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温雪萍;颜志军;高习文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TVH)120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指征相同的经腹子宫切除术(TAH)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情况.结果:TVH组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TV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TAH组(P<0.01).结论:非脱垂子宫TVH较TAH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肛门排气快等优点,有利于患者术后身心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丁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少见病因、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内镜下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以腹泻、腹痛伴血便为主要症状的住院患者在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的同时在48 h内完善实验室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特异性治疗并积极寻找可能的病因.结果: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服用酮康唑病史,血白细胞增高,大便RBC 4+,WBC +,OB+,结肠镜检查提示缺血性结肠炎.抗生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罂粟碱治疗10 d后复查结肠镜提示完全治愈.结论:服用酮康唑可能是引起缺血性结肠炎的少见病因,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可靠手段,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罂粟碱对治疗缺血性结肠炎具有很好疗效.
作者:杨清峰;张旭;江泳;周磊;关玉龙;张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分析7例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术前、术后护理特点以及护理方法.结果:3例颈部气管损伤急诊修补后行常规颈部外伤护理方法后痊愈,1例胸部气管膜部损伤行纵隔引流保守治疗,3例气管、支气管损伤行气管、支气管缝合、修补、成形,术后行气管、支气管损伤的护理后痊愈.结论:早期严密观察,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及围手术期良好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徐辉;沙元霞;欧玲;岳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2例白内障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护理程序,将护理人员分为筛查组、围手术期组和健康教育组,分别执行不同的护理任务,并观察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工作进行有序,493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未出现1例护理并发症,健康教育效果明显.结论: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护理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满足在短期内需大量手术的白内障复明工程需要.
作者:杨芳;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脂肪溶解液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38例术前扪及腋淋巴结肿大的乳腺癌患者(观察组)行改良根治术,腋窝注射脂肪溶解液及脂肪抽吸后进行淋巴结清扫术,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方法清扫腋窝淋巴结.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少,平均每例取出淋巴结15个,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均无腋窝肿瘤复发、肩关节活动障碍、上肢水肿及麻痹等情况.观察组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及上肢疼痛、上肢水肿等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脂肪溶解液及脂肪抽吸方法的腋淋巴结清扫术,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及淋巴结清扫较彻底、神经血管损伤少等优势.
作者:单宏杰;倪进斌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Grb7蛋白SH2结构域的表达及其纯化的方法.方法:将Grb7蛋白SH2结构域编码基因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标签编码基因构建为融合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的多克隆酶切位点EcoRⅠ与XhoⅠ之间,挑选测序正确的质粒将其转染至BL 21感受态细胞内,感受态细胞于37 ℃摇培至其OD值达到0.6~0.8后,经0.2 mmol/L IPTG 25 ℃过夜诱导表达融合蛋白,MALDI-TOF质谱检测蛋白纯化产物,SPR生物传感器(Biacore 3000) 检测纯化蛋白与天然配体磷酸化肽段的相互作用.结果:GST-Grb7 SH2 结构域融合蛋白在裂解菌液的上清液中存在,500 ml LB/Amp菌液可纯化得到415 μg GST-Grb7 SH2结构域融合蛋白,MALDI-TOF质谱图上可见明显目的蛋白峰,Biacore 3000检测到纯化蛋白可结合不同浓度的磷酸化肽段配体.结论:运用改进的GST融合蛋白纯化方法可得到具有一定纯度及生物学活性的GST-Grb7 SH2结构域融合蛋白,为该蛋白结构域后续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丹;赵敏迪;高友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子宫颈炎、盆腔炎患者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并对支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加以分析.方法:对505例子宫颈炎、盆腔炎患者采用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505例中,支原体阳性271例,感染率为53.7%;沙眼衣原体阳性51例,感染率为10.1%;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混合感染9例,感染率为 1.8%.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壮观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林可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84.2%、78.8%、73.4%、43.8%、31.7%、29.3%、26.9%、23.8%、23.6%、17.8%、14.7%、8.5%、6.3%.结论:在子宫颈炎、盆腔炎患者中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占相当高的比例,应重视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及支原体的药敏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官琳妹;徐杨;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达因-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PCOS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口服达因-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48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2组在用药3个月后停药,均用来曲唑+人绒毛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促卵泡激素(FSH)、血清睾酮(T)、促黄体激素(LH)、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 )水平、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LH、T及FPG水平均好于对照组(P<0.01),2组间FSH和FINS、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排卵率、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因-35二甲双胍联合能有效改善PCOS患者激素分泌情况,但是对于排卵与妊娠情况无影响.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736例阴道镜下活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 124例,CIN 2 34例,CIN 3 13例,子宫颈癌37例,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28例.结论: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早期发现子宫颈癌、CIN及感染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丽丽;周洪燕;李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特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与微小胆结石或胆泥的关系.方法:对腹部超声、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未发现胆道结石且无其他明确病因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例急诊逆行胰胆管造影(入院24~48 h)过程中所获取胆汁进行微结石或胆泥检测.结果:15例中有13例检测到微结晶,检出的结晶以胆红素钙颗粒为主(84.62%),仅2例(15.38%)检出胆固醇单水化合物晶体.结论:胆道微结石或胆泥是特发性急性胰腺炎不容忽视的病因.
作者:阮海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检测Olig1转录因子在大鼠脊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胚胎14.5 d、18.5 d和出生后当天、出生后3 d、7 d、2周、4周及成年的大鼠脊髓,采用免疫荧光法和RT-PCR检测Olig1在脊髓的表达.结果:从胚胎14.5 d到成年大鼠的脊髓中Olig1均有表达.结论:Olig1在少突胶质细胞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
作者:齐琦;张玉心;赵保明;胡建国;吕合作;陈晓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47例直径<1.5 cm的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经胃镜、超声胃镜及镜下穿刺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后行内镜下套扎治疗.胃镜端部连接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透明帽),插入上消化道找到黏膜下良性肿瘤,负压将其吸引入透明帽内,释放橡皮圈,黏膜下良性肿瘤即被套扎.复查胃镜观察疗效.结果:黏膜下良性肿瘤完全脱落.脱落处黏膜形成表浅溃疡,1~2周后溃疡愈合.无一例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仇学明;罗红来;厉琴;高小花;王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阴道闭锁的发生和分型.方法:对1984年3月至2010年3月诊治的先天性阴道闭锁9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均按解剖学特征分类,然后在传统的胚胎发育理论基础上,结合一系列实验结果修正补充后形成的新假说,对不同类型的阴道闭锁及合并有子宫颈闭锁的病例进行发生与分型的探讨.结果:在原有分型基础上,补充完善了阴道闭锁分型:Ⅰ型为阴道下段闭锁型,Ⅱ型为阴道完全闭锁型,Ⅲ型为阴道上段闭锁型,Ⅳ型为阴道顶端闭锁型.结论:阴道闭锁的恰当分型对该病诊断与治疗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肖红;谢志红;陈琍琍;张琳琳;徐郑军;张友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超前使用舒芬太尼与氟比洛芬酯联合曲马多对雷米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组(B组),每组20例.A组手术结束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 μg/kg;B组手术开始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和曲马多2 mg/kg.记录并比较2组苏醒时间、苏醒后的镇痛评分(VRS)和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A组苏醒时间长于B组(P<0.01);B组苏醒拔管后10、20、30 min的VRS均明显高于A组(P<0.01);2组拔管后2 h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雷米芬太尼复合麻醉苏醒早期的镇痛效果较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更佳.
作者:李勇;陆松虹;程亮;潘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采取恒温箱保暖复温、监护呼吸、控制血糖、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对有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给予蓝光治疗及营养管理.结果:平均住院32 d,存活出院18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应着重加强保暖,严密监护呼吸,给予合理的喂养及静脉营养,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
作者:戴玉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SCA)结果为金标准,采用64排螺旋CTA对5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0.35%,特异性96.53%,PPV 90.00%,NPV 92.67%.64排螺旋CTA阳性与SCA阳性间呈正相关关系(r=0.797,P<0.01).64排螺旋CTA检查发现钙化病变180支,SCA仅发现钙化病变80支.结论:64排螺旋CTA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且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
作者:张先林;王岳松;章萍;郭向阳;邵旭武;董学滨;梁明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TH17细胞的表达及功能.方法: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30例作为COPD稳定期组,门诊不吸烟的健康体检者30名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ELISA检测血浆中白介素(IL)-17、IL-4、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COPD稳定期组要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LISA检测表明,COPD稳定期组血浆中IL-17和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组血浆中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7细胞在COPD中的表达增加,参与了COPD慢性炎症过程.
作者:彭清;温雪萍;颜志军;高习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内患者气管插管的特点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适宜的插管时机和策略.方法:ICU内180例气管插管患者中,医生预先评估有插管指征并作插管准备者98例为计划插管组,因病情突变或意外拔管作紧急气管插管者82例为紧急插管组,总结2组插管成功次数、时间及插管并发症.结果:180例患者中1次插管成功率低(58.9%),插管并发症中低血氧者83例(46.1%).计划插管组低血氧发生率较紧急插管组显著减少(P<0.01),2次插管成功率高于紧急插管组(P<0.01).结论:医生预先评估ICU患者的病情进展趋势主动插管可提高紧急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时间及并发症.
作者:胡小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良性巨淋巴结增生症又称Castleman病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病,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淋巴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病理上以淋巴样滤泡增生为特征.2010年5月,我科诊断1例Castleman病患者,现作报道.
作者:解福友;邱晓晖;章辉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Ⅰ、Ⅱ期乳腺癌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行腋窝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48例,行腋窝清扫时切除肋间臂神经.2组术后治疗措施相同,进行严密观察随访.结果:2组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保存了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的感觉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正武;王传思;黄鸿武;马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