节活动障碍、上肢水肿及麻痹等情况.观察组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及上肢疼痛、上肢水肿等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脂肪溶解液及脂肪抽吸方法的腋淋巴结清扫术,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及淋巴结清扫较彻底、神经血管损伤少等优势.
作者:单宏杰;倪进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SCA)结果为金标准,采用64排螺旋CTA对5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0.35%,特异性96.53%,PPV 90.00%,NPV 92.67%.64排螺旋CTA阳性与SCA阳性间呈正相关关系(r=0.797,P<0.01).64排螺旋CTA检查发现钙化病变180支,SCA仅发现钙化病变80支.结论:64排螺旋CTA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
作者:张先林;王岳松;章萍;郭向阳;邵旭武;董学滨;梁明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脑卒中患者经溶栓治疗后,他汀类药物的应用问题及其疗效.方法:服用或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经溶栓治疗后脑卒中患者共9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来评价患者不同时期的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脑卒中急性期服用他汀者发病48 h NIHSS评分下降较未用他汀者明显(P<0.01),发病3个月 mRS评分0~2分者4例,无病死病例(P<0.01).结论:在接受溶栓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他汀类药物在急性期的应用可促进发病后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韦宁;欧世宁;韦英海;黎彬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脓毒症是具有感染依据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严重创(烧)伤、休克、大手术后等临床危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临床危重病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除重组人活化蛋白C外,尚无理想的能够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并改善其预后的新疗法.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干扰胆固醇代谢,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降血脂药物.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2-3]显示,他汀类药物还能改善脓毒症模型和患者的预后.本文就他汀类药物抗脓毒症的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马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AIDS)筛查实验室检测情况及阳性病例分布,为下一步规划AID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艾滋病毒抗体初筛检测1996~1999年采用乳胶凝集法,2000年至今使用ELISA方法;确证标本2008年3月前送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2008年3月后由蚌埠市疾控中心艾滋确证实验室检测,采用West blot法.结果:共检测各类人群血清标本22 547份,其中初筛并经确证阳性标本262份,阳性率1.16%.确证阳性的标本中,流行病学分析,户籍在蚌埠地区(含五河、固镇、怀远)57份(21.76%),蚌埠地区之外205份(79.24%).结论:蚌埠市1996~2009年AIDS的发病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有逐年增加趋势.
作者:刘国洲;王明珠;孙莉;付广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检测Olig1转录因子在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胚胎14.5 d、18.5 d和出生后当天、出生后3 d、7 d、2周、4周及成年的大鼠脊髓,采用免疫荧光法和RT-PCR检测Olig1在脊髓的表达.结果:从胚胎14.5 d到成年大鼠的脊髓中Olig1均有表达.结论:Olig1在少突胶质细胞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
作者:齐琦;张玉心;赵保明;胡建国;吕合作;陈晓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120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指征相同的经腹子宫切除术(TAH)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情况.结果:TVH组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TV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TAH组(P<0.01).结论:非脱垂子宫TVH较TAH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肛门排气快等优点,有利于患者术后身心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丁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子宫颈炎、盆腔炎患者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并对支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加以分析.方法:对505例子宫颈炎、盆腔炎患者采用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505例中,支原体阳性271例,感染率为53.7%;沙眼衣原体阳性51例,感染率为10.1%;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混合感染9例,感染率为 1.8%.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壮观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林可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4.2%、78.8%、73.4%、43.8%、31.7%、29.3%、26.9%、23.8%、23.6%、17.8%、14.7%、8.5%、6.3%.结论:在子宫颈炎、盆腔炎患者中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占相当高的比例,应重视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支原体的药敏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官琳妹;徐杨;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实验性矽肺大鼠在染尘后不同时期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20只,对照组10只.模型组以非暴露方式气管内一次性注入1 ml二氧化硅悬液(40 mg/ml)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在染尘后第1、7、14、21、28天各处死4只模型组和2只对照组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 和TNF-α的蛋白浓度.结果:模型组TGF-β1 在染尘后第1、7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第14~28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TNF-α在染矽尘后第1~14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第21、28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矽尘可导致血清TGF-β1 和TNF-α的变化,TGF-β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矽肺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成红;夏丹;唐婷婷;沙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的临床特点、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措施,为该病的病情评估、预后估计及疾病随访提供帮助.方法:对32例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患者均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喉梗阻窒息3例急诊气管切开.急性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结果:32例均救治成功,随访6个月,8例并发轻微肺间质纤维化.结论: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估计应参考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早期糖皮质激素应用、预防继发感染、充分雾化促进排痰和适时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凤德;韩明峰;孙伟;冉献贵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