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川;李庆文;周文生;刘建民;韩峰;刘贝贝
目的:探讨再次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异时性再发疝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腹股沟疝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异时性再发疝的原因,采取再次手术取出前次放置的补片,再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结果:11例均治愈,术后无切口感染,随访10个月无复发.结论:再次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近期腹股沟再发疝是可行的,正确安放并可靠固定锥形填充物和补片是防治术后疝再发的关键.
作者:韩凯;贲大刚;张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SLIPA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对乳腺癌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无心血管系统疾病,ASAⅠ~Ⅱ级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各40例.监测并记录喉罩组入室时基础值(T0)、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后1 min(T2)、3 min(T3)、5 min(T4)、手术开始(T5)、手术结束(T6)、喉罩拔除前(T7)、喉罩拔除后(T8)、喉罩拔除后5 min(T9)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同时记录气管插管组各相应时点的参数.结果:两组比较,T1、T3 2个时点的 SBP和DBP、T5、T6、DBP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2、T7、T8、T9 4个时点的SBP、DBP、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SLIPA喉罩置入对乳腺癌患者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SLIPA喉罩通气是患者可供选择的较为理想的通气方式之一.
作者:梁大顺;阮骆阳;杨作天;伍烈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方法:76例子宫肌瘤患者中,30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A组),46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B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A组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微创手术的特点,是低创、效优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捷文;李红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调查分析六安地区采供血现状,预期六安地区采供血发展趋势,为保障临床血液安全有效供应提供应对策略.方法:对2006~2009年六安地区血液采集量、血液传染指标阳性率、血液报废率、临床用血量与六安市人口和医疗机构床位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六安地区血液采集平均年增长率约18.2%;临床已基本实现成分输血;机采血小板年采集量过低,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血液检测阳性率、脂肪血浆报废率逐年上升;临床用血压力持续增大.结论:为确保临床血液安全有效供应,除加大献血者招募力度,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外,还应认真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工作,加强献血前的宣传教育,减少血液资源浪费.
作者:张树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正常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照产科护理特点制定合理的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表,责任护士根据产科护理路径表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2组产妇在孕期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技能、母乳喂养成功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产妇及时得到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体现了人文关怀理念,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闫华;贺爱勤;李爱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近年来,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前沿学科之一,其新理论、新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临床医学各学科中,是高等医学院校生物学与医学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医学细胞生物学涉及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理论性强,内容深奥抽象,难以理解.如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并通过培养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是细胞生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我们在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中,进行一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尝试和探索,以资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现作报道.
作者:胡建国;鲍明升;唐宝定;廖亚平;刘长青;李雷娜;李中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解剖翼腭窝结构,测量其内上颌动脉和上颌神经分支及其解剖学关系,为翼腭窝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0 例(80侧)干性颅骨翼腭窝进行骨性标志的观察,并对20例(40侧)甲醛固定尸体的翼腭窝内的血管、神经进行解剖.选择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为基准点,分别测量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及动脉、神经分支处距基准点的距离和在窝内的形态.结果:翼腭窝是一狭窄裂隙,多呈不规则的倒锥形.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分别为(48.47±2.63)、(41.07±3.25)、(39.91±1.84)、(47.54±2.66)、(44.48±1.92)和(30.70±1.45)mm;上颌神经主干、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蝶腭神经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50.34±3.46)、(36.39±2.65)、(34.72±2.77)、(37.43±3.12)mm;上颌动脉主干、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32.91±2.74)、(26.36±1.67)、(30.96±2.02)、(31.24±2.49)、(30.50±2.38)mm.结论: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可作为翼腭窝内寻找结构的重要标志,翼腭窝内的主要结构可以分为在后内的神经层和在前外的血管层,可为在临床翼腭窝区手术时避免损伤其内的血管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
作者:陈士文;徐锦程;赵莉;王震寰;陈传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奥卡西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54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奥卡西平(900 mg/d,分3次口服)和安慰剂各8周,疼痛数字评分法(0~10级)记录2组患者服药期间头痛强度的变化,同时记录2组患者8周内偏头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小时)和发作频率(次/月).结果:连续观察8周,治疗组患者头痛强度、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奥卡西平治疗及预防偏头痛发作均有效.
作者:夏明武;黄永铸;胡光民;秦勇;许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建设的对策.方法:通过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应用互联网状况研究分析,提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必须的人文关怀是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结果:大学生上网心理动机主要有减压心理、好奇心理、寻求自我价值、情感表达需要及探索、尝试新事物.校园网络文化教育建设途径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大学生理论教育、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合理配置资源,全方位引导,支持校园内大学生网站平台建设.结论:加强医学院校的网络建设教育对培养高素质医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融合的前提,也是加强医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基础.
作者:王明勤;齐玉龙;赵东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时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9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术后不留置胃管并早期进食;2003年5月到2008年1月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并于肝门排气后拔管、进食.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恶心、呕吐、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提前,恶心显著减少(P<0.01),呕吐和腹胀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穿孔行修补术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马静;刘士会;李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外科干预多癫痫灶的方法和运用该方法所达到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根据其临床发作类型、体征、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视频脑电图(vedio electroencephalogram,VEEG)、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MRI)、单光子计算机体层摄影(single-photon emission tomography,SPECT)、认知量表进行术前评估,分别应用以下6种手术方式:(1)病灶切除术+变性脑组织切除术+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ultiple subpial transaction,MST)+胼胝体切开术+前颞叶切除术+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颅狭征浮动骨瓣整复术1例;(2)病灶切除术+变性组织切除术+MST+热灼术 36例;(3)MST+热灼术+选择性胼胝体切开术 5例;(4) MST+热灼术+双侧海马、杏仁核放射治疗术 1例;(5)病灶切除术+变性组织切除术+选择性胼胝体切开术+MST 4例;(6)病灶切除术+变性组织切除术+前颞叶切除术+海马杏仁核切除术+MST 18例.结果:随诊6个月至11年,根据Engel疗效分级标准:Ⅰ级30例,Ⅱ级9例,Ⅲ级20例,Ⅳ级6例.Ⅰ、Ⅱ级39例为临床治愈,Ⅲ级20例为好转,治愈率60.00%,好转率90.77%.随诊38例患者智商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多癫痫灶难治性癫痫外科干预,根据癫痫放电区域的不同,应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汪恩焕;王洪飞;周家利;乔慧;朱成;马骥;周钟阳;张妮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加强冷沉淀临床应用的输血管理,合理应用冷沉淀,降低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率,减少不良输血反应.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0年冷沉淀的应用量(U)和2010年冷沉淀的应用病例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冷沉淀的合理应用率及不合理应用率.结果:2009、2010年的冷沉淀年均应用量是2008年的3.4倍,2010年冷沉淀的合理应用率为43.8%,不合理应用率为56.2%.结论:2009~2010年,冷沉淀的应用量过大,2010年不合理应用率过高,必须加强冷沉淀临床应用的输血管理,严格掌握冷沉淀的输注适应证及输注指征,杜绝不必要的输注.
作者:郭博;陈丽;管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构建具有相同3′末端而5′末端逐渐截短的人BRD8启动子系列报告基因,并进行鉴定.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从人基因组中扩增BRD8 启动子片段并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以已构建的BRD8报告基因为模板,分别用PCR扩增具有相同3′末端而5′末端逐渐截短的BRD8启动子系列片段,并分别插入pGL3-Basic载体.对BRD8启动子系列报告基因进行酶切鉴定、测序.结果:通过酶切鉴定、测序,证明构建的BRD8启动子系列报告基因序列和方向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人BRD8启动子系列报告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调节BRD8基因表达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和(或)沉默子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传付;马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7例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细致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护理及严格无菌操作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梁彩侠;李红侠;李梅春;赵梅君;李佳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提高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对12例垂体腺瘤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尿崩症9例,其中8例为急性尿崩症,1例为迟发性尿崩症;脑性盐耗综合征1例;脑脊液鼻漏2例;出血3例;视力障碍1例;颅内感染1例;额叶及下丘脑缺血、梗死2例;病死1例.结论:选择佳的手术入路,熟悉鞍区显微解剖结构,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注意术中保护是手术成功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陈伟强;苏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与双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疗效.方法:对96例OSAHS儿童随机分为2组,A组48例行双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B组48例行一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2组在治疗儿童OSAHS疗效无明显不同(P>0.05),B组手术方式不影响儿童OSAHS的治疗效果.结论:一侧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切除术既能保留患儿一侧扁桃体的生理机能,又能有效治疗OSAHS,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邹起瑞;刘永刚;连俊勤;程耀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ion,EGb)与依达拉奉(edaravone,ED)联合应用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脑组织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疲劳、高脂饮食等复制大鼠气虚血瘀模型,再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治疗72 h后,观察EGb、ED及EGb+ED组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及NOS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Gb和ED均能降低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诱导型NOS(iNOS)、总NOS(TNOS)含量,减轻神经细胞损伤(P<0.01),尤以两药联用效果更为显著(P<0.01).结论:EGb联合EP能更好地降低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O含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脑组织iNOS、TNOS蛋白的表达而实现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共同发挥脑保护作用.
作者:侯晞;梁枫;李爱剑;王灿;戴体俊;桂常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按照WS/T312-2009行业标准<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对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ICU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ICU住院>48 h的1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00%,40例次,例次感染发生率为40.00%,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7%;尿道插管使用率为59.67%,呼吸机使用率为37.66%,静脉插管使用率为58.22%;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6.28‰,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1.61‰,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率为24.87‰.检出病原菌49株,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71.43%),且多重耐药.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器械使用率以尿道插管高,器械相关感染发生率以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加强防控措施,切断感染途径,做好基础及专科护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丁翠芳;赵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应用情况,探讨基层医院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佳初始剂量.方法:调查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的NVAF患者256例,分析华法林使用情况;将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随机分为3.125 mg初始剂量组和5 mg初始剂量组,2组患者均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剂量,直到INR稳定于2.0~3.0,随访2个月.结果:256例患者中应用华法林者47例;高危患者164例,其中有29例应用华法林,高危患者中使用华法林的比率阵发性房颤(6.8%)低于持续性与持久性房颤(21.7%)(P<0.05);3.125 mg组达稳定INR的时间与5 mg组相似,3.125 mg组的INR增高发生率低于5 mg组(P<0.05),2组均无明显出血及血栓事件.结论:目前我国部分基层医院NVAF患者多数未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以3.125 mg为初始剂量应用华法林能使INR安全、迅速、有效的达标并稳定.
作者:张澍;孙彤;程仁立;谢厚田;徐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LEEP)治疗子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经阴道镜检查并活检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子宫颈湿疣、子宫颈炎症后行LEEP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出血及反应、术后并发症、子宫颈塑形的情况.结果:75例子宫颈疾病患者术中出血<5 ml 56例,5~10 ml 14例,>10~15 ml 2例,>15~20 ml 2例,>20 ml 1例.术中15例局部有灼热感,2例下腹坠痛,58例无不适感.术后并发症5例.子宫颈塑形满意64例,欠满意8例,不满意3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把握手术范围和深度,有序的复查,是提高LEEP术治疗子宫颈病变临床效果的保证.
作者:田玲;苏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